家乐福超市营销案例

合集下载

消费者分析以家乐福为例

消费者分析以家乐福为例

⏹“开心购物家乐福”的体现就在于卖场内部的环境和购物气氛,家乐福的卖场甚是舒服,有宽敞的空间、旺盛的人气、便利的服务设施,有轻柔的音乐做伴,这种设施使消费者在购物之余得到了更多的享受,这也正是家乐福推出娱乐购物的原因所在,它是想引导一种新的购物观念,一改过去疲惫购物的难堪。

⏹家乐福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1)灵活的存包服务⏹“自主选购”的卖场经营理念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时,卖场损耗问题接着就出现了,特别是有关偷盗的处理,而加强顾客管理也成为的零售卖场服务的关键。

同时为了使携带一些贵重物品的顾客更轻松的购物,⏹卖场的存包服务就成了竞争焦点之一。

⏹家乐福每个零售卖场都有专门设立的免费存包处,一方面为顾客轻松购物提供了方便,另一方偷盗行为也有了抑制作用。

⏹家乐福的存包服务多种多样,在家乐福北京的方庄店,家乐福为了给顾客存取包更加方便,特意设立的顾客的自主服务的存取包处。

每个存包箱都有自己设定的密码,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设立,顾客可以实施自主服务,同时还可以节约卖场的人力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

⏹“详尽一切办法让顾客轻松找到便宜货”这是家乐福的服务宗旨。

⏹在每一个家乐福大卖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家乐福大大的促销广告牌。

自从家乐福推出“棒”系列产品以来,一走进家乐福卖场,那些红色醒目的或大或小“棒”字纸牌就成了家乐福为顾客准备的醒目的指示牌了。

“棒”系列商品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于欧洲的家乐福卖场内的一些价格低廉而质量又不错的商品受到顾客的广泛喜爱,到家乐福购买这些商品的顾客不断增加,为了方便顾客挑选,家乐福有意地将这些⏹商品进行归整,并用明显的标牌给标出来,让顾客一目了然,可以在卖场种类繁多的商品中,马上识别出这类质优价廉的商品。

还有许多夸张的促销标识,都使得在卖场浏览商品的顾客更容易得到有关商品价格的信息,为顾客节约了时间。

⏹(3)顾客分类服务⏹家乐福还将自己的顾客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天都来,另一类可能一周来一次。

家乐福制度营销高手

家乐福制度营销高手

家乐福制度营销高手家乐福在中国的“人气指数”一直“很旺”。

远的像与上海炒货协会发生的进店费纠纷等不说,2006年以来,先是家乐福上海卖假“LV”遭索赔;进入5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对“家乐福卖过期肉”一案做出行政处罚,销售过期猪颈骨肉的家乐福曲阳店及相关供应商被分别处以5.3万多元、10.5万多元的罚款;5月16日,家乐福自有品牌的水晶肴肉上榜国家质检总局的“黑名单”;5月29日,“家乐福咸鱼生蛆”遭媒体曝光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来。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家乐福在中国扩张的野心和步伐。

进入2006年,家乐福宣布其在今年之内将新开门店20家,这将暗示着家乐福可能会大量采用收购、兼并等新策略,进行市场拓展。

翻开家乐福进入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家乐福在中国市场上的迅猛发展,得益于非常了解中国政策和对商业制度的精准把握。

对于“制度营销”,家乐福绝对是一个成功的标杆。

在中国,以“擦边球”致胜成立于1959年的法国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不能否认,家乐福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已经兼具了很好的品牌营销功能。

这一优势,曾一度使家乐福在全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欧洲、亚洲等市场先后出现了家乐福的身影,直至上世纪90年代,家乐福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需要提及的一个背景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阶段不仅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招商引资、搞活经济也成为中国的头等大事。

也就是在这一年,外资进入中国似乎进入了“超常”发展阶段。

优惠的政策、大量的廉价人力资源、百废待兴的市场,这一切,是吸引外资最大的卖点。

1992年7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国函[1992]82号文件。

文件称:同意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个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以下称“外商投资商业企业”)。

《家乐福国际营销统一化战略的失败案例分析》 04_20

《家乐福国际营销统一化战略的失败案例分析》 04_20

家乐福国际营销统一化战略的失败案例分析家乐福在日本的退败2005年3月10日,家乐福发布公告,宣布与日本零售巨头永旺(AEON)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永旺接管家乐福在日本的业务。

该公告称,家乐福将向永旺出售其在日本的八家大卖场。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继续在日本使用家乐福的品牌;在双方认同的商业模式下进行合作;在家乐福的日本店内,可以出售印有家乐福标志的商品,在永旺的店内,也可以出售印有法国制造标志的商品。

家乐福是以8000万欧元(约合1.07亿美元)的价格将其设在日本的8家超市卖给永旺集团,售价仅为这些超市2004年营业额的25%。

同时,家乐福设在墨西哥的29家超市则以5.4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该国CHEDRAUI集团,成交价格与这些超市去年营业额基本相当。

当家乐福谨慎而又雄心勃勃地进入日本市场时,它并没有料到,会因为经营不善而不得不从世界第二大零售市场----日本退出。

这也是家乐福继1993年退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美国之后的又一次战略“大撤退”。

此前,家乐福曾于上世纪60年代退出英国市场,并于1993年从1988年才进军的美国市场完全撤出。

1999年,家乐福在香港苦苦经营了3年之后,宣布退出香港市场。

为什么家乐福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市场上节节败退?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是否在国际市场上“通行无阻”?1963年,家乐福在世界上首先倡导大型超市(hy-permarket)的概念,即一种集超市和百货商店于一身的超大型购物中心。

家乐福最擅长的是大力控制成本、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

在一个相对垄断的单一的大市场中,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竞争激烈、多样化的市场中,薄利却并不能保证多销。

正如欧倍德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所说,大型连锁超市的营销策略其实应该是“多销薄利”,首先要研究市场特点,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需而变,实现多销才能保证薄利。

家乐福在日本照搬在欧美国家经营的经验,单纯依靠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没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消费习惯来调整营销策略,导致水土不服。

连锁经营案例22 家乐福的商品采购策略

连锁经营案例22  家乐福的商品采购策略

连锁经营案例22 家乐福的商品采购策略一、家乐福的商品品类家乐福的商品大致分三类:赚取利润的,如某些进口商品,赚取销量的,如某些周转快的商品,获得费用的,即你的商品在家乐福销售的并不是很好,但是,你愿意提供较大的市场费用来培育你的商品。

这三类的大概比例是1?4?5。

杂货部是一个比较大的部门,约占50%,60%的总销量。

杂货部和生鲜部是家乐福很重视的部门,通常处长都是法国人。

以化妆品公司的重点客户经理为例,如果你的产品是世界知名品牌,你可以获得专柜陈列,获得较好的陈列位置,因为家乐福比较重视化妆品的销售,专门开辟出一块地方,集中几个品牌,并允许各品牌派专门的美容顾问,促销人员,进行销售工作,因为这使家乐福可以赚取较多的利润和获得费用。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更趋向于大众化,可以把产品陈列在货架上销售。

二、家乐福的商品采购凡是和家乐福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你要有无穷的耐心和韧性,和家乐福打交道,你会深切体会‘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

其实,家乐福一直在培养它的员工养成一种‚进攻型?的态度,来面对它的供应商。

这一点,从家乐福的采购哲学就可窥见一斑。

1,让销售员对得起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出汗永远不要忘记:在谈判中的每一分钟,要一直持怀疑态度,显得对所谈的事情缺乏热情,或者不愿意做出决定。

2,对供应商第一次提出的条件,要么不接受,要么持反对意见采购员的反应是:‚什么?或者‚你该不是开玩笑吧,?从而使对方产生心理负担,使他们认清形势,并降低自己的谈判标准和期望。

3,永远要求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对于你要谈判的事,要求的越离谱越好,说不定和供应商的实际条件比较吻合,这些不可能的要求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并帮助做出最小的让步,并让你的对手感觉似乎已经从谈判中‚得到了?我们的让步。

4,告诉供应商:‚你需要做得更好?不断地重复这个说法,直到供应商开始认为他们现在做得真的很差,在我们的眼中,这些供应商永远不可能做得最好。

聚焦家乐福案例分析

聚焦家乐福案例分析

聚焦家乐福案例分析问题一: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都实施了什么战略?会各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肯定,其“开心购物家乐福”、“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家乐福已成功地进入了中国的很多个城市,在北至哈尔滨、南至深圳、西至乌鲁木齐、东至上海的中国广袤土地上都有家乐福的大型超市,聘请3万多名员工。

在在华外资零售企业中已超过了沃尔玛处于领先地位。

家乐福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关键取决于他在中国所实施的企业经营战略。

下面一一分析如下:(一)本土化战略本土化战略可以说是家乐福成功的最大亮点。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本土化都是家乐福的重点策略,如:土耳其的家乐福是土耳其式的,巴西的家乐福是巴西式的,中国的家乐福是中国式的……这是家乐福家族的一项基本政策,正如家乐福销售经理阿兰•蒂埃弗里指出的那样:“确认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希望,推荐他们期待的商品和服务,乃是我们的办店理念和根本。

”1、家乐福的本土化服务战略中国的家乐福有中国独自的特点,例如自行车仍是中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家乐福出售的矿泉水多是散装的,而不像其他国家多是6瓶装的纸板箱,出售的面粉和粮食也多是小包装的。

在中国南方的家乐福超市,人们可以买到烤小猪、活甲鱼和蛇等。

再如案例中所说的在中国,家乐福分店蔬菜的切法决不会是欧洲的横切法,一定是中国的斜切法或竖切法。

在中国,消费者喜欢从大量的商品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然后购买。

为迎合中国消费者的这一爱“挑选”的习惯,家乐福的货架上增加了同类商品的供应量,以方便顾客选购。

这些都体现了家乐福在服务上的本土化特点。

2、家乐福的本土化采购战略家乐福所提供的货物90%以上都是在当地采购的,只有少数是依赖进口。

这是因为家乐福的商业行为要符合当地的社会文化,而且还必须要随时注意当地消费者的行为,以及他们喜好的变化,以使得家乐福所采取的行动和所采购到的商品能够很好地迎合当地居民的需要。

案例分析报告--家乐福

案例分析报告--家乐福

MBA课堂讨论分析报告店址的选择—-家乐福店址选择的探索案例分析课程名称营销管理任课教师宁德煌教授MBA2016级秋季(4)班第1小组成员齐文 20162209145王发翔 20162209181刘炜 20162209099高伟 20162209112李剑虹 20162209105目录一、案例背景二、家乐福与沃尔玛的选址布局策略三、家乐福选择店址的准则对我国零售企业营销的启示案例摘要:家乐福即Carrefour,在法文的意思是指十字路口,而它的选址也不折不扣地体现这一标准—-几乎所有的店都开在了十字路口。

它的选址布局策略是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容易到达,方便停车以及严格的市场调研。

相比老对手沃尔玛偏远城郊结合部以及社区之中的选址策略,家乐福的选址对中国市场来说更具有竞争性。

因此,很有必要剖析家乐福的选址策略,以及由此带给我国零售企业营销的启示。

关键词:一线城市繁华商圈便捷一.案例背景沃尔玛: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

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

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总部于2002年在深圳设立.经过十三年的发展,目前沃尔玛已经在中国经营多种业态,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的9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180家商场。

沃尔玛至今在华创造了超过50,000个就业机会。

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公民,沃尔玛自进入中国就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十三年累计向各种慈善公益事业捐献了近6,000万元的物品和资金,员工累积投入约18万个工时。

沃尔玛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把环保360的理念融入到沃尔玛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沃尔玛也鼓励合作伙伴成为沃尔玛环保360计划的一部分,共同致力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家乐福:家乐福集团成立于1959年, 家乐福集团由付立叶和德福雷家族创建,它是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仅次于美国的沃尔马特。

家乐福案例分析

家乐福案例分析
家乐福兵败日本
--是必然还是偶然
家乐福的简介



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 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现拥 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 和地区。 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 折扣店。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 制量贩店。2004年集团税后销售额增至726.68亿欧元, 员工总数超过43万人。 2005年,家乐福在《财富》杂志编排的全球500强企业中 排名第22位。

日本以中产阶级为消费主体,消费较为理性。主流 消费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因此品类齐全、价格低 廉的大超市无法与专业和价格细分程度相对较高的 专卖店竞争。在此背景下,家乐福仍固守薄利多销 策略,没有把握住日本顾客想体验法国气氛的这一 独特需求创新求变,这是其兵败日本的根本原因。
兵败日本给我们的启示
结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因此,我们不断学习!根据不同的市场做 出不同的决策.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创新 的过程。事前的调研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在国际营 销过程中的开放、学习、思考的心态更重要。中国 有句古话叫“事非经过不知难”,军事家克劳塞维 茨也说过:战争中的阻力,如同在水中行走,外人 是无法感受的。任何事前的调查分析,都无法充分 真实地反映现实市场竞争的复杂状态,非线性反应、 不确定性是现代市场营销分析中最常遇见也最难解 决的问题。
家乐福兵败日本

2004年3月10日,家乐福发布公告,宣布与日本零售巨头 永旺(AEON)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永旺接管家乐 福在日本的业务。该公告称,家乐福将向永旺出售其在日 本的八家大卖场。双方合作内容包括:继续在日本使用家 乐福的品牌;在双方认同的商业模式下进行合作;在家乐 福的日本店内,可以出售印有家乐福标志的商品,在永旺 的店内,也可以出售印有法国制造标志的商品。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案例-家乐福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案例-家乐福

threat
1 中国供货 体系尚不 完善,供 应商条件 不是很成 熟 2 由于中国 宽松的政 策,是的 家乐福在 中国面临 较小的威 胁
刚进 入中 国时 的家 乐福
1从西方带来 的成熟的营销 模式 2较低的价格 有利于市场的 开拓
strength
weakness
1 由于自身决 策失误,大量 店铺不是在黄 金地段,客流 量较少 2 价格较高, 价格优势不明 显
家乐福被迫关门案例
没来的时候,人们对它充满了期待;如今,它却让人们失望了。
它就是家乐福。这家欧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零售业巨头,刚进入长春的 时候,曾以商品全、价格廉而令人趋之若鹜;如今,它却因出售过期、变质 商品,贴“欺价”标签面临信任危机。 进入2010年,家乐福频频从众多国际市场上离开撤出意大利南部市场、 关闭比利时21家门店、离开日本……尽管家乐福声称“中国始终是家乐福全球 最重要的、优先发展的市场”,但事实却是,2010年3月22日,亏损了7年之久 的大连家乐福新华绿洲店正式关店;同年7月28日,家乐福西安小寨店由于销 售状况不佳,不得不关门停业;如今消息再次传来,家乐福广东佛山店的关 闭,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市 场 营 销 环 境 分 析
的限制。2004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宣布内地零售业全部向 外资开放。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进入了 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 3.技术环境 家乐福在大型超级市场经营管理中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提高其 竞争优势。现代零售业应用的高新技术为企业发展创造新的 机会。
家 乐 福 营 销 案 例 分 析
—— 非 诚 勿 扰
提纲
一、家乐福企业简介 二、家乐福被迫关门案例
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其成功与失败
四、两次SWOT分析 五、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