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带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答案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了解水的离子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和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与方法。

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H 3O ++OH -,简写为H 2O H ++OH-,水的电离常数K 电离=c (H +)·c (OH -)c (H 2O)。

2.水的离子积常数 (1)推导由精确的实验可知,25 ℃时1 L 纯水(55.6 mol)只有1×10-7mol H 2O 电离,则电离前后c (H 2O)几乎不变,可视为常数,又因为K 电离为常数,所以c (H +)·c (OH -)=K 电离·c (H 2O)为一常数,记为K w 。

(2)表达式K w =c (H +)·c (OH -)。

25 ℃时,K w =1.0×10-14。

(3)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 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 w 增大。

(4)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常温下,水的电离:H 2OH ++OH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溶液中的c (H +)和c (OH -)均增大,但K w 不变。

( ) (2)盐酸中无OH -,只有H +和Cl -以及水分子。

( )(3)某温度下,纯水中c(H+)=2.0×10-7 mol/L,则此时c(OH-)=10-142.0×10-7mol/L=5×10-8 mol/L。

( )(4)25 ℃时,0.1 mol/L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

( )答案:(1)×(2)×(3)×(4)√2.某温度下,测得纯水中的c(H+)=10-6 mol/L,则c(OH-)为( )A.10-6 mol/LB.10-8 mol/LC.10-7 mol/LD.无法确定解析:选A。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李仕才【考纲要求】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 了解溶液PH 的定义。

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3.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 【教学过程】【基础自主落实一】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 (2)水的离子积:(说明:K W 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在稀溶液中,c (H +)·c (OH -)=K W ,其中c (H +)、c (OH -)是溶液中的H +、OH -浓度;水电离出的H +数目与OH -数目相等。

) (3)水的电离度= 。

2.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学情检测1】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纯水中c (H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25 ℃时,0.10 mol ·L -1 NaH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n (H +)与n (OH -)的乘积变大()(3)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促进了水的电离,c (H +)增大,K W 不变() (4)向水中加入AlCl 3溶液对水的电离不产生影响()(5)100 ℃的纯水中c (H +)=1×10-6mol ·L -1,此时水呈酸性()(6)K W =c (H +)·c (OH -)中,H +和OH -一定由水电离出来的()2.甲同学认为,在水中加入H 2SO 4,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解释是加入H 2SO 4后c (H +)增大,平衡左移。

乙同学认为,加入H 2SO 4后,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解释为加入H 2SO 4后,c (H +)浓度增大,H +与OH -中和,平衡右移。

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并说明原因。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一、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例1.(2013·大纲卷)右图表示水中c (H +)和c (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 (H +)×c (OH -)=K W B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 (H +)<c (OH -) C .图中T 1<T 2D .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例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1×10-13 mol ·L -1,该溶液可能是( )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二、水电离出的c(H+)和c(OH-)的计算例3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25<t1<t2,则α____(填“>”“<”或“=”)1×10-14,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第一课时课程目的:1、理解水的离子积的含义2、掌握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3、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根据 4、 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一、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的电离: H2O+H2O H3O+ + OH –简写为 H2O H+ + OH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 c (H+)·c (OH-) c (H2O) K电离= 1L H2O的物质的量为55.6moL,即H2O的浓度为55.6moL/L ,可视为常数c (H+)·c (OH –)=K电离·c (H2O) K电离与常数c (H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W 表示 KW =c (H+)·c (OH–) 讨论:25℃时,水电离出来的[H+]=[OH—]=10—7mol/L ,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如何?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通常的电流表无法检验其中离子〕问题考虑 1、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KW与什么因素有关? 2、水的离子积为多少? 3、条件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及Kw的影响〔1.T;2.参加酸或碱;3.参加NaHSO4〕 T升高参加少量盐酸参加少量NaOH 参加NaHSO4 c (H+) c (OH –)平衡挪动方向 KW变化情况 H2O的电离程度归纳: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与c (OH –)总是相等的④H2O中加酸或加碱均能抑制H2O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不变二、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 KW =c (H+)总·c (OH –) 总=1×10-14〔常温〕问题考虑 1、水中参加酸或者碱之后溶液中c (H+)与c (OH –)是否相等?2、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 –?3、由上表分析^p 在酸性溶液中c (H+)与c (OH –)大小:碱性溶液中c (H+)与c (OH –)大小。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认识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明确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1、初步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2、明确溶液PH的意义以及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习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学习难点:】水溶液中c(H+)和c(OH—)的计算【知识链接】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L水的质量是1000g其物质的量是55.6mol ,25℃时1L水中只有1×10—7 mol的水电离。

水的电离百分率为1.8×10—7%,所以纯水几乎不导电,只有通过精确的导电性实验来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学习过程】阅读45页—46页上半: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1、水的电离方程式为可简写为____________ ___.25℃时,纯水中c(H+)=c(OH—)= mol/L。

(上面的知识链接黑体字)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3、水的离子积Kw= _______ (列算式)。

由水中的离子浓度可得,25℃时Kw= .(写得数)4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分析以下条件改变对于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填空:(1)Kw只受________的影响。

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__________, Kw越________。

(2)加酸(或加碱)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即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___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而加酸(或加碱)Kw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利用Kw进行下列计算:1、25℃时,向水中加入NaOH固体,使C(OH-)=0.1mol/L,则此时水电离的C(H+) = ?2、25℃时,向水中通HCl气体,使C(H+)=0.1mol/L,则此时水电离的C(OH-) = ?☆小结:K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哪种溶液,只要温度一定,Kw就一定。

最新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1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1 精品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学习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强酸强碱)学习重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学习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自主学习一、pH的应用1.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酸或有机碱,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借助其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的pH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变化范围(参考练习册46页)2.pH的测定(1)PH试纸法(粗略测定)使用方法:直接把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相对比注意事项:①不能用水润湿②要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③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于试纸上(2)pH计(精确测定)合作探究1.酸碱中和滴定是指,2.原理:其实质为。

3(1)药品:(2)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烧杯锥形瓶(3)准备过程: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注液——调液(读数并记录)—水洗锥形瓶(4)滴定操作过程:①移液:移取25mL的NaOH溶液到锥形瓶②滴加指示剂:2—3滴、不可太多(最佳指示剂为甲基橙;也可用酚酞)③开始滴定:锥形瓶移到管下,下垫一白纸;左手、右手、眼睛;滴速要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操作时左手,右手,眼睛。

④终点判断:当看到加入1滴盐酸后,溶液变色,静止半分钟颜色不变,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⑤读数并记录:⑥重复实验2—3次⑦计算:C碱 == C酸· V酸 / V碱(求实验的平均值)(4)中和滴定误差分析巩固练习1.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滴定管B.量筒C.移液管D.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A.溶液中c(OH -)>c(H +)B.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C.溶液中含有OH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3.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 )A.滴定管内液面变化B.液滴滴出速度C.滴定管刻度D.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4.要准确量取25.00 mL 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 )A.25 mL 移液管B.25 mLC.25 mL 酸式滴定管D.25 mL 碱式滴定管 5.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6.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的上端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边7. 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结束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10.某烧碱样品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滴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配制250 mLB.用移液管移取25 mL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配套导学案(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配套导学案(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配套导学案(含解析)苏教版[考纲要求] 1.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水是一种________的电解质,H2O+H2O____________________,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离子积常数(1)符号:__________。

(2)公式:K W=______________,25 ℃时K W=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K W大小的因素(1)水的电离过程是个________的过程,故温度升高,H2O的K W________。

(2)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________水溶液,只要________不变,K W就不变。

4.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酸、碱均可________水的电离;(2)升高温度可________水的电离;(3)易水解的盐均可________水的电离;(4)活泼金属(Na)可________水的电离。

问题思考1.常温时,纯水的离子积K W=1×10-14 mol2·L-2,那么酸、碱、盐溶液中,在常温时K W的值如何?2.在pH=2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与c(OH-)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知识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c(H+)与c(OH-)相对大小决定的:(1)c(H+)____c(OH-),溶液呈酸性;(2)c(H+)____c(OH-),溶液呈中性;(3)c(H+)____c(OH-),溶液呈碱性。

问题思考3.(1)某溶液的pH=7,该溶液是否一定为中性?(2)若已知c(H+)>c(OH-),该溶液是否一定为酸性?2.pH(1)计算公式:pH=________________。

(2)适用范围:________。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第1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水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以及离子积常数,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2. 理解酸、碱能使水的电离平衡移动而水的K w不变。

【重点】对水的电离过程和K w的含义的理解【难点】有关K w的计算【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1、写出NaHSO4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2、25℃时,已知水的密度为1g/ml, 1L纯水中H2O的物质的量为,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获取新知识】一、水的电离平衡以及离子积常数【实验探究】验证水的导电性的试验中,将直流电源、灵敏电流计、小灯泡、装有纯水的电解池和开关串联,当闭合开关后,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小灯泡不亮。

现象分析:①指针偏转说明了什么?②灯泡不亮说明了什么呢?1.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及电离常数表达式:电离方程式K电离=2.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表达式为:K w=3.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因素问题:水的离子积常数受什么外界因素的影响?有何规律,并解释之。

25℃时(室温):K w= ,纯水中[H+]= ,[OH-]= 。

【思考】25℃时,若向纯水中通入HCl气体,水的电离平衡如何移动?水电离的[H+]和[OH-]如何变化?K W如何变化?K W=C(H+)·C(OH-)公式中的离子浓度所代表的意义?K W=C(H+)·C(OH-)的适用范围?【针对练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溶液中无OH-, NaOH溶液中无H+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有H+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D.室温下,任何物质的稀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 w=[H+][OH-]=10-14 mol2·L-2()2.下列关于K W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K w仅与浓度有关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同一个物理量C.随着温度的升高,K W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随着温度的升高,K W肯定增大二、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交流研讨1】向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请填写下表:通过分析你认为哪些外界因素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如何影响?【针对练习2】()1.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 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10-14 mol2·L-2,K W35℃ =2.1 ×10-14 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在35℃时,纯水中[H+]>[OH-]C.水的离子积常数K25 ℃>K35℃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2.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平衡逆向移动,[OH-]减小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平衡正向移动,[H+]增大C.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H+]减小D.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平衡逆向移动三、溶液中[H+]和[OH-]求算【交流研讨2】计算25℃时下列溶液中的[H+]和[OH-]以及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知识梳理】(1)在碱溶液中,[OH-] 近似看成是电离出来的OH-浓度,而[H+]则是来自于的电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明确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2、初步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1.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2.水溶液中c(H+)和c(OH—)的计算
【学习新知】自主学习
(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1、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或____H2O=H++OH-_____________.
25℃时,纯水中c(H+)=c(OH—)=10—7mol/L。

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K= c(H+)*c(OH—)/c(H2O);
3、水的离子积Kw= c(H+)*c(OH—),25℃时Kw= 1×10-14 .
Kw的应用:根据溶液中的c(H+) ,计算溶液中的c(OH—),反之亦然
4.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方向移动,C(H+)和C(OH-) 均增大,K 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均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思考1]:(1)pH = 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吗?
(不一定,当温度不是室温(25℃时),如100℃时,pH=6为中性)
(2)25℃时,任何水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乘积都为1×10- 14 吗?(是,水的离子积Kw只与温度T有关)
合作探究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思考2]:
①在0.01mol/LHCl溶液中, C(H+)= 10-2mol/L,C(OH-)= 10-12mol/L,
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

,
②在0.01mol/LNaOH溶液中,C(OH-)= 10-2mol/L,C(H+)= 10-12mol/L,
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由水电离出c(OH—)= 10-12mol/L。

③在0.01mol/LNa2SO4溶液中,C(OH-)= 10-7mol/L,C(H+)= 10-7mol/L,由水电离出的c(H+)= 10-7mol/L,由水电离出的c(OH—)= 10-7mol/L。

W
2.溶液的酸碱性
[思考3]:①在酸性溶液中是否有OH-,在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试说明原因。

(均有,原因无论酸性、碱性溶液均存在水的电离H2O= H++ OH-,故只要是水溶液均存在H+和OH-)
②溶液酸碱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H+和OH-的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小结:任何温度下的溶液
c(H+) =c(OH-) 中性; c(H+)>c(OH-) 酸性; c(H+)<c(OH-) 碱性。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c(H+) 越大,酸性越__强___,pH越__小_。

3.溶液的pH:pH= —lg c(H+)___, c(H+)=__10-pH__。

4.测定溶液的pH方法:__pH试纸___和__pH计__;pH试纸分为_广泛pH 试纸_和_精密pH 试纸;
5.如何使用pH试纸:先将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_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_.
[思考4]
pH值能否表示所有溶液的酸碱性强弱?你认为c(H+)或c(OH-)在什么范围内,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比较方便?
[思考5]:
(1)C(H+)=1×10-6mol/L pH=__6__;C(OH-)=1×10-6mol/L pH=___8__ ;
C(H+)=1×10-m mol/L pH=___2n___ ;C(OH-)=1×10- n mol/L pH=__14-n___ ;
C(H2SO4)=5.0×10-3mol/L pH=__ 2 _;c(Ca(OH)2)=5×10-3mol/L pH=__12____ ;(2)pH=2 C(H+)=__1×10-2mol/L __;pH=4 c(H2SO4)=__0.5×10-4mol/L _;
pH=10 c(OH-)=_10-4mol/L;pH=12 c(Ba(OH)2)=__0.5×10-2mol/L ____;
(3)c(H+)=1mol/L pH= __0____。

)C(OH-)=1mol/L pH= _14___。

归纳
说明:如果题目中没有指明温度,则默认为常温(25℃)
课堂练习
1.鲜柠檬维生素含量极为丰富。

已知在常温下柠檬水中的c(OH-)=1×10-11mol/L,则其pH等于( D) A.11 B.7 C.5 D.3
2.如果25℃时K W=1.0×10-14,100℃时K W=1.0×10-12,这说明( A)
A.100℃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 B.前者c(H+)较后者大
C.水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D.K W与温度无直接关系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B)
A.pH=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4.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C )
A.用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倒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5.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1.0×10-11mol/L,该溶液pH可能为3或11 ;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变小C(OH-)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