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修辞学分类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修辞的分类

【修辞手法】修辞的分类

【修辞手法】修辞的分类的分类从修辞伎俩来说,分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两大类。

积极修辞就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示手段,极尽语言文字的所有可能性,使所说所写浮现出形象性、详细性和休会性。

修辞学上已有的各种修辞格,如比方、夸大、排比、移就、飞白、双关等,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消极修辞以明白、通顺、平匀、稳密为尺度。

迷信、法令等讲解文所用的方法属于这类修辞。

陈望道老先生在1964年3月24日的谈话中,把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作了阐明,如果把通顺清楚看作零点,那么消极修辞就是研究零点和零点以下的东西,所谓零点以下的东西就是不通的,消极修辞就是要讲究通顺明确,积极修辞则要研究零点以上的货色。

积极修辞只能运用在特定的语体之中,如文艺语体和其他某种语体。

一种辞格往往只实用于某一语体,而不适用于另一语体。

其次,它请求语言活泼有力,除一般性加工外,还必需运用特殊的加工方法,以使语言幽美生动,清爽动听,不落俗套。

这些特别的加工语言方法包含“辞格”和“辞趣”。

故又称“特殊性修辞”。

消极修辞不仅在一般语体中都可利用,而且所用的语言是一般的、最广泛平凡的话,不需要着意修辞。

所以又叫“一般性修辞”。

从修辞的范畴来说,可分为宏观修辞和微观修辞。

所谓宏观修辞,就是从整体的角度,从较大的方面、较宽的范围来研究修辞。

这个“整体的角度”指的是把修辞放到社会和一切与修辞有亲密关系的范畴里去研究。

例如,可以从全部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修辞学在语言学中的位置和作用,与语言学其余分支的关系等;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民族习惯的角度,考核修辞和修辞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古今比较、中外比较、民族比较等。

也可以对修辞学进行整体的体系的研究,摸索修辞实践和修辞手法、规律的各个方面。

例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修辞学的对象、范围、性质、义务、研究方法与题旨情境的关系等。

这个“较大的方面、较宽的规模”是相对而言的。

如以篇章、段落修辞与字、词、句修辞比较而言,前者堪称宏观修辞,后者则为微观修辞。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 用,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

(精确、严密、有逻辑性)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别词的大量运用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主谓句较多。

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

语体的划分

语体的划分

语体的划分
语体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来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体划分方式:
1. 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根据语言的使用场合和媒介的不同,可以将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口头语体主要用于面对面的交流,如演讲、讨论等;而书面语体则主要用于文字表达,如书籍、文章等。

2. 事务性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根据语言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将语体分为事务性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

事务性语体通常用于正式的商务或行政场合,强调语言的规范和准确;科技语体通常用于科学技术的表述,强调语言的客观和精确;政论语体通常用于政治议题的讨论,强调语言的严谨和有力;文艺语体通常用于文学艺术的表现,强调语言的形象和美感。

3. 新闻语体、广告语体、论述语体和对话语体:根据语言的应用目的和领域,可以将语体分为新闻语体、广告语体、论述语体和对话语体。

新闻语体主要用于新闻报道,强调语言的客观和公正;广告语体主要用于广告宣传,强调语言的创意和感染力;论述语体主要用于观点论述,强调语言的说理和逻辑;对话语体主要用于人物对话,强调语言的自然和生动。

总之,语体的划分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语言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语
体,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1.2 语体的特点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 用,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

(精确、严密、有逻辑性)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别词的大量运用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主谓句较多。

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

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

自考《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第07章

自考《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第07章

书面语体的特点(论述)书面语体是在口语语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他是口语语体的加工形式,一般来说,书面语体在用词造句上比口语语体较为有严格的规范,在表意方式上也比较精确严密。
一、书面语体词汇特点。书面语有丰富的词汇量。其词汇量要远远大于口语语体。
1.包含大量抽象概念的专门术语。
五、公文中运用古汉语成分较多。
科技语体运用范围: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论文和报告。
科技语体的特征:1.内容专业性2.句式的单一性3.词汇的专业性4.表达形式的多样化5.实用性
科技用语的精确性。准确的数据,细致的比较,具体的引证,简要的注释。
科技语体的句型特点:叙述句,判断句多,句子成分较少扩展,比较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而较少句型变化。
3.多角度,主观想像成分的使用。
4.讲求韵律美。
5.专业词语少,一般词语多。
6.口语方言词和俚语等大量使用。
7.省略句和变式句大量应用。(句式)
8.用凌乱的句群组合来展示特定的修辞效果。(修辞)
9.省略或暗示的笔法。(修辞)
10.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象征性的隐身描述,来形象化的表现丰富的纵深的思想内容。(修辞)
二、简要
1.提炼内容,去除多余信息。再提炼语言。
2.简要服从于明确。正视公文一般不用不用不完全句,省略句,和简称。
三、平实
1.用本色语言说话,风格朴实庄重。
2.从语言中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
四、公文一般有自己的固定格式。(正式公文:1.文头2.正文3.文尾)
2.书面语中既包括口语中的单音节词,也包括对应的双音节词。
3.书面语体保留着古汉语成分。
二、句子形式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1.书面语体句式一般比较舒展,严密,更多的讲究整齐对称(口语语体句式是自然简短,灵活生动。)

文学体裁和修辞手法

文学体裁和修辞手法

文学体裁和修辞手法
文学体裁和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体裁
是指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规范进行分类的方式,而修辞手法则
是作家在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技巧。

下面将分别对文学
体裁和修辞手法进行介绍。

文学体裁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
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通常通过人物、情节、对话等手段展现故事情节。

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不同形式。

诗歌是一
种以语言的音韵、韵律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体裁,通过精致的文字表达
抒发情感。

散文则是一种以散漫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的
文学体裁,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修辞手法是作家在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技巧。

比喻是修
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抽象事物。

比如“他是一只骄傲的孔雀”这样的句子就是运用了比喻手法。

另外,排比
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重复某种句式或词语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这样的句子就是排比的表现。

另外,
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以增
加表达的生动性。

总的来说,文学体裁和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
组成部分。

通过对不同文学体裁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家可以更好地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
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汇编)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汇编)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1.2 语体的特点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 用,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

(精确、严密、有逻辑性)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别词的大量运用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主谓句较多。

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

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

(完整版)修辞学[1]

(完整版)修辞学[1]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主要作用是构词。

(花儿为两个语素)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分为单纯词、合成词。

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

(实词)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

(虚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

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

(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体的分类
有关语体的分类,有很多说法,我们回顾一下有关语体分类的历史,可以看出语体概念和对象的变化。

黎运汉在他的《汉语风格探索》中有这样的描述: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语体“分为实用体和艺术体等类,或分为公文体、政论体、科学体、文艺体等。


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采用陈望道的前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应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

周迟明的《汉语修辞》和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采用陈望道的后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则把语体先大别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大类。

书面语体又区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四个变体。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都沿用张弓的分类方法。

唐松波《文体、语体、风格、修辞的相互关系》把语体分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

郑远汉《研究语体中的几个问题》分为科学体、艺术体、谈话体等。

景烈(1987)分别从交际方式和交际领域来分类:
交际方式:一、口头语体(会话语体、演讲语体);
二、书面语体(简明语体、详密语体)
交际领域:日常谈话语体(生活谈话语体、工作谈话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法律语体、外交语体、公文语体、日常应用语体);
宣传鼓动语体(报道语体、评论语体);
科技语体[科学语体(自然科学语体、社会科学语体)、技术语体];
文艺语体(韵文语体、散文语体)。

潘庆云(1987)将语体分为:
日常生活语体(包括日记、书信、便条等以及日常生活会话);
学术语体(包括学术论文、毕业或学位论文、科研报告等学术报告、讲演);
行政语体(行政公文和行政事务口语);
法律语体(包括法律文书、“预审言语”、“案件言语识别”、立法修辞、法庭论辩、法制宣传等书面与口语);
新闻语体;
商业语体(包括财经文书、营业广告用语等);
外交事务语体;
艺术语体(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相声、广播剧等“语言艺术”和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综合性艺术”中所用的
语言)。

吴士文(1987)将口语与书面语糅合在一起对语体进行了分类:
政治语体、司法语体、财贸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日常生活语体。

每一种语体都可以有“口头分语体”和“书面分语体”两种形式。

关于语体的分类问题,李嘉耀在1986年就有过总结:“根据语体的性质,在语体分类上大致可采用3种标准,⒈用外部因素作标准;⒉用内部因素作标准;⒊把外部因素同内部因素结合起来作标准。


语体分类先由粗疏而走向细密,由挂一漏万而囊括全局,由只重视书面语而扩大到包括口语,由单一平面分类到多层次、多角度、多序列的分类。

给语体分出的类别越来越多,在逻辑上的矛盾和杂乱也日益明显,于是对语体分类的批评越来越多,后来的分类研究者主要是想给出一个逻辑上合理、内容上全面的分类。

但这又谈何容易。

首先我们对语体学的边界还远没有摸清,不清楚自己的领地有多大,我们只有一个大致的、定性的说法,而没有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描述。

其次作用于语体的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有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也是处在混沌之中。

在这样的前提下要给出一个语体的合理分类是很难的。

事实却像一个悖论,一个怪圈。

我们说边界不明,因素不定,关系不清,以致分类无法进行,可是确定因素、厘清关系却是仰仗一个合理的分类。

所以有一个“工作分类”的说法。

工作分类就是要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有利开展,也就是分类要与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研究步骤相关联才是合理的。

下面再来说说语体分类应该注意的几点:
第一,划分的标准或说准绳的问题:应该是内外兼顾。

对语体的涵盖要完全,即分类的周延性。

关于内外兼顾,李熙宗说过:“一种语体的能否独立,其关键在于:⒈是否存在着不同社会活动领域和不同交际目的,也即交际功能上的差别;⒉与这种目的的稳定适应具有体系性的语言表达手段,并且这种体系确实是显示出为自己独具的特性。

”我们借来作为语体分类的要求,那就是语体分类得考虑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因素。

既要考虑语体适用的外部环境,要考察它们的独立性,在全民交际中的地位,更要考虑在这种外部环境的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体式的独特性。

当然语言体式与交际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二,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要处理得当。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有所论述。

主要要考虑口语与书面语的相关性,而不要简单地将它们对立起来。

第三,尽量减少交叉语体类。

一个好的分类,应该是没有交叉的,说“语体的交叉”应该看成是对语体分类不完善的一个不得已的补救。

第四,与文体学的界线要分明。

语体的分类
07级汉语言教育班
王慧
20071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