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纲要

现代汉语笔记(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现代汉语语用第一节语用概说一语用和语用学(一)语用(二)语用学(三)语用学与相关学科二语用意义(一)语用意义的特点(二)语用意义的获得三话语交际的过程和原则(一)话语交际的过程(二)话语交际的原则四语用交际的制约因素(一)交际目的(二)交际主体(三)交际话题(四)交际方式(五)交际场景(六)社会文化背景第二节话语表达一话语及其表现形式(一)什么是话语(二)口语表达(三)书面语表达二词语的选择(一)求准确(二)求生动(三)求特效三句子的配置(一)语序的安排(二)结构的整散(三)句形的长短(四)句式的变换四节律的调整(一)音节匀称(二)平仄相间(三)韵脚和谐(四)叠音传神五辞格的运用(一)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二)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三)引用、仿拟、飞白、镶嵌(四)双关、反语、拈连(五)辞格的综合运用第三节话语理解一语境的利用(一)上下文(二)交际情景(三)民族文化和社会习俗二指示语的把握(一)人称指示(二)时间指示(三)空间指示三前提的推知(一)前提(二)前提触发语(三) 前提与话语理解四语用意义的推导(一)语用意义(二)语用意义的推导第四节语体风格一语体(一)什么是语体(二)语体类型(三)语体渗透(四)新兴语体二风格(一)什么是风格(二)风格类型。
语体及其分类

语体及其分类语体及其分类09教育班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陈望道给语体下的定义很简单:“文体或辞体就是语言的体式。
”当时语体学尚在形成的过程中,学无定名。
在《修辞学发凡》的初版中称语体为“语文的种类”。
当时语体的范围也与现在的不同,它包括文体、风格等内容。
李熙宗继承并发展了陈望道的定义:“语体一般也称文体,作为修辞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指的是以语言交际功能为标准所建立的一种语言风格类型,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
”这样在名称上更为确定,而且突出了语体的功能特征,点明了语体与风格的关系。
黎运汉给语体下的定义:“语体又称‘文体’,但不是指‘文章体裁’(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 ,而是指适应不同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和交际方式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体式。
”这个定义对语体的外在因素倾注了较多的关怀。
“言事体式”应该是继承了陈望道的“语文的体式”而来的。
这里语体和文体(文章体裁) 的区别已经相当自觉,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上面引了三个定义,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变化。
黎运汉在他的《汉语风格探索》中有这样的描述: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语体“分为实用体和艺术体等类,或分为公文体、政论体、科学体、文艺体等。
”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采用陈望道的前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应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
周迟明的《汉语修辞》和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采用陈望道的后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则把语体先大别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大类。
书面语体又区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四个变体。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 ,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都沿用张弓的分类方法。
现代汉语2012

现代汉语特点1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2词汇方面: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符合法;同音语素多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前音(jqx)舌面后音(gkngh)塞音(bpdtgk)擦音(fhxshrs)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ng)边音(l)振动带音∕浊音(mnnglr)不振动清音送气音(ptkqchc)不送气音(bdgjzhz)单元音的发音:1舌面元音:看舌位高低;前后;看唇形圆展2舌尖元音: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3卷舌元音: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复元音的发音:前响(aieiaoou)后响(iaieuauo ǖe)中响(iaoiouuaiuei)开齐合撮(iuǖ)因为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统称轻声。
区别词义词性;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音乐性。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区别词性词义;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汉字的特点:1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主要)2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4有超时空性造字法:象形(描绘事物形状)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同体异体会意字)形声(由表示字义属类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汉字的整理:1简化笔画:类推简化,同音或异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2精简字数:整理异体字,规范印刷体字形,更改生僻地名用字,同意计量单位名称3其他整理:整理异读字异形词词的结构:1单纯词:连绵词(双声词叠韵词其他)叠音词音译的外来词2合成词:符合式(联合型“途径”偏正型“雪花”中补型“提高”动宾型“管家”主谓型“地震”)重叠式,附加式(前后加式)同义词的差别:义项中的主要义素是共同的,次要义素上有区别1理性意义(意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集体与个体不同,搭配对象不同)2色彩(感情语体色彩不同)3词性方面的差异。
自考现代汉语课后思考题答案

自考现代汉语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节汉语和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方属于哪个方言区?这个方言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那些明显的特点。
答:十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晋语方言、平话方言。
北方方言区2.说明文言与白话、口语与书面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答:(1)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文言和白话都指书面语,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它最初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是当它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书面语言的传统以后,就不再跟着口语一起变化,久而久之,就逐渐和口语脱节,最后变成了一种不但读出来听不懂,而且不经过专门学习连看也看不懂的书面语言。
文言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口语有较大差别。
白话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
它的产生是由于文言与口语完全分家,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人民群众中间就逐渐产生了与口语直接联系的这种新的书面语言。
白话始终是和口语密切联系的,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口语比较一致。
白话和文言虽然也相互影响,但基本上是分道扬镳,各有各的应用范围。
但长期以来,白话文著作一直被看作是“俗”文学,在书面语言在始终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19 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的资格。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①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体。
书面语表诸文字的记述,口语经过口头发音而传播。
两者的载体是不同的,前者是文字,后者是语音。
两者的主要不同,还在于语体。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因而常见短句。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特定的语境存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
从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但具有与口语不同的语体风格。
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
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得以规范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语的基础。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

现代汉语重要名词解释及概念要点绪论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词汇: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语法: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语音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音节(字音?):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声母: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声调: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声调是指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变调:变调是指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
轻声:轻声是指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上传人:阮氏芳(1) 定义语体色彩只不同的词是用与社会交际的不同范围,和用于不同文体这种情况。
很多词能在不同的文际范围,不同的文体中通用,但有一些词适用于某一交际范围,另一文体。
(2) 类型分为两大类: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有些词只用与或一般用于书面语语体,有庄重,文雅,严格的特点。
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书面语词。
例如:国体、体制、准则、然而、会见、拜见、造诣、苍穹、嗜好、嶙峋、联袂等口语:有些词只用于或较多用于口语语体,就带有口语色彩。
这些词往往在口头上使用较多,有通俗,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口语词。
例如:打听、什么的、冷、日子、明儿、小气、礼数、邋遢、哥们、溜达等词的色彩与词的来源密切相关,例如古语词带有书面语的庄重色彩,方言词带有口语的地域色彩。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运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不能久远流传。
为了打破其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从而出现了可见的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
因而与口语是不同的风格。
(3)如何判断词的语体色彩。
A.从词的语音形式判断叠音词,拟声词,轻声词一般具有口语色彩,如:哗啦啦、淅沥沥、呼噜噜、叮铃铃、沙拉拉嗯啊嗯啊,哜哜嘈嘈,哩哩罗罗,嗡嗡, 汪汪, 咩咩木头,孩子,窗子一些词的重叠式也多用于口语,很少用于书面语,如。
安安静静吵吵闹闹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呱呱叫麻麻亮娘娘腔飘飘然毛毛雨B.根据词的构词成分来判断词中包含了不能单独使用的语素,那么这类词往往具有庄重,文雅的特点,多用于书面语。
如:(4) 使用词的语笨色彩需要注意的问题语体色彩在词典不可能完全反映出来,虽然有些词有形式新式标记,但多数词语自身没有标记。
因此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去体会,学习,在实践中把握。
汉语中有些词词义基本相同,但语体色彩不同。
如:我们造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否则使表达显得不和谐,不地道。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 用,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
(精确、严密、有逻辑性)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别词的大量运用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主谓句较多。
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
现代汉语语体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色1、语体是什么?语体是语体学(当前一般把它纳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语体是个系统。
不一样的历史期间有不一样的语体形式,即便在同一历史期间,构成的语体因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一样详细语体种类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 1 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讲话语体口头语体语体演说语体公函语体科技语体书面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 ,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种语体的特色。
1. 2 语体的特色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概上把汉语语体分红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函、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公函(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社交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色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集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沟通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含公函文件、规章制度和平时应用文三类。
公函语体运用的基本要乞降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隆重、平实、明快、简洁。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当、能够、要”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依据”等结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的“的” 构主(凡⋯的⋯)无主句的运用,修辞手段:以悲观修辞主。
科技体:是适科学技域交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言的特色合。
它的功用是自然、社会及人思象行述、解和,起着促社会步的作用。
(学文、著作、观察告等)基本要乞降格基:观点清楚、判断适合、推理周祥。
(精准、密、有性)运用,运用的一性的大批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的大批运用句式运用,句型句式的一性主假如述句和疑句。
主句多。
介构做状、定的状况比多。
修辞手段:以悲观修辞主。
政体:是适社会政治生活交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言的特色合。
它的功能是生活中的政治明确表示立、述解、宣真谛,和激励人向上。
包含人告、社、、宣言、申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1、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
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
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
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
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
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
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用,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
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
(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
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的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主谓句较多。
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
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
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
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的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的词语的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的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的多用。
偏正结构的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特点综合。
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
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
要求和风格的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的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的运用
句式的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
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的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的情况。
2.“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
不同语体的文章在词语、句式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同一种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出现频率也就有差异。
下面,我们通过对“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使用频率的分析来进一步认识各类语体的特点。
“对于”句是指介词“对于”引进某一对象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词性词语的句子,例如:(1)对于这次轰炸,美国方面一直保持沉默。
(2)他对于这类事从来不管。
(3)做大哥的对于弟弟的能干,表示尊重和高兴。
(4)这样做对于解决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问题:你认为“对于”对容易出现在哪种语体中?
我们搜集了约300多万字的语体材料,口语语体主要是以老舍的《茶馆》《龙须沟》等九部话剧为样例,共约42万字,其中“对于”句为3例,我们又进一步搜集了接近北京口语的王朔小说,共约130万字,其中“对于”句仅为1例。
书面书体中的公文语体主要是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等法规条例为样例,共约16万字,“对于”句为104例;政论语体主要是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样例,共约22万字,“对于”句为98例;文艺语体主要是以1995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夏民利编的《获奖作品佳作》(一)和(四)为样例,共约57万字,“对于”句为54例。
虽然个人风格影响着语体对句式的选择,但随机抽样结果和统计数字还是大体说明了各类语体对“对于”句的选择和制约情况。
从上层语体看,书面书体对“对于”句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口语语体,即
书面语体﹥口语语体
从下层语体看,四类语体对“对于”句的接受程度呈下列排列趋势递减:
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
由此,我们也对“对于”句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句主要具有明确性和说明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比较符合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庄重、平实、科学、明快、简约的风格格调,所以在四类书面语体中“对于”句最易进入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较难进入讲求生动性、形象性的政论语体和文艺语体,更难进入带有一定松散性和任意性的口语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