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一册:18《勾践灭吴》1

18 勾践灭吴(节选)●从容说课《勾践灭吴》一课节选自《国语·越语上》。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越王勾践被吴打败之后,力图复仇雪耻,任用文种谋有识之士。
文种以杰出的外交才能为议和创造了条件。
议和后越国取得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喘息机会,为了取信于民,恢复国力,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国家的日渐繁荣。
国人一再请战,越军连战大捷,最后灭掉吴国。
《勾践灭吴》一文,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这一真实的历史史实,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而且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学生虽然熟知“卧薪尝胆”的故事,本课文字也较浅显,但鉴于篇幅长、实词多等特点,本教案仍把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及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作为教学重点。
并将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体会文中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作为难点来突破。
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朗读法、问答法、探究拓展法进行教学。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百里挑一,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所以仅仅采用诵读、感悟、整理、归纳的方法远远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勾践于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精神的前提下,本教案将在“活动与探究”这一板块中启发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解读作品,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一、预习课文.内容包括:1。
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2。
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二、研读课文。
内容包括:1.反复阅读课文,以读带讲,理解文意,把握主旨。
2。
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3.整理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省略句式的内容。
三、活动与探究。
这一环节则是对课文的延伸阅读。
具体的内容有:1.阅读和理解与课文相关的选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越王勾践及大夫文种。
2。
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典籍进行研究性阅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春秋时勾践的德政思想。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古今异义 丈夫 古:男子
今:妻子配偶 至于 古:到
今:表另提某事 孺子 古:年轻人
今:小孩子
致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招致,召集
淋漓尽致
名,情趣,兴致
专心致志 动,集中
誓 而誓之 誓不两立
告戒 动,发誓
归 四方之民归之 归附 若水之归下也 趋向,集中一个地方 之子于归 女子出嫁 返璞归真 返回
当 当室者死
第1段 特殊句式: 乃号令于三军曰:介词结构后置 以待乏也:省略句 无乃后乎?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省略句 遂使之行成于吴: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词类活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动--使动 以待乏也,乏,形--名 夫虽无四方之忧:忧:形--名 无乃后乎:后,名--动
古今异义 爪牙 古:勇敢的将士
知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安与知耻 知道 感到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 通“智
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 繁复 请复战 再 唧唧复唧唧 再,又
请 请报之 表敬副词,请你允许我 请姑无庸战 表敬副词,请你 请复战 请求
叙事平实清晰,文字质朴简练,叙事中揭示道理,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勾践灭吴
三心舟有 千人,志 越,百者 甲天二, 可求秦事 吞负头竟 吴,终成 。 卧属,
薪楚破 尝;釜 胆苦沉 ,
《国语》的别名:《春秋外传》
《国语》的作者:相传和《左传》都 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其成 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 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瞽史改 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掌管
当春乃发生 介,表示在某个时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 应当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课本阅读练习1 人教版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课本阅读练习1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B.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C.夏则资.皮资:积蓄,储备D.以待乏.也乏:需要【解析】子,与“姓”结合在一起,犹“子民”,指百姓。
【答案】A2.对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乃.号令于三军③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②然后乃.求谋臣④执其手而.与之谋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①乃:于是;②乃:才;③④连词,分别表承接和修饰关系。
【答案】A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②时雨既至,必求之A.①我和您一起执掌越国的政事②下雨的时候,是一定要用上它的B.①我和他一起主持越国的政事②下雨的时候,是一定要找到它的C.①我和您一起执掌越国的政事②下雨的时候,是一定要找到它的D.①我和他一起执掌越国的政事②下雨的时候,是一定要用上它的【解析】考查对句子的准确把握。
之,指代“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译为“他”;求,需要,使用。
【答案】D4.翻译下列句子。
(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答案】(1)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和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拔。
(2)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凤凰山山脚的泥潭再往前一公多里有个弧形的大弯,旁山上的松林非常厚密,属于凤凰山的主峰,是本县掩埋死刑犯的地方,阴森恐怖。就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刚好给抢劫犯以可乘之机,那 些提着脑袋玩命的不法之徒常常就隐藏在森山老林,一旦有孤身或弱势群体出现,老弱病残孕,一个都不会放过。记得我的一个堂大伯,一天从县城赶集步行回家,行至此处便惨遭毒手。大伯描述到, 他的双眼被歹徒从身后用黑布蒙上,双手被向后反剪,自己的背篓被劫走,衣兜也被翻了个遍,总共被抢走四百多元的物品和四十三元五角的现金,这在当年是全家大半年的收入啊!钱财被洗劫一空也 就算了,问题是大伯的那双胳膊医治了一个多月仍有麻木酸痛之感,这不能不激起全村人对歹徒的痛恨和对受害人的同情。 光拿他人说事,别人可能会认为我在虚构故事,一派胡言。接下来,我也说说我和姐姐的幸和不幸吧!有一回,我和姐姐背着洋瓜去县城卖,走到大转弯的时候,突然从森林里出来四个彪形大汉,我和 姐姐都很害怕。还好,学校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曾教过我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我灵机一动,迅速回过身去,朝后边看不见的来路大声喊:大家走快一点,你们怎么那么慢呢!正当歹徒们立在原地迟疑 之际,我和姐姐迅速走过大转弯,接着跑步前进,五分钟后,我们才完全摆脱危险地段。这一次的遭遇,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对于两个未成年人来讲,不亚于死里逃生。从此,若没有三四个搭档,我再 也不敢从那道鬼门关经过了。 除了上面讲述的两段路,最令人头痛的就数村后的烂泥塘了。这一段的地质也很特殊,近二十米的路段全是紫沙,一年四季都有二指宽的清水从路上流出来。村民的运输又都是靠牛车,铁轱辘的压强又 很大,泥塘越撵越深,最深处居然有一米多。每到一年收洋芋和玉米的季节,恰恰雨水多,隔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就下一阵雨,而山地离村庄有两公里左右。若是完全靠人力来搬运,肯定要忙到牛年马月,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

古今异义(古/今)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3、将不可改于是也 4、亿有三千 5、欲其旅进旅退 6、进不用命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8、丈夫二十不取 9、生丈夫 10、南至于句无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12、寡人请更 13、十年不收于国 14、贫病者纳宦其子 15、孰是吾君也 (管理 / 知道) (勇猛武将 / 走狗、帮凶) (这种状况 / 判断词) (十万 / 万万) (共同 /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服从 / 利用)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离开 / 前往) (请允许我 / 请求别人) (国人 / 国家) (贫困 / 疾病) (这个、这样 / 判断词)
其
子 丈夫
一词多义练习
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感觉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4、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又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反复 1、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3、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 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将受到惩罚;象这 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 后退而无羞耻之心;象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 定的刑罚。” 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 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 说:“谁象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难道不可 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 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 它。于是灭掉了吴国。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 们的国君在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 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 “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 象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 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 戴国君您,就象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 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 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来大 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 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却担心 他的士兵数量不够用。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历史背景与课文大意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历史背景与课文大意导读:高一语文《勾践灭吴》历史背景与课文大意《勾践灭吴》(节选)一、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
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
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
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
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二、课文大意这篇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遂使之行成于吴”),写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勾践退守会稽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广招贤良,共治国事,以图复兴越国大业。
他听从了文种的劝谏,并派文种去吴求和。
第二部分(从“勾践说于国人曰”到“民俱有三年之食”),写勾践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为了复仇,勾践对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经过十年的养精蓄锐,复仇的条件完全具备。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曰”到结束),写越国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由于勾践深得民心,父老兄弟摩拳擦掌,同仇敌忾,勾践一声令下,“进则赏,退则罚”,于是越国大举进攻吴国,而且屡战屡胜,一直打到吴国都城,灭掉吴国。
文章叙事平实清晰,有选择地叙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刻画了勾践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重点词语
•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栖 知 资 无乃…… 乎 成 伐 服 去
(二)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藩 挈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宸宇 视 次
课文分析
问: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可分三部分。
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 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 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勾践灭吴
• 导入新课 • 题解 • 重点词语 • 课文分析 • 课后练习
吞卧 吴薪 。 尝苦
胆心 ,人 二, 千天 越不 甲负 可,
楚釜
。
沉 舟 , 百 二 秦 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属
有 志 者 , 事 竟 成 , 破
导 入 新 课
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 《国语越语》记述了越 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 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 胜之的故事。《国语》 又名《春秋外传》,全 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 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 的记言史书。
语文加盟品牌
(二)卧薪尝胆
问:1 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和态度如何?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 子。
4 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 措施?结果如何?
谢谢观看!
制作:中文九八零二 陈玉婵
(一)战败和谈
问:1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
度有什么不同? 2 谈判的结果怎样?
提示: 1 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2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黑帮电影在香港独具一格,王家卫有《旺角卡门》、尔冬升有《旺角黑夜》,吴宇森更是从《英雄本色》起自成一家,古惑仔系列也在香港红极一时。到了杜琪峰的《毒战》,视角似乎带有时代 《毒战》讲的是警察于毒贩之间的周旋交易,步步为营小心试探。经过一番凶险的应对,双方终于迎来交易的最后时刻,但此时这盘杀机四伏的棋局也全然失去了控制。 香港回归十周年,杜琪峰才想起这个故事,他不相信2007年会有普选。但是黑帮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选举,结果是黑的有白的没有。 不过杜琪峰有他的讽刺在。片中选举过程很诡异,不像一般定义的民主,虽然也是举手投票,但可能某某哥或是某某叔讲话,就全部被迫聚首。讽刺表面民主,背后封建。 台湾的黑帮片枪战居多,但香港不是,香港用刀,后来才有一两枪。这就是时代视角。全片有趣节奏好,故事走得平稳,结局也不意外。古仔逃跑时和哑巴兄弟撞车的一笔特别《老无所依》。虽 土的大陆气质靴微淹没了强尼杜的暴力美学,但节奏和戏的控制真的没二话,每个人物和环节的设置都妙到拍案叫绝,而且一点没给银河印象的怪诞气质掺水。 《毒战》没有仁义道义在,结局的反转深化了主题和人物,让人忍不住回味之前细节。在这一片缠绕的人物关系和复杂的案件中,难得还有人物与细节。如果没有烧钱没有穿鞋格调会平庸得多。
高一语文勾践灭吴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步入院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它时时给人一种威武、宽敞和壮观的感觉!宅院内设有九道大门,前外墙是一个高2.1米,宽1.5米的正中主大门,两个高2米,宽1.3米的边门; 后外墙左、右各有两个门。前外墙两列窗门,上层15个窗户,下层12个窗户;后外墙2列窗门各有14个窗户;左、右外墙上层各8个窗户,下层各7个窗户。大宅院内有18个厅堂、共108个房间。
南靖县金山镇鹅髻峰下,郁郁葱葱的溪洲弯对面——后眷村,有一座砖石结构的四角大楼,称“后眷楼”。这座古民居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呈长方体二层结构,整体犹如一座小城堡。总占地面积 2261平方米,楼院前埕946平方米,均铺设有整洁红色地砖;院前设有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水池、花草、渠道和景观树等;倘若连同后续开发,连接溪畔的凉亭、景道、护栏和花木等景区,至少也有 6000多平方米。该楼始建于清乾隆丁未年(公元1787年)孟春(即农历正月),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了。tt开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还有
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那个年龄段,鲁迅还跟随母亲到乡下外婆家小住。鲁迅的外婆家,是在绍兴乡下,叫安桥村。这个村庄离海不远,极为偏僻。有条小河从村中流淌而过,把全村分为南北两半。当 时全村大约有三十户人家,大半姓鲁,靠种田和打鱼为生的占多数,有很少一部分人经营副业——做酒,并开一家很小的商店。鲁迅是在春天扫墓后,随母亲前去的。就是在这里,鲁迅见识了许多更新 鲜的风景和玩法儿,看到听到了“社戏”。很幸运,鲁迅能有这样新奇广阔的天地。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 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新皇冠app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 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