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苍南六年级期末试卷语文

苍南六年级期末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cuò)潜移默化(qián)B. 气冲斗牛(dǒu)恍若隔世(huǎng)C. 震耳欲聋(lóng)雪中送炭(tàn)D. 摇头晃脑(huàng)一帆风顺(fāng)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毛茸茸(róng)蹦蹦跳跳(bèng)B. 颠簸(bǒ)翩翩起舞(piān)C. 精彩绝伦(lún)惊心动魄(pò)D. 振翅欲飞(zhèn)欣喜若狂(xīn)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刻苦努力。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需要向老师请教。

C.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D.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许多外国游客向往的地方。

4. 下列词语中,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千变万化B. 千奇百怪C. 千辛万苦D. 千锤百炼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一眨一眨地望着我们。

B. 这座山像一把巨大的伞,遮挡住了阳光。

C. 他跑得像一阵风,很快消失在远方。

D.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幅画。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成语”的一项是()A. 眉清目秀B. 心旷神怡C. 风和日丽D. 鹤立鸡群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吗?B.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C. 你能不承认这个道理吗?D. 你怎么可以这样呢?8. 下列词语中,属于“一语双关”的一项是()A. 真心实意B. 心照不宣C. 惊天动地D. 一言九鼎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

B. 这本书,是我知识的宝库。

C. 春风拂过,大地披上了绿装。

大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大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轰鸣(hōng míng)沉默(chén mò)B. 潜伏(qián fú)悲怆(bēi chuàng)沮丧(jǔ sàng)C. 倾斜(qīng xié)妩媚(wǔ mèi)娇羞(jiāo xiū)D. 瞬间(shùn jiān)蹉跎(cuō tuó)疏忽(shū h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绿色校园”活动。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得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好评。

C. 他的成绩虽然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他从不骄傲,总是谦虚谨慎。

D. 她的微笑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画蛇添足”相近的一项是:A. 多此一举B. 贻笑大方C. 画龙点睛D. 悬梁刺股5.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风驰电掣B. 一帆风顺C. 胸有成竹D. 雕虫小技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B. 他勤奋学习,就像蚂蚁搬家一样。

C. 他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就像一座山一样屹立不倒。

D.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就像一张网一样。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静谧B. 璀璨C. 炫丽D. 沉默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在向我眨眼。

B.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唱歌。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8分)你和朋友小新决定研学山东,品味齐鲁。

小新查阅资料后,做了下面的笔记与你分享。

齐鲁大地,人文荟萃。

五岳之首泰山在这里bá地而起,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奔涌入海,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这里修书讲学①——齐鲁大地zuò拥“一山一水一圣人②。

”天下泉城、千年运河、齐国故都、牡丹之乡等③……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不胜枚举。

礼仪之乡是她恒久的名片,富强文明是她不变的追求!齐鲁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动人心魄的革命历史文化、催人奋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了当代山东文化的独特气质。

无论是博大精深的孔孟思想④、还是驶向深蓝的开放意识,都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弘扬和传承齐鲁文化,使它展览出永恒的魅力。

1.小新有两个字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

请你帮小新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拨坐zài dìngB.拔坐zài diànC.拨座zǎi diànD.拔座zǎi dìng2.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2分)A.①B.②C.③D.④3.第二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弘扬和传承齐鲁文化,使它展览出永恒的魅力。

4.研学途中,小新记录了自己的见闻感受,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曲阜:孔子故里,儒家圣地。

游“三孔”,诵《论语》,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孔子被尊为“至圣”,当之无愧....。

B.泰安: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风景壮丽,文化深厚。

望日出东方,群峰生辉,顿感豪情满怀;赏石刻题字,遒劲刚健,令人叹为观止....。

C.济南:趵突泉边,访李清照纪念堂;大明湖畔,谒辛稼轩纪念祠。

两位宋代词人的很多作品都饱含真挚的家国情怀,可谓大相径庭....。

青羊区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青羊区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气氛(fēn)沉默(mò)稳健(jiàn)B. 摇曳(yè)沉浮(fú)慷慨(kǎi)C. 美丽(měi)舒适(shū)感慨(kǎi)D. 呼啸(xiào)融化(róng)奔跑(b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和老师的耐心指导。

B. 我们在校园里可以看到许多同学都在认真学习,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D. 他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小船,在夜空中荡漾。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C. 她的歌声像黄鹂鸟一样动听。

D. 这座山高耸入云,像一座巍峨的巨人。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思熟虑蹉跎岁月艳阳高照B. 恣意妄为鸡犬升天红红火火C. 喜出望外惊心动魄风和日丽D. 蹒跚学步翻箱倒柜井井有条5. 下列名言警句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着冷静(chén)融会贯通(huì)B. 面面俱到(jù)惊涛骇浪(hài)C. 轰轰烈烈(lèi)喜出望外(wàng)D. 鸡鸣狗盗(dào)满载而归(zài)7. 下列句子中,句式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好几天,但还是无法解决。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你看,他正用手指着天空,好像在向别人诉说着什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 cāng)沉默(mò mò)惊愕(jīng è)B. 琴瑟(qín sè)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狼藉(láng jí)C.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潇洒(xiāo sǎ)炽热(chì rè)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B.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训练,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天空。

B.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C. 那座山就像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远方。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4. 下列词语中,与“腾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荣B. 崭新C. 蓬勃D. 悠闲5.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虽然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他总是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C. 那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急忙上前去搀扶她。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科幻小说。

仓山区语文期末试卷六年级

仓山区语文期末试卷六年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落落大方(fāng)B. 沉鱼落雁(yàn)C. 轰轰烈烈(liè)D. 惟妙惟肖(xiào)2.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活泼可爱。

B. 母亲的鼓励让我信心满满,勇往直前。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引人入胜。

D. 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大雨,大家要注意出行安全。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一丝不苟C. 眼疾手快D. 聪明伶俐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晚上做了个非常有趣的梦。

B. 小明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课。

C. 这个公园里的风景很美,吸引了很多游客。

D.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是因为他的努力。

5. 下列句子中,用关联词不当的一项是()A. 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B. 不仅我们要爱护环境,还要大家共同努力。

C.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还是去跑步了。

D. 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草船借箭8. 下列词语中,与“快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欢乐9. 下列词语中,与“沉重”意思相反的一项是()()轻松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他听了这个消息,心里非常()。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出生后,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他问青蛙:“妈妈在哪里?”青蛙告诉他:“你的妈妈在池塘里。

”小蝌蚪就去了池塘。

他看到一群青蛙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就问:“你们是我的妈妈吗?”青蛙们告诉他:“我们是青蛙,不是你的妈妈。

”小蝌蚪又问:“那我的妈妈在哪里?”青蛙们告诉他:“你的妈妈在河里。

语文期末专题训练试卷及答案

语文期末专题训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潜移默化窃窃私语B. 跃然纸上娇生惯养娇艳欲滴C. 轰轰烈烈水滴石穿水泄不通D. 畸形情不自禁神情恍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课堂上认真地听了老师的讲解,并认真地做了笔记。

B.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C.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的海洋,让我受益匪浅。

B. 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这全靠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C. 小明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D. 那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4.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丰富丰盛B. 稳定稳重C. 灵活灵敏D. 美丽美妙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热情洋溢惊慌失措B. 娇生惯养震耳欲聋C. 轰轰烈烈神情恍惚D. 畸形情不自禁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学习成绩优秀,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改写后:他学习成绩优秀,老师和同学们赞扬他。

B. 原句:这所学校教学质量高,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生。

改写后:这所学校教学质量高,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生来上学。

C. 原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写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原句: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写后: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把这个问题研究得很透彻。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他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

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喜欢说大话,这次考试却名落孙山。

B.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深受大家的喜爱。

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每题2分,共10分)(1)lì shǐ(2)yán sè(3)zhèng què(4)yì yáng(5)dào dé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A. 虽然 B. 尽管尽管天气寒冷,孩子们还是玩得很开心。

(2)A. 因为 B. 所以他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3)A. 突然 B. 忽然他忽然想起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4)A. 终于 B. 最后经过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作业。

(5)A. 而且 B. 并且她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3. 用“的”“地”“得”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他跑得()很快。

(2)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3)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4)天空蓝得()像大海。

(5)他笑得()合不拢嘴。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20分)(文章内容略)(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5分)(2)文章中的人物有哪些?(5分)(3)文章中提到的地点是哪里?(5分)(4)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情感?(5分)2.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共20分)(古诗内容略)(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5分)(2)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5分)(3)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4)请解释诗中的“(诗句)”一句。

(5分)三、作文(共30分)1.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30分)注意事项:1.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2. 请仔细审题,按要求作答。

3. 考试时间:90分钟。

4. 请遵守考场纪律,诚信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县第十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卷)出题人:路闯审题人:孙花(全卷共六个大题,共18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再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

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但是“师法造化”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

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

造化有道却无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

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的感怀兴致,世界与人的共在关系由此情激荡而出。

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

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

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

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

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表述与本体的危机。

山水画是一种回忆,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

而今日艺术家,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能够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则是“道法自然”。

道以自然为法,“法”就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也超出了法令、制度之范畴。

“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

“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

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绝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变化;此“心源”也绝非主体的精神,是天地之心。

天地不仁,天地本无心,画者欲取造化之无尽藏,继而为“天地立心”。

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之“不二心法”。

明清以来,画者自囚于书斋之内,流连于古人之法,此自然心法寥落已久,此不惟画者之疾,亦为思者之憾。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只是山水画的危机。

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

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呈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是一个符号与意象的乱世。

山水经验与我们的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

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发现。

(摘编自高士明《山水的危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要“师法造化”,但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完全不同,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创造和变化,而不是一山一水和万物之集合。

B、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是起兴,因为造化有道却没有定法,师法造化就是求得万物生成变化的关键。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不是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也不是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

D、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是沟通天地的技艺,承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山水画和观山水画都是一种回忆。

前者使回忆可视化,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令回忆现实化,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B、古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今日艺术家则以艺术创作自律,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夸,远离山水之道。

C、“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

中国山水画家所想完成的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而是造化世界。

D、山水遵循的终极原则“道法自然”中的“法”,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和法令、制度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山水画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因而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

B、取造化的宝藏为“天地立心”是中国山水画唯一法则,而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家,自闭于书斋,流连于古人之法,这是画家的大忌。

C、要挽救山水危机,重新使山水的经验闪光,不是从传统中去挖掘经验,而是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重新发现。

D、近世之“山水危机”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和历史观的破碎,二十世纪的山水画呈现出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就是例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

始繇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

因蔡攸荐,召除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

时三省大吏阶官视卿监者,立都司上,昌以名分未正,极论之。

诏自今至朝请大夫止。

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

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

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钦宗立,吴敏用事,以昌猛厉径行为可助己,自散地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德府,道拜兵部侍郎,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

昌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

敏度不为用,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

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

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

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

昌再尹京,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人不奠居。

昌悉弹治正法,而纵博弈不之问,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昌旧名山,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

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须大臣报聘。

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勇劲,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

傥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之师入卫。

”许之。

行次永安,与金将黏罕遇,其从者称閤门舍人,止昌彻伞,令用榜子赞名引见,昌不可,争辨移时,卒以客礼见。

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壁拒之。

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

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而脔之,年四十九。

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

(选自《宋史•聂昌传》,有删改)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B.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C.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D.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宋代在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自此之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显谟阁直学士”,宋官名,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崇;是一种实衔,更是一种荣誉称号。

D.“谥”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三省大员官阶与卿、监相同的人,都站在都司的上面,聂昌认为名分不正,极力争论。

诏令从今以后立于都司之上者到朝请大夫为止。

B.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随从蔡京,因被王黼看重,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后又因为与同乡人发争诉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C.李纲被罢免后,太学生陈东及士大夫、庶民百姓十几万人,在皇宫外面跪伏着,整日不退,府尹王时雍没能力赶走人群。

D.聂昌前往河东,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其入内,于是聂昌手持诏令到了城下,用绳索攀登上城,最后被士兵杀死,并挖出他的眼睛切成碎块。

7.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1)敏度不为用,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

(5分)(2)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小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

8.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9.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

这正是他在《出师表》中所写到的“受任于败军之际,▲ ”。

(2)苏轼《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两句是“ ▲,▲ ”。

(3)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5分)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尹全生①每次途经黄河到北方出差,我都要寻机会拍摄几张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照片。

其中既有黄河在夏日里的一泻千里,也有其在冬季里的“顿失滔滔”;既有表现黄河“如丝天上来”之悠远的,也有表现其“奔流到海不复回”之雄浑的…… 几年积攒下来,这些照片已有近百张,我这个摄影爱好者足可以举办一次个人摄影作品展了!而我的老师、一位老摄影家却说我的作品缺乏传神之作、点睛之笔,建议我再增拍几幅壶口瀑布的照片。

②正巧单位派我到陕西出差,距壶口不远。

但办完公事后出差期限已到,我冒着受处罚的危险,这天天还没亮就上了长途汽车。

好心的乘客让我在途中一个叫丫叉口的地方下车,说通常下车就有机动三轮车开往壶口,15块的车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