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教学论文
英德双语教学改革实践论文

英德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摘要:本文以双语学院“德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社团”的策划与组织活动为例,从实践角度探讨了英德双语教学所应坚持的教学改革实践之路。
关键词:双语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社团为全面推进双语学院教学改革实践,引导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双语学院英德专业即将在学生中开展“德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社团”活动,本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德语文化知识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院内部营造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现对该活动具体实施方法作出如下说明:一、成立本社团的目的:双语学院德语教学近年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事情的一个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给予支持引导,使之得以充分发挥,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中存在的客观差异,因而不能发现尖子,不去考虑因势利导和以点带面,只埋头于闭门造车,沉溺于日常教学的小天地中,我们的教学必将会由于缺乏朝气而陷入一片沉寂,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集思广益,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各年级的共同努力,积极地发现各年级中素质好、能力强和潜力大的学生,再有点的时间内和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进行目标明确、安排细致、要求严格和指导有效的培训,一次推动教学改革的进展,弥补实际教学中的不足,创造一个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德语水平和各种能力的大环境,培养出尽可能多的高水平的优秀英德双语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留着也是本方案的主要着眼点。
我们计划从这里开始,筑起一个坚实的平台来实施我们酝酿已久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二、本社团遵循的原则:a、三“不”原则1、不开设独立的“尖子班”,但需保证一定的单独活动的时间。
社员均为来自各个年级和班级的普通同学。
本次活动是在广大同学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因此万万不可以脱离群众,以“尖子”自居,搞特殊化;2、不取代或脱离双语学院英德专业正常的教学活动,但需按计划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活动;3、不限制自愿入社者的名额,但有明确的考核与劝退标准。
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探讨[摘要] 应对经济全球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是21世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
双语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本文从高校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出发,系统分析了双语教学的知识、语言、文化和素质四大目标定位。
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科学选择教学模式和教材选用,是双语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并运用的几个基本要点。
[关键词] 双语教学高校教学质量教学体系[abstracts] in 21st century, responding to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become the core tasks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lingual teaching has been proved to be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training the above mentioned qualified tal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taken in quality enginee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racing the emergence background, the articl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target positions including knowledge, language, culture and quality. a few key points should be applied during practicing bilingual teaching, which are establish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bilingual teaching, adopting models of teaching and selecting textbooks.[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colleges anduniversitiesquality of teachingsystem of teaching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小学音乐双语教学实践论文

小学音乐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摘要:音乐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一个分支,它因其情感性和娱乐性而成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为学生提高外语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从实践上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音乐学科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实验研究,为目前的基础教育领域推行双语教学提供案例,促进当前小学音乐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改革和深入。
关键词:小学音乐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21世纪,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圈中的重要一员,带来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我国急需既精通外语又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把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要求一批重点建设的学校都要尽快在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课程中使用汉语、英语进行双语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育产生了,而且在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
目前许多国家出于增强竞争力的考虑,都非常重视双语教学并且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我国虽然历来也很重视外语教学,但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
同时,国内已经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地区对双语学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科学科,对音乐学科双语教学的研究很少。
音乐最能引起少年儿童的心理与情感的共鸣,促进大脑思维的活跃性,使其更容易感知、体验、接受新知识,利用音乐课的唱、跳、表演、游戏等特有的形式可以将双语教学与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音乐增加双语的娱乐性,用双语扩大音乐课内容的涉及面,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氛围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另外,由于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所以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和数、理、化等非语言类学科中加强双语教学的实践非常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
上海市教委及双语教学实验研究小组确定的方针是”推进过程中,学科教学采用‘先副后主,先理后文’的原则,易于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不影响学生学科目标达成,避免学科损伤。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问题论文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问题探析[摘要]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明确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简要阐述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指出应从双语教师、双语教材、双语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以及教学艺术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促进双语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专业课;双语教学;问题;改进措施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以及与国外高等教育的接轨,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
2005年教育部对双语教学又提出更高要求:“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
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在本科教学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因此近几年来双语教学工作在各高校得到了迅速开展,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误区与问题,于是社会对其评价仍然褒贬不一。
[1]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无疑能促进双语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双语教学是“非外语课程采用外语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专业知识的讲授为重点,以外语为表达形式来展开的,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其主要目标是“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在大学,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它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也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更强调的是师生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论文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探究摘要: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旅游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旅游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自己的实践教学,阐释了实施旅游专业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双语教学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涉外性愈发凸显,旅游人才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定位为既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又能熟练运用专业外语,适应旅游业国际竞争的新型双语人才。
旅游高等教育作为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既迎来了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双语教学概念双语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外语进行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它是用外语作为教学手段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为外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综合而言,旅游双语教学可以解释为:运用汉语和外语(主要指英语)同时作为教学传达和沟通语言,进行旅游专业非语言学科教学的形式。
旅游高等教育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母语与英语之间的逐字翻译和信息转换,而是对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和旅游专业教学的结合,充分整合专业学习和语言学习两个过程。
其目标是使学生达到能够就旅游学科专业问题用英语较为流利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的语言目标;从英语的角度了解、认识、理解并掌握旅游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科知识目标;以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思考,即进行学科专业概念的判断、推理、归纳的运行过程的思维目标。
2 旅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2.1 双语教学是旅游教育和旅游学科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旅游学科和旅游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学科体系建设和旅游教育发展都相对落后,迫切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国际化的旅游人才既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吸收信息的自学能力。
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论文(通用6篇)

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论文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论文(通用6篇)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
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论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学前教育双语教育论文篇1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世居于这片沃土上的有13个民族,为推动区域文化的积极发展,教育要先行,高校教育所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要了。
双语学前教育教学是近几年新疆文化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措施,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是不同于普通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它的内容设置、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是有待探讨的。
一、双语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现状1、概念界定双语学前教育:本文双语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汉语或汉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少数民族语言。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与专业班舞蹈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民族舞蹈动态元素之后,并会结合儿童动态元素进行儿童舞蹈的表演与编排,对元素的化简及熟练运用相结合,更注重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培养。
2、双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现状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在经过课程改革后,舞蹈教学课时由原来四年的教学课时量减为两年完成,教学时数减少后教学内容随之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很多内容因此删去,如汉族民间舞蹈包括:陕北秧歌、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胶州秧歌五大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能有选择地选择1至2种进行教学。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由理论到实践的环节明显减少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一个民族的舞蹈动态元素的过程中,要快速地简单讲解该动态元素的基本特征及该动态元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如何更准确的掌握,其重点是在动作的教授过程中,而对该民族的地域、文化、民俗部分的讲解,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教师们所忽略。
关于幼儿园双语教学利与弊[论文]
![关于幼儿园双语教学利与弊[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62a8cd6137ee06eff9187d.png)
关于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利与弊摘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外语的地位与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以“双语教育”作为办学特色。
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所开展的双语教育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双语教学利与弊引言教育界、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对学前双语十分重视,有研究认为学习英语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非常必要、可行的。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双语幼儿园的教学不够规范,不仅没有正规的双语环境,而且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且教学还处于“中国式的教学”状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本文拟就学前双语教学的利弊作一分析。
一、幼儿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必要性当今社会逐步趋向国际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初、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英语教育从幼儿抓起已是大势所趋。
因此,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社会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求。
2.可行性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但儿童习得母语的速度和成功的程度却令人吃惊,他们无需有意识的教授或学习,就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完全掌握母语。
根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儿童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装置,学习语言的能力在生命的第一天就能表现出来,两岁的儿童就能通过语言和周围的人交际”。
可见,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二、幼儿学习双语的利与弊1.有利之处最新研究表明,1.5岁至3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这段时期,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这时期他们的舌根软,模仿力强,头脑就像电脑一样,给他什么就吸收什么,而且不怕羞,没有功课上的压力,所以可以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英语语音语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不利之处虽然从年龄和外语学习的关系争论中可得知幼儿期位于英语学习的生理积极期内,但如果幼儿学双语时的引导不妥,则容易导致语言系统混淆和思维混乱,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失语症。
若是让儿童学会了错误的发音等,则会对幼儿以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论文:幼儿教育中双语教育的现状

论文:幼儿教育中双语教育的现状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国际化,英语已经成为通用程度最大的语言,也被我国教育部门规定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
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实行英语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所以,新时代鼓励推行国际幼儿双语教育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双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了幼儿教育和国际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实行双语教育的原因和实施条件,期望能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双语;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引言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指出,学前教育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发展身心健康,以及提高自制力。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我们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条件充沛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一、中国幼儿教育背景及现状(一)幼儿教育及幼儿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广义上来理解,只要是对幼儿身心成长、感情认知以及性情方面产生影响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从狭义上来理解,幼儿园或者其他幼教机构的教育便是幼儿教育[1]。
本文认同以上观点,3岁之前的基础幼儿教育应更加着重于培养幼儿的性情和习惯,3到6岁幼儿的教育应着重于培养幼儿的为人处事。
杰明斯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指出,5岁之前是幼儿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以一个正常成年人能够到达的智力水准来说,他有一半的智力是在5岁之前得到的,剩下一半是在6岁到18岁这个阶段得到的;木树九一是日本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指出,婴儿从一出生便拥有盈满的潜在能力,而儿童潜在能力的发展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减,如果从婴儿时期开始实行教育便能培养出能力强盛的人才;如果从4岁开始,便只能成为70%能力的人,所以,幼儿时期大脑的发育速度远远快于成年时期[2]。
以上观点证明了幼儿教育宜早不宜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双语”教学中的感想
摘要:
本人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学习进步,并促进教学的发展。
双语教学一直是新疆各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主要说明我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我认为可行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小结。
关键词:
双语教学汉语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说起新疆的双语教学,算得上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有史记载的汉代。
从建国到世纪之交,新疆双语教学得到空前重视和发展,党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提倡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志互相学习语言,并开办各类学校培训师资,进行双语教学活动,这期间的双语教学活动得到迅速提高。
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腾飞,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双语教学活动更加活跃。
加上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有民族风情,为新疆双语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
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了一些不足的方面和改进的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牢靠,很多学生记不住汉字。
主要表现在平时的作业中很多学生爱写错别字、多音字,碰上看拼音写汉字的题,往往都是错别字,要不然就写不出来,但如果给汉字注音则问题不大,说明学生对汉字的字形记忆较困难,对拼音容易记忆。
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说汉语的机会很少,除了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时说汉语,平时基本不说。
这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没有太多说汉语的机会,大多数在乡下的民族学生平时接触不到说汉语的人,从小习惯了用维语交流,如果刻意让学生说汉语也不现实,所以很多学生在校时能说几句汉语,回家了基本不会说了。
三、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不是很强烈,多数学生表现出不在乎。
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有些学生的汉语基础水平差,一开始就没有学会简单的语句,到了高年级随着汉语词汇量和句型的增加越来越感觉学习汉语困难多,又没办法解决,于是就表现出干脆不学。
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语言障碍,表现在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底子差,虽然说在参加各类水平考试、参加各类培训,但还是根本原因就是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欠缺,其次是汉族教师用汉语教学,汉语基础差的民族学生基本听不懂,而汉族教师不会说维语只能照顾汉语基础好的学生,对于差生也很无奈。
这里主要是简单的汉语都听不懂的学生,讲课时教师无法用维语进行解释,想教会这些学生很困难。
五、学生的汉语发音很不标准,主要表现在汉语拼音读法错误,音调不准。
由于学生平时生活中不接触说汉语的人,至于音调是否准确,学生也不能确定,只能凭多数学生的读音为标准,这样长期形成了习惯,显得说普通话不标准。
六、学生上课纪律很乱,个别学生不爱学习。
主要表现在个别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平时小声说话整个教室也会很吵。
有些学生汉语很差,上课什么
都听不懂,于是就思想不能集中上课打闹玩东西。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采取的措施:
一、针对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不牢靠,我认为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加强生字练习,多写汉字,在记忆中教会学生采用字形记忆法,如“语”字可以教给学生采用左右结构记忆出汉字的字形。
平时组织学生多听写汉字,多听多写。
二、针对学生说汉语的机会很少,我认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交际中用汉语交流,同学之间可以多应用汉语。
教师和学生平时交流时也用汉语。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增加学生主动表达的机会,多说多练,让学生养成说汉语用汉语交流的好习惯,这样以来,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会有很大的进步。
三、针对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不够,我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那种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我要你学,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而转变为学生自己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求知的乐趣,感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欢乐。
双语教学尤其如此,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导入课程,例如上课时给学生出字谜,让学生猜出来,这样就主动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四、针对汉族教师只能用汉语教学不会说维语,造成汉语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我认为可以采取的办法有,在上课时,可以采用汉族教师和民族教师一起上课,对于学生听不懂的内容,民族老师翻译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意思。
这样可以照顾到汉语基础差的学生,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