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一、项目背景排涝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污水或雨水排放到合适的地方,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

本报告将对排涝泵站的初步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设计原则1.满足城市排水需求:泵站的设计应能够适应城市排水系统的需求,保证城市排水顺畅。

2.安全可靠:泵站的设计应考虑到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可能性,确保泵站在各种情况下运行稳定可靠。

3.节能环保:泵站的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泵站位置选择:根据城市地形和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泵站位置,以方便排水和维护。

2.设计排水系统: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包括排水管道和沉淀池等组成部分。

3.泵站结构设计:泵站的结构设计应符合排水系统的布局,包括主体建筑、泵房、放水口等。

4.设计抗灾能力:考虑到自然灾害可能对泵站造成的影响,设计相应的抗灾能力,如防洪堤坝和抗震设计。

5.设计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泵站中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控制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排水效率。

四、设计参数1.泵站处理能力:确定泵站的处理能力,包括排水量和排水速度等参数。

2.泵站能源消耗:根据处理能力和运行时间,确定泵站的能源消耗量,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3.泵站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泵和附件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方便。

五、施工方案1.泵站工程施工流程:详细说明泵站工程施工的流程和各个节点的任务。

2.材料选用和施工标准: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六、环境保护措施1.排水处理措施:制定合适的排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噪音控制措施:设计合适的消声设备,减少泵站运行产生的噪音。

七、运维管理方案1.泵站设备养护计划:制定设备养护计划,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检修和维护人员培训:对运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维护能力。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排涝泵站进行初步设计,并提供完整的泵站设计方案。

泵站作为排涝系统的核心设备,对于农田排水、城市排水以及防洪工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考虑泵站的选址、泵站的规模和配置,以及泵站的操作和维护等问题。

2.排涝泵站选址泵站的选址是排涝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

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附近是否有排涝需求区域;-地理位置是否便于水泵的水源供应;-地形地势是否适合泵站的建设。

3.泵站的规模和配置根据所选区域的排涝需求和水量需求,我们可以确定泵站的规模,并选择适当数量和型号的水泵,以满足排水要求。

-泵站的规模包括泵房的建筑面积、设备容量和处理能力等;-在水泵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排水面积、水源类型和地势高差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4.数字化控制系统为了实现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我们建议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泵站的运行状态、水泵的运行参数等,并能够自动调整泵站的运行模式,以适应不同的排水需求。

5.操作和维护为了确保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考虑泵站的操作和维护问题。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排水知识和技能,能够熟悉掌握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泵站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可行性分析在进行泵站的初步设计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泵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7.结论通过对排涝泵站的初步设计,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泵站设计方案,并对选址、规模和配置、数字化控制系统、操作和维护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我们相信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排涝系统的需求,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

水轮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轮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轮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工程概况及现状 (1)1.1、工程地理位置 (1)1.2、原工程概况 (1)1.3、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1.4、工程任务和规模 (2)2、水文 (6)2.1、流域概况 (6)2.2、气象 (6)2.3、水文基本资料 (7)2.4、径流 (8)2.5、洪水 (15)3、工程地质 (30)3.1、区域地质 (30)3.2、工程地质、地貌、土壤、植被 (30)3.3、天然建筑材料 (30)4、工程任务和规模 (31)4.1、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4.2、工程任务和规模 (33)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34)5.1、工程状况和存在问题 (34)5.2、工程等别和标准 (36)5.3、技改项目及基本设计方案比较 (36)5.4、主要建筑物 (38)6、机电及金属结构 (43)6.1、水轮泵 (43)6.2、金属结构 (43)7、工程管理 (44)7.1、管理机构 (44)7.2、管理办法 (44)7.3、水费计费办法 (44)8、施工组织设计 (46)8.1、施工条件 (46)8.2、建筑材料 (46)8.3、施工导流 (46)8.4、主体工程施工 (47)8.5、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47)8.6、施工总进度 (48)9、工程淹没及工程占用地 (49)9.1、水库淹没处理围 (49)9.2、工程占地 (49)10、节能设计 (50)10.1、设计依据 (50)10.2、工程节能设计 (50)10.3、节能减排措施 (52)10.4、节能减排综合评价 (53)11、工程投资概算 (54)11.1、工程概况 (54)11.2、工程投资指标 (54)11.3、编制原则及依据 (54)11.4、工程量清单计算表 (56)11.5、工程概算表 (56)12、经济评价 (59)12.1、概述 (59)12.2、财务评价 (60)12.3、国民经济评价 (60)12.4、综合评价 (62)13、工程招标 (63)1、工程概况及现状1.1、工程地理位置平渡水轮泵站工程位于某县古竹镇平渡村,水系属东江一级支流义容河支流汤坑水,下辖乌泥塘村民小组地势平坦,周围没有山岭可依,是仅靠提取汤坑水灌溉的农业区,工程所在地距离古竹圩镇6km,距离县城62km。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精选全文

泵站工程设计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泵站工程设计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泵站工程设计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1.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年提水量为3000万方,取水地点为村东取沙场附近,水面为117.864m,取水口附近河道纵坡较缓,在0.05%左右,供水用户厂区地面高程149.812m,二期电厂现状地表为153.0m,另外现正在建的电厂供水泵站前池设计水位135.25m,最高水位135.75m,前池底板高程131.5m。

2.工程总体布置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和业主交换意见初步确定在村东取沙场附近建造一级泵站,经泵站加压输水至新村西北,铁路以南地势在160m 以上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一17万方的蓄水池(满足厂区两天用水量)。

蓄水池可以敷设管道自流到二期电厂,另外可以敷设管道到现正在建的电厂供水泵站进水池,作为电厂供水泵站的备用水源。

3.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泵站装机容量900kW(不含备用机组,含备用机组1200kW),提水流量1.O5 m3/s,属于Ⅳ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和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

泵站属临河泵站,且处于沁河之中,以受上游水库运用影响为主。

4.泵站设计4.1泵站形式选定由于泵站取水水位根据不同季节水位变幅较大,适合的泵站形式主要有竖井式泵站,可以保证水泵在干燥环境下运行,以及浮船式泵站,根据河道水位自动升降浮船。

现场查勘发现枯水期沁河水位较浅,不利于浮船布置。

从而本次方案按照竖井式泵站设计。

由于没有地质资料,不易判断地基承载力大小,仅地基以上部分井筒内径13m,外径15—16m,壁厚1—1.5m,底板厚2.0m。

根据泵站位置防洪水位确定泵站顶部高程,通过工作桥把大堤与泵站连接起来。

水泵泵房前面设20xxm3的蓄水池便于水泵取水。

电源根据现有电网情况给电力部门协调解决。

工业园扬水站初设报告

工业园扬水站初设报告

1 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天津市宝坻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三角地带,幅员面积14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万亩,全区总人口65万人。

周边辐射华北和东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京沈高速公路和津蓟高速公路纵横宝坻区境内,津蓟铁路贯穿南北;津围、通唐、宝芦、宝平、梅丰等公路干线、15条县级公路和696条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京津新城工业园区,位于宝坻区东南部大白庄、大唐庄、尔王庄镇交界地区,项目区规划占地总面积15平方公里,将建成现代化工业园区,带动宝坻经济腾飞。

拟建的京津新城工业园扬水站,位于京津新城工业园区东部,南里自沽村北,潮白新河南里自沽蓄水闸下游500m堤内侧(潮白新河桩号101+165)。

根据《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工业园扬水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新建的京津新城工业园扬水站,设计流量20.0m3/s。

通过开挖一条排水渠(设计流量20.0 m3/s),将工业园区内沥水导入后经扬水站排入潮白新河。

(详见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工业园扬水站工程位置图)。

本报告采用大沽高程系统。

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京津新城工业园区位于宝坻区东南部的引青入潮以东的排水小区,地处大白庄镇、尔王庄镇和大唐庄镇交界区域,排水小区规划范围:北边界引青入潮;东边界潮白新河右堤;西边界青龙湾故道堤埝。

排水区总面积97.13km2,其中京津新城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区面积14.2km2,农田面积82.93km2。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部分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随着京津新城工业园区的建设,园区硬化面积逐步扩大,径流系数也随之增大,现有的农田排水扬水站不能满足开发区的雨季排水要求,园区应按市政排水标准进行设计,排水流量将相应增大,因此原有农田排水泵站不能满足开发区雨季排水的要求,需按园区情况重新规划建设排水设施,否则遇有较大洪沥水,将给该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水泵站初步设计

水泵站初步设计

水泵站初步设计20031.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1.1 设计任务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1.2 建站目的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人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人南北流向的外河一上龙河。

1.3 设计标准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1.4 基本资料(1)地形资料: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 ,底宽4m ,外河为南北流向。

防洪堤顶高程14.5m ,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

(2)地质资料: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 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3190KN m γ=, 217c KN m =,内磨擦角φ=13°,[]280R KN m =;5.04米以下为亚粘土,3190KN m γ=,210c KN m =,内磨擦角φ=18°,[]2100R KN m = 。

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 环卫河末河底面高程:4.0m 环卫河河底河底宽度:4.0m 水位组合水位 外河 环卫河 最高水位 ▽11.0m ▽6.0m 设计水位▽10.5m▽5.0m最低水位▽8.5m ▽4.5m地下水水位▽4.0m(4)流量资料:km)排水率排水面积(2m3/s/KM2总面积自排面积分流面积胜利站抽排面积32m s km29 12.4 5.6 11 0.36(5)交通: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 电力来源: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水温: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1.5其它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置》严登丰著(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2. 泵站机组设计2.1水泵选型2.1.1设计扬程计算设计扬程,利用公式(2-1)计算:损设内设外设h h h H +-= (2-1) 式中 设H ——设计扬程(m);设外h ——设计外水位∇10.5m ;设内h ——设计内水位∇5.0m ;损h ——管路损失为净扬程的(10-25)%;选20%。

扬水站报告

扬水站报告

1项目区概况本次实施项目涉及到邱县的小屯村,共涉及耕地面积800亩,项目区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现有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不足,灌溉保证率小,供水不安全等,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

2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区水资源不能满足区域的用水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河流和地下水水质及水生态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水环境容量减小,导致出现了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地表水现有灌溉系统比较完善,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项目实施,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必要和迫切的。

3建设内容和规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泵站1座。

泵站设计成果工程规模本次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800亩,。

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确定工程等别为5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

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50%。

4工程设计4.1 工程设计依据(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2)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104-95(3)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5)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482-2011;4.2 工程设计标准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800亩。

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确定工程等别为5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

4.3 工程设计4.3.1 建筑物设计新建泵站1座1、设计方案扬水点选用2台150WQ180-20-18.5型自耦式潜水泵,单泵设计流量180m3/h,扬程20m,功率18.5kw,出水口公称直径DN150mm。

扬水点进口位于渠道内,渠道现状为土渠,采用20cm厚C25混凝土对渠道一侧及渠道底进行护砌,护砌长度为10m。

进水池位于渠道内侧坡脚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容积大于水泵40倍设计流量,池净深1.5m,净宽1.8m,净长2m。

扬水站设计报告

扬水站设计报告

扬水站设计报告1. 引言扬水站是一种用于提升水体高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供水、排水等领域。

本设计报告将详细介绍扬水站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优化方案。

2. 设计原理扬水站的设计原理基于基本的流体力学原理,通过利用能量转化,将低位能水提升到高位能,实现水的高度变化。

主要原理包括:1.勾股定理:利用泵的能量转化原理,通过泵的旋转驱动水体运动,使其水位提升。

2.流体静力学原理:通过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使得水体在流动过程中保持稳定,并减小能量损失。

3. 结构组成扬水站的主要结构组成包括:1.泵站建筑:用于容纳泵、管道及相关设备的建筑物。

泵站建筑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2.水泵:用于提升水体的设备,通常采用离心泵或轴流泵。

泵的选型需考虑到所需扬程、流量等因素。

3.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水泵运转的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等。

4.管道系统:用于传输水体的管道系统,通常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支线等。

管道应具备耐压、耐腐蚀、流体阻力小等特点。

4. 工作原理扬水站的工作原理如下:1.水泵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下旋转,将低位能水吸入泵体,并通过泵的叶轮转动将水体加速。

2.加速的水体经过泵的出口,进入管道系统,在管道内部流动过程中受到阻力,转化为压力能。

3.当水体达到所需的高度后,通过出水管排出。

4.水泵不断重复上述工作过程,提升水体的高度。

5. 优化方案为了提高扬水站的效率和经济性,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1.使用高效节能水泵: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水泵设备,减少能量损失。

2.优化管道系统设计:合理设计管道的直径、长度、弯头等参数,减小流体阻力,提高输水效率。

3.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结论扬水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力工程设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和优化方案,可以提高扬水站的效率和经济性,满足各种水力发电、供水、排水等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编号:XXX-XXX-XXX 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21年3月15日目录1.概述 (4)1.1. 概述 (4)1.2. 设计依据 (4)1.3. 资金来源 (5)1.4. 项目所在地概况 (5)1.4.1. 当地概况 (5)1.4.2. 自然条件 (5)1.4.3. 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 (5)2.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 (6)2.1. 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 (6)2.2. 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6)2.2.1.设计年限 (6)2.2.2.供水规模和居民生活用水量 (6)2.2.3.公共建筑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饲养畜禽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企业用水量 (8)2.2.6.消防用水量 (8)2.2.7.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9)2.2.8.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9)2.2.9.供水规模 (9)2.2.10.人均综合用水量 (9)2.3. 水源论证 (9)2.4. 供水水源水质 (10)2.5. 供水水质和水压 (10)2.5.1.供水水质要求 (10)2.5.2.供水水压要求 (10)3.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 (11)3.1. 建设规模 (11)3.2. 建设年限 (11)3.3. 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11)3.4. 水厂厂址 (11)3.4.1.厂址 (11)3.4.2.工程地质 (12)4.工程设计 (12)4.1. 给水系统设计 (12)4.2. 净水工艺 (12)4.3. 工程內容 (12)4.4. 工程设计 (13)4.4.1.取水工程 (13)4.4.2.输水工程 (13)4.4.3.净水工程 (14)4.4.4.配水工程 (14)4.4.5.水厂总体设计 (17)4.4.6.厂区管线 (18)4.4.7. 厂区排水设计:防洪与防内涝 (18)4.4.8. 厂区用电设计: (18)4.5. 水厂和水源的卫生防护 (18)4.6. 环境保护、安全与卫生 (19)4.6.1.药剂环境保护 (19)4.6.2.防噪音 (19)4.6.3.安全 (19)4.6.4.卫生 (19)4.6.5.节能 (20)4.7. 定员编制 (20)5.结构设计 (21)5.1. 工程概况 (21)5.2. 设计依据的标准 (22)5.3. 建筑设计 (22)5.4. 结构设计 (23)5.5. 防洪和抗震 (24)6.消防 (25)7.供配电设计 (25)7.1. 设计依据 (25)7.2. 设计范围 (26)7.3. 负荷性质和供配电电源及运行方式 (26)7.4. 负荷计算 (26)7.5. 变配电室设置 (26)7.6. 电气设备的防火 (27)7.7. 防震与接地 (27)7.8. 照明 (27)8.仪表、自控及通讯设计 (27)8.1. 设计依据 (27)8.2. 设计范围 (27)8.3. 自控系统构成 (28)8.4. 硬件组成 (28)8.5. 软件编制 (28)8.6. 仪表检测内容 (28)8.7. 仪表选型要求 (28)8.8. 通信系统 (28)9.工程投资概算 (28)9.1. 概算编制说明 (28)9.1.1.工程简要说明 (28)9.1.2.编制内容 (29)9.1.3.编制依据 (29)9.1.4.工程费率说明 (29)9.2. 主要构、建筑物占地 (30)9.3. 主要设备及材料 (30)9.4. 三材用量 (31)9.5. 工程投资概算 (31)9.5.1.工程费用概算表 (31)9.5.2.投资概算总表 (32)10.财务分析及国民经济评价 (33)10.1. 经济评价依据 (33)10.2. 财务分析 (33)10.3. 国民经济分析 (35)1.概述1.1. 概述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XX综合供水公司委托,承担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设计,编制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设计供水规模:511.35 m3/d,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部分。

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XX综合供水公司委托,承担设计,编制可行性报告。

该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部分。

该项目实施后可解决该地区3016人口饮用水问题。

目的:解决当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满足农民对量水质要求,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初步设计报告将通过对供水工程的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等工程环节进行初步设计。

1.2. 设计依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关于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经有关领导对本供水工程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并征得村民同意,确定实施本供水工程。

在编制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进行初步设计。

本设计依据文件:《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主资料文件:《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村镇给水设计规范》1.3.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0.0 万元国债资金 0.0 万元国內银行贷款 0.0 万元国家补贴 0.0 万元地方自筹资金 0.0 万元1.4. 项目所在地概况1.4.1.当地概况aa,隶属于aa,当地总人口765.00万,a,其中农业人口345.00万。

当地上年工农业总产值357万元,其中农业123万元,工业产值2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34元.1.4.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aa2.气象条件1)气候aa.1234.234.12.1.2)地震63.水文水系aa4.地质构造aa1.4.3.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aa2.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2.1. 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供水的区域包括1个乡, 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016人,设计供水人口3612人。

2.2. 用水量与设计规模根据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对供水范围用户的实地考察,根据村民生活习惯与用水状况,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有关用水参数。

其主要参数如下:2.2.1.设计年限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确定,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

2.2.2.供水规模和居民生活用水量设计用水居民人数P=P0(1+γ)n+ P1P=现有人口数(1+人口自然增长率)设计年限+ 机械增长总数=设计人口数P—各村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

P—各村的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1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γ—设计年限内各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n—工程设计年限。

W= P q / 1000根据规范:“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量,应根据畜禽饲养方式、种类、数量、用水现状和近期发展计划确定。

1 )圈养时,饲养畜禽用水定额可按表3.1.4选取;表3.1.4 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定额2)放养畜禽时,应根据用水现状对按定额计算的用水量适当折减;3)有独立水源的饲养场可不考虑此项。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定额,并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1-22.2.3.企业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企业日用水量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1.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发展计划和当地的生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

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无淋浴的可为20~35L/人·班;有淋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淋浴用水定额可为40~60L/人·班。

2.对耗水量大、水质要求低或远离居民区的企业,是否将其列入供水范围应根据水源充沛程度、经济比较和水资源管理要求等确定。

”3.最终确定企业用水Ǐ = 70.00 (m3/d).2.2.4.消防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的有关规定确定。

允许短时间段供水的村镇,当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

”最终确定消防用水量 = 8.00(m3/d).2.2.5.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根据规范,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经济条件好或规模较大的镇可根据需要适当考虑,其余镇、村可不计此项”。

确定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 30.00(m3/d)2.2.6.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根据规范: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

结合当地发展情况。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 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百分之10取值= 45.76 (m3/d)2.2.7.供水规模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 = 居民生活用水量 + 公共建筑用水量 + 饲养畜禽用水量 + 企业用水量 + 消防用水量 +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 511.35(m3/d).2.2.8.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 = 供水规模 / 设计人口 = 0.14(m3/d)2.3. 水源论证aa2.4. 供水水源水质附件:《水质化验表》根据规范,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

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农村供水规范》3.2.1要求。

2.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

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

3.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

结论: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2.5. 供水水质和水压2.5.1.供水水质要求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2.5.2.供水水压要求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