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声音语言
电视声画语言的传播优势

2011年5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电视声画语言的传播优势肖野牧(齐鲁石化广播电视中心,山东淄博255000)[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023-02电视广播,是声像结合、视听兼备的现代化传播工具。
它融合新闻、电影、戏剧和声音广播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种类。
所以,电视是在现代化技术的条件下运用艺术的方法来形成信息、思想、艺术、情感等传播功能的。
那么电视艺术也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系统。
“凡是能够表达思想或感情,并使受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都能构成电视艺术语言并成为电视艺术语言的元素。
”这种电视综合统一的声画语言,具有其他任何媒体所不具有的传播优势,即便是眼下不可抵挡的网络化媒体时代,也把有声画并重的视频新闻作为舆论爆料的“撒手锏”。
一、电视声画语言的基本内容(一)画面语言(通常所说的电视图像)。
它包括构图、色彩、光效、电子特殊技术、字幕特技。
它们构成了电视视觉传达的语言功能。
(二)有声语言(通常所说的电视声音)。
它包括解说、同期声、音乐、音响(包括静音)。
它们构成了电视听觉传达的语言功能。
(三)造型语言。
它是声画结合所产生的心理语言。
如:观念、气氛、象征、比喻、哲理。
它们构成了电视视听综合传达的基本功能。
应该指出,这个分类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分离,独立运用,只是在表现和传播形式上的不同。
从语言系统的整体上看,有时候某种语言的功能作用由于节目内容或手法上的需要而表现了相对突出的作用。
但是,在电视艺术语言系统中,正是由于各类语言从功能特点上互相弥补、互相烘托,才使电视具有比其它艺术更加细致入微的、全方位地反映大千世界的强大传播优势。
不少好的电视新闻,往往是声音和画面配合得当的典范。
如获得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抢救二十一名落水遇难乘客》的新闻,画面真实再现了抢救现场的紧张惊险的场面。
解说配合画面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最重要的内容告诉观众,简练地叙述事件的经过和抢救的结果。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资料

? 响度(音量):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 的振幅。
2、声音的立体感与空间信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来自周围不同的空间位置,
除了声音的音色、音调、响度等声音要素之外,声音还包 括方位感和空间感的信息。 ?声音方位感信息是指能判定声音来自前、后、左、右、上、 下等不同方位的信息。 ?空间感信息指能通过声音强弱的变化,以及渐次反射声、 延时声和混响声的组合,来判断声音产生空间的纵深度的 信息。
声音的特点
?物理性 ?立体感与空间信息 ?心理性
? 声音广播(radio)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是诉诸人类听觉的传播媒介。 声音是广播的唯一媒介。
?声音的特性
? 1、声音的物理性: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波动,即声 源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
? 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 声音的音色不同。(明亮、暗淡、浑浊、清晰、丰满、干瘪等)
播重要的语言符号之一。 ?按照节目录制的方式来看,大体分为现场录制或直播
的语言,和后期制作录制的语言。
现场录制或直播的语言与后期制作录制的语言
? 现场录制的部分包括: 广播电视记者、主持人在节目演播现场的即兴 串联、提问、评论,参与节目的嘉宾、被访者、节目参与者各种各样 的内容表达。
?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这些现场的声音语言被称为同期声,即与现场画 面同时录制的声音。
然音响、音乐。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作为视听双通道的传播媒介,其语言符号有诉诸
听觉的声音语言和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
?语言符号:抽象音响语言、 文字语言
电视音响语言名词解释

电视音响语言名词解释
电视和音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设备,它们拥有一些特定的语言和术语。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的电视音响语言名词的解释:
1. 分辨率:电视的分辨率指的是屏幕上像素的数量。
常见的分辨率包括高清(HD)、全高清(Full HD)和4K超高清(Ultra HD)。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2. 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是一种数字传输接口,用于连接电视和
其他高清设备,如播放器、游戏机和电脑。
HDMI可以传输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3. 音频通道:在音频系统中,音频通道指的是传输和处理声音的路径。
例如,
一个立体声系统通常有两个音频通道,分别用于左右声道。
4. 声道:在音响系统中,声道指的是用于放置和播放声音的单个扬声器或音频
输出设备。
常见的声道包括单声道、立体声(双声道)、环绕声(5.1声道或7.1
声道)等。
5. 重低音:重低音是指音响系统中的低频音效。
重低音通常由一个独立的低音
炮或低音扬声器产生,用于增强音响的低频效果。
6. 音量:音量是指音响系统或电视的声音强度。
音量可以通过调节音响系统或
电视的音量控制来调整。
7. 静音:静音是指将音响或电视的声音完全关闭,通常通过按下静音按钮或调
整音量为零来实现。
这个功能常用于临时关闭声音,以免打扰他人或处理其他任务。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电视音响语言名词的解释。
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使用和理解电视和音响设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电视谈话节目中声音语言的运用

的, 顺应受众群固有的生活特点和生活 习惯 。 我国 目前的电视 谈话节 目的结构一般是主持 人与现场
话题 , 一般 不事先备稿 , 常脱 口而出 。 而被 港台 的翻译 通 因
家们形象地译作 “ 口秀” 脱 。电视谈话节 目经历 了漫 长的发 展过程 , 电视诞生之初 , 在 人们仅仅是坐在 电视 机前获取其
够抓住观众注意 力的内容和选题恰恰就是那些与 人现 状 我
目前 , 内 的 电视 谈 话 类 节 目在 话 题 拓 展 的 广 度 、 话 触 及 国 对
活紧密相连 , 同时又存 在矛盾和 困惑 , 能够 引起激烈争 论 ,
以 及 在 人群 中观 点分 歧 较 大 的 问题 。 美 国 , 视 谈话 节 目 在 电 对 公共 空 间 的划 分 已经 非 常 清 晰 。 众 可 以各 取 所 需 , 择 观 选
嘉宾围绕一个 既定 的话题 , 顺应 观众思路 , 针对疑 问或争议
展开论述以至论辩 ,最后达到释疑解惑或沟通不 同观 点的
目的 , 但是谈话方式过于僵 化 , 缺乏艺术性。 在节 目样式上 , 理想的谈话情境 尚未形成 。多数谈话节 目的现场氛 围太拘
谨 , 响 了 语 言 的 表 达 以 及 思 维 上 的一 些 闪光 点 的 出 现 。 影 而
中的信息 。 时至今 日, 电视谈话节 目不但还原了电视人际交
流的意旨 , 更彰显了一种 本原的说话 意识 。
据 统 计 , 内 目前 的 电 视 谈 话 节 目 已达 2 0多 个 , 本 国 0 基
上每一个省级 电视台都有 自己的谈话节 目。其 中比较著名 的有 : 中央电视 台的《 实话实说》 《 、对话 》 凤凰卫视的《 锵 、 锵
谈话形式模 式化, 缺乏创新 , 正是 电视谈话节 目面 临的一个 重大隐陇。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解释视听语言的概念,强调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1.2 视听语言的元素介绍视觉元素(如画面、色彩、构图等)和听觉元素(如音乐、声音效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第二章:画面与构图2.1 画面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画面的定义,强调其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画面(如特写、全景等)以及其表达效果2.2 构图的原则与技巧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构图在视觉表达中的作用第三章:色彩与光影3.1 色彩的作用与表达解释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作用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让学生理解色彩的运用技巧3.2 光影的运用与效果介绍光影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突出主题、营造氛围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光影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剪辑与节奏4.1 剪辑的意义与作用解释剪辑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叙事、节奏控制等展示不同剪辑技巧(如切换、慢动作等)以及其表达效果4.2 节奏的创造与感受介绍节奏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情绪、增强叙事力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节奏创造的技巧和方法第五章:声音与音乐5.1 声音的作用与表达解释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增强现实感、表达情感等展示不同声音元素(如对话、声音效果等)以及其作用5.2 音乐与氛围的营造介绍音乐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音乐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六章:表演与角色塑造6.1 表演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解释表演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塑造角色、推动剧情等展示不同表演风格和技巧,让学生理解表演在视听作品中的影响力6.2 角色塑造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角色塑造的基本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角色塑造的技巧和重要性第七章:导演与视听语言7.1 导演的角色与责任解释导演在视听作品中的角色,如创意指导、团队协作等强调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和掌控能力7.2 导演的视听语言运用介绍导演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元素,如画面、色彩、剪辑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导演在视听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第八章:剧本与叙事8.1 剧本的意义与结构解释剧本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故事构建、角色发展等介绍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叙事手法8.2 叙事技巧与观众引导介绍叙事技巧在视听语言中的应用,如悬念、冲突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叙事技巧在吸引和引导观众中的作用第九章: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9.1 电影与视听语言探讨电影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视觉特效、音效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关键作用9.2 电视与视听语言探讨电视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连续剧、综艺节目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视媒体中的多样性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视听语言的总结回顾整个教程的内容,强调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强调视听语言在现代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10.2 视听语言的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视听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理解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其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
电视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艺术要素分析

电视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艺术要素分析电视播音主持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在电视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优秀的电视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有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质和情感表达。
下面将对电视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艺术要素进行分析。
电视播音主持的语音艺术是其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语音的音质、音调、语速和语调是影响听众感受和理解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秀的电视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丰富的声音音域和音色,以及饱满的表现力。
在不同的节目类型中,主持人的语音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新闻节目中,语速要求较快、声音要求严肃,而在娱乐节目中则可以更加活泼、灵活,语音的音调和情绪表达更加丰富。
通过语音的艺术表现,主持人可以更好地与观众沟通,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都是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
主持人应该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
语言的艺术还包括情感的表达、幽默的运用等方面,这需要主持人具备一定的语言情感表达能力和幽默感。
通过精准的语言运用,主持人可以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主持人所要传达的信息。
电视播音主持的情感艺术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情感的表达是语言艺术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一个优秀的电视播音主持人应该能够在表达过程中准确把握语言的情感色彩,能够通过语音语调、语言表达和情绪变化,使观众在情感上有所共鸣。
情感的表达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节目内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主持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电视播音主持的表演艺术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和内容,运用不同的表演技巧和手法。
比如在娱乐节目中,主持人需要运用逗趣、幽默的表演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在新闻节目中,则需要运用严肃、稳重的表演方式,提升观众的信任感。
电视语言

某种含义,表达某种概念,激发人们的联想。
叙事的蒙太奇
(全)占领者荷枪实弹 在葡萄园监督农民 采摘葡萄 (中)农民肩扛着一筐 筐葡萄走向运输汽 车
表现的蒙太奇
(全)占领者荷枪实弹在葡萄园 监督农民采摘葡萄 (中)农民肩扛着一筐筐葡萄走 向运输汽车 (近)一筐筐葡萄倒在车上 (中)饥饿的孩子哇哇待哺 (全)占领者在舞场上狂舞 (近)一筐筐葡萄倒在车上 (近)占领者的舞步 (中)饥饿的老人卧倒在道旁 (全)一辆辆满载着葡萄的汽车 开出葡萄园
4、具有结构功能。 5、具有扩展时空的表现功能。 6、具有渲染、抒情的作用。(实例) 7、作为画面组接、转换的依据。(实例)
声音的整体作用:
表达主题思想
增加气氛
连接和转换画面 增强画面感染力 三、声音的运用
四、录音的规律
1、主次律
2、互易律
3、分立对位律 4、听觉的相对完整性 5、淡入淡出律
2)医生给该病人注射、治疗。 3)病人康复后,在院中散步。
1)病人在院中子散步后回到病 房。
2)医生给该病人注射、治疗。 3)该病人脸色惨白、气喘吁吁。
莫兹尤辛特写组合:( 实例)
第一个组合:莫兹尤辛的特写+桌上摆一盘汤的镜头
第二个组合:莫兹尤辛的特写+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镜头 第三个组合:莫兹尤辛的特写+小女孩在玩着玩具狗熊
二、蒙太奇技法的形成
(一)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
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
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电视日。
20世纪90年代,电视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电视的非凡影响力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由联合国新 闻部、意大利外交部和意大利电视台共同举办的首届世界电视论坛在纽 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就电视在国际事务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与会代表还建议设立世界电视日。同年12月18日,第51届联大通 过决议,将首届世界电视论坛召开的日子11月21日确定为“世界电 视日”,以此促进世界传媒事业的发展,引导电视产业为促进世界和平 和人类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该决议呼吁开展全球电视节目交换活动, 并强调这些节目应该“特别关注和平与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加强 文化交流等问题”。此后联合国新闻部每年都在“世界电视日”前后在 联合国总部举办“世界电视论坛”。
视听语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视听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次视听语言实验。
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视听作品,分析其视听语言特点,探讨视听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不同类型视听作品的视听语言运用。
3. 掌握视听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4. 提高对视听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实验方法1. 观看实验对象:选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不同类型的视听作品作为实验对象。
2. 视听语言分析:对实验对象中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包括画面、声音、文字等元素。
3. 比较分析:将不同类型视听作品的视听语言进行比较,找出其共性和差异。
4. 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实验过程1. 观看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分析画面、声音、文字等元素,了解视听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
2. 观看电视剧《延禧攻略》:分析视听语言在电视剧中的运用,探讨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3. 观看纪录片《地球脉动》:了解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特点,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优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听语言在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运用《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其视听语言具有以下特点:(1)画面:电影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色彩、构图、光影等手法,展现了主人公阿甘的生活历程。
(2)声音:电影声音运用得恰到好处,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又有艺术创作的美感。
如配乐、音效、旁白等,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3)文字:电影中的文字既有字幕,又有旁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2. 视听语言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运用《延禧攻略》是一部宫廷剧,其视听语言具有以下特点:(1)画面:电视剧画面精美,色彩丰富,构图巧妙,展现了清朝宫廷的华丽与恢弘。
(2)声音:电视剧声音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如配乐、音效、配音等,都为剧情增色不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声:声画分离,与画面表现不同 观念的声音。看不见发声体,听到的是画 面之外的声音。不重复表现画面已经充分 表现的东西。运用对照声的方法称声画对 位法。
第三节 主体声与非主体声
主 体 声:用来表现主题思想的主
互易律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主次之分可 以互换,居主导地位的要素会退下来 变成次要;居次要地位的要素会升上 去成为主导者。即主次互易。互易的 作用是使主题表现灵活多样,增加节 奏感,保持情绪上升,优化整体效果。
分立对位律:
图像与语言、音乐、音响在对列表现
中,相互关系既分立又对位。分立:两者
分开,各自独展,又互相对准位置,有机
配合形成特殊的对列表现形式,揭示声画
的
正
确
关
系
。
听觉的相对完整性规律
听觉对于声音语言有完整性要求。 比画面的完整性要求严格得多。
淡入淡出律
三种声音要素中,根据主次律,有主体声 和非主体声之分;根据互易律,主次的地 位会互换;根据听觉的要求,互换不应突 变,必须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使转换舒 适、流畅、自然。环境转换时经常运用。
主次律 互易律 分立对位律 听觉的相对完整性规律 淡入淡出律
主次律:
各类要素中只能有一种成为主要的表 现手段,其余的居于次要从属地位,甚至完 全退出。
声音要素之间,以音量大小体现主次; 图像与声音之间,以吸引注意力大小分 别主次。 掌握主次律是为了使各种表现要素之 间互相配合而非互相干扰,影响注意力集 中,要让观众能清楚接受节目信息。
2. 理解: 声音语 言三要素的定义、特点、作用、 要求;声音的整体作用;声画 的分立对位关系;声画结合的 形式;为什么要掌握配音的规 律;声音语言运用要点
3. 应用: 在电视节目制 作中,不可忽略声音语言的重要意义。 善于运用各类声音要素,充分发挥声 音语言在节目制作中的整体作用,使 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拍摄过程中,注意捕捉各种有效的 声源;在配音过程中,严格遵守主次 律、互易律、完整律等规律。
II 考 核 目 标
II.I 考核知识
点
语言 音响 音乐 平行声与对照声 声画合一 声画分离 声画对位法 主体声
非主体声 同期声 前延声 后延声 画外声
主次律 互易律 分立对位律 淡入淡出律
听觉完整性规律
II.II 考 核 要 求
1. 识记 掌握知识 点基本概念,了解声音要素的 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规律 性,把握正确的声画关系,发 挥声音的整体作用。
• 1.语言:人物讲话、旁白、解说词等。用于表现思想、
补充画面内容的主要手段
.
2.音响:各种现场声音,包括讲话声、嘈
杂声、环境声等。用于增加现场真实感,
表现气氛
• 3. 音 乐 : 专 门 为 画 面 所 配 的 音 乐 。 用 于 增 强画面和语言的感染力,抒发感情,描 绘意境。
第二节 平行声与对照声
• 第九节 音乐音响配置处理过程
第十节 三种语言方式
1.书面语言:文字语言、印刷语 言
2.口头语言:日常交往大量运用 的语言方式。
以上两种语言在电视中融合为声 音语言。(字幕除外)
3.态势语言:口头语言的辅助补 充手段。
小结:声音语言的运用最无捷径可走, 尤其是针对作用于听觉的“写”,要 严格按照其特点和规律加以训练方可 达到。
• 第六节 音响的表现形式 • 1、环境音响 • 2、画内音响和画外音响 • 3、音响处理要求 • 4、写实音响和写意音响 • 5、音响出现的形式
• 第七节 音乐、音响的处理 • 1、有主题音乐的 • 2、无主题音乐的 • 3、画面与音乐的关系 • 4、语言、音响、音乐的交替使用方法
第八节 配音的规律
要
声
音
非主体声:主体声之外的各种声音。
第四节 写实声音的运用
同期声:在画面中可见其声源的声音。
前延声:在表现其声源的画面之前出现
的
声
音
。
后延声:表现声源的画面已经转换,但
仍然持续着的声音.
画外声:只出现声音,不出现声源的画
面
第五节 声音的作用
1.增强现场感 2.增加气氛 3.表达画面难于表现的思想内容 4.帮助情绪急转 5.引起观众预感 6.增加画面之外的空间范围 7.美化画面 8.帮助转换画面 9.帮助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