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概括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中著名人物及其故事

三国演义中著名人物及其故事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曹操一、刘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

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张飞、关羽。

三位英雄都想为国出力,于是他们边喝酒边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

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

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兵败长坂坡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长坂坡被打得大败。

幸好赵云神勇(单骑救河斗),张飞勇猛(威震长坂坡),才避免了全军覆没。

三顾茅庐一日,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冈,想请诸葛亮出山。

小僮说诸葛亮今早出去了。

又过了数日,刘备又同关、张二次来访。

又见不到诸葛亮,而是见到其弟诸葛钧。

于是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

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刘备想再次去请诸葛亮。

经过一番争论,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冈。

他们一到,小僮说诸葛亮在睡觉。

刘备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见。

刘备不辞劳苦,三顾顾庐,诚恳相邀。

感动了诸葛亮终于请出诸葛亮出山辅佐,答应奔走效力,共图大业。

火烧连营,遗恨失吴蜀汉章武年而,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亲率军攻打东吴。

刘备率领75 万人马杀向东吴。

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孙权起用了陆逊,刘备的部队从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没打败东吴主力,就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

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

陆逊得知刘备的营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败刘备的计谋。

这天,东南风刮得很猛,陆逊指挥大队人马带着茅草和火种,兵分三路,一起杀进蜀营,把蜀军40 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逃到白帝城。

二、关羽的故事温酒斩华雄刘备随袁绍讨伐董卓时,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连斩袁绍手下俞涉、潘凤。

这时关羽请求出马,曹操叫斟酒一杯,让关羽饮了上马,关羽说等回来再喝。

片刻果然斩得华雄之头,而此时其酒尚温。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从曹营回归,一路上经过东岭关(孔秀)、洛阳(孟坦、韩福)、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滑州黄河渡口(秦琪)五关斩杀六将,终于回到河北刘备身边。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和人物命运。

作品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深受读者喜爱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故事简介。

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仁德兼备、仪表堂堂的君主。

刘备早年曾在官渡之战中投靠曹操,后来又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一起抗曹。

最终,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了蜀汉的开国皇帝。

他以仁德和宽厚治国,深得人民拥护。

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大将,他有着忠义之心和豪勇的性格。

关羽曾在长板桥斩杀颜良,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关羽因为误信曹操的假投降信,被害于白马坡,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忠义之士。

张飞,张飞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他有着勇猛的战斗力和直率的性格。

张飞在长坂坡大战中,以一人之力抵御曹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张飞在巴丘之战中因为听信谣言,误伤了刘备,最终被部下所杀。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国政权。

他以严明的政治手段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得魏国一度成为了中国的统一政权。

孙权,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谋略深远、善于用人的君主。

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成功击败了曹操,确立了吴国的地位。

他以宽厚的政策和善于用人的才能,使得吴国一度成为了中国南方的强国。

诸葛亮,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是一个智谋卓越、忠心耿耿的谋士。

诸葛亮在蜀汉建立后,辅佐刘备和刘禅,以智谋和政治手腕,巩固了蜀汉政权,使得蜀汉一度成为了中国的强国。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故事简介,每个人物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性格特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品味。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情。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故事一、刘备1. 桃园三结义刘备本是个卖草鞋的,但是他心怀大志啊。

有一天在集市上碰到了张飞和关羽。

张飞是个卖肉的,那长得是豹头环眼,看着就很猛。

关羽呢,是个红脸大汉,因为杀了人正在跑路呢。

这仨人一见面,那真是看对眼了,觉得彼此都很合得来,于是就在张飞家后面的桃园里结拜为兄弟。

刘备年纪最大,当了大哥,关羽老二,张飞老三。

他们发誓说要同生共死,然后就开始闯荡天下了。

2. 三顾茅庐刘备听说有个叫诸葛亮的人,那可是超级有才华,就像有个超级大脑一样,能把天下局势分析得透透的。

于是他就带着关羽和张飞去请诸葛亮出山。

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刘备扑了个空。

第二次去,又没见着人,张飞就有点不耐烦了,说这诸葛亮有啥了不起的,还让咱们跑两趟。

可刘备不死心啊,第三次又去了。

这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呢,刘备就恭恭敬敬地在门外等着,等诸葛亮醒了,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就出山跟着刘备干了。

二、诸葛亮1. 草船借箭周瑜这个人心眼有点小,嫉妒诸葛亮的才华。

他就想刁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那多聪明啊,他说三天就行。

然后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都扎满了草人。

在一个大雾天,他把船开到曹操的水寨附近。

曹操的兵看不清啊,以为是敌军来偷袭,就拼命射箭。

结果箭都射到草人上了,诸葛亮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把周瑜气得不行。

2. 空城计有一次,诸葛亮守着一座空城,城里没多少兵。

这时候司马懿带着大军来了。

诸葛亮呢,不慌不忙,他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一看,心里就犯嘀咕了。

他想啊,诸葛亮这么淡定,城里肯定有埋伏,于是就带着兵撤了。

诸葛亮就靠着他的智慧和胆量,吓退了司马懿。

三、曹操1. 望梅止渴曹操带着兵行军,那天气热得啊,士兵们都渴得不行,一个个都快走不动道了。

曹操就想出个主意,他指着前面说:“兄弟们,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梅子又大又酸,到了那就可以解渴了。

”士兵们一听,嘴里都流口水了,一下子就有了精神,继续赶路了。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在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许真实存在过,但是故事发生的情节并不完全按照历史事实,它是基于原始资料的二手资料,存在部分虚构情节,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1:诸葛亮三气周瑜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

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

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真是一举两得!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

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

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周瑜——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际,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看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喜欢诸葛亮的大可不必为诸葛亮喝彩,热爱周瑜的也没有必要为周瑜难过,因为“以上纯属虚构”。

在三国历史上,南郡之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如果要弄一个名次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仅次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灭吴之役、灭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为正是这场战役最终确定了曹操、孙权、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刘备- 性格特点:仁德、忠诚、正直- 故事情节: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是刘备三兄弟中的长兄,也是蜀国的创立者和领袖。

刘备以仁德著称,他对待人民和部下十分宽容和仁慈,深受众人的敬爱和支持。

他始终忠诚于朝廷,希望能够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在演义中,刘备通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手段,最终夺取了汉朝的宝座,建立了蜀国。

关羽- 性格特点:忠诚、勇敢、义气- 故事情节:关羽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也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

他有着忠诚的性格,对刘备始终忠心耿耿,为保护刘备和蜀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关羽英勇无比,擅长武艺,所以被尊称为“武圣”。

他以义气闻名于世,曾经在曹操追击刘备时,放弃自己的性命,保护刘备的安全。

他的忠诚和英勇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崇敬。

曹操- 性格特点:权谋、狡诈、果断- 故事情节: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他是曹操政权的创始人。

曹操以权谋和狡诈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在演义中,他多次利用自己的智谋和权力,对抗刘备、孙权等敌对势力,并成功夺取了多个地方政权。

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也因此被视为刺客墨子的敌人。

孙权- 性格特点:明智、沉稳、善于观察形势- 故事情节:孙权是吴国的创立者和领袖,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他以明智和沉稳而闻名,擅长观察形势和决策。

在演义中,他通过与刘备和曹操的斗争,成功保持了吴国的独立地位,并且发展了吴国的军事力量。

孙权的明智和善于观察形势使他能够在困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部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他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在剧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概括第一部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简述1. 刘备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张飞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三让徐州一让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

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

刘备辞谢不受。

二让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

三让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

煮酒论英雄,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跃马过檀溪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借荆州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

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

孙权不借。

周瑜病故后,鲁肃继任。

鲁肃从抗曹战略出发劝孙权暂借荆州。

刘备借得后,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彝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率大军攻吴。

从巫峡至猇亭,布列军马四十余营,连绵七百余里。

吴大都督陆逊坚守不出。

直至炎夏六月,蜀军疲惫懈怠,刘备下令将诸寨移于林木阴密之处,陆逊方才发起火攻。

时值东南风起,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

蜀军全线崩溃。

永安托孤刘备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

三国故事简单概括

三国故事简单概括

三国故事概述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该小说以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背景,以三国鼎立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和个人英雄事迹。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进行概括和分析。

第一章:黄巾起义故事开始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一个由张角等人领导的反抗组织“黄巾军”兴起,他们以“除暴安良”为名号,声称要推翻腐败的朝廷。

黄巾军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混乱。

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刘备。

刘备是一个出身贫寒但有着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的青年。

他积极参与镇压黄巾军,并结识了两位重要人物:关羽和张飞。

这三位英雄结为“桃园三结义”,发誓共同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第二章:群雄割据随着黄巾军的被镇压,整个国家陷入动荡。

各地出现了许多军阀和豪强,他们趁机割据一方,争夺权力。

其中最有名的势力是曹操、刘备和孙权。

曹操是一个聪明机智、冷酷无情的人物。

他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迅速崛起,并成为北方最有影响力的统治者。

刘备则秉持着仁义之心,努力争取民心,并与关羽、张飞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而孙权是江东地区的领导者,他通过与刘备联姻加强了自己的实力。

在这个时期,各个势力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外交交涉和军事对抗。

曹操采取了许多手段来削弱其他势力,而刘备则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来争夺更多地盘。

孙权则利用自己在江东地区的优势,与刘备和曹操保持平衡。

第三章: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

曹操率领庞大的北方军队进攻南方,企图统一中国。

然而,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巧妙地利用了火攻的策略,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军队。

这场战役改变了三国格局,使得曹操对南方失去了控制力。

第四章:三国鼎立赤壁之战后,中国分裂成三个主要势力:魏、蜀、吴。

曹操建立了魏国,并试图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介绍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介绍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介绍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一曹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

其父曹邵为曹操募兵时遇害,曹真遂被曹操收为养子。

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参与虎豹骑。

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并参与汉中之战。

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

于黄初二年221年,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

黄初三年222年,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将孙盛。

回师后,转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曹丕病重时,曹真受遗诏辅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爵邵陵侯。

太和二年228年,曹真率军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

太和四年230年,代曹休为大司马。

次年因病去世,谥号“元侯”。

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太祖庙庭。

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来与曹操相善。

兴平末年,袁术部曲与曹操在豫州交战,曹操一次外出时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

由此曹操想到秦邵恩德,因此曹操收养曹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

两种说法莫衷一是。

曹操收养曹真后,让他与曹丕等一起生活。

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猎时被虎在后面追逐,曹真回马射虎,虎应声而倒。

曹操壮其鸷勇,让他成为虎豹骑中的将领,讨伐灵丘黄巾军后被封为灵寿亭侯。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二鲍勋人物生平介绍因父萌职:鲍勋是汉朝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其父鲍信曾任济北国相。

鲍信是曹操的好友,初平三年192年,时任济北相的鲍信与兖州牧曹操共同抵御青州黄巾军的进攻。

在战斗中,曹操陷入重围,鲍信殊死力战,最终掩护曹操突围成功,但自身却战死疆场,连尸体也无法找到。

曹操当时十分悲痛,用木刻鲍信之像,哭着祭奠他。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追录鲍信的功绩,封其兄鲍邵为骑都尉、新都亭侯,并辟命鲍勋为丞相府掾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国王太子,鲍勋任太子中庶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

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
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

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蜀国南边有个荒蛮之地,那里有个贼头叫孟获,无恶不作。

诸葛亮觉得有他在就会阻碍自己北进中原的脚步,所以去收拾他。

但是那个地方的人都是野人,体格比蜀国人强壮,而且嗜血,缺心眼,要是硬打的话,不光会损兵折将,而且,光靠武力,杀光了他们也没用。

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从心里产生恐惧,那就只有靠智取。

孟获是个半文盲,还有点智商,总觉得自己能强过诸葛亮,结果就是东家借西家要点部队,跟诸葛亮打,打到最后人也死得差不多了,民心也丢得差不多了,眼看撑不下去了,就降了。

但是看得出来是假降,因为贼头交降书的时候,原话是:“有诸葛军师一日,孟获永不进犯”。

那就是老诸死,他还继续。

火攻欠风,已发展而为把握战机的关键。

诸葛亮向周瑜许诺:“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当“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

至二十二日丙寅乃风息。

”周瑜即“差五百精壮军士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

诸葛亮于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七星坛,东南西北各插二十八宿旗,安置妥当,于甲子吉辰沐浴清斋,身披道衣,吩附了守坛将士,他缓步祭坛。

观瞻方位,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上坛三次,下坛三次。

渐近三更时分,忽听得风声响,旗幡动转,使周瑜大为震惊,风起旗脚竟飘西北,而不能不惊叹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功,有鬼神不测之术”。

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

他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

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

”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