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1. 人物性格1.1. 孔明孔明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卧龙先生"。
他聪明智慧,机智过人,深谋远虑,被誉为千古奇才。
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对刘备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是魏国的奠基人。
他机智狡诈,精明强干,善于运筹帷幄,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军事智慧为他在乱世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3. 关羽关羽是蜀国的一员猛将,被誉为"武圣"。
他威武勇猛,义薄云天,忠诚勇敢。
关羽与刘备和张飞结义,为了保护刘备的安全,他舍身忘我,展现了忠义的精神。
2. 故事情节2.1.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由曹操和刘备联合对抗袁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通过了解天气预报,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胜利。
2.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又一场著名战役,由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借风助火,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为刘备和孙权保住了一方安宁。
2.3. 南征北战南征北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见情节,各位英雄豪杰不断征战,争夺天下霸业。
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在不同的战役中斗智斗勇,展现出了各自的领导才能和战略智慧。
3. 结论《三国演义》通过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战乱年代的英雄豪杰和智谋勇猛的形象。
这部作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创作和思想发展。
古典名著故事里头的人物性格品质

古典名著故事里头的人物性格品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朝代:元末明初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故事:1、诸葛亮:他胸怀大志,具有文韬武略,,有着远大的抱负,协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神机妙算,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谨慎小心、鞠躬尽瘁。
故事:《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草船借箭》2、曹操: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用人、狡猾奸诈、疑神疑鬼、故事:煮酒论英雄孟德献刀3、关羽:老实忠厚、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粗心大意故事: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4、张飞:为人勇猛,惜英雄重英雄,脾气暴躁,骄勇善战,有勇无谋5、刘备:真诚、懦弱、心胸宽阔、情深意重故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6、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贤能,故事:火烧赤壁诸葛亮三气周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朝代:中国元末明初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故事:1、宋江:宋公明,人唤“及时雨”。
孝顺,忠君,有领导才能,梁山泊首领。
平素为人仗义,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主要事迹: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2、吴用: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
使两条铜链,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
故事:《智取生辰纲》《用计劫法场》,3、武松:江湖上人称武二郎,武艺高强、性格刚烈故事:,《醉打蒋门神》、《武松打虎》4、李逵:黑旋风,直爽、忠诚主要事迹: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5、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故事: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6、鲁智深:花和尚鲁智深,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故事: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朝代:明代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故事:1、唐僧: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回真经,2、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刘备- 性格特点:仁德、忠诚、正直- 故事情节: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是刘备三兄弟中的长兄,也是蜀国的创立者和领袖。
刘备以仁德著称,他对待人民和部下十分宽容和仁慈,深受众人的敬爱和支持。
他始终忠诚于朝廷,希望能够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在演义中,刘备通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手段,最终夺取了汉朝的宝座,建立了蜀国。
关羽- 性格特点:忠诚、勇敢、义气- 故事情节:关羽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也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
他有着忠诚的性格,对刘备始终忠心耿耿,为保护刘备和蜀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关羽英勇无比,擅长武艺,所以被尊称为“武圣”。
他以义气闻名于世,曾经在曹操追击刘备时,放弃自己的性命,保护刘备的安全。
他的忠诚和英勇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崇敬。
曹操- 性格特点:权谋、狡诈、果断- 故事情节: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他是曹操政权的创始人。
曹操以权谋和狡诈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在演义中,他多次利用自己的智谋和权力,对抗刘备、孙权等敌对势力,并成功夺取了多个地方政权。
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也因此被视为刺客墨子的敌人。
孙权- 性格特点:明智、沉稳、善于观察形势- 故事情节:孙权是吴国的创立者和领袖,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他以明智和沉稳而闻名,擅长观察形势和决策。
在演义中,他通过与刘备和曹操的斗争,成功保持了吴国的独立地位,并且发展了吴国的军事力量。
孙权的明智和善于观察形势使他能够在困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部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情节,他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在剧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摘要:一、概述三国演义背景及作者二、主要人物介绍1.刘备2.曹操3.孙权4.诸葛亮5.关羽6.张飞7.赵云8.司马懿三、经典故事情节1.桃园三结义2.董卓之乱3.曹操与刘备赤壁之战4.关羽单刀赴会5.赵云救阿斗6.诸葛亮借东风7.空城计8.司马懿破街亭四、三国演义的主题及影响正文:【一】概述三国演义背景及作者《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该书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讲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英雄传奇,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主要人物介绍1.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仁爱宽厚,具有极高的道德品质。
在桃园三结义中,他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为实现民生安定、国家繁荣的理想而努力。
2.曹操:魏国的奠基人,以智勇双全著称。
他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展开激战,尽管败北,但仍然展现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秉承父兄遗志,巩固江东基业。
他携手诸葛亮,巩固国家政权,共同对抗中原的曹操。
4.诸葛亮:蜀汉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精通兵法,智慧过人,为蜀汉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5.关羽:刘备的大将,以忠诚、勇猛闻名。
他曾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因曹操杀害义士而愤怒离去,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6.张飞:刘备的大将,与关羽一同桃园结义。
他勇猛无比,但在性格上较为暴躁,最终也因此丧命。
7.赵云:蜀汉名将,以英勇善战著称。
他在长坂坡单枪匹马,力挽狂澜,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
8.司马懿:曹魏重臣,智勇双全。
他曾在街亭之战中击败蜀汉丞相诸葛亮,为曹魏争取到一定的优势。
【三】经典故事情节1.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共同立下“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誓言。
2.董卓之乱: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民不聊生。
曹操组织义军,与刘备等共同讨伐董卓。
3.曹操与刘备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诸葛亮借东风助刘备取得胜利,为蜀汉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情节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一、“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1、温酒斩华雄(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3、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性格。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分别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
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示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呵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这段情节表示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4、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取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三国演义主要情节和人物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一、“仁”的代表——刘备1.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2.精彩片段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1. 司马懿- 性格特点:谋略高超、心机深沉、忠诚、精明能干。
- 故事情节:司马懿是曹魏时期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如火烧连营、水淹七军等。
他有卓越的智谋和政治手腕,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司马懿还通过挑拨孙权与蜀汉的关系,使吴蜀两国矛盾激化,为曹魏的统一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他的权力欲望过于强烈,最终导致自己和曹魏走向衰败。
2. 关羽- 性格特点:忠诚、勇猛、正直、仁义。
- 故事情节:关羽是刘备帐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
他曾在长坂坡单枪匹马斩杀了华雄,因而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
关羽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尤以赤壁之战和定军山之战为著名。
他对待部下仁爱有加,对敌人则忠勇善战,众人敬仰不已。
然而,在曹魏围攻下的汉中之战中,关羽被张郃偷袭,最终遭到失败和背叛,不幸战死。
3. 刘备- 性格特点:仁义、宽厚、谋略高超、能屈能伸。
- 故事情节: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蜀汉的创始人。
他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在战略和政治上都表现出色。
刘备聪明而机智,能得到众人的敬仰和支持。
他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一起共同事奉君主,携手抗敌。
刘备不仅重视军事力量,也注重人民的福祉和治理。
然而,尽管有着伟大的事业,刘备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最终没有成功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
4. 曹操- 性格特点:智勇双全、权谋高超、谨慎、狡猾。
- 故事情节: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是曹魏的奠基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出身名门望族,精通文武,智勇双全。
他以其出色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手腕,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并建立了强大的曹魏。
曹操的权谋高超,让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屡获胜。
然而,曹操也因其无情和残忍的一面而备受批评。
他在征战中对敌人残酷无情,导致了许多人的流离失所和不幸。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故事情节,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悲壮命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作者罗贯中凭借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三国时期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全书以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为主线,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概述】在《三国演义》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其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忠诚和义气,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刘备英勇善良,关羽忠诚勇敢,张飞豪爽无畏,他们的故事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卓越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智谋著称,脍炙人口。
他与刘备、孙权的争霸故事更是令人瞩目。
书中以赤壁之战最为著名,曹操的大军在赤壁之战中被刘备和孙权联军击败,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他精通兵法,机智过人。
他的一系列故事如借东风、空城计等,都展示了他的卓越才能和超凡智慧。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人物,如孙权的谋士周瑜,英勇善战的赵云、黄忠等。
【经典故事情节】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情节令人难忘。
桃园三结义展示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深厚感情,成为中国历史上传颂千古的佳话。
曹操与刘备的赤壁之战,展现了曹操的英勇和刘备的智勇之处。
关羽单刀赴会,彰显了关羽的英勇无畏和忠诚。
诸葛亮的借东风和空城计,让人们看到了他卓越的智慧和英勇的一面。
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揭示了孙权的无奈和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
这些故事情节丰富多彩,令人回味无穷。
【人物性格特点及启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特点鲜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刘备的仁爱之心、关羽的忠诚、张飞的勇猛、曹操的智谋、诸葛亮的智慧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时,书中的人物缺陷如曹操的多疑、孙权的优柔寡断等,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自身的机会。
【总结三国演义的魅力】《三国演义》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一、“仁”的代表——刘备
1.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
战白帝托孤
2.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
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
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
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
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
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
”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呢!”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刘备摔阿斗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二、一代奸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华容道官渡之战许田打围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杀华佗杀吕伯奢家
曹操献刀(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错杀吕伯奢(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
下面是京剧中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曹操)宽宏量大,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马行在狭道内我难以回马。
”陈宫为何骂曹操“无义”?“狭道内难以回马”又为何事?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相关的情节。
【答案】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
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
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割发代首(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跣足迎许攸(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
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横槊赋诗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
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梦中”杀人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
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
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杀粮官王垕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
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继承父兄基业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演义》里曹操也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
曹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
[示例](1)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 (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2分)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
深为羡慕。
(2分)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分)
孙权遗书退阿瞒(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
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
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
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