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裂伤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角膜裂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角膜裂伤临床路径(2019年版)

角膜裂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角膜裂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角膜板层或者全层裂伤(ICD-10:S05.302),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11.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

1.眼部外伤史。

2.症状:眼部刺激症状。

3.体征:角膜板层或者全层裂伤伴或不伴前房形成不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

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11.51)。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ICD-10:H05.302角膜全层裂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排除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

(2)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常规、凝血功能、乙肝、丙肝、梅毒、HIV、心电图。

(3)结膜囊细菌培养。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眼眶X线片或CT。

(2)必要时加查电解质。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1天1.手术前准备: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排除角膜全层裂伤后可以清洁结膜囊,角膜全层裂伤应用硬质眼罩保护眼部,并注意勿采用任何可能对眼球加压的操作。

2.行角膜裂伤缝合术。

(八)术后用药1.防治感染:建议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眼部应用抗菌药眼药水(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药物滴眼液,1%阿托品眼膏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如瞳孔散大后有虹膜前粘连或者继发青光眼风险者可酌情使用)。

2.防治术后出血:必要时口服止血药物。

3.防治术后高眼压:必要时应用降眼压药物。

4.术后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特殊用药。

(九)术后检查1.角膜伤口愈合情况、有无虹膜嵌顿、前房深度、眼压。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318病种)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318病种)

病种名称
17.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 17.17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 17.18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 17.19 先天性肌性斜颈 17.20 隐睾(睾丸可触及) 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8.2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8.3 共同性斜视 18.4 上睑下垂 18.5 老年性白内障 (十八) 18.6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科 疾病 18.7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临床 18.8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路径 18.9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六) 肾 内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6.4IgA 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6.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 6.6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 6.7 急性肾盂肾炎 6.8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6.9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6.10 慢性肾脏病贫血 7.1 1 型糖尿病 7.2 2 型糖尿病 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七) 内分泌 疾病 临床 路径
7.4 库欣综合征 7.5 Graves 病 7.6 垂体催乳素瘤 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7.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9 尿崩症
第 3 页,共 11 页
路径
序号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专业 7.10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8.1 胃十二指肠溃疡 8.2 急性乳腺炎 8.3 直肠息肉 8.4 门静脉高压症 8.5 腹股沟疝 8.6 下肢静脉曲张 8.7 血栓性外痔 8.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8.9 结节性甲状腺肿 8.10 乳腺癌 8.11 乳腺良性肿瘤 8.1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8.13 甲状腺良性肿瘤 (八) 普通 外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8.14 甲状腺癌(2011 版) 8.15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8.16 慢性胆囊炎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5.老年性白内障
6.角膜裂伤
7.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8.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0.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1.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
12.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1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声带息肉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6.腮腺多形性腺瘤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乳腺癌
11.结节性甲状腺肿
12.甲状腺良性肿瘤
13.急性乳腺炎
14.慢性胆囊炎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七、内分泌
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骨科2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泌尿外科12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四、妇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五、产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13=角膜裂伤

13=角膜裂伤

角膜裂伤临床路径一、角膜裂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角膜全层裂伤(ICD-10:H05.302)。

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1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眼部外伤史。

2.症状:眼部刺激症状。

3.体征:角膜全层裂伤伴前房形成不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11.51)。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H05.302角膜全层裂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眼眶X片或CT;(2)必要时加查胸片、心电图;(3)必要时加查肝、肾常规、免疫四项、凝血功能。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1天。

1.手术前准备: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清洁结膜囊。

2.行角膜裂伤缝合术。

(八)术后用药。

1.防治感染: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术眼术前可局部应用抗感染滴眼液。

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情况时,可术前应用头孢唑林静滴一次进行预防。

2.眼部局部使用药物:(1)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药水;(2)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3)非甾体药物滴眼液: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普拉洛芬滴眼液;(4)1%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

(九)术后检查。

1.角膜伤口愈合情况、前房深度、眼压;2.眼部炎症反应情况,有无角膜后沉积物(KP),前房液闪光(TyndaⅡ),前房内渗出物,出血、瞳孔有否粘连。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伤口闭合,前房形成。

143角膜炎临床路径

143角膜炎临床路径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路径一、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病毒性角膜炎(ICD-10 B00.501 + H19.1 ),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

1.症状:眼红、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有过劳、饮酒、发热、免疫功能低下等诱因,多为复发感染。

2.体征:球结膜充血,角膜可见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病灶或盘状基质炎病灶,病灶区角膜知觉减退,旧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瘢痕性混浊,伴新生血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华眼科杂志)。

1.抗病毒治疗:局部0.1%无环鸟昔滴眼液或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基质型、内皮型及复发病例全身抗病毒治疗。

2.可用干扰素滴眼液配合抗病毒治疗。

3.基质型、内皮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合并前葡萄膜炎时可给予散瞳剂治疗。

5.可加用广谱抗菌素滴眼液预防合并细菌感染。

(四)标准住院日为5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B00.501+H19.1病毒性角膜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眼部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

2.辅助检查:角膜知觉检查;荧光素钠染色有助于辨别上皮型角膜病变的形态;根据眼部炎症及视功能情况,可选择眼部B超、眼前节照相。

3.全身检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4.抗病毒治疗:(1)局部频繁滴用0.1%无环鸟昔滴眼液或更昔洛韦滴眼液。

(2)基质型、内皮型及复发病例联合全身抗病毒治疗。

5.可用干扰素滴眼液配合抗病毒治疗。

6.基质型、内皮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7.合并前葡萄膜炎时可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治疗。

眼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眼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眼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为了落实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根据《省卫生厅单病种质量管理办法》,特制定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一、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

行白内障囊外(ICD-9:13.59)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ICD-9:1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2006年)。

1.症状: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2006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选择白内障囊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晶体混浊明显导致视力低下不能满足患者需要,而行白内障手术能提高视力。

(2)眼压及眼前节检查正常。

(3)直接或间接眼底检查无明显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眼底疾病。

(4)眼底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

(5)晶体核较硬(四–五级核)患者不具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条件,或无超声乳化仪设备的基层医院。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2)专科检查:视力(裸视及矫正视力)、眼压、冲洗泪道;裂隙灯检查、晶体混浊情况、眼底;角膜曲率、眼部AB超及人工晶体测算。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角膜内皮镜检查、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激光视力。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术眼滴抗生素眼液,酌情治疗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35.克罗恩病
36.肠外瘘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2.上消化道出血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0.乳腺癌化疗
11.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12.胃癌姑息化疗
13.胃癌术前化疗
14.胃癌辅助化疗
15.胃癌放射治疗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1.双相情感障碍
2.精神分裂症
3.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膜裂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角膜裂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角膜全层裂伤(ICD-10:H05.302 )。

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 : 11.5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眼部外伤史。

2.症状:眼部刺激症状。

3.体征:角膜全层裂伤伴前房形成不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 : 11.51 )。

(四)标准住院日为 5 - 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H05.302角膜全层裂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 眼眶X片或CT;(2) 必要时加查胸片、心电图;必要时加查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1天。

1.手术前准备: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清洁结膜囊。

2.行角膜裂伤缝合术。

(八)术后用药。

1.建议全身使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1)成人:0.5g-1g/ 次,一日2-3 次;(2)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3)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4)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眼部局部使用药物: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药水;(2) 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非甾体药物滴眼液:双氯芬酸钠眼药水;1%可托品眼膏。

3.防治术后出血(必要时)(九)术后检查。

1.角膜伤口愈合情况、前房深度、眼压;2.眼部炎症反应情况,有无角膜后沉积物(KP),前房液闪光(Tynda n),前房内渗出物,出血、瞳孔有否粘连。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伤口闭合,前房形成。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中角膜伤口愈合延期,或因炎症反应加重或前房出血等合并症,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若眼部CT显示有明确球内异物,合并眼内容物脱出、晶体皮质外溢或术后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有眼内炎趋势,退出此途径,进入相关途径。

3.需全麻时不进入路径。

(十二)参考标准费用: 2000-3500 兀。

二、角膜裂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患者姓名: 住院日期: 日期 主 要诊 疗 工 作 第一诊断为角膜全层裂伤(ICD-10:H05.302)行角膜裂伤缝合术(ICD-9-CM-3 : 11.51) 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 年龄: ______ 门诊号: __________ 住院号: _____________ _年 _______ 月_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 - 6天 住院第1天 (手术日)询I' 完成病历书写及术前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 签署手术同意书 行角膜裂伤缝合手术 住院第2天 术后眼部情况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完成病程记录【睑下垂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上睑下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睑下垂(ICD-10: H02.4 ,Q10.10 )。

行上睑下垂矫正术(ICD-9-CM-3:08.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出生后数月、数年双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2mn以上,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伴有耸眉、下颌上抬、仰头视物等特殊面容;单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存在弱视的可能性。

2.提上睑肌肌力试验小于或等于4mm额肌功能良好、Bell征阳性、眼位及眼球运动无异常。

3.鉴别诊断:(1)因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获得性上睑下垂;(2)Marcus-Gunn 综合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和《眼科手术学一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1.先天性上睑下垂以手术治疗为主。

如果遮盖瞳孔,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特别是单眼患儿。

2.因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获得性上睑下垂应先进行病因治疗或药物治疗,如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3.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应先施行斜视矫正术,术后眼位正位、Bell征阳性者再行上睑下垂手术。

4.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阔筋膜或硅胶悬吊术、Mu ller 肌缩短术和提上睑肌腱膜修补术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02.4 ,Q10.10上睑下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全麻患儿)。

2.眼部专科检查:上直肌和下斜肌等眼外肌功能; 有无Bell ' s 现象和上睑迟滞现象;有无Macus Gunn 现象,必要时进行新斯的明试验。

3.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可考虑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 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 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 儿童:一日量为 20-30mg/Kg 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 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 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 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天。

(1) 视力和矫正视力;(2) 提上睑肌肌力和上睑下垂量;(5)精品文库1.麻醉方式:局麻或全麻(儿童)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九)术后住院恢复3-4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2)缝线位置、切口对合情况;(3)眼球运动情况和Bell ' s现象。

2.术后用药: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无活动性出血及感染征象。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相关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如矫正不足、矫正过度、上睑内翻倒睫、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和眉额区血肿等,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参考标准费用: 1500-3000 兀。

二、上睑下垂临床路径表单时间主要诊疗工作□□□□□适用对象:患者姓名:住院日期:天第一诊断为上睑下垂(ICD-10 : H02.4,Q10.10)行上睑下垂矫正术(ICD-9-CM-3:08.3)____________ 性别: _年龄:________ 门诊号: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 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住院第1天住院第1-2天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或补充完善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长期医嘱:□□□眼科三级护理饮食抗菌药物滴眼液点术眼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需全麻者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根据体检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住院医师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签手术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长期医嘱:□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术前医嘱:□□□□□□住院第2-3天(手术日)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级医师查房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病区环境及医护人员介绍入院护理评估医院相关制度介绍执行医嘱饮食宣教、生命体征监测介绍相关治疗、检查、用药等应注意的问题完成护理记录单书写□无□有,原因:1.2.□□□□常规准备明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睑下垂修补术:额肌瓣矫正术、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硬脑膜异体额肌悬吊术;◎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或折叠术、上睑肌腱膜前徙术术前禁食水(全麻患者)术前术眼结膜蘘冲洗指导患者尽快适应病区环境介绍有关疾病的护理知识介绍相关治疗、检查、用药等应注意的问题术前心理与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执行手术前医嘱完成术前护理记录单书写□无□有,原因:1.2.长期医嘱:□□□□眼科术后二级护理饮食抗菌药物滴眼液点术眼抗菌药物眼膏涂术眼临时医嘱:□□□□□□□□今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睑下垂修补术:额肌瓣矫正术、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硬脑膜异体额肌悬吊术;◎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或折叠术、上睑肌腱膜前徙术伤口冰敷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有无渗出健康宣教: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执行术后医嘱完成手术当日护理记录单书写观察动态病情变化,执行医嘱介绍相关治疗、检查、用药等应注意的问题□无□有,原因:1.2.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 : H50.0-H50.4 )。

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ICD-9-CM-3:15.1-15.5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年龄、病程特点。

2.相关眼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戴镜去调节之后,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

2.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

3.内斜视患者远视性屈光不正全部矫正、戴镜6-12 个月。

4.共同性斜视的斜度》15Ao(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