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纠错笔记》语文(新课标版):4病句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考语文病句

新课标高考语文病句

高考语文:高考病句类型(一)通渭县第二中学张鸿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七类,现归纳如下: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成分赘余、5结构混乱、6语意不明、7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一、)修饰语限定不当。

指本来修饰动词的表示状态、程度的词语,放在了主要陈述对象的前面。

例: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分析:“普遍”用来修饰“提高”,提到“成绩”的前面,有误,应改为“成绩普遍提高”。

例: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分析:“首次”用来修饰“抵达”,提到“南极考察队”的前面,有误,应改为“南极考察队首次抵达”。

(二)、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有并列动词时,要注意检查语序是否恰当。

例:我中队全体少先队员通过并讨论了中队活动计划。

分析:“计划”应该是先“讨论”再“通过”,所以应改为“讨论并通过”。

例:“快乐女声”大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都受到了歌迷们的高度关注。

分析:比赛都是先“海选”,然后“决赛”,所以应改为“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

(三)、多层定语或状语语序不当。

中心语前有两个或多个修饰语时,注意语序是否恰当。

一般来说,要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

例:良好的心理素质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分析:“竞技”前有“无数”“临场”两个词,根据语感和由远及近的原则,正常顺序应为“无数的临场竞技”。

例:她是优秀的国家队一位篮球女教练。

分析:“教练”前有“优秀的”“国家队的”“一位”“篮球”“女”多个修饰语,但“优秀的”用在“国家队”前,造成表意不明,应改为“国家队的一位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四)、主语和关联词的顺序不当。

有关联词时,应注意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如果主语一致,应把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前面,如果主语不一致,应把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

例: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2020年高考语文学霸纠错笔记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含解析20210108142

2020年高考语文学霸纠错笔记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含解析20210108142

扩展语句1.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错因分析】从类型上分析,此题属于诗句内容的扩展,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审清题干,读清楚题干的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如果任意一点做得不够,就会被扣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注意描写的运用,写出“乡村四月”的景色,注意“视听结合”,注意题干中“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参考答案】四月的江南,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绿的树、绿的草,原野顿时成了绿色的海洋。

远处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造就了另一个银白的世界。

天空中飘洒着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深情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扩展语句的题目从形式上来说包括三种: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

词语型扩展注意联词成句,句子型扩展注意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话题性扩展注意围绕话题,展开想象。

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

作答扩展语句题一定要把握准确题目的要求,比如一般扩展语句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组织答案时就一定不能忽视,否则就容易失分。

1.李商隐的一联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请根据诗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这联诗的意境。

要求: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干要求扩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100个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题时结合诗句内容适当展开想象,抓住诗句中关键意象“秋霜”“残荷”“雨”。

【答案】示例:连日阴霾,天上结着一层厚厚的云,如一片巨大的铁幕压人心头,又如心中浓浓愁思挥之不去。

2024年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语病句主要是指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的错误或不规范的用法,容易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逻辑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语文语病句及其知识点总结。

一、修辞语病1. 比喻夸张语病:过分夸大的比喻造成虚假的效果。

例句: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传得沸沸扬扬。

修正: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直喻低下语病:使用低级、俗俗的词语作为修辞手法。

例句:老师讲话像放屁一样。

修正:老师的讲话不可思议。

3. 反复累述语病:过多的反复表述,造成冗长、枯燥的效果。

例句: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放射出无限的光芒。

修正:他的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二、虚词语病1. 助词错误语病:错误使用或省略助词。

例句:我化解了这个问题。

修正:我成功化解了这个问题。

2. 介词错误语病:错误使用或省略介词。

例句:这是一辆没有车牌的车。

修正:这是一辆没有车牌的汽车。

三、逻辑语病1. 概念混淆语病:将不同概念混淆在一起,导致理解困难。

例句:爱情就是金钱。

修正:金钱不等于爱情。

2. 因果推断错误语病:从事物的联系上做出不准确的推理。

例句:她那么漂亮,一定很聪明。

修正:外表漂亮并不代表聪明。

四、成分辨析语病1. 形容词或名词辨析错误语病:错误使用形容词或名词。

例句:他是个爱干净的男孩。

修正:他是个干净利落的男孩。

2. 动词辨析错误语病:错误使用动词。

例句:他通宵地学习。

修正:他通宵不休地学习。

五、语法错误语病1. 主谓不一致语病:主语和谓语不一致。

例句:我的手机已经坏了。

修正:我的手机已经坏掉了。

2. 缺少主谓宾语语病:主语、谓语、宾语缺失。

例句:爸爸回家了。

修正:爸爸回家了,给我们买了很多好吃的。

六、标点错误语病1. 逗号错误语病:逗号使用不当。

例句:他是个又高又帅的男孩。

修正:他是个又高、又帅的男孩。

2. 顿号错误语病:顿号使用不当。

例句:他喜欢吃水果,如:苹果、梨子。

修正:他喜欢吃水果,如苹果、梨子。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考语文语病句及其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2辨析修改蹭教师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2辨析修改蹭教师
(3)改后检验。修改完毕,代入语段,检验是否准确流畅。
2.因病施策
修改病句时,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尽量保持句意的简洁、句式或陈述对象的一致。
(1)搭配不当——换,更换词语使之搭配恰当。
(2)语序不当——调,调整语序。
(3)成分赘余——删,删掉多余的成分。
A.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
B.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C.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
D.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修改病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答:_汉字还衍生出各种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段,更造就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艺术生活。__
【解析】画横线句语病有二:一是“诞生出各种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段”搭配不当,二是“特有的中国书法艺术”语序不当。
关联词
出现了如“虽然”“但是”“如果”“就”等关联词,往往容易造成语序不当的错误
判断词
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命题者往往会设置主语与宾语之间搭配不当的语病
抓“否则”
“否则”表示“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的语病
对点强化
1. (2023·浙江省温州市第三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楚辞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病句修改是一道非常常见的题型。

通过修改错误的句子,考查学生对语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掌握能力。

以下是对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

一、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句子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之一,要求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原句:他们欢呼雀跃,脸上露出笑容。

修改后:他们欢呼雀跃,脸上露出了笑容。

二、动词时态动词时态要求动作或状态的时间和句子表达的时间保持一致,通常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例如:原句:昨天我得到了一个新消息,他就要结婚了。

修改后:昨天我得到了一个新消息,他就要结婚。

三、冠词使用冠词的使用往往涉及到名词前的限定关系和数量关系,如不定冠词(a,an)表示数量不确定,定冠词(the)表示确定的特定对象或集体,零冠词表示泛指。

例如:原句:我是月亮上的一个人。

修改后:我是月亮上一个人。

四、代词指代代词的使用要有明确的指代对象,不能产生歧义。

例如:原句: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又把它擦了一遍。

修改后: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又把桌子擦了一遍。

五、形容词与名词搭配形容词修饰名词时要注意搭配的正确性,要符合语法和语义要求。

例如:原句: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

修改后: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六、连词使用连词用于连接句子、词组或其他成分,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词。

例如:原句:她认真学习,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修改后:她认真学习,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七、主语与谓语主谓一致是句子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之一,要求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原句:他们欢呼雀跃,脸上露出笑容。

修改后:他们欢呼雀跃,脸上露出了笑容。

八、修辞性动词与宾语修辞性动词需要有宾语来修饰或说明。

例如:原句:他把字写得非常工整。

修改后:他把字写得非常工整。

九、名词单复数名词的单复数要与句子的主语、动词等保持一致。

例如:原句:我和你是好朋友。

修改后:我和你是好朋友们。

高考语文学霸纠错笔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

高考语文学霸纠错笔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

语言表达准确1.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要么不准确,要么不生动,请将其修改得或准确或生动。

随着“竞争”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许多双曾经忠诚①的眸子已被蒙蔽,许多种美好的情感受到冲击,许多颗满含关爱的心灵②被改变③成沙漠。

竞争,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步伐④,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⑤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

①改成_____,②改成_____,③改成_____,④改成_____,⑤改成_____。

【错因分析】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适当运用修饰限制词可以更清楚明白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但是如果修饰限制词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句意不清等问题.【试题解析】“忠诚"用于下级对上级,此处无此语境,不准确,应改为“真诚";“心灵”不能被“许多颗”修饰,不准确,应改为“心”;“改变”成“沙漠”不生动,可将“改变"改为“荒芜”;“步伐"与前面的“推动”不搭配,可改为“车轮";“思想"不能被“一些"修饰,表达不准确,可改为“人”。

【参考答案】①真诚②心③荒芜④车轮⑤人“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规,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

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的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是()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的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语言基础 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病句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语言基础 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病句

(2)虽然精彩绝伦的C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 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答案 “过程”“身影”“精神”三个主语共用一个谓语“闪现”, 导致“精神”与“闪现”主谓搭配不当,可把“精神”部分拎出来, 单独成句,可改为“那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鼓舞人们”。
全国乙卷 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 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知识图要
知识图要
(说明:还有不常见的语序不当类型未列入其中。)
活动一 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
(一)辨析修改主干成分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近日,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发布2022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 观察各地的招录政策,招录向基层、应届生倾斜的趋势依旧发展。 答案 主语“趋势”与谓语“发展”搭配不当,可将“发展”改为 “延续”。
(2)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 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答案 “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宾搭配不当,主语“老龄人口” 与宾语中心语“水平”不搭配,可在“老龄人口”后加“的比例”。
辨析方法
辨析方法
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由于说话者表达内容和目的的需要,定语的 排列情况要复杂得多,数量词的位置尤其灵活。如“两个学校的医生” 有歧义,说成“学校的两个医生”,或“两名学校的医生”,或“两所 学校的医生”,表意就明确了。因此,排列多项定语,仅仅是记住多项 定语的一般语序是不行的,还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细心体会、把握。这里 有一点需要记住:修饰语修饰哪个词语就放在哪个词语前面。
辨析方法
抓住“两面词”,用“分别组句”检验 一般而言,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 能”“成败”“好坏”“优劣”等两面词,就要考虑它是否存在“一面 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句子中有上述之类的两 面词,但不存在“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切不可机械地记忆 “单起单承”“双起双承”,而忽略了句意逻辑。因为有些词语本身就 有 两 面 性 , 如 “ 行 动 ”“ 水 平 ”“ 质 量 ”“ 作 用 ”“ 影 响 ”“ 命 运 ” “状况”等词属隐性均衡,不可一律当成病句看。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进入十月,喜高校的校园招聘陆续升温。

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一种被媒体称为“慢就业”的现象,即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

事实上,“慢就业”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

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这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

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

比如,他们会更加着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看,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

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准备各种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就业台金量,等等。

这些选择,都很正当,也大都值得支持。

和“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就业心态相比,这其实是成熟、理性的表现。

如果说“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那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

在保证大部分人顺利就业的同时,也应该允许部分毕业生更加从客、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给高校和学生都“松绑”。

(摘编自《人民日报》《大学生就业,观念须“松绑”》)材料二:(摘自《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材料三:面对复杂而困难的现实,不去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却千方百计地生造一些看似浪漫新奇实则容易麻痹大众的新词。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甚至会激化一些矛盾。

新近流行的新词“慢就业”和“待定族”,就是典型例子。

这两个词其实是在经济就业遭遇双重压力的现实背景下,一些媒体重新包装出来的伪概念。

大学生毕业后出去旅游、支教、当志愿者或在家陪伴父母,只要是自主选择,皆无可厚非。

人们常说中国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不足,用一段时同学习、充实、调整,作为个体选择也未尝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