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第三讲世界变革中的中国
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笔记

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笔记第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愿望而确立的,系主导地位的、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价值理念。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内容。
我们要通过学习和践行这些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二讲:中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
中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方针;要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创新人才;要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要加强基层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性;要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这些要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第三讲:中共党史和中共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经过千辛万苦和无数牺牲奋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程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并成为执政党的历史性变革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党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形势与政策3课程描述

形势与政策3课程描述1. 课程概述《形势与政策3》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分析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国际形势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他们对全球事务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了解,提高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素质。
3.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国际形势分析单元1:全球政治格局演变•国际体系与大国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缘经济格局•国际安全与军事竞争单元2:区域热点问题•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合作•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非洲与拉美地区的挑战与机遇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单元3: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利益与权力平衡•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单元4: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文化、身份和认同的影响•跨国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三部分:中国外交政策分析单元5: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原则单元6: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作用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讨论、案例分析、小组项目等。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5.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小组项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小组项目占总评成绩的30%,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总评成绩的25%。
6. 参考教材•《国际关系学导论》•《中国外交史》•《世界政治经济学》以上是《形势与政策3》课程的详细描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优秀公民。
战略机遇期

• 2002年,十六大: “综观全局,21世纪 头20年,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 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 • 2010年,十七届五中 全会:“综合判断国 际国内形势,我国发 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 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
3、战略机遇期的哲学解读 (1) 从哲学角度看,“机遇”指的是事物 的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 就可能改变事物现存状态的事件和条件, 一般包含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
2、鸦片战争之后的 第二次错失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抓住了战略机遇期,而中 国仍然沉溺于“天朝大国” 的梦幻中,醉生梦死, 日 本国力迅速超过中国,中 日力量对比出现根本性变 化,以至东亚出现“学生 打教师”现象。中国错失 了第二次战略机遇期。
• 3、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 100年前的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 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 质的中华民国。。 •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软 骨病”,也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强 大和帝国主义干预,孙中山被迫让 位,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和连年内乱。 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 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
2、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的水平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坚持把科学 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抓紧抓 好,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水平。要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我 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 力有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明显改 善。
3、进一步提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 局的水平
1、进一步提高把握和利用机遇的水平。 既要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战略,又要有新 的思考和对策。 要善于把利用机遇与应对挑战统一起来。机遇中往往蕴 含着挑战,挑战也往往是机遇。基于这种特点,我们要更加 善于把利用机遇和应对挑战结合起来,化挑战为机遇,变压 力为动力;既善于创造机遇,又善于转化挑战。
形势与政策PPT: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2020年最新版

美国从充满“救世主情结”的“山 巅之国”越来越变成强调“美国优先” 的普通主权国家。
21世纪以来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列强争夺之域
亚洲
新的世界中心
绝望的大陆ຫໍສະໝຸດ 非洲希望的大陆西方冒险家的 新世界
拉丁美洲
谋求自主现代化的 发展中地区
世界权力中心逐渐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权力分布从美欧等发达国家 向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2022/1/28
语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
2022/1/28
语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2017年9月5日,在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时指出
2022/1/28
2. 世界格局之变
在国际关系中,“极”是指能够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极”的 数量不同,构成了不同形态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世界形成了“两极”对峙格局
2022/1/28
➢ 中国提供了“一带一路”等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 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2. 大变局充满风险挑战
大国之间博弈加剧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明显上升
2022/1/28
大变局孕育着中国引领时代、塑造时代之机
2022/1/28
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整个 亚洲将升起历史新纪元的曙光,世界 文明进步将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
形式与政策 专题三 联合国与全球治理 本章自测试题及答案

形式与政策专题三联合国与全球治理本章自测试题及答案1.下面不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是。
选择一项: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英国反馈正确答案是:印度题目2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2.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任期,每年改选半数,不得即行连选。
选择一项:A. 1年B. 2年C. 3年D. 4年反馈正确答案是:2年题目3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3.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入选标准为:一是对国际和平安全的贡献;二是。
选择一项:A. 地域均衡B. 国家实力C. 经济发展D. 国际影响力反馈正确答案是:地域均衡题目4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4.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是,可以连任。
选择一项:A. 4年B. 5年C. 6年D. 7年反馈正确答案是:5年题目5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5.中国从年开始一直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员国。
选择一项:A. 1954B. 1971C. 1981D. 1995反馈正确答案是:1971题目6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6.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行使否决权最多的国家是。
选择一项: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苏俄反馈正确答案是:苏俄题目7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7.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A. 国民党集团的非法占据B. 美国等国家的极力阻挠C. 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分散D. 新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反馈正确答案是:美国等国家的极力阻挠题目8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8.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193国,每个国家拥有票投票权。
选择一项:A. 1B. 2C. 3D. 4反馈正确答案是:1题目9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9.联合国大会的每个会员国在大会的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人。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中国正处于自近代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世界正在经历着一百年来从未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们两个人彼此相遇并互相搅动。
在2018年6月22日至23日的中央外交事务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这一点。
放眼世界,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信心和决心都不会改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也不会改变。
谈论中国和世界的巨大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上个世纪的空前变化,其中国际力量平衡最明显的变化是“东升西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成群上升。
从经济总量看,国际数量平衡正在朝着更加统一的方向发展。
在世纪格局的变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两层”对抗格局;20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了“一个超级很多强”的局面。
自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激化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大量的新产业,新格式和新模式正在重写人类发展的历史,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并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未知数和挑战,影响了每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以及国际秩序和格局的演变。
同时,我们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建立并发展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它建立了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民主制度,并促进了经济,国家和人民的现代化。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巨大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机会。
它孕育了加速新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系统变化的机会。
它是开放的,包容的,包容的,平衡的,双赢的,新型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领导的,以实现共同的发展,繁荣与繁荣。
大变化也充满了风险挑战,大国之间的博弈加剧了。
国际秩序的改革令人痛苦,有发高烧的热点问题;更多的全球经济风险正在累积。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中国在巨大变化中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与振兴是上个世纪大变革的重大变革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一心一意地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智慧,勇气甚至牺牲。
形势与政策 改革开放出硕果 神七飞天扬国威

形势与政策
4、90年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舟”再次点燃中国航天人 的飞天梦
形势与政策
5、21世纪初:载人航天到了收获季节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的成功上天,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 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 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 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 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形势与政策
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CZ-2E),简称长二捆,是一枚大型两级 捆绑式运载火箭,在其一级外部捆绑有四个直径为2.25米,高为15米 的助推器。长二捆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LEO)有效载荷。 配以合适的上面级,可进行中高低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卫星的 发射。长二捆火箭的研制成功,使我国首次突破了助推器捆绑技术、 首次研制成功了推进剂利用系统和大型发射台等36项关键技术,为我 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形势与政策
改革开放出硕果 神七飞天扬国威
形势与政策
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我国的改 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的历史巨变。改革开放30年 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 乐业。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迎来中国历史 上的空前盛世,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形势与政策
(二) 神七飞天的意义
《纽约时报》引用一位美国太空史专家 的话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中国已 经加入了一个很特别的俱乐部,在这个俱 乐部里原来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个会员。”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所谓大变局,指的是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从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当我们讨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或许可以从历史的长镜头中,从外部世界与中国关系的变化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的重要因素。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建立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其代表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和以美国、日本为主要力量的多极格局,以及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
后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不断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各个大国的实力对比不断消长,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摇摇欲坠。
二战导致欧洲衰落,形成了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同时带来了新的以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在在动荡风云变幻的世界变局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封建王朝统治下的闭关锁国,导致中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而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容不得中国独善其身。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和努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新中国提倡并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所提倡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理念相一致。
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从一个被排斥者转变为参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