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胸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气胸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②开放性气胸:胸膜裂口持续开放,气体随呼吸自由进 出胸膜腔,胸内压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抽气后压力无改变。
③张力性气胸:胸膜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 时裂口张开,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裂口关闭,气体不能 排出,导致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胸内压迅速升高呈正压, 抽气至负压不久后又迅速变成正压。这种气胸引起病理生理 改变最大,如不及时处理减压,可导致猝死。
治疗原则
❖ 包括卧床休息的一般治疗、保守观察治疗、 排气疗法、胸膜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防止复发措施、手术疗法及原发病和并发症 防治等。气胸早期处理目标主要是排除张力 性气胸,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根据患者是原 发性还是继发性气胸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
❖ 1.休息 ❖ 绝对卧床休息,2小时翻身一次 ❖ 防止引流管脱落 ❖ 避免刺激胸膜,引起疼痛。 ❖ 减少活动、深呼吸、咳嗽等,以免导致胸痛。 ❖ 2.吸氧 氧流量控制在2~5L/min。 ❖ 3.病情观察 ❖ 4预防感染 ❖ 5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引起的胸痛或伤口疼痛,
■分类
A因胸壁或肺部创伤引起者称为创伤性气胸 B因疾病致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 C因治疗或诊断所需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称“人
工气胸”。(医源性)
自发性气胸
类型
①闭合性气胸:胸膜裂口较小,随着肺萎缩和浆液性渗 出而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胸内压接近或超过大气 压,抽气后胸内压下降。
谢谢观看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排气疗法的护理
❖ 1术前说明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项 ❖ 2方法 ❖ A术前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和整套胸腔闭
式引流装置是否密闭 ❖ B引流瓶内放入适量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 C标记液面水平

气胸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气胸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3
治疗
抽气或插管常用部位: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 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
进针部位:下一肋骨上缘; 抽气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抽气时间:2~3日一次; 注意引流瓶的消毒。
34
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 (正压连续排气法)
35
治疗
负压吸引排气(负压连续排气法)
36
治疗
三、胸腔镜治疗:对经抽气或引流处理7~10 天仍有漏气者,或有支气管胸膜瘘者,或经胸 膜粘连术后又复发者均可采用胸腔镜治疗。
胸痛与呼吸困难为气胸最突出和最早出现的症 状(约90%),常同时出现;
约1/3患者可有干咳 ; 张力性气胸与血气胸患者除呼吸困难加重外,
还可能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 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
7
临床表现 体征
少量气胸可无异常体征; 肺压缩30%以上时可患有侧胸廓饱满、肋
45
气胸治疗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① 根据病人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介 绍和手术相关的知识
② 讲解胸引管引流的目的,及简单的护理注 意事项
③ 讲解定时深呼吸、咳嗽咳痰、吹气球的重 要性
④ 介绍气胸的诱发因素,避免诱因
46
排气治疗护理
(1)术前准备 (2)保证有效引流 (3)引流装置及伤口的护理 (4)肺功能锻炼 (5)拔管护理
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 处进入胸腔
肺缩小
呼气时肺破口闭合, 胸腔内空气不能排出
胸腔压力急剧增高
空气进入皮下 把心脏挤向对侧
14
裂口特点 胸腔压力 临床表现
闭合性: 闭合
轻度升高

抽气后负压
交通性: 开放
接近大气压 抽气后不能维持负压

气胸患者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

气胸患者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
空气经胸壁或肺的破口进入胸膜腔。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气胸
闭合性气胸
病因病理
• 多并发于肋骨骨折 • 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后,伤口即
闭合 • 胸膜腔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
闭合性气胸
临床表现
1、症状 ➢ 小量气胸:肺萎陷小于30%,无症状
或仅有轻度气促
➢ 中量气胸:肺萎陷不大于30%~50% ➢ 大量气胸:肺萎陷大于50%:胸闷、
转运处理:“指套活瓣”
专科处理:
❖ 1)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 2)剖胸探查
❖ 3)应用抗生素
(1)吸气时
(2)呼气时
三种气胸比较
病因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肋骨骨折
锐器火器弹片
张力性气胸 肺大疱肺裂伤支气管破裂
胸膜腔压力 <大气压
=大气压
>大气压
特点
不再继续发展 继续漏气
进行性呼吸困难
伤口
闭合性伤口
空气只进不出胸腔压力大于大气压
张力性气胸
临床表现
➢ 症状: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休克 、昏迷 ➢ 体征:伤侧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呈高调鼓音
,听诊呼吸音消失,有皮下气肿(捻发音)
➢ X线:肺萎陷、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 ➢ 穿刺: 高压气体向外冲,症状好转又加重
张力性气胸
治疗要点
现场急救:立即排气减压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现场急救:
1、连枷胸:加压包扎 2、开放性气胸:立即封闭伤口 3、张力性气胸:缓解疼痛 ➢病情观察 ➢预防感染
1、半坐卧位 2、吸氧 3、有效咳嗽、排痰 4、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5、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
➢术前准备:备皮、备血、做好输液管理等

《气胸的护理》ppt课件1

《气胸的护理》ppt课件1

03
气胸患者的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总结词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详细描述
气胸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 物,以免刺激呼吸道。
运动护理
总结词
适量运动,逐步恢复
详细描述
气胸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量的运动,以逐步恢复体力。在运动过程中应避 免剧烈运动和憋气动作,以免加重病情。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轻度的运动方式 。
休息与活动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合理饮食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 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定期随访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 诊。
康复期的运动护理
01
轻度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轻度运 动,如散步、慢跑等。
避免剧烈运动
到改善。
心电监测仪
使用心电监测仪时,应将电极片贴 在患者胸部,注意导联线不要扭曲 或折断,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正常 。
静脉输液泵
使用静脉输液泵时,应将药物加入 输液袋中,连接输液管,调节输液 速度,观察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反应 。
05
气胸的康复护理
康复期的日常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 气胸的恢复。
心电监测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 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呼救
一旦发现气胸患者,应立即拨 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科 就诊。
吸氧
给予患者吸氧治疗,以改善缺 氧症状。
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 时给予药物治疗。

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多为脏层胸膜下肺泡先天发育缺陷 或炎症癍痕引起肺表面细小气肿泡破裂 所致。
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3、其他:
• 如气压骤变、正压人工呼吸加压过 高、剧烈咳嗽等
• 气胸并发血管撕裂则形成自发性血 气胸。
(二)发病机制
肺组织异常
气道内压 力过高
脏层胸膜破 裂
压迫心脏 纵隔移位
空气进 入胸腔
临床分型
• 进行性加重,严重者紫绀甚至休克。 • 机械通气的患者表现为症状急剧恶化和
缺氧或吸气压上升。
• (3) 刺激性干咳:气体刺激胸膜。
3.体征
望诊: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 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右侧气胸肝浊音界
下降;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气胸时可闻
及胸内振水声。
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液平面 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cm
2)确保引流通畅:水柱随呼吸上下移动和液面有气体 逸出
3)防引流管堵塞:定期捏挤、防扭曲、受压 4)防止意外:
* 搬运病人时双重夹管 * 更换引流瓶时先夹住近心端管再操作 * 引流管滑出时应嘱病人呼气并迅速封闭引流口
肺功能锻炼
纵膈摆动
临床分型 • 3、张力性(高
压性)气胸
• 由于裂孔呈单向活瓣 作用,吸气时,空气 进入胸膜腔,呼气时, 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 胸内压急剧上升。
张力性气胸
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 处进入胸腔
肺缩小
呼气时肺破口闭合, 胸腔内空气不能排出
胸腔压力急剧增高
空气进入皮下 把心脏挤向对侧
在轻重程度上
• 小量气胸——肺萎陷30%以内 • 中量气胸——肺萎陷30%-50% • 大量气胸——肺萎陷50%以上

《气胸护理讲》PPT课件

《气胸护理讲》PPT课件

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2.急性心肌梗塞 3.肺栓塞
开放性气胸的急救:
一经发现,必须立刻急救。根据 病人当时所处现场的条件,自救或 互救,尽快封闭胸壁创口,变开放 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的救护措施 :
(1) 气胸发生后应立即安静休息,家中备有氧气的可以吸 氧。症状轻者无需特殊治疗,可让进入胸膜腔的空气慢慢吸 收,伤口逐步愈合。但应去医院检查找出病因,进行治疗。
且可避免胸膜休克。 3.插管前,必须以注射针穿刺抽吸,证明气腔或液腔的存
在。 4.插管深度要事先标记好。 5.插管后,引流管立即与水封瓶连接,并证实引流管通畅
无阻。否则应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深度。 6.引流液体时,一次不应超过1000ml,以免肺复张后肺水
肿。 7.引流管必须与皮肤垂直固定,以免皮肤压迫坏死。 8.引流瓶内消毒水,每天更换一次。更换引流瓶时,必须
患者烦躁、明显呼吸困难、休克的表现。
体征:
◆气管向健侧移位; ◆患侧胸部膨隆;
◆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 ◆叩诊呈浊音; ◆听诊呼吸减弱或消失。
【胸片表现】
被压缩的肺与胸壁间出现 透明的含气区,其中无肺纹理; 可见气胸线。
如果粘连存在,则气胸线不规则
【诊断与鉴别】
X线是确诊的依据。 另外可行诊断性胸腔穿刺。
一般护理:
1.给予高蛋白,适量进粗纤维饮食。 2.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 3L/mim
以上。 3.卧床休息。 4.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褥疮护理,
防止护理并发症。 5.疼痛较甚者,分别应用止痛剂,如去痛片、安定、
强痛定,无堵管现象。若伤口感染化脓,拔管后用 甲硝唑换药1周,多数伤口可愈合。

气胸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气胸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保持引流通畅。 2)及时更换和保持胸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3)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协助病人翻身、坐起、拍
背、咳嗽、指导 其做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肺扩张, 减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
13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的 护 理
14
(1)保持管道密闭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 脱落。
2)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18
(5)拔管
1)拔管指征: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 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 少于50ml、胸部X线拍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
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
管。
2)协助医生拔管: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 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 封闭胸部伤口并包扎固定。
5
(2)开放性气胸 多并发于因利器导致的胸部穿透伤,胸膜腔通过
胸壁伤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可造成纵隔扑动。 纵膈扑动:吸气时,健侧胸膜负压升高,与伤侧
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两侧胸 膜腔压力差减少纵隔移回正常的位置,这样纵隔 随呼吸来回摆动的现象,称为纵隔扑动。
6
(3)张力性气胸: 胸壁裂口与胸膜腔相通,有受伤的组织起活瓣的 作用,空气只能进不能出,致使胸膜腔内积气不 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 气压,又称为高压型气胸。胸腔内高压使患侧肺 严重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并挤压健侧肺 组织,影响腔静脉回流,导致严重的呼吸和循环 障碍。在有些病人,由于高于大气压的胸膜腔内 压,驱使气体经支气管、气管周围疏松结缔组织 或壁层胸膜裂伤处进入纵隔或胸壁软组织,并向 皮下扩散,导致纵隔气肿或颈、面、胸部等处的 皮下气肿。

气胸护理ppt课件

气胸护理ppt课件

D观察和记录:引流瓶内水柱随呼吸的波动情况, 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E拔管: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50cm,脓液少于 10cm,未见冒出气泡1--2天后,患者不感到憋气, 听诊呼吸音恢复,胸部X线显示肺膨胀良好,可拔 管。拔管后24小时观察病人是否胸闷,呼吸困难等 。 F如无气泡冒出,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应考虑为导 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膜腔,需及时更换导管或 其他处理。
气胸护理
目标
掌握:1气胸的处理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及 措施。 2胸腔闭式引流、指导有效呼吸的护 理。 熟悉:气胸的临床表现、分类及病因。 了解:气胸的定义。
目录
1 概述 2 分类及病因 3 临床表现 4 辅助检查 5 处理原则 6 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概述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pneumothorax)。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 三种情况下发生: ⑴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⑵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⑶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
பைடு நூலகம்
气胸对机体的影响
发生气胸后,胸腔内压力 升高,胸内负压变为正压,压 缩肺,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 ,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 障碍。
按病理生理分
闭合性气胸:多发生于肋骨骨折,由于肋 骨断端刺破肺,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开放(交通)性气胸:多病发于刀刃,锐器 弹片等导致胸部穿透伤。胸膜腔通过胸壁 伤口与外界大气想通 张力性气胸:主要是较大的气泡破裂,较 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
E告知患者胸引管从身上脱出或连接处分开的紧 急处理措施,胸引管从身上脱出时立即用干净的 步或纱块捂住伤口,并告知护士,连接出分开时 ,立即反折近身段管子,并告知护士。
指导有效咳嗽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
4、肺大疱(emphysematous)(肺巨型空洞、
肺囊性改变):
• 肺大疱为圆形透光区,大疱边缘无发丝状 气胸线,疱内有细小的纹理,为肺小叶或 血管的遗留物。肺大疱向周围膨胀,将肺 压向肺尖、肋膈角、心膈角;
二、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1、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显著病变,胸膜 下(wel多com在e 肺to u尖se)the可se 有Pow肺er大Poi疱nt t(epmlpelautersa, Nbelweb), 破裂Con形ten成t d特esi发gn,性10气yea胸rs 。experience 2、多见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3、胸膜下肺大疱的原因,可能与非特异性 瘢痕或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
闭合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 肺缩小
肺伤口闭合,空 气不再进入胸腔
二、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 1、破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 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或呼气时,空气自 由进出胸膜腔。
• 2、胸腔内测压在0上下波动,抽气后观察 数分钟,压力维持不变。
交通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
肺缩小 肺伤口不闭合
吸气空气进入胸腔, 呼气空气排出胸腔

交通性: 开放
接近大气压 抽气后不能维持负压
重,可呼衰
张力性: 单向活瓣
显著升高
严重,呼衰、
抽气候后压力很快回升
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 等诱发因素,但也有在睡眠中发生气 胸者 ➢病人突感一侧胸痛、气急、憋气, 可有咳嗽,。小量闭合性气胸先有气
急,但数小时后逐渐平稳。哮鸣音。
特殊的:
脏层胸膜或胸膜粘连带撕裂,血管破裂 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发病机制
肺组织异常
气道内压 力过高
脏层胸膜破 裂
压迫心脏 纵隔移位
空气进 入胸腔
临床分型
一、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1、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关闭, 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2、胸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测 定时可为正压或负压,视气体量多少而 定。 3、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 破口不再漏气。胸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 吸收,胸腔即可维持负压,肺随之复张。
纵膈摆动
三、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tension pneumothorax)
1、破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 ,胸腔内压变小;呼气时胸内压升高,压迫活瓣 使之关闭。每次呼吸运动均有空气进入胸腔而不 能排出,胸腔内空气越积越多,胸腔内压持续增 高,使肺脏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 血液回流。
并发症
• 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 肿、呼吸衰竭等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athma)与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a):
• 如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冷汗、烦躁,一般支气管 舒张药、抗感染药物等治疗效果不好,且症状加 剧,应考虑并发气胸。X线可鉴别诊断。
2、急性心肌梗塞(miocardial infarction)
2、胸腔内压超过10 cmH2O,甚至高达20cmH2O ,抽气后胸内压下降,但又迅速复升。需紧急抢 救处理。张力性气胸源自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 处进入胸腔
肺缩小
呼气时肺破口闭合, 胸腔内空气不能排出
胸腔压力急剧增高
空气进入皮下 把心脏挤向对侧
裂口特点
闭合性: 闭合
胸腔压力
轻度升高 抽气后负压
临床表现
气胸的护理
定义
病因及分类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及措施
定义: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 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任何 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 为气胸(pneumothorax)。此时胸膜 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使 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 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
➢体检显示气管多移向健侧,胸部有积气体征, 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 过度回响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右 侧气胸可使肝浊音界下降。有液气胸时,则可 闻及胸内振水声。血气胸如果失血过多,血压 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 肺结核或肺部炎症使胸膜多处粘连。发生气胸时, 多呈局限性包囊,有时气腔互相通连。气胸若延 及下部胸腔,则肋隔角显得锐利。如果并发胸腔 积液,则见液平面(液气胸入局限性气胸在后前 位X线检查有时漏诊,在透视下缓慢转动体位, 方能发现气胸。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second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1、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3、肺癌(lung cancer) 4、肺脓肿(pulmonary abscess) 5、尘肺 6、胸膜上异位子宫内膜(月经性气胸 )
影像学检查
5、肺结核或肺部炎症时胸膜多处粘连,发生气胸 多呈局限性包裹。局限性气胸在后前位胸片易遗 漏,需结合透视变动体位易见。
6、液气胸可见液平面,结合透视变动体位可见液 面移动。
二、CT对于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以及肺大疱与气 胸的鉴别,比X线敏感和准确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diagnoses) 1、症状(symptom) 2、体征 (sign) 3、X线---确诊依据
影像学检查
一、X线胸片---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有无胸膜粘连、 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
1、纵隔旁出现透光带示有纵隔气肿。 2、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有时气
胸显示不清晰,作呼气位胸片。 3、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外缘呈弧形或
分叶状,注意与中心型肺癌鉴别。 4、大量或张力性气胸示纵隔及心脏移位。
➢病人呼吸困难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 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
➢张力性气胸由于胸腔内压骤然升高,肺被压 缩,纵隔移位,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病人 表情紧张、胸闷、烦躁不安,紫绀、冷汗、脉 快、虚脱,甚至有呼吸衰竭、意识不清。
➢在原有严重哮喘或肺气肿基础上并发气胸时, 气急、胸闷等症状有时不易觉察,要与原先症 状仔细比较,并作胸部X线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