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合集下载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情绪的多变。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是情绪多变,上一秒非常兴奋,下一秒就如同暴风雨,情绪上的变化,会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激烈,孩子认为父母不懂自己,父母会认为孩子非常不听话和叛逆。

2、孩子渴望独立。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大概是他们在叛逆期时最显著的特点了,他们很想摆脱父母的管束,觉得和父母有代沟,不愿与父母多说话,极力想得到他人的认可,不愿意被父母控制。

3、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

孩子在儿时基本都是听从父母的意见,但到青春期时,他们会思考自己的优缺点,有时会觉得自己很优秀,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有缺陷,经常在自卑与自恋中纠结。

4、逆反。

青春期孩子因为身体发育,荷尔蒙刺激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心理冲击,会使得孩子的情绪很难控制,很想标新立异,追求新鲜感和刺激,并且想要去冒险。

逆反的心理特征会让父母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此时的父母几乎是和孩子在争夺权力的时期。

青春期孩子的教养方法:1、别想控制青春期孩子。

父母一定要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越想远离你。

想控制他们像控制几岁的孩子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2、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

3、以叛逆为契机,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

4、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

青春期孩子常常会有冲动和冒险行为,例如试吸烟、喝酒、涂鸦等。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并告知孩子相关的危害和后果。

同时,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走入不良的社交圈子和危险的地方。

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

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

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青春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着身体、性格和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法。

一、身体和性别意识的变化青春期是人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发育的迅速变化。

女孩子开始发育乳房,而男孩则经历增长身高、声音变深和腋毛生长等变化。

这些身体上的改变引发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意识。

对于青少年来说,性别意识的觉醒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身份建立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性别角色认同的困惑和社会期望的压力。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和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

二、自我独立和自我认同的探索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己的身份认同。

他们希望被社会认同并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青少年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学习经历,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要提醒他们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认同,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信心。

三、情感和社交关系的波动青少年青春期时期,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这是因为他们正在适应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学业、社交、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情绪挑战,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倾听和理解青少年的情感需求。

提供一个开放和支持性的沟通环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惑。

同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培养发展健康的应对机制,如锻炼、放松技巧和心理咨询。

四、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进行逻辑思考。

然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认知挑战,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1.自我认同和身份建立的阶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阶段,中学生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评价的困境,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和社交关系产生较强的焦虑。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中学生充分的支持和肯定,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对外部评价的敏感:中学生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

他们非常关注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同龄人的评价。

因此,一旦遭受到批评或否定,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沮丧和自责。

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尽量减少对他人评价的依赖。

3.情感波动和情绪不稳定:中学生的情感波动和情绪不稳定是常见的特点。

他们的内分泌系统正经历重大变化,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家长和教师要理解中学生的情绪起伏,尊重他们的情绪表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爆发和压力。

4.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中学生开始渴望独立和自主,希望能够自己做决策和掌控自己的生活。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能力参与决策、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负责任和理解自己决策后果的重要性。

5.心理压力增加:中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成长自我价值的压力。

家长和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分担压力,提供支持和指导,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正确应对压力的方法,如通过运动、放松和调节心态来缓解压力。

6.角色转变:中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角色。

家长和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和环境,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身潜力。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多方面的,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需要,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与中学生的良好沟通、关心和关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一、身体和生理发展1.1 青春期是身体和生理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孩子的身体发生明显变化。

1.2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激动、易冲动等情况。

1.3 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十分关注,可能出现自卑情绪或自恋情绪。

二、认知和智力发展2.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2.2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2.3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对权威和传统观念有质疑和挑战。

三、情感和人际关系3.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能出现初恋情感。

3.2 青春期的孩子对家庭和同龄人的关系有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3.3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对父母的反抗和挑战,对权威的质疑和不服从。

四、自我认同和角色认知4.1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探索自我认同,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4.2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份危机,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

4.3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气质,形成独特的个性。

五、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5.1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扰,需要学会处理情绪和压力。

5.2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5.3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培养自律和坚强的意志力。

总结: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面临着身体、认知、情感、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少年们在这个阶段不仅身体发育迅速,而且心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多方面,需要家庭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关怀。

本文将从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角度探讨这一话题。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自我意识增强青春期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行为等方面,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感、自大感等情绪。

情绪波动大青春期少年的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感到焦虑、紧张、易激动,情绪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因为身体、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感到烦恼。

对权威的挑战青春期少年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开始对权威、规则提出疑问,可能会表现为叛逆、逆反等行为。

好奇心强青春期少年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希望尝试不同的体验,追求刺激和挑战。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冲动、冒险的行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青春期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少年的心理和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关注与理解家庭成员需要关注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理解他们的情绪波动,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

沟通与倾听家庭成员应与青春期少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困惑和疑虑。

指导与引导家庭成员可以以身作则,给青春期少年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指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系维护家庭关系对于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庭成员需要建立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保持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总结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多种多样,家庭教育对于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少年的个性,理解他们的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度过这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

愿每个青春期少年都能在家庭的关爱中茁壮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需要家长和教育者认真对待,采取合适的教养方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本文将就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养方法进行探讨。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青春期孩子开始逐渐对自己的认知加深,开始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

2.情绪波动大: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变化较为明显,常常出现焦躁、易怒等情绪。

3.好奇心强:青春期是孩子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期,他们希望探索未知领域,寻求新奇刺激。

4.自尊心脆弱:青春期孩子在自我认知上产生变化的同时,对自己的自尊心也更加在意。

二、青春期孩子的教养方法1.倾听与理解: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家长和教育者首先要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和挣扎。

2.尊重与鼓励: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引导与支持:针对孩子自尊心脆弱的心理特点,家长和教育者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4.沟通与互动:通过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5.体验与启发:为了满足孩子心理上的好奇心,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启发他们开阔眼界,拓展视野。

6.尊重与包容:最重要的是,家长和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包容他们的不足,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青春期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对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的探讨,相信家长和教育者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从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养方式,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茁壮成长。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找到自己的定位,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个体心理的发展。

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2、自主意识逐渐强烈。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

在青春期后阶段,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能够认真思考、判断、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关心。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的不独立,他们在重要的问题的抉择上,仍然需要家庭、他人的帮助、指导。

3、自尊心。

青春期的孩子的自尊心都会比较高,很难接纳他人的批评,在他们的心理,自己已经逐渐步入了成年,可以自己做很多决策,不希望被主控,希望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青春期孩子意识中的年龄都会比实际年龄大,自尊心也会比较强,特别不喜欢被批评。

4、对异性的关注。

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眉目传情,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

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

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压力。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

2、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一、心理上,是逆反期会让家长老师越来越劳神,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

逆反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心理特征:盲目自信,做事、学习凭兴趣,凭心情,认为自己已长大,自以为是,不希望别人多管束,甚至专门和家长与老师作对,以此显示自我个性。

二、生理上,是青春期身材长高了,手脚长大了,说话的声音也变了,这是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孩子对身体的变化感到很羞涩,对异性充满好奇。

这些都将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我们家长,父亲或者母亲要加强监护、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困扰。

三、思想上,是迷惘期由于生活阅历浅,理智性不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极个别学生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对学习失去兴趣,就会将精力和兴趣投入到玩耍、交友上,容易结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一旦与这些人混在一起,很快就会沾染上吸烟、喝酒、上网吧、打游戏、看不该看的书籍、打架斗殴,进而发展到厌学、逃学。

特别是交友四、情感上,是冲动期部分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容易产生青春萌动现象,部分学生对青春期知识了解不多,自控能力较差,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区别,盲目性的模仿,情感交往过密,以至发展到早恋,影响了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四、学习上,是分化期有人这样描述、描绘初中三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主要对策措施:1.要有平和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

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言弃,不懈奋斗,要有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勇气。

这时我们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寻找对策,加以鼓励,而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和训斥2.要养成提前预习、独立作业的习惯。

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降低听课的难度,增强听课的效果。

抄袭作业是成绩不好的原因,也是成绩不好的表现。

因抄袭而成绩下降,因成绩下降而抄袭作业,最后越离越远,导致分化。

要教育孩子不懂就问,要明白抄十题不如弄通弄懂一题。

3.加强训练,多加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小学教育孔亚茹y190521026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世界卫生组(WHO)规定青春期为10~20岁。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明白: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

因此又称为“叛逆期”、“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成熟与半成熟状态之间容易出现错综复杂的矛盾,由此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特殊的变化。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成人感”促使孩子们有了独立意识
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快速成长,性机能快速成熟,这就使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有了「成人感」,希望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家长的约束,认为自己应该有独立的决定权。

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尤其是不向父母袒露,认为爸妈不理解他们,从而对父母产生不满和不信任。

然而孩子们还是有许多苦恼的,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需要得到家长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有时孩子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与可信任的成年人交流、沟通。

一旦获得他人的理解,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和成就感。

相反,一旦遇到失利或失败时,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

两个极端比较明显。

▬自我意识的发展
这个时期孩子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在团队中的位置,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情绪变化特点一青春期躁动
就是孩子不能自我控制情绪波动,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低沉沮丧,变化无常。

▬叛逆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正常现象)
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反抗迁移:迁怒于其他人,特别是家长成了孩子们情绪发泄的对象。

▬人际关系的发展
孩子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他们相处的对象就会从父母转向同学,与能理解自己的人关系特别亲密,但是他们的经验又让孩子们不能很好地自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容易出现冲突,导致孩子精神上产生焦虑、封闭自己、或者早恋,因为有了恋人就是找到了能理解自己,倾听自己心里话的人。

--这个阶段孩子们各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
「同伴关系」:是指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

「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就是从以父母为榜样,转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

「与老师关系的变化特点」:就是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并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

青春期孩子对自己成长的认识超前,家长对他们的成长认识则是滞后,由此产生了矛盾。

在这个时期家长无法再把子女作为支配的对象,子女也不可能再依
赖于家长,他们已经成长为独立的自己了。

这时候许多家长会感觉无奈。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然而孩子也无奈地对父母说:“你们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八年级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八年级现象”。

以下就八年级学生中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简要谈谈教育方法。

1、叛逆、逆反心理:用对待成人的态度对待他们,公平、公正、讲义气。

适度地宽容、必要的等待、甚至看着他们犯错误。

不往他们的枪口上撞。

丑话温和地说在前面,给孩子理解、判断的机会,发生问题处理的时候决不留情。

2、自卑(自我形象危机):他们强烈渴望有超人之处;难以忍受缺陷;希望得到好的评价掩饰自卑;渴望别人尊重、接纳。

因些应耐心发掘他们的真实想法,解开其心结;暗中借助集体的力量,疏导;借助同龄人的力量,形成良好风气;找到其他的优势,来弥补自卑.
3、情感困惑(早恋):主要表现在对异性莫名的向往,自己也解释不清楚,渴望有人关爱自己;觉得有安全感、有依靠;刺激、新鲜、有趣;玩玩,调节一下生活。

对此,应解决孩子的心理负担问题。

消除逆反。

在其心态平和时,把意见说出,供孩子参考,引导其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异性朋友中间消耗掉对异性的好奇,同时,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消耗激情
4、学习障碍:表现在一方面,感觉跟不上集体进度(能力不足);没有学习兴趣(志向);不能够约束自己(怕苦;总是想去玩儿不想学习(任性)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困难而痛苦;沮丧,无助;学习的经历记忆惨痛;理解了自己的能力(学习的不足)所以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引导学习;
5.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

尽管学生旷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一些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形成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往往都从旷课开始。

旷课是学生走下坡路的重要信号,旷课往往是因为要偷上网吧、打游戏机。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决孩子旷课、逃学问题应当是家、校共同配合,及时联系。

6、学坏常从抽烟开始。

这是因为,吸烟不仅对未成年人身体产生危害,更重要的是能够“上瘾”。

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学校禁止吸烟,绝大多数家长也反对孩子吸烟。

怎么办呢?为了满足烟瘾,他们就会通过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去弄钱。

未成年人吸烟还容易诱发不良交友,从而容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违法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