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精选--中物理光学培优汇总--精选.doc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等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光学知识的起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I. 光和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通过空气、真空或者某些介质传播。

光传播呈直线传播,具有波动性和直线传播的特点。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II.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传播到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2.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现象,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七彩光谱。

III.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1.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通过透镜或者镜面后,在另一边形成的图像。

根据光线追迹法则,我们可以根据折射和反射的规律,确定成像的特点和位置。

2.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包括凸透镜、凹透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

利用透镜的折射和成像原理,这些仪器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

IV. 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的构造条件,可以分为等厚干涉和薄膜干涉等。

2. 光的衍射光经过小孔或者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形成的衍射图样会在屏幕上展示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光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有所帮助。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的波粒性等更深入的内容,为深入理解光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在中考中,光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光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不变的,为光速c≈3.00×10^8m/s。

当光通过介质时,传播速度会降低,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在光滑表面上的回弹现象。

其中,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构成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速度和方向的现象。

光在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会向法线一侧弯曲;反之,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则会远离法线。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一个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偏离原来的方向,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常见的色散现象有彩虹和棱镜分光。

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而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干涉可以分为构成干涉的两个波是同源波还是非同源波,分别对应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

6.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当光线通过一个遮挡物或者两个相邻孔径之间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并出现干涉条纹的现象。

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光通过门缝进入黑暗房间中的现象。

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将自然光中振动方向不一致的波分离成只有一个振动方向的现象。

常见的偏振器有偏光镜和偏振片。

以上是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现象,配合实际的例题练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祝愿大家顺利通过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光学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在以下文章中进行详细汇总。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以直线传播是物质和介质中的基本规律。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为 3.00×10^8 m/s,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光的成像原理,例如镜子和球面的反射特点。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解释透镜的成像原理。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折射或反射后发生偏离的现象。

光的色散可以通过三种原色光的叠加来合成所有颜色,即红、绿、蓝三原色。

5. 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造性干涉和破坏性干涉两种类型。

构造性干涉时,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相重叠,光强加强。

破坏性干涉时,波峰和波谷相重叠,光强减弱。

6. 光的衍射:当光线通过一个缝隙或物体的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较绕射是光的粒子性质的表现。

衍射现象是解释微弱光线如何传播以及干涉现象发生的关键。

7. 光的偏振:自然光是具有各种方向的偏振光,而偏振光则是指在某一方向上的振动光。

通过偏振光的特性,我们可以制造偏振片、偏振墙和偏振眼镜等用途广泛的光学元件。

8. 光的光速测量: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可以利用光的传播速度来测量物理实验中的时间和距离,例如光的时间延迟测量和光的距离测量。

以上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一个汇总。

光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光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下面我们将对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包括光的特性、反射、折射、透镜等内容。

一、光的特性1. 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直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就是光的传播路径。

2. 光的可见范围:人眼能够感知到的光的范围是400nm到700nm之间的光,这个范围被称为可见光。

3. 光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度是3×10^8 m/s,当光通过介质时,速度会减小。

二、反射1. 光线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平面镜将入射光线反射为出射光线,成像距离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可由公式1/f=1/v+1/u表示,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三、折射1. 光线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与入射角之比称为折射率。

折射定律可以用公式n1sinθ1=n2sinθ2表示,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2.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使光线发散,凹透镜使光线汇聚,凸透镜可以成小物体的放大镜,凹透镜可以成大物体的缩小镜。

四、光的色散和干涉1. 色散: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波长不同,颜色不同,这个现象称为色散。

例如,光线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形成七彩光谱。

2. 干涉:干涉是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产生的现象。

当两束光的波峰和波谷相遇时,会发生加强,形成明条纹;当波峰和波谷错开时,会发生抵消,形成暗条纹。

五、其他光学知识点1. 理想的黑体辐射:黑体是完全吸收并不反射光的物体。

它的辐射能力被称为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

2. 高锰酸钾的光合成:高锰酸钾溶液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发生光合成反应,产生出氧气。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到此结束。

初中物理光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光学现象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学相关知识点(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便有部分光自界面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2.分类: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方向反射:介于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反射称为方向反射,也称非朗伯反射,其表现为各向都有反射,且各向反射强度不均一。

3.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居于法线两侧。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4.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5.平面镜成像特点(1)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体等大 (3)像和物体连线垂直镜面6.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二)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光在真空中偏折角度最大)2.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与界面垂直)(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两点一面)(3)在相同的条件下,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真空除外,因为在真空中光不能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透镜定义:。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透镜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球面一部分),或一个球面(球面一部分)一个平面的透明体。

它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中考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在中考物理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掌握好光学知识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对中考物理光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常见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米/秒,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在水和玻璃等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变慢。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漫反射是指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但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

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例如筷子在水中“折断”、池水看起来变浅、凸透镜成像等。

四、凸透镜成像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如照相机;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如投影仪;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3、眼睛和眼镜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中考物理 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 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A错误;
A.6厘米<f<10厘米B.8厘米<f<13厘米
C.13厘米<f<16厘米D.16厘米<f<26厘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当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时,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即 ,代入数据得:
解得:
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时,像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代入数据得:
解得:
所以
故选B。
C.当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体成虚像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是不对的;
D.当成实像时才是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故也可以说是物体离同侧的焦点越近时,放大率越大,这个规律不但对于成实像时适用,成虚像时也同样适用,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那么像距符合关系式 ,因为 ,所以 ,可解得
所以焦距不可能是8cm,A项不合题意;

培优9-----------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培优9-----------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培优9-----------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填亮或暗)。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的缘故。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一)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光学培优一.选择题(共17 小题)1.( 2014?孝感)一条光线 A0 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如图所示.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下图中有四幅描述其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 2014?淄川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 D....海市蜃楼水面“折”枝水中倒影手影3.( 2014?盘锦模拟)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中她的像的大小会()A 变大B不变C变小1m 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D无法确定....4.( 2014?塘沽区二模)如图所示,物体AB 长 1.6m,平面镜距离为 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D)长0.7m ,物体到平面镜的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长与平面镜的长相同,为0.7 米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 2 米D.像长与物体的长相同,为 1.6 米5.( 2013?遵义)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A 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 灯光离开路面D 照射距离变..短6.( 2012?黄石)一个半径为5m 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 3m 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 1.8m,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A 1mB 2mC 3mD 4m....7.( 2012?莆田)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实物,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C.鱼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9.( 2011?台州)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A B C D....10.( 2010?湖北)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 MN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不动,光源S 以速度S 在镜中的像S′将(2m/s)A以速度 4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 2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 2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 2m/s 向 S 靠近.11.( 2010?高新区二模)小红通过实验探究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规律,他发现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对“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出现的现象”有下列猜想,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折射角变为. 0°B折射光线消.失C折射角将大于.90°D没有任何光现.象12.( 2009?沈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D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13.( 2009?资阳)如图所示,甲为某大学的学子们用蜡烛组成“爱心5?12”的图案为灾区人民祈祷、祝福的场景,乙图为新闻工作者拍摄救灾现场的工作画面及所用的摄影器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祈祷现场的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烛焰,是因为光的漫反射B.无法看清图片下方人物后脑.是因为它处于烛光照射不到的区域C.物体的反射光经过摄像机镜头成像的过程会发生折射现象D.摄像机上方的闪光灯内可能有凹面镜14.( 2006?肇庆)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 aeB adC bcD bd....15.( 2004?常州)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 3m,检查视力时()A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 2.5m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16.( 2000?烟台)小明同学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A .B.C.D.1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为17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100°,则()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A .入射角为50°B.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C.折射角为40°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二.填空题(共10 小题)18.( 2012?广州)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 2 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1 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1)在图 2 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_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_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_________(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19.( 2006?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 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 r 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β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是_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_°,玻璃在界面的_________其中折射光线侧.21.光年是_________ 的单位.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些,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 的原故.黑板上某处反光,这是光在此处发生了_________ 反射.22.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镜面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以固定方向入射到镜鼓的一个反射面上时,由于反射镜绕竖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在屏幕上扫出一条水平线.依次,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θ=45°且每秒钟扫描 48 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面数目是 _________ 个,镜鼓旋转的转速是_________ 转 /min .23.小明是一个昆虫迷,他用家里的空鞋盒制作了一个昆虫观察箱,为了能让观察者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昆虫标本,他在盒内还安装了两面平面镜,如图所示.观察者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昆虫,是因为外界光照到昆虫身体表面发生了_________ ;通过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观察者可观察到昆虫_________ 部,通过倾斜放置的平面镜,观察者可观察到昆虫的_________ 部;昆虫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24.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都是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颜色世界中已经很习惯了.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进行研究.(1)让一束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结果在白屏上可以看到一条七彩的光带,由此可知太阳光(白光)是由_________混合而成.(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玻璃,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换上蓝玻璃,只在原来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决定的.(3)如果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屏上就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还用其他颜色的纸贴在光屏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这表明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_________的光.(4)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穿的是绿裙子,白上衣,当舞台灯光是红色时,则在红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是_________ 色的,上衣是_________ 色的.25.一只湖鸥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湖鸥距水面3m 时,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湖鸥_________ m.当湖鸥冲向湖面猎食的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6.课题:各种各样的镜子(1)小组首先回顾了几个重要的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由于平面镜成_________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小马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将另一支未点燃的同样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使它与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_________.这在物理学中称作等效法.(2)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____ 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_________ .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蜡烛离弧形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玻璃的距离很近无缩小正立较远无缩小正立很远无缩小正立(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_________.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_________.2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请用箭头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由图可知: AB 是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 3 小题)28.( 2012?攀枝花)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 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9.小丽同学在生日那天收到一个水晶球礼物,透过水晶球可以看到对侧球面上 A 点的图案,眼睛及 A 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她看到 A 点的光路图(注意:球面上任一点的法线都经过球心).30.试在图中画出钟表两指针像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