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艾叶飘香时

合集下载

又到艾叶飘香时

又到艾叶飘香时

又到艾叶飘香时今天朋友给我发来的一条信息:“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

提前祝你“”快乐!”猛然间我想到又快过端午节了。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

我的家乡在塞北,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或者是墙上挂一束新鲜的艾蒿叶(必须是端午节清晨采摘的)。

讲究一点儿的人家还在自家的角角落落放一束,有孩子的人家还在每个小孩子的耳朵上各挂一朵,听外婆说:“艾蒿的叶子像一把长箭,有驱邪保平安的作用。

把艾蒿叶子挂在门上,那些不干净的恶神小鬼不敢进屋,可以保全家人的健康平安,一辈子不生灾难。

”艾蒿是一种极普通的植物。

它的叶子是墨绿色的,透着一股清香,散发出一股中药气味儿。

这种植物散发的气味,一般畜牲是不吃的。

每到这个时节,你走到河边或者是池塘边,总会有茂盛葱郁的艾蒿叶在飘着香味儿。

到了端午节,艾蒿梗便长到一尺多高,你若站在艾叶地里,满眼都是清冽的嫩绿。

淡淡的清香夹带着淡淡的涩味,直入人的鼻腔肺腑。

它的根部是银灰色的,光溜溜的,谈不上好看,但是在端午节带着它感觉很吉祥,很幸福!我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每到端午节清晨,太阳未露出笑脸,我还在睡梦中,外婆就起床去屋后的地里采摘艾叶。

她把带着露珠的艾叶,轻轻地挂在我的耳朵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念有词,她想让艾叶给我带来吉祥,保佑我一生平安。

当凉凉的艾叶把我“唤醒”时,我用手轻轻摸一下,再望一下正在给我忙碌的外婆,感觉心里暖暖的。

她那慈祥的笑容像池塘里落进一块砖石一样,涟漪四散皱纹满脸。

她忙完这些时,还要给我们用黄米和红枣给我们包粽子吃(因为当时买不到包粽子的糯米)当吃着甜甜的,粘粘的甜粽子时,心里感觉无比的幸福和快乐!我跟着外婆外公长大,毋庸置疑,我和他们的感情很深厚。

外婆一生命运很坎坷,她一生中生过三个孩子,其中二舅在五岁时受了惊吓后夭折。

那会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后来导致病情恶化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一个可怜的小生命就这样无奈地离开了人世。

又及艾叶飘香时散文

又及艾叶飘香时散文

又及艾叶飘香时散文天终于黑了。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

海面上黑鸦鸦的,唯有靠维多利亚湾那边依稀可见貌似游轮的丁点灯光;如弯弯娥眉一样的残月,在钻出云层后不久就不知了去向。

还是商家聪明,在这节日前后开足了马力,强烈的灯光将酒店照得如白天一样的雪亮。

蜿蜒的海岸线,生长着无数来自热带雨林的细叶棕榈,形似一把把没有打开绿纸伞直插在海岸,又像一个个警惕的哨兵凝视着茫茫的海面难得一回举家同行的快乐之旅,海滨浴场的合家欢;这也是南迁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家庭式度假的浪漫。

从浴场回到酒店正值晚餐的时间。

按照我的提议,不点大鱼大肉,更不赶时髦吃那些腻人的海鲜,各取所需的好,就来一次家庭式的自助餐。

呵,全体通过,一致欢迎。

端午节到了,善于精打细算的商家最知道在这个时候赚一把。

这不,那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馅料,五彩线扎的粽子如鹤立鸡群似的摆放在玲琅满目的点心当中,还有平时少有的艾叶水煮鸡蛋也在不锈钢的酒精蒸里热气腾腾。

还是女儿心细,见我驻足凝神的看着,似注意到我的心思,所以就专门要了一份,不但可以渲染下过端午节的气氛,也可以趁此尝尝鲜。

在这粽子甜绵棕叶绿,艾叶飘香鸡蛋黄的季节里,能体验盛世中华的祥和,阖家团聚的欢颜,乃是天之赐福,祖上修来的善缘。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时刻,我想到还在老家的母亲,绵绵的思绪又将我带回那个儿雏母苦的童年六十代末,七十年代初的农村,是出了名的穷,别说吃上包粽子,相类似的节日能饱餐一顿就是万幸。

那时过端午节,村里人很少会包粽子吃,最多也就为了自己做顶梁柱的老公抓一把艾叶,将平时如宝藏一样珍藏起来的鸡蛋拿来做一碗艾水鸡蛋汤,为泥里水里打拼了半年的男人除除湿,驱驱寒。

而我母亲却不同。

年轻漂亮又贤惠的妈妈不但要服侍好公公婆婆和爸爸,更加疼爱她的儿女,哪怕是平时不吃不喝也不能让孩子们白吃个“囊想”(方言:梦想的意思)。

每逢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就会很早起床,拎着竹蓝,牵着半梦半醒的我和婶婶大妈哥哥姐姐们一起,去家约莫十五里地的山上挖草药,镢艾棘,剪粽叶,刨食辛。

艾叶又飘香五年级作文

艾叶又飘香五年级作文

艾叶又飘香五年级作文
每每看见那盘旋向上的艾叶,看见那如无瑕翡翠的艾叶糍粑,闻到那沁人肺腑的清香,时空的大门便会突然敞开。

穿过时空隧道,到达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一天,熟悉的田野,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草地,熟悉的事情……
那天,阳光明媚,正是个大好天气,正适合去田垠、路边,门前屋后采摘艾叶来做艾叶糍粑。

我和爸爸背着小篮子,到处采摘艾叶。

当然,你不用怕找不到它,只要跟随着它的清香,必能找到。

太阳看见我们采的艾叶飞进篮子里,把柔柔的阳光,撒在我们身上。

采完艾叶,便到了最重要的部分——做艾叶糍粑。

把艾叶洗净,再用热水焯一遍。

浸泡过后,捣烂艾叶,顿时香气四溢,让人沉醉。

捣烂后,把糯米粉和艾叶混合,做成艾叶粉团。

再把艾叶粉扯一团放在手上,挤压变成薄片,再包进一些馅料,包合,便可下锅。

不过几十分钟,便可开吃。

抓一个糍粑放进嘴里,馅汁流出来,赶快伸出舌头*干净。

当然,它那清香便也伴随着馅吞了下去,回味无穷。

待到今日,艾叶又飘香。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五月五,又是一个端午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插一束艾叶,他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使人闻着,感觉神清气爽,淡淡的清香把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1 0年前,我才4岁,外婆在五月五这一天在房门上插上那么一束叶子很长的叶子。

我问外婆:“外婆,这是什么?”“这是艾叶。

”外婆一边说一边插艾叶。

“为什么要插艾叶?”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是为了避邪。

”外婆边说边从凳子上下来,走进厨房去了。

我也跟在外婆的后面,走了进去。

只见桌子上有几片比刚才插的艾叶还大很多的叶子。

只见外婆从众多叶子中抽出三片,迅速折成了一个三角体,把像米的.东西倒进去一些,但这种米比较小,然后外婆抓几个板栗和拿一些切好的肉放进去,然后再把剩下的叶子绕着这个三角体转。

从旁边的绳子抽出一根,把三角体绑起来。

按照这个步骤做了十几个,放到蒸笼里,开始蒸这个东西。

“外婆,这是什么?”“这是粽子,很好吃的。

”“为什么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个爱国诗人是什么?”“孩子,你还小,等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过了一段时间,外婆叫我去吃粽子,外婆为我掰开叶子,里面是个三角体,还有板栗、肉……我咬了一口,好香啊。

吃完了粽子,该去看龙舟了。

外婆把我带到了河边,只见河边站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大声助威,只见河里有几条龙船,几个人在使劲地划着。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

又是一年艾草香 清明时节,雨丝纷纷作文

又是一年艾草香 清明时节,雨丝纷纷作文

又是一年艾草香清明时节,雨丝纷纷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Title: The Aroma of mugwort Again: A Rainy Qingming FestivalIn the gentle drizzle of spring, the annual Qingming Festival arrives, bringing with it the familiar scent of mugwort. This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omb-Sweeping Day, is a time when Chinese people pay their respects to their ancestors. The air is filled not only with the melancholic pitter-patter of raindrops but also with the soothing aroma of mugwort, a herb that symbolizes purification and warding off evil spirits.The rain, like a mournful melody, falls gently on the earth, washing away the dust of winter and awakening the slumbering life. It's a poignant scene, as families carry baskets of offerings, flowers, and paper money to the graves of their loved ones. Under the grey sky, the color of the world seems muted, reflecting the solemn mood of the day. Yet, amidst this sobriety, the sweet and medicinal smell of mugwort adds a layer offort, its presence a reminder of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Mugwort, with its green vitality, stands resilient against the April showers. Its fragrance, mingling with the damp earth, fills the air, offering solace to those in grief. It is believed that burning mugwort can cleanse the air, protecting the living from malevolent spirits while guiding the souls of the departed to the afterworld. This age-old tradition adds a spiritual dimension to the festival, connecting the living to their ancestors in a profound way.As the rain continues to fall, the sound of laughter, tears, and memories blend together, creating a symphony of emotions.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more than just a day of remembrance; it's a celebration of life, an acknowledgement of our roots, and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bonds of family. The aroma of mugwort, carried by the rain, serves as a gentle reminder of the cycle of life, death, and renewal.---又是一年艾草香,清明时节,雨丝纷纷。

艾叶又飘香作文

艾叶又飘香作文

艾叶又飘香作文《嘿,艾叶那股香哟》哎呀,你可不知道,每年一到那个时候啊,艾叶就开始飘香了。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夕,我跟着奶奶去采艾叶。

我们来到一片小山坡上,那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艾草。

奶奶说:“这艾叶啊,可好啦。

端午节的时候,挂在门上可以驱邪呢。

”我看着那些艾草,长得高高的,叶子有点像羽毛,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白毛。

奶奶弯下腰,开始采艾叶。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把艾叶摘下来。

艾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闻起来特别舒服。

我一边采一边问奶奶:“奶奶,这艾叶除了挂在门上,还能干嘛呀?”奶奶笑着说:“这艾叶啊,还可以用来洗澡,能驱蚊子呢。

还可以做成艾叶粑粑,可好吃啦。

”我们采了满满一篮子艾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到家,奶奶把艾叶分成了几部分。

一部分挂在了门上,一部分用来洗澡,还有一部分准备做艾叶粑粑。

奶奶先把艾叶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

煮好后,把艾叶捞出来,放在盆里,加上糯米粉和白糖,揉成一个面团。

接着,奶奶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子,再把小团子压扁,做成艾叶粑粑的形状。

最后,把艾叶粑粑放在锅里蒸。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来了一股浓浓的艾叶香。

我迫不及待地等着艾叶粑粑出锅。

终于,奶奶把艾叶粑粑端了出来。

我拿起一个艾叶粑粑,咬了一口。

哇,甜甜的,软软的,还有一股艾叶的清香。

我吃得可开心了。

从那以后,每年端午节,我都会想起那股艾叶的香味。

艾叶飘香的时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嘿,这艾叶啊,真是让人难忘。

以后每年,我都要和奶奶一起去采艾叶,做艾叶粑粑,感受那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嘿嘿。

端午时节艾飘香

端午时节艾飘香

不经意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对于端午节的回忆,我总是沉醉于艾叶清香中,时光总是随缘而来,端午节恋着炎炎夏日,而这个时节,正是阳光融融;渐热腾起的日子,农村沟壑里的艾叶疯长着,淡淡的清香便随着夏日的和风四散而来,让人在吸入肺腑的一霎那,顿感心旷神怡。

我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已有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的情景也时不时的在我心灵深处砰动着,那时候,我家居住的村庄,是中原农村中最古朴的村落,村边的小河潺潺流长,清澈见底的清流中,鱼欢虾跳,河边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时而枯黄;时而泛绿,到了春末夏初,在河边的台地上,还会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稀稀疏疏开着几朵野花儿,美妙极了。

我爱我的家乡,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年青纱帐起的时候,那里总是被一片绿色包围着,绿色催生希望;催生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懵懂的年华,是人生中最为璀璨的时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我们最热爱的家乡,那个古朴的农村,留下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最为有趣的故事,比如在青纱帐里捉迷藏;再比如在堆满黄橙橙小麦的麦场上打陀螺,还有就是在每年的端午时节,到村边的河道里割艾草,每每到了这个时节,我和小伙伴们心中的惬意劲,好像用任何言语都难以表达,艾叶的清香,醒神明目。

端午时节艾飘香,在我今天生活的城市,人们把往年收割的艾叶碾成末并制成艾灸棒,不知从何时起艾叶又成了能让人们防治百病的保健品,保健品之贵重常令我叹为观止。

而当每年端午时节,当我看到郊区的农民用机动车满载着嫩绿艾叶到城里买卖时,心中的回味便会油然而生,艾叶的清香在心灵里飘逸着&&..。

又是艾叶清香时_900字

又是艾叶清香时_900字

又是一年清明时,天朗气清,草长莺飞,漫步田间小路,听那清风中清脆的鸟鸣,看那枝头上肆意抽芽的枝叶,确是外出踏青的好时光,实在让人感到惬意。

不远处,那一片低矮的艾草嫩绿嫩绿的,走过去一闻,夹着淡淡的清香。

那是在农村极为普通的草本植物,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簇簇。

它的生命力顽强,只要根还在地里,即使被收割了,在来年很快又会长出来。

清明时节,艾叶还是鲜嫩鲜嫩的,便是采摘艾叶的好时机。

犹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采摘艾草,做艾粄。

记忆里,逢到清明时节,奶奶便会拿着竹编的菜篮子,和村里的几位叔婆去田间采摘艾叶。

一个下午便可采摘到半箩筐的艾叶,随后便开始挑选,过水洗净。

接着奶奶便把洗净的艾叶和糯米粉放入锅里,锅里加水,灶里加柴,待到蒸烂后,便倒入盆里,再加入糯米粉,用力和成面团。

紧接着取出一小块的面团,制成粄,把花生粉和芝麻等馅料放入其中包好,放在备好的芭蕉叶上。

最后再放入锅里蒸煮二十分钟,一锅清香的艾粄就这样完成了。

其实小的时候,我没啥耐性,没帮忙做过艾粄,也很少认真地观察奶奶做艾粄。

唯有在艾粄蒸熟的时候,我才兴高采烈地从奶奶手中接过艾粄,美滋滋地享受着。

再后来,在外读书的缘故,就更少看到奶奶亲自做艾粄的过程,不过每次清明假期回家,总能看到锅里蒸好做好的艾粄。

我在想,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善言语,一辈子勤劳谦卑,一辈子在地里打转。

面对早年的不幸遭遇,她强忍着泪水,承受着悲痛,和爷爷硬是在田地里开辟了新天地。

那时的爷爷挥舞着鞭子,吆喝着水牛,扶着犁耙,犁翻着泥土,奶奶则挑担浇水、弯腰施肥,虽是劳累,却极少怨言;那时的奶奶起早贪黑,打理着田里种的冬瓜,喷药除草,不在话下。

记得有一年暑假,家里刮风下大雨,爷爷奶奶为了抢收冬瓜,减少损失,硬是在风雨中挑着冬瓜往铁棚里堆放,全然不顾早已淋湿的衣服。

我想,大概因为如此,我也顺利完成学业,立足社会。

如今,又到了清明时期,奶奶又如往常一般,蒸好了艾粄在锅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到艾叶飘香时。

在所有节日里,我最喜欢端午节。

先是气候原因,白天尽管艳阳高照,但从傍晚开始,晚风习习,凉爽舒服。

晚上很晚才回来,第一次看到,楼下的那家小饭菜馆的女主人,收起了每天都支着麻辣烫摊位,在门口,那块不太大的地方,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

她家九岁的儿子,今天也没有象平常一样,在外面的一张偶尔不会有客人来吃饭的桌子上写作业。

女主人一直跟我说她孩子上的和平里四小,后来我是通过看校服背后的汉语拼音,知道了是专为外地务工人员办的宏志小学。

没去纠正。

甚至不认为她这叫虚荣。

依然象往常一样,女儿做完功课,她喜欢去跟小哥哥玩儿。

就让她去。

一盆枣,一盆糯米,还有一摞粽子叶,忙活的身影在灯光下,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剪影画面,轮廓清晰。

只在瞬间,感觉到了什么,我找到了我最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就是这样的场景,一家人在一起忙,聊着天一起说笑着。

每颗粽子,都带着幸福的味道。

试想,现在除了饺子之外,还可以有兴致一家人在一起劳作的,就是包粽子了吧。

生活在快节奏的年代里,有谁还有兴致去做元宵吗?还去打月饼吗?我想就算有,也少了。

想起了小时候,在院子里,树荫下,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打叶,奶奶包,喜欢吃豆沙和小枣的。

豆沙是一定要自己做的才好吃。

可豆沙的制作过程复杂,先要把红豆泡上几个小时,然后用水熬,要把红豆皮时不时的捞出。

这样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豆沙。

要时常搅拌,否则容易糊。

味道就不好了。

熬好之后,要用事先准备好一个大盆,上面放着一个细细的筛子,把红豆浆全部都倒下去,这样,筛子上留下的是豆皮,流入盆里的就是纯的豆沙浆了。

工序到这里还没结束,要再把这些豆沙浆再倒入一个大大的的豆包布口袋里,挂起,空干。

当豆包布口袋,再没有水份出来的时候,打开一看,那里全是细细腻腻的豆沙。

以为这样结束了吗?不,还没有,现在开始,起火,还要把豆沙加上糖,在锅里翻炒几下。

再加上些小颗的核桃仁。

这才算完工。

我喜欢跑前跑后的当着小伙计,因为这样就可以时不时的偷吃。

奶奶可不喜欢不劳而获的家伙。

那香香滑滑的豆沙,在嘴里只做片刻停留,便随着一股香甜的味道下肚了。

舔舔嘴巴,还是意犹未尽。

妈打来电话说又包粽子了,豆沙的。

我说那多费功夫呀,又你一个人,得用一整天。

妈说“等你们回来一起吃。

”这是一种信号,妈想我们了。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和老公带着孩子一起回家,做做饭,洗洗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