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午”
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7篇

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7篇最新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7篇端午这一节日主要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和爱国志士,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先的追思和缅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到处是喜洋洋的气氛。
节日是生活送给人们的礼物,因为在热切等待充满惊喜的过程中,所有的准备都是甜蜜的。
端午节的前几天是最热闹的,勤劳的人特别忙碌而开朗,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首先,端午节是一个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
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汨罗江。
屈原投江之后,人们让万舟齐发,用呐喊鼓乐来吓退蛟龙,以此崇敬和怀念屈原。
其次,端午节是一个卫生节日。
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插艾叶驱蚊、驱蝇、驱虫、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一种很壮观、很有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对增强体质,促进社会团结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一个美食节日。
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
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颜色品种非常多。
从形状上来看,有四边形、锥形、菱形等等。
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枣,在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和其他馅料。
各位同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但一些传统习惯已经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们能好好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好好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谢谢大家!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篇2】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23多年的历史。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800字:粽叶飘香话端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800字:粽叶飘香话端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800字篇1:粽叶飘香话端午端午节到了,家家都飘出粽子的香味。
节日的味道随着粽子的清香沁入肺腑。
试想,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粽子,还真的很难找到其他属于这个古老传统节日的特征。
沈从文的《端午日》里那样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一点点消失在时代的步伐中。
可那些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怀念。
我也总会在这个传统佳节之际不由的梦回童年,一遍遍在心里回味儿时过端午的情景。
老家在苏北一个偏僻的乡村。
每年端午,都已是农村的“大忙”季节。
家里人多劳少,农忙的时候,我都是算是主劳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专门在家里忙家务。
记得那时爸爸会一大清早就到镇上称点肉,买点鱼放在家里。
平时吃不上这些,也只有过节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
我则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务,就提着篮子,去田间地头采集各种野草回来留着下午烧水洗澡,说用端午这天百草烧水洗澡可以保整个夏天身体健康,不生皮肤病。
那时在农村老家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百草当中最重要的是艾草和菖蒲,当然还有河边的金银花,田头的薄荷草等,我把各种野草采回来,放在我家那口八张锅里,把锅里放满了水,再在锅里放些鸡蛋和蒜头(有时蒜头是放在灶膛里烤的),这些都是必须得有的,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然后就开始烧,一直把水烧开。
烧开的水,是青绿色的,水烧开了,鸡蛋也煮熟了,蒜头也煮烂了。
蒜头我们不稀罕,我们稀罕的是煮鸡蛋。
我们姐弟几个最起码可以一个人分到一个鸡蛋,因为平时鸡蛋都要省下来卖钱补贴家用的,只有端午这天才能吃到煮鸡蛋。
那时我们总是把圆滚滚热乎乎的鸡蛋捧在手里把玩,舍不得吃。
鸡蛋壳也沾染上了青绿色,看起来更加诱人,闻起来除了蛋香还有清香。
那时的我们经常是把鸡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的剖开鸡蛋壳,慢慢的把鸡蛋吃掉。
水烧开以后,捞出里面的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桶里,待温了后洗澡。
把弟妹们洗好澡以后,还得给他们系上丝绒线。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二、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端午节》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3、故事《屈原的故事》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5、粽子若干三、活动过程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四、活动延伸(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五、资料库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6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6篇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6篇端午,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篇1)全体同学:下午好!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
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端阳,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
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还有悬钟道像以驱邪,挂艾草以避邪驱瘴,佩香包驱瘟等。
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出自当代诗人文秀笔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
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下一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
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青粽飘香,端午的气息为日渐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清香。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棕叶飘香话端午作文500字

棕叶飘香话端午作文500字棕叶飘香话端午作文一肉粽飘香,端午节随风而至。
妈妈却抱怨现在的节日越来越没有“节味”了。
外婆说:“今年的端午节,我们自己包粽子吧!”周末,我们在礼嘉的嘉陵江边采了一些毛竹的叶子和一些艾叶。
妈妈说:“毛竹叶子是用来包粽子的。
”回家后把毛竹叶洗干净放入锅里煮了一会,外婆把泡好的糯米有的和上了腊肉粒有的和上红枣。
接下来,包粽子的重头戏就开始了,妈妈拿起一片竹叶,把它裹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和好的糯米装在漏斗中,合上竹叶,系上棉线,一个圆锥形的粽子呈现在我的眼前。
看上去很简单嘛,我也学着包了起来,可是竹叶都在我的手里坏了好几张了,粽子呢?却一个都没有包好。
我失望极了。
妈妈说:“要耐心,左手把竹叶固定好,右手把糯米放入竹叶中,然后包好系上棉线,系线上力度要恰到好处,太紧,叶子会坏掉;太松,粽子要散掉。
”用上妈妈说的方法,一个丑不拉几的粽子在我的手里诞生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熟。
还没有放凉,我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吃了起来。
也许是自己包的,感觉特香特好吃。
在门上挂了艾叶,心里虽高兴,但正如妈妈所说:“少了一点过节的味道。
”突然想到了“传承”这个词,真希望中国节能过的比“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有味道,过得有浓浓的中国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
端午节流露的是地道的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钦佩,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
棕叶飘香话端午作文二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设立的。
我们家要包粽子,我包了一个又一个,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样子怪异,结果妈妈说:“这样不合格,让妈妈来教你吧。
”说着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竹叶拿在手上,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放糯米、大枣,然后折叠竹叶,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线捆绑起来。
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个又一个。
我看到自己包的粽子有模有样的就按耐不住心头的喜悦,妈妈也赞不绝口。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精选47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精选47篇)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精选4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篇1每年五月五,岁岁端午节。
这一天,我国人民习惯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
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
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
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
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
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
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在我国文学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
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篇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古到今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节,我家门上都会挂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妈妈买的,门口就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
我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就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挂菖蒲和艾草呢?”妈妈摸摸我的头说:“端午节有许多的传说,其中就有说这一天是个恶日,有各种蚊虫妖邪出现。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6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6篇端午节那天,满屋子都是一股淡淡的粽香,我吃着自已包的粽子,我想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粽飘香,粽子香,学包粽子的过程更香!下面一起随店铺来欣赏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作文吧。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1:农村里的人对于端午节并不陌生吧,城市倒没有那种味道了吧。
记得往日农村里的端午节,我是感觉到很新鲜的,不仅要包粽子,外婆还会从哪儿摘来一些菖蒲还是什么药草,折成一把剑的样子(我感觉很像剑),挂在大门前两个门神上。
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听说是可以驱邪避讳的。
粽子也是多种多样的,猪肉棕是肯定有的,还有枣棕、豆沙棕、芋艿棕,粽子里放进外婆自己家腌制的辣椒,可香了!印象最深的还是上面提到的药草。
听说药草还可以赶蚊子,我对于它既好奇又敬畏。
一次,我晚上做梦梦到了鬼,我在梦里是心惊胆寒的,那厮把我抓起来,带我飞走了,正飞出门时,两位门神手持利剑,施出法力,把鬼降服了。
而我在梦里看到的两把剑,就神似菖蒲。
写到这儿,我眼中滚出了热泪。
我不是对于那厮的恐惧,而是在想,我在什么时候失去了它们呢?想想真是悲哀。
如今,我也没有对于鬼的害怕了,因为,我现在并没有理由去害怕它,我也没有一颗乡村的心。
即使有,在这城市里也是不习惯的。
我现在畏惧的是人们的心鬼。
而如今,香喷喷的粽子也没有了。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2:端午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每年,人们都将在这一天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怀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年,外婆又要包粽子给全家吃,我很好奇,粽子究竟是怎么包的?我决定向外婆请教,自已也包出几个好吃的粽子来。
一大早,外婆就忙开了,我也赶紧过去帮忙。
外婆先将糯米淘好,放在一个大盆里,又准备了好多块腌肉,几个蛋黄。
由于还要包肉粽,因此外婆又拿来酱油,往米盆里倒了些许,搅拌了几下,米马上就变成了酱油色,接下来,就要开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张箬叶,手把手教我。
她拿住箬叶的两端,卷成一个漏斗状,往这里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间放上一块咸肉,然后将它抚平,看不出一点儿向上凸的痕迹,再将没有碰到米的箬叶向前折,再将多余的部分向两边折,用手将它捏住。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6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6篇粽叶飘香!在这个端午节里,香味四溢,许多人都准备了粽子,品尝着传统美食,和家人一起欢度节日。
下面,我来谈谈我和家人一起过端午的故事。
我家的传统,是每到端午节就一定要包粽子。
小时候我曾经偷偷摸摸地想着,如果我告诉父母我不喜欢包粽子,他们会不会答应呢?可是等到端午节的时候,我还是跟家人一起在厨房里忙碌起来,揉面、拆叶、洗糯米,一顿热热闹闹的忙活。
经过了这样的一次包粽子,我渐渐意识到,传统,是需要我们去坚持的,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与每个人的生命都息息相关。
望着手中的大粽子,我又感到了深深的情感涌上心头。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现在,已经是我自己过节了。
我的日子和小时候的家庭聚会大不一样,只有一个人在身边。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珍惜这个节日,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感受到了与亲人同在的喜悦。
这个端午节,我给自己买了新鲜的粽叶,准备自己包粽子。
这一次不再是别人做给我吃的粽子,而是自己动手包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手艺不好的人来说,能成功包出口感好看美的粽子绝不是易事。
第一次包,粽子大的散、小的紧,仿佛下场的豆腐干。
第二次包,粽子还是紫修一样的大,不过口感还是那般的好,并不是很重口味。
第三次包,成品是小巧玲珑,满是糯米、肉香,多次尝试之后,我成功了,放下心来。
这个长长的端午,我把自己独处的时间尽几乎了全部都放在了做粽子上。
整个房间把我的能做粽子的地方都占满了,包着粽子还有泡着菊花茶休息的时间。
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我不仅成功了,而且还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口感。
这种感觉真好,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现在,我能够在这个端午节里,尝到原汁原味、用心做出的口感极佳的粽子,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粽子是端午最传统的节日食品,也是人们传承优秀文化和习俗的证明。
在端午节期间,吃粽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无论是包粽子,还是品尝粽子,在家里或是外面,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粽叶飘香,端午佳节,一片和谐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在这个节日里,每天都是走到店外面的人,买粽子、买包子,让你体验真实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设计了“粽叶飘香——话端午”这次主题班队会,以“走进端午、话说端午、描画端午”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四(2)教室
【活动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准备材料。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一)走进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合:“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说由来。
主A: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吗?关于端午节,你们又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
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
(生讲《曹娥救父的故事》、黄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话习俗。
主B: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撮五彩线、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等。
)
主B:那你们知道在我们锦州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悬艾叶菖蒲、吃绿豆糕、撮五彩线等。
)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
主B:谁能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
主A: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那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
(屈原跳江后,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端午节哪些习俗的由来呢?(生结合屈原和黄巢的故事谈喝雄黄酒、悬艾草的由来)
主B:端午的时候,人们还要佩香囊、撮五彩线呢,你们知道五彩线由哪五种颜色组成呢?人们为什么撮五彩线呢?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这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
青、白、红、黑和黄色。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
)
3、端午赛诗会。
主A:我们知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称作“诗人节”。
现在谁来朗诵一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篇。
(生可以选择其他与端午节有关的诗篇)
(1)七律《端午》(老舍)
(2)《浣溪沙》(宋·苏轼)
(3)《端午》(文秀)
(4)《渔家傲》(宋·欧阳修)
……
主B: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4、端午习俗小游戏。
主A:今天,我们的许多活动也与端午节密切相连,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棱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
请问是什么呢?(谜底:粽子)
(1)包粽子比赛。
主A:下面我们就来个包粽子比赛,怎么样?
(主持人讲规则: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准备好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包得又快又好。
)
(2)撮五彩线比赛。
主B:接下来我们进行撮五彩线比赛。
(规则:每组两人合作,把各自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主持人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
)
(三)描画端午。
主A:为了纪念我们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班的同学们都办了手抄报,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评选出优秀的手抄报。
(分小组展示手抄报)
合: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主B:“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
现在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辅导员讲话:看了刚才的主题班队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
我们记住了屈原,记住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我把屈原的这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你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勉励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