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午
五月粽叶飘香唯美句子

五月粽叶飘香唯美句子
1. 五月,粽叶飘香,流动着岁月的记忆与情感。
2. 粽香四溢,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瞬间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
3. 精致的包裹中蕴含着妈妈的爱,这是五月的温馨。
4. 粽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想起那个心暖身安的故乡。
5. 在五月的粽叶飘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愁与归属。
6. 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7. 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块温馨的情感符号。
8. 五月的粽叶飘香带来的不仅仅是食物的美味,还有家人间温馨的感情。
9. 粽子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怀念和回忆的载体,它让我们想起了那个曾经的日子。
10. 五月的粽叶飘香,让我们感受到了旧时代的淳朴和真挚。
少先队活动课案例《粽叶飘香话端午》

少先队活动课案例《粽叶飘香话端午》选题分析(从“上情”“地情”“学情”三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的确,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
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
本单元通过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人格修养。
让广大少先队员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基因。
队员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队员深入地去认识端午节,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队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培养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队员主体参与意识,培养队员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的精神。
活动过程:活动序曲1.师生共同观看端午节宣传片的视频,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视频中初步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2.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辅导员和两位主持人依次吟诵端午儿歌上场,由此切入活动主题:端午节。
师: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男: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文案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文案
1. 端午佳节,浓情浪漫,粽叶飘香,弥漫整个夏日。
2. 粽香渗透空气,美味唤醒味蕾,让浓情的端午节更加珍藏。
3. 手工捆绑,汗水浸润,每一只粽子都是爱心的延续。
4. 粽子暖暖入口,幸福溢满心间,浓情端午正是因它而生。
5. 粽香飘溢,扑鼻而来,如同冬日里的浓情拥抱。
6. 粽叶包裹着浓郁情感,每一口都是真情的味道。
7. 端午节的祝福,从粽香开始,茫茫人海间传递温暖的暖流。
8. 粽子是浓情的使者,无声地传递着无尽的关怀和思念。
9. 粽香的味道是一种回忆,承载着家的温暖和亲人的感情。
10. 只需一口粽子,感受端午的浓情与甜蜜,尽在舌尖间。
11. 一颗粽子,藏着千种情感,每一层粽叶都写满了思念的篇章。
12. 粽叶编织着一段段浓情,美味绽放着家的温馨。
13. 粽香四溢,宛如一缕缕幸福的气息,灌溉着日子的流转。
14. 端午的粽子,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有着老祖宗的浓情。
15. 粽叶丝丝入扣,紧紧系住心与心,传递着真挚的情感和祝福。
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句子(精选270句)

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句子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句子(精选270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句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句子11、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
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
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
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2、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您端午节快乐!3、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4、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5、又到端午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忘不了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给您带来又香又糯的各种口味的粽子,祝您端午节快乐!6、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
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7、五月五,到端阳,又是佳节好时光;荡起浆,推开浪,赛舟驰骋处处祥;饮雄黄,佩香囊,除菌防病保健康;兜粽香,沐兰汤,快乐祝福冠群芳!端午节愉快!8、那时的端午节每每会到河边采来苇叶,傍晚我们围坐在母亲身旁,看着修长柔软的青叶,是如何在母亲手中变成一只只棱角分明,却又圆润的粽子。
那时只是想着如何能多吃两只,而忽略了母亲看我们时的眼光。
渐渐长大,渐渐明白,那一根根缠在粽子上的丝线,就像母亲的心思一样柔软。
9、绿绿粽叶裹吉祥,喜庆节日又端阳;清清江水游龙舟,淡淡黄酒解烦忧;喜气祝福好友送,填满真诚情意重。
预祝你:端午快乐,万事吉祥!10、端着夏日的清凉,端着美丽的心情,端着真诚的祝福,我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提前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端午快乐!11、上课时老师讲到端午节以及中药,突然有这样的想法:窃贼永远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相反,会失去重要的东西。
粽子飘香化端午节作文6篇

粽子飘香化端午节作文6篇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
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
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粽子飘香化端午节作文6篇,以供大家参考!粽子飘香化端午节作文1端午节带着一丝露水在甜美的睡梦中到来了。
我正做着吃粽子的美梦,妈妈亲切的声音却将我拉回了现实:“起床啦!吃完早饭来包粽子!”一听到粽子,我那固执的起床气立刻烟消云散,随即就从床上坐了起来,用脚把拖鞋一勾,飞奔着往厨房跑去。
到了厨房,我把早餐胡乱往嘴里一塞,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接着飞快地跑到妈妈旁边坐下,看着妈妈熟练地抱着粽子。
在妈妈的手下,一个个粽子像是一个个有灵性的小精灵,不一会儿就变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粽子。
看着妈妈那双神奇的手,我跃跃欲试,也想创造奇迹。
于是,我拿起了粽叶,双手往中间一拐,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圆锥形的容器。
我抓起一把糯米,往圆锥里放,可那糯米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偏偏不肯听话,全跑回了盆里。
我抬起粽叶一看,咦?怎么有个小洞?我再次把粽叶重新折一遍,把糯米放进去,可这些个小朋友还是不领我情,又往下钻去。
糯米到了妈妈的手上就乖乖听话,一粒都不会漏。
我仔细盯紧妈妈的手,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原来妈妈把粽叶卷成圆锥的同时还在底下折了一个角,这才不会漏米,我在心里默默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果然调皮的糯米们都安安静静地呆在里面了。
就在这时,我听见妈妈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包好了吗?就差你这一个了。
”我惊讶道:“妈妈你怎么包得这么快?”妈妈笑了笑,对我说:“因为我包得多了,熟能生巧呀。
”我恍然大悟,随后将手中的半成品交给了妈妈。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想把它做好,就得反复练习,就会取得好的效果!粽子飘香化端午节作文2“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粽叶飘香话端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粽叶飘香话端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端午节民俗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端午节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熟练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学会利用PPT、思维导图法、树形图法等加工、呈现信息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学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善于学习的态度,宽容的态度,善于与多种文化进行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诗词文化及其它国家过端午节的风俗,激发对端午节知识的探究兴趣,培养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2.难点:学会用多种信息获取途径和信息加工、呈现的方法对端午节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看!是什么?生:粽子。
师:想吃粽子,那得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才行。
吃粽子是我们的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那端午节具体时间是哪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至少说出3个?师:国外有哪些国家也过我们的端午节?那我们国家的端午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是哪一年?小结:看来我们对端午节的认识了解还不够,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每年只知道是过端午节吃粽子、过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就只知道吃饺子,我们更要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和内涵,刚才那个问题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沉浸在粽叶飘香的端午节里,追忆端午,漫话端午。
(二)激发兴趣,生成问题1.欣赏图片师: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各地人们过端午的图片,想欣赏一下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端午世界。
师介绍:来自五湖四海、风味独特的粽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方风俗;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的庆祝仪式,就连海外的国际友人们也热闹非凡的过起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2.师生交流师:图片欣赏完了,哪幅图片的场景让你印象深刻,你有什么想说的?请你。
师:这节课我们要做一个有关端午节方面的调查研究,你对端午节哪方面感兴趣,想研究它哪方面的内容?3.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真不少,在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进行一一展开研究,我们可以大致归纳成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端午由来端午风俗端午诗词海外端午(三)小组交流,确定问题师:为了避免小组之间研究问题的重复,我们可以先小组内预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小组长之间协商,确定每组的研究问题;最后将组别的标签贴到黑板上对应的研究问题前。
热门的粽香情浓话端午演讲稿2022

热门的粽香情浓话端午演讲稿202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又是新一年端午节将至,是时候开始拟写端午节演讲稿了。
怎么动笔写端午节演讲稿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热门的粽香情浓话端午演讲稿2022”,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热门的粽香情浓话端午演讲稿2022【篇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端午节,门口放满了艾,香香满满,吃粽子,洒白酒,把龙舟下水。
这些都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规模入侵,x国人不再在意流传了几千年的x国传统文化,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感到难过,问端午节是否不再是最后一个名字。
不用说,这么多年来,xx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离不开吃。
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绿饺子,元宵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就更不用说了。
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xx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饮食习俗——.如今,满足温饱的人们正在全面走向小康社会。
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突然失去了它独特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我们保留了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
比如当代有多少年轻人熟悉并会使用繁体字?连字都不懂怎么理解古文化?再比如造纸。
由于xx国造纸的工业化生产,传统手工业丧失了。
很多优质的宣纸只能在日本或者韩国买。
它们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的造纸技术,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以端午节为例,它已经融入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
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轮子节,这是一个祈祷水稻移植后丰收的日子。
长期以来,xx国人注重创新,但他们往往忽视对传统的坚持。
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精神文明的第二个断层会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国家的才是世界的。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国外节日的繁荣与传统节日的疲软形成对比,凸显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中国 传统 文化 广播稿

中国传统文化广播稿中国传统文化广播稿「篇一」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欢迎收听本期的红领巾广播。
甲:本次广播由三(6)班为您主办。
我是主持人张甜甜。
乙:我是主持人王泽萧。
甲: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下面欢迎收听我们班叶乙菲同学为大家播报本期的天下大事。
略甲:他们两知道得还真不少,接下来就再次请叶乙菲同学来给大家侃侃校园新闻吧!略甲:今天我们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粽叶飘香话端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古文化由于大海、高山、沙漠、草原、森林等地理环境的局限,成就了自己的独立性,并在漫长的岁月里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保持了从未间断的完整性。
中古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传承悠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原生文化。
中古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渺无垠。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依托夏至时间节点,传承着古老的年节习俗,端午作为五月五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并接纳了屈原沉江的传说,发展为一个全民族的民族大节日。
正是由于社会上下层民众,对端午节日习俗的共同重视,才保证了它传承千年的生命活力。
今天让我们在传统节日即将到来之际,共同来品味端午,欢快的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具体内容如下:大家都知道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下周一就是端午节。
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请听听我班同学的介绍吧!故事概况:①屈原投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的味道
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最为人们所知晓的原因是为纪念二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
低年级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节日到来之际,特设计此活动。
学生通过弥漫在节日的粽香味、文化味、爱国味,了解到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对屈原有了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活动目的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传统的习俗、节日美食、端午节的童谣等。
2.通过了解端午节习俗、美食及含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活动年级
二年级
活动准备
1.收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资料,收集端午童谣。
2.活动PPT。
3.各种馅儿的熟粽子、盘子、保鲜膜艾叶、菖蒲、长命缕、香囊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揭主题
1.出示谜语老师先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
”它的谜底是什么?
2.粽子是一种传统美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二、尝美食,知渊源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粽子,(师举起粽子介绍):它们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包成三角圆锥形,这是小脚粽,有的包成筒状,叫枕头粽。
这种呢,更是别具一格,像一只猪蹄。
2.粽子的馅各富特色,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你的粽子是什么馅儿的?生介绍。
(火腿馅、红枣馅、花生馅、赤豆馅、豆瓣馅、葡萄干馅)
3.大家尝一尝,味道怎样?(每人吃一块)给大家介绍一下。
(味道的粽子,有的
甜,有的咸,还有的是白粽,黏黏的,米粒像珍珠一样晶莹。
怎么样,好不好吃?)板书:粽子飘香
4.粽子与什么节日有关?
为什么端午节时,我们要吃粽子呢?课前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就端午节的来历方面,获得了什么信息?(生交流发言)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看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5.屈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可歌可泣啊!纪念屈原是端午节的来历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还有什么来历呢?
生讲故事《伍子胥的故事》
6.除了纪念屈原、伍子胥外,还有的传说是纪念孝顺的女子曹娥等,学者闻一多则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7. 2007年,“端午节”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来,端午节不光是一个散发着浓浓粽香的节日,还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符号。
(板书:文化气息)
三、查资料,议风俗
1.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端午节还有许多不同的节名,你知道它有哪些名字呢?(重五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浴兰节)
2.大江南北,端午节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学生交流。
(1)吃粽子。
(2)赛龙舟(相机出示视频:赛龙舟)
粽子我们已经尝过了,一起来看一段赛龙舟的视频。
赛龙舟真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它体现了中国人的速度与力量,智慧与激情!
(3)挂艾草、菖蒲古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草味道浓郁,能驱虫杀毒。
绿色的菖蒲像剑一样,传说能避邪消灾。
(4)饮雄黄酒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但是它是不能直接喝的。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素贞在端午节饮了雄黄酒,就现出了原形。
(5)佩长命缕
古人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缕系在小孩的胳膊上,人们称之为“长命线”。
这五彩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共同抵御邪祟灾瘟;还有人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总之,这五彩丝线,威力无比。
(6)戴香囊香囊有的叫香袋、香包、荷包,有的是用棉布做的,有的是用丝绸
做的,款式精美,形状各种各样,上面绣着不同的图案,玲珑可爱。
香囊里面有各种香料,佩于胸前,芳香宜人。
(7)吃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指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
(8)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一借雄黄以避毒驱虫,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3.端午节习俗众多,粽子的香甜、香囊的风雅、艾草的清新……散发着浓郁的怀旧味道。
(板书:怀旧味道)
四、读儿歌,展身手。
1.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因此,它也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人节,也是我们小朋友们的童谣节。
2.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展示。
(拍手、击掌、齐诵、分角色读)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艳艳。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习俗传千古。
赛龙舟,敲锣鼓,船歌号子震天吼。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不忘。
”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4.看剪纸,体会端午的风俗。
童谣里有端午,剪纸里也有端午。
我们一起看——
5.节日里的孩子是最快乐的,他们做长命缕,采菖蒲,剪纸,唱童谣,戴香囊,端午还充满了快乐的味道。
五、话端午,送祝福
生齐说,拍手: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师手指剪纸说:端午节即将来到,老师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