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原创:粽叶飘香端午情

合集下载

端午粽飘香作文初三600字范文5篇

端午粽飘香作文初三600字范文5篇

端午粽飘香作文初三600字范文5篇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最有名的就是包粽子跟赛龙舟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粽飘香作文初三600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端午粽飘香作文初三600字1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个古香古色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仿佛又闻到了那飘香四溢的粽香,似乎又看到那相互追逐的龙舟......说起粽子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去年妈妈教我包粽子的情景。

那是接近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告诉我要包粽子,我一听兴奋得跳起来说:“妈妈,快点,快点,我要学。

”妈妈说:“别急,别急,要先准备材料呢。

”说时妈妈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给我看,我一看:“哇,好丰富哦!妈妈,应该怎么弄,快教我。

”原来妈妈准备了:粽叶、糯米、五花肉、香肠、蛋、香菇、莲子、红豆、花生等让我流口水的食物,瞧,是不是很丰富!妈妈说:“胤胤,包粽子是很费功夫的,就看你有没有耐心哦。

”“噢,妈妈您可别小瞧我,我可有一双灵巧的手,您等着瞧吧。

”我看着那些食材信心十足地说。

“那好吧,你就跟着妈妈学包粽子咯,可是要等吃过午饭以后再包。

”“为什么呢?”“因为要把这些食材先浸泡一下,这可是重要步骤哦,你就耐心地等等吧。

”“哦,那我要赶快吃饭了。

”吃过午饭我便兴趣浓浓地找妈妈:“妈妈,好了吗?可以弄了吗?”妈妈说:“应该可以了,我要先把那些食材炒一下,你去把那边桌子整理好。

”“遵命,亲爱的老妈。

”我愉快地哼着小曲,轻快地跑到桌子旁,开始整理。

“整理完毕,妈妈,您弄好了吗?”“好了,好了。

”说着,妈妈把那些炒好的食材端到桌子上。

“终于要开始包粽子咯。

”我高声欢呼着。

妈妈拿起粽叶开始教我怎样包粽子,可我看着那些炒好的食材,香气扑鼻引得我注意力一直不能集中,根本不知妈妈在说什么。

妈妈一看我这样就说:“刚才还吵着要学包粽子呢,怎么现在又不学了?”我一听,赶紧解释说:“才不是呢,因为您炒得太香了,我才忍不住走神了嘛。

粽叶飘香喜迎端午为题目的作文初一5篇

粽叶飘香喜迎端午为题目的作文初一5篇

粽叶飘香喜迎端午为题目的作文初一5篇坐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卖香包、五彩线和粽子的。

那香包真是琳琅满目,有十二生肖的、有心形的、有口袋形的,还有石榴形的……好多上面都绣有青蛙和蛇的图案,人们说这是为了辟邪,真是五彩缤纷,形状各异,让人们大饱眼福。

这时,我才知道端午节到了。

下文是作者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粽叶飘香喜迎端午为题目的作文初一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点击相关栏目查看,谢谢!粽叶飘香喜迎端午为题目的作文初一1“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

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枣子。

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

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民还念他,崇敬他。

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

——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作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作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作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以此来纪念屈原的节日。

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一份份香甜可口的粽子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一缕缕温暖的光线洒在桌上,映在一盒盒粽子上,让人垂涎欲滴。

这些粽子包裹在翠绿的粽叶中,散发着浓浓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端午的故事。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户户都会赶制粽子。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一天,妈妈都会早早地起来,忙碌起来,准备包粽子。

她会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再用竹叶包裹成粽子,再将它们放入蒸锅中蒸熟。

而我则是在一旁帮着拔粽叶、洗粽叶、晾粽叶,一边听妈妈讲述着包粽子的传统技艺,一边品尝着那糯米的清香。

粽子包好后,妈妈会将它们摆放在大缸里,浇上清水,然后用石头压住,等待着它们慢慢地变得更加饱满、更加美味。

而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家里都弥漫着浓浓的粽叶香,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咬下去。

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包粽子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有肉粽、甜粽、咸粽等等,每一种都有着不同的风味。

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也会选择购买粽子来庆祝这个节日,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亲手包制。

然而,无论是自己包制还是购买,粽子所散发出的香味却是一样的浓郁。

每当我打开粽子的包装,那股浓浓的粽叶香就会扑面而来,仿佛带着一份份家的温暖,一份份美好的回忆。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会聚在一起,品尝着这份浓情端午。

一边品尝着粽子的美味,一边聊着家常,其乐融融。

而这份浓情,也正是端午节最具有魅力的地方。

端午节,粽叶飘香,是一份浓浓的情意。

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口粽子都蕴含着家人的爱,每一片粽叶都承载着传统的文化。

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尝这份浓情,感受这份美好,共同庆祝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分子动理论专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分子动理论专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分子动理论专题1..(2019怀化,8)下列有关分了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予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2019黔东南,10)小王路过加油站时闻到了汽油的气味,这是汽油分子作,汽油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J的热量[c水=4.2×103J/(kg•℃)]。

3.(2019沈阳,4)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

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与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是相同的物态变化B.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一样都要放出热量C.闻到樟脑的气味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4.(2019长沙,7)“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5.(2019咸宁,13)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2019济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说明两个灯泡一定是串联的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7.(2019南京,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8.(2019湘潭,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絮飞舞B.玉兰飘香C.落叶纷飞D.瑞雪飄飘9.(2019宜宾,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10.(2019辽阳,14)有一款松软的内部装有香草的汽车座垫,坐在上面时,由于减小了(填“压力”或“压强”),使人感觉很舒适同时也会使车内气味芬芳,这是现象。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3、自行车修理师傅用专用胶水补自行车内胎时,先要拿一块大小合适的专用补片,并用锉刀将内胎裂口处锉干净,而后再均匀的涂上专用胶水,待胶水快干的时候,将补片用力粘在内胎上,这样才能粘牢。

为什么不在胶水刚刚涂上就将补片粘在内胎上,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胶水干了分子间引力更大B.胶水干了分子间的引力更小C.胶水不干时分子运动更快D.胶水不干时分子间的距离较小4、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潭清疑水浅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C.墙内开花墙外香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薄暮黄昏,炊烟袅袅C.点燃的蜡烛会"流泪"D.扫地时尘土飞扬6、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7、清晨,小岚摇动荷叶上的露珠,她发现两颗露珠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颗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B.物质间有扩散现象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8、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9、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能闻到酒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粽飘香 端午情

粽飘香 端午情

我们的节日——粽飘香端午情
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

每当这时孩子们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的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

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

今年,我同父母起去了姥姥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的樱桃,小巧玲珑的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

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的放在嘴里,甜意涌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踏青结束后,回到姥姥家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的口感令人陶醉。

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一顿丰盛的粽子宴后,就是看龙舟比赛了。

我虽然只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但是,那热闹的场面已经牢牢地吸引我了。

我想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观看赛龙舟,为我增加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虽然没有春节、中秋节那么热闹,但是,端午节有很多民俗,让我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喜欢端午节。

【初中记叙文阅读】又是一粽飘香 阅读答案(泸州中考)

【初中记叙文阅读】又是一粽飘香 阅读答案(泸州中考)

【初中记叙文阅读】又是一粽飘香阅读答案(泸州中考)【初中记叙文阅读】又是一粽飘香阅读答案(泸州中考)又是一粽飘香五月的清愁像是一泓流泉,淡淡地没过我的心间。

我例如故乡飞舞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生着无尽的乡愁。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

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给人一种想拥有的冲动。

淡淡的音乐在逊于市里荡漾,那股一丝陈腐和壮阔,唤起人无尽的沉醉。

我东站在冷藏柜前,心游离着,脚步斜阳着,眼睛却在粽堆里漫不经心地找寻着。

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一种似曾相似?还是寻找储藏在时光暗河里的那段记忆?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找寻了好久,最终还是沮丧地睡著了。

尽管面前的粽子玲珑剔透,硬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伤下去就可以辛辣至心里,但却太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小时候,每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包几斤糯米粽子给我们解馋。

糯米是自家种的,天然环保,入口润滑,回味悠长;粽叶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如二月初绽的新绿,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悦。

这份喜悦,是记忆里永不凋谢的三月。

即使花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卸下所有的农事,穿上整洁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领到天井里,又将表示不好的糯米用筲箕河沙整洁,然后沥干水分,阳入不好食用碱,一并领到天井里姜味。

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回去,阳光淡淡地淋在母亲的身上,轻盈,淡雅。

母亲熟练地搞着这些,我像是尾巴一样跟著她来来往往,如过通常,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

一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

她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米来,再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扎紧。

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粽叶就前功尽弃了。

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将其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粽绳牢牢系紧。

整个程序细致,繁杂。

母亲Farnese却是那样的著眼!我蹲在母亲身边,如痴如醉地看着。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作文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作文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作文1转眼又是一山粽叶绿,赣州的街头巷尾,已飘起了粽叶的清香,那粽儿飘香季节,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扳起手指一数,离开家乡已十五载,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家乡的粽叶,如同家乡的的端午节,早已被岁月拉成了长长的记忆。

粽叶学名箬叶,箬竹属中的阔叶箬竹的叶片,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丘陵地区, 在赣南的崇山峻岭间,一年四季生长着这种天然绿阔叶。

在我的家乡,林间的溪流山泉边,散布着一蓬蓬的粽叶,青翠欲滴,气味芳香,闻上去,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那夹杂着泥土和山林的气息,令人陶醉。

后来从《本草纲目》上得知,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证明,箬竹叶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便对粽叶多了几份怜爱。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

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

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

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

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

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

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

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原创:粽叶飘香端午情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洗糯米B.刀切肉块C.粽叶包粽D.烧火煮粽
2. 2013年6月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且吃到了粽子。

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
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贵阳特色粽子的主要配料为下列四种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糯米B.火腿肉C.蛋黄D.食盐
4. 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子叶,包出的粽子色泽鲜亮,营养丰富
B.端午时节粽子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
D.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
二、填空题
5.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
(2)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其目的是预防___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佝偻病”);
(3)使用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4)装粽子的食品包装袋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6.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果果的妈妈准备了糯米、瘦肉、虾仁、食盐、植物油等做粽子的原料,这些物质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

其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用铁锅煮粽子,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性;煮完粽子的锅内有油渍,可用洗洁精洗去,洗洁精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

(3)果果要检验煮粽子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7.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1)“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是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民谣。

香飘满堂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

(2)粽子馅料可用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蛋黄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

(3)用铁锅煮粽子,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性;煮完粽子的锅内有油渍,可用洗洁精洗去,洗洁精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

8.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本地过端午节有吃盐蛋、粽子、黄糖、肉包的习俗。

(1)从健康角度分析,除了水之外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试举一例)。

现在人们崇尚健康生活,请你就人们的健康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2)盛装过原料的塑料袋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9.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请回答:
(1)“粽叶飘香端午情”,端午节期间,我和父母回到奶奶家,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午餐,有香喷喷的粽子、红烧肉、炖鲤鱼、煮鸡蛋。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我建议妈妈添加的一道菜是________,粽子中的糯米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2)奶奶家用铁锅做菜,铁锅的优点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微量的铁元素。

若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________。

10.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海南粽子用料讲究,除了糯米外,还有猪肉、咸蛋黄等,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

(1)煮粽子时,小海老远就闻到香味。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2)在煮粽子时为了避免把锅熏黑,在锅外面贴上一层报纸(如图),小海发现粽子煮好后,报纸仍然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着火点升高了 B.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C.没有与氧气接触
(3)小海的午餐是粽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他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_。

A.馒头 B.鸡腿 C.青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