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称残毒)。
精选PPT
8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3、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目前,影响无公害 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的农药主要为杀虫剂类农药,在此 类农药中又以有机磷类杀虫剂为甚。即三个70%:使 用的农药中70%为杀虫剂,杀虫剂中70%为有机磷类 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中70%为高毒、高残留农药。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超标是影响蔬菜质量的主要原因。 目前,用于蔬菜生产中的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有敌百 虫(1952年)、倍硫磷(1957年)、杀螟硫磷 (1959年)、水胺硫磷(1962年)、毒死蜱(乐斯本 1966年)、辛硫磷(1968年)。蔬菜生产中严禁使用 的有机磷杀虫剂有:马拉硫磷、对硫磷、甲拌磷、甲 胺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等
阅FAO和各国农药公司提供的数据。
精选PPT
11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2、我国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特点 (1)由于国内毒理试验等基础工作薄弱,国内蔬 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多参阅国外标准。 (2)国际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共计500多种,我国生 产的品种有250多个,但产量较大的基本品种仅10余种, 其中70%是杀虫剂,而发达国家的杀虫剂只占30%左 右。其中我国又以高毒的几个品种占的比例大,甲胺 磷、对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产量达9万吨,占农药总产 量的23%。为此,国内标准中以有机磷类农药的MRL
为主。
精选PPT
12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3)由于国内标准是一种农药只对“蔬菜”而 言,即使细分也是叶菜,果菜而言,因而标准的针 对性粗,且数量远远少于发达国家。
(4)鉴于一些农民缺乏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知 识,而且对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 加之制剂剂型研发和施药器械的落后,一些国内标 准MRL值严于国外标准。尤其是高残留的有机磷农 药更严于国外标准。

蔬菜检测标准

蔬菜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无公害蔬菜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一)、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指标: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二十三项。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在绿色食品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不是单一的产品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构成的、非常完善的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标准、最终产品标准、包装与标签标准、贮藏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六个部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

分别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畜禽养殖用水质量、渔业水质量和土壤环境的质量的各项指标、浓度限值做了明确规定。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如农药、肥料、饮料和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规定,另一部分是针对具体种养殖对象的生产技术规程。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学要求,例如前面谈到的蔬菜标准。

四、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包装及贮运标准。

为确保绿色食品产后在包装运输中不受污染,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所要申报的企业,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包装和运输等条件必须符合相应的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并经过相应的机构检测,才能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这种完整的标准体系和认证过程真正体现了“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

目前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共计90项,其中通则类标准有 10项,产品标准有80项。

有机食品1,有机蔬菜的定义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Safety qualifica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afety requirements for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egetable2001-08-06发布 200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为了规范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控制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蔬菜中的残留量,确保无公害蔬菜的食用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体健康,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发展,特制定GB18406 的本部分。

GB18406-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分为以下四个部分:-GB 1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 18406.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本部分对无公害蔬菜中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给出了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些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同时也对各地开展农药残留监督管理而开发的农药残留量简易测定法给出了方法原理,旨在推动农药残留简易测定法的探索与完善。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伯禄、吴惠敏、刘昱、刘晓刚。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1 范围GB 18406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184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精选无公害蔬菜生产

精选无公害蔬菜生产
( 4) 根据蔬菜种类和栽培条件灵活施肥不同类型的蔬菜, 硝酸盐的积累程度有很大差异, 一般是叶菜高于瓜菜,瓜菜高于果菜。另外, 同一种蔬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 一般高温强光下, 硝酸盐积累少; 反之, 低温弱光下, 硝酸盐大量积累。在施肥过程中, 应考虑蔬菜的种类、栽培季节和气候条件等, 掌握合理的化肥用量, 确保硝酸盐含量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灌溉水质量指标
土壤要求
1、要求产地位于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区域,产地及产地周围没有金属及非金属矿山。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2、考虑土壤肥力指标。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3、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较好的蔬菜主产区或独特的生态区。
“三无”要求
无农药污染: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广谱农药, 大力推广高效低毒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严格遵守施药安全间隔期等, 确保蔬菜少受农药污染, 残留量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无“三废”污染:蔬菜生产基地无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等有害物质及有害病原微生物, 有害物质残留不超标。
一、 无公害蔬菜的基本要求
1、感官要求: 根菜类: 不带茎叶,不带泥沙、杂物,无腐烂、变质现象。 茎菜类: 无泥沙,无杂物,马铃薯不变青且无发芽,无腐烂、变质现象。 叶菜类: 无枯黄叶、无泥沙、无杂物,去菜根。茼蒿、菠菜、苋菜可带不大于1.5厘米长的根须。无腐烂变质现象。
无公害蔬菜的感官要求
4.无公害蔬菜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1) 人粪尿及厩肥要充分发酵腐熟后施用, 并且追肥后要浇清水冲洗。( 2) 化肥要深施、早施 深施可以减少氮素挥发, 延长供肥时间, 提高氮素利用率。早施则利于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 减轻硝酸积累。一般铵态氮肥施于6cm 以下土层, 尿素施于10cm 以下土层。( 3) 配施生物氮肥, 增施磷、钾肥 配施生物氮肥是解决限用化学肥料的 有效途径之一, 磷、钾肥对增加蔬菜抗逆性有着明显作用。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检测项目及指标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检测项目及指标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检测项目及指标一、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检测农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必须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不超过国家或地方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各类除草剂、杀菌剂等。

二、重金属:重金属污染是蔬菜和水果安全性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等,它们会通过土壤、水源、化肥等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重金属的污染,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

三、微生物:微生物污染是蔬菜和水果产品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在蔬菜和水果上的污染会导致食物中毒和消化道感染等问题。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外源性微生物的污染,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大肠杆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存在情况和数量。

四、营养成分:营养成分是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补充养分,使产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A含量、矿物质含量、膳食纤维含量等。

此外,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检测项目还包括农残指数(即农药残留水平和重金属含量的综合评价指标)、食品添加剂残留(如染色剂、防腐剂等)、转基因成分等。

为了保证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这样可以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蔬菜和水果是安全可靠的,对人体健康无害。

同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加强检测工作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信誉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检测项目及指标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测,通过严格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的检测项目及指标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的检测项目及指标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的检测项目及指标无公害蔬菜和水果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有害物质,严格遵守农业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健康和环保。

为了确保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和指标。

首先是有关农药残留的检测项目和指标。

农药残留是无公害蔬菜和水果检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农药残留检测要求对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确保其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农药的检测,这些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较为广泛。

其次是有关重金属的检测项目和指标。

重金属是一类有害物质,其残留在蔬菜和水果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评估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重金属残留情况,需要进行钡、铅、镉、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应该在国家或地方标准规定的限量范围内,确保安全食用。

另外,还需要检测无公害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代谢物、微生物、真菌毒素等。

农药代谢物的检测能够评估农药在产品中的降解情况,确保其处理合理;微生物的检测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存在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真菌毒素的检测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毒素,确保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食用安全。

此外,还需要对无公害蔬菜和水果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成分分析可以评估产品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分析。

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养分含量,选择更加健康的蔬菜和水果。

最后,还需要进行农残物质的检测。

农残物质包括除农药残留以外的其他农业化学物质,如化肥残留、生长调节剂等。

这些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存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

综上所述,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检测项目和指标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农药代谢物、微生物、真菌毒素、营养成分和农残物质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确保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并促进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养成。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检测项目及指标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检测项目及指标

无公害蔬菜检测标准1、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共有18项指标。

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 项,它们是pH 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 项,它们是pH 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2、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共23 项指标。

它们是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

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类的检测项目及指标一、饲料各类禽畜水产饲料、饲料原粮、饲用酶制剂和宠物食品等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鱼粉、肉骨粉、乳清粉等)、化肥检测范围尿素、农业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钾、硼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复混肥料、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粒状)、硝酸磷肥、农业用硫酸锌、涂层尿素、小联碱农业氯化铵、粒状生达磷酸钙、钙镁磷钾肥、磷酸氢钙、农业用磷酸钾、粉状磷酸一铵、料浆法磷酸一铵、料浆法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腐植酸铵肥料、有机肥料、含氨基酸叶面肥料、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检测项目密度;进口肥料中粒度、水分、氮、磷、钾、缩二脲、氯离子、游离酸、钠、铜、铁、锰、锌、镁含量等。

热点项目:蛔虫卵死亡率检测、腐植酸检测。

具体检测项目及标准三、宠物食品检测范围宠物日粮、日粮伴侣、宠物保健食品、宠物零食、处方食品等。

干燥型宠物食品,如:鱼粮、犬粮、猫粮、休闲零食等;半干型宠物食品,如:宠物罐头食品、自制犬粮、猫粮等;宠物流质食品,如:宠物肉酱、宠物营养粥等。

检测项目四、粮油类检测概述粮油是对谷类、豆类、油料及其加工成品和半成品的统称。

按是否经过加工分为原粮、成品粮。

在人们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其安全卫生状况关系重大。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与质量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生产与供应链安全,并进行有效控制。

检测范围粮食类:小麦、小麦制品、大豆、大豆制品、玉米、燕麦、黑麦、大麦、大米、大米制品、高粱、青稞、花生、绿色食品、麦片、面条(如挂面等)、豆制品、方便面、方便米、粉、通心粉、红豆馅、速食通粉、粉丝、即食通粉沙律、米粉、面筋、湿粉、湿面、速食粮食产品、包子、饺子、春卷、馒头、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菊粉、变性淀粉、其它粮食制品。

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平安质量标准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平安质量标准 为确保蔬菜食用平安,必须对蔬菜产 品残留有害物质的最大量作出限定,即无 公害蔬菜产品平安质量标准。所限量的有 害物质包括有害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农 药残留物等。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平安质量标准
1、最大残留量
在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法定最高允许浓 度〔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以每千 克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毫克数表示〔毫克/ 千克〕,也称允许残留量。中国于1985年采用 MRL。MRL是按照农药标签上规定的施药量 和方法使用农药后,在食物中残留的最大浓度。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平安质量标准
〔2〕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 标准
2001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了GB18406.1-2001国家标准?农产品平安质量 无公害蔬菜平安要求?。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 菜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及标 签标志、包装、贮存。指明该标准适用于无公 害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此标准的特点如 下:
这些标准表达了产前、产中、产后,从田间到菜篮子全过程 的质量管理的理念。
二、无公害蔬菜产品平安质量标准
在各个菜类的标准中的内容包括:范围、标 准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那么、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工8个方面。在生 产技术标准中主要包括:范围、引用标准、术语 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措施共5个方面。在 NY2021-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标准 中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标准性引用文件、要求 〔无公害蔬菜产地选择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灌溉水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试验方 法、采样方法。
〔5〕国内标准的制定、修订滞后于生产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XXXX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标准
二〇一〇年八月
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
GB50009.12-96 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
GB50009.15-96 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
品中砷的测定方法 GB50009.17-96 食
GB50009.18-96 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
GB50009.19-96 食品中六六六及滴滴涕的测定方法
GB50009.20-96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
GB8855-88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8868-88 蔬菜塑料周转箱
GB14876-94 食品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14877-94 食品中氨
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4929.4-94 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DB3302/T009.1-2000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
DB3302/T009.2-2000 无公害蔬菜通用生产技术进规程
3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DB3302/T009.1
1
4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应符合DB3302/T009.2 5外观品质
产品应具有该蔬菜可采食时应有的特性。

要求成熟适度,新鲜脆嫩,外形、色泽良好,清
洁,无异味,无影响食用的病虫害、机械损伤。

6有害物质残留量指标
有害物质残留量指标 mg/kg
2
7试验方法
7.1砷的测定:按GB5009.11执行
7.2镉的测定:按GB5009.15执行
7.3汞的测定:按GB5009.17执行
7.4氟的测定:按GB5009.18执行
7.5铅的测定:按GB5009.12 执行
7.6对硫磷、乐果、甲胺磷、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的测定:按
GB5009.20执行
7.7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按GB5009.33执行
7.8呋喃丹的测定:按GB14877执行
7.9氯氢菊脂的测定:按GB14929.4执行
7.10农药残留量定性测定用农药残留量测定试纸。

7.11外观品质按本标准规定用目测法
7.12包装检验按本标准规定进行。

8检验规则
8.1每一次交货的同品种、同时采收蔬菜为一个检验批。

8.2报验单填写的项目应与实货相符。

凡与货单不符合者,包装容器严重损坏者,应由交货单位重新整理后,再进行抽样。

8.3抽样按GB8855中有关规定执行。

8.4交货检验
生产单位在保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每编号样品检验外观品质、杂质率、农药残留量定性检验。

3
8.5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全部项目的检验。

a)生产开始时;
b)种植管理技术有重大改变;
c)交收检验中农药残留量呈阳性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时;
e)其他认为有必要时。

8.6判定规则
8.6.1用仪器定量法进行测定,若检出任何一项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

8.6.2样品经定性测试呈阳性者,应进一步用仪器定量分析,若检出禁用农药或卫生指标,则判为不合格。

9标志、包装
9.1蔬菜包装容器(箱、筐、袋)要求清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虫蛀、无腐烂、霉变现象。

本箱需缝宽适当,无突起铁钉;如用塑料包装,应符合GB8868要求。

9.2每批蔬菜包装规格、单位、质量必须一致。

9.3标志每件包装必须挂吊无公害蔬菜标志,并应标明品种、净重、生产单位及地址、采摘日期及包装日期。

10运输、贮藏
10.1运输
10.1.1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

10.1.2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注意防冻和通风散热。

10.2贮藏
4
10.2.1存放时必须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地方进行,避免菜与菜之间重压,菜上应适当加以覆盖,防止日晒、雨淋、冻害及有害物质和病虫害污染。

10.2.2冷藏时应按品种分别贮藏。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