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料掺配比例计算
预混料配方比例

预混料配方比例
《预混料配方比例》
一、水泥预拌料的设计比例
1.计算水泥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的公式:水泥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水泥率
2.计算砂子用量
计算砂子用量的公式:砂子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砂子率
3.计算碎石用量
计算碎石用量的公式:碎石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碎石率
4.计算添加剂用量
添加剂用量可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混凝土总用量的2%计算。
5.确定搅拌机速度
搅拌机的转速可以根据混凝土的质量和用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每立方米搅拌12-16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
二、混凝土配合料的设计比例
1.计算水泥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的公式:水泥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水泥率
2.计算沙用量
计算沙的用量公式:沙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沙率
3.计算碎石用量
计算碎石用量的公式:碎石用量=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混凝土重量*混凝土碎石率
4.计算添加剂用量
添加剂用量可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混凝土总用量的1%计算。
5.确定搅拌机速度
搅拌机的转速可以根据混凝土的质量和用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每立方米搅拌10-15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徐培华1 陈梁2高文娟2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2、西安公路材料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摘要:阐述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问题,依次从配合比设计任务和具体步骤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出主要控制点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概述所谓厂拌热再生技术,是将旧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切削回收,集中到再生拌和厂,再根据旧混合料技术性能的变化,掺入不同的添加材料,然后拌和成符合路面技术性能要求的再生混合料,运入施工现场,摊铺并碾压成为新的沥青路面。
厂拌再生技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普遍,其施工机械为多台功能单一的再生设备如路面铣削机(或冲击镐)、破碎筛分机、再生拌和机、运输厂拌设备、路面摊铺机及压路机等共同配合,完成全部再生作业。
厂拌再生通常均采用热拌再生技术,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新旧料的掺配比例、温度及拌和均匀程度等,均由再生拌和设备进行控制。
因此,沥青路面厂拌再生混合料的质量主要由再生拌和设备来实现和控制。
再生沥青混合料,因用了一定数量的旧路面材料,而使得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上,有别于新沥青混合料。
在进行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之前,首先须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对于高等级公路路面补修,一般来说,再生混合料类型要与原路面一致。
当然,有时要根据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摊铺厚度的限制、原材料的不同对矿料级配范围可作适当调整,但须实验论证。
2.配合比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要合理地确定旧料的掺配率(利用率);要根据旧料的老化程度确定是否要掺加再生剂,并确定其掺加的数量;要确定旧沥青和新沥青的配合比,使调配而成的再生沥青具有适合的粘度,并在性能上能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以满足路用要求;要根据再生路面结构类型和旧料级配情况调整再生混合料的集料级配,以满足混合料在强度、抗滑、防渗、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2.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任务①确定旧路面材料的掺配比例;②选择再生剂和新沥青材料,并确定其用量;③选择集料,确定新旧集料的配合比例;④检验再生沥青品质,并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油石比;⑤根据路用要求,检验再生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
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详见表1)(1)击实试验方法按丙法;A、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约33kg试料。
预拌混合砂浆m5的配合比

预拌混合砂浆m5的配合比
M5预拌混合砂浆的配合比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略有差异,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 M5混合砂浆中,水泥、砂子、石灰的重量比为1:5.23:0.3。
同时,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的重量为67.59Kg,砂子的重量为354Kg,石灰的重量为100Kg。
* M5混合砂浆的配合比(质量比)为水泥:石灰:砂=1.00:0.30:4.24。
其中,水泥的重量为205Kg,石灰的重量为100Kg,砂子的重量为1600Kg。
* M5混合砂浆的配合比(体积比)为水泥:石灰:砂=1:0.33:4.18。
其中,水泥的体积为0.238立方米,石灰的体积为0.08立方米,砂子的体积为0.9立方米。
请注意,不同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可能导致实际配合比存在差异。
在确定具体配合比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内掺法和外掺法计算公式

内掺法和外掺法计算公式
一、内掺法计算公式。
1. 定义。
- 内掺法是指在计算外加剂(或其他添加物)掺量时,以胶凝材料(水泥等)的总量为基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2. 计算公式。
- 设胶凝材料总量为m(单位:kg),外加剂掺量为x%(以百分数表示),则外加剂的用量M(单位:kg)计算公式为:M = m×(x)/(100)。
- 例如,某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300kg,粉煤灰用量为100kg,所以胶凝材料总量m = 300 + 100=400kg。
如果减水剂的内掺量为1.5%,则减水剂的用量M = 400×(1.5)/(100)=6kg。
二、外掺法计算公式。
1. 定义。
- 外掺法是指在计算外加剂(或其他添加物)掺量时,以外加剂掺入前的混凝土(或砂浆等)中其他材料(如水泥、砂、石和水等)的总量为基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2. 计算公式。
- 设混凝土(或砂浆等)中除外加剂以外的材料总量为n(单位:kg),外加剂掺量为y%(以百分数表示),则外加剂的用量N(单位:kg)计算公式为:
N=n×(y)/(100)。
- 例如,某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为300kg,砂用量为700kg,石子用量为1000kg,水用量为150kg,则除外加剂以外的材料总量n = 300+700 + 1000+150 =
2150kg。
如果引气剂的外掺量为0.05%,则引气剂的用量N = 2150×(0.05)/(100)=1.075kg。
excel表格_混合料掺配比例计算

名 称 序号 编 号 1 表头一次填 2 试表401-1 粗集料筛分试验 3 试表401-2 细集料筛分试验 4 试表409 试验规程 JTJ JTJ 058-2000 058-2000 058-2000
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 JTJ
料掺配比例试验表
备注 一劳永逸 也可以不用此表 也可以不用此表 只需改写阴影部分内容,最后按 Ctrl+R自动计算。注意要清除多余内 容,最多不超过7种规格材料,前提是刚打 开该表时,要选择启用宏一项。
序号12编号名称表头一次填试验规程试表401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表4012细集料筛分试验jtj05820003jtj05820004试表409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jtj0582000路面工程矿料掺配比备注一劳永逸也可以不用此表也可以不用此表只需改写阴影部分内容最后按ctrlr自动计算
路面工程矿料掺Βιβλιοθήκη 比例试验表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摘要:沥青混合料是路面施工常用的材料,综合多项因素,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研究和实验,对配合比的设计进行深入了解。
关键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深入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经过长期时候后,其性能难免会下降。
这时若性能已经低于相关规定值,相关单位则有必要对路面进行维修。
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铺设新的沥青混合料,之后重新进行路面结构的铺设。
1.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的再生1.沥青混合料老化的机理1.沥青的老化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经过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比如在沥青四组分结构分析中,能够发现饱和分含量在老化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大,而芳香分则会转变为胶质,接着胶质会转变为沥青质,因而在老化沥青的四组分结构中,沥青质与胶质的含量会增加,至于芳香分含量会随之减少[1]。
1.矿料的疲劳当沥青混合料中含有的矿料受到汽车荷载长期影响下后,各个颗粒之间则会产生摩擦和位移现象,进而出现碎裂,最终逐渐形成为细粒组分。
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矿料骨架性发生明显改变,且矿料之间的内摩擦力不断减少。
1.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再生的主要机理1.沥青的再生当沥青逐渐老化后,会呈变硬发脆的状态,且流变性能也会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其粘度也明显上升。
通过了解,沥青再生就是结合这两个要素实现的。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添加一定的再生剂,不断提高其流变指数。
根据对沥青组分的不断分析,将已经老化的沥青与相应的再生剂进行融合后,相应的组分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深入了解,芳香分在应用中可对沥青进行一定的溶解和分散,因而可将其作为使用再生剂技术的重要指标[2]。
将再生剂与老化沥青混合中,首先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再生剂的性质,也就是流变性,此外还要确保其与老化沥青在各方面能力上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1.矿料的再生矿料在使用期间的碎裂会造成其细化,因而在应用相关混合料中,有关人员需要注重矿料的级配曲线,确保其达到相关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等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的过程。
正确的配合比计算方法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解决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正文内容:一、水胶比计算1.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含量与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的质量之比。
水胶比的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2.水胶比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建议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环境条件和混凝土种类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不同要求。
对于不同种类的混凝土,需要计算不同的水胶比。
4.水胶比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使用的骨料种类和含水率等。
这些因素对水胶比的选择和调整也有一定影响。
二、骨料配合比计算1.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材料,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骨料的配合比计算主要涉及砂、石的选择和比例。
2.砂和石的选择应满足相应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如粒径、含泥量等。
同时,也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等进行合理选择。
3.骨料的配合比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和经济性。
4.骨料的配合比计算可以通过试验和经验公式进行。
试验方法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进行试验,调整配合比以满足要求。
三、掺合料计算1.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水泥替代材料或改性剂。
掺合料的加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作性能。
2.掺合料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掺合料的种类、用量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等因素。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3.掺合料的加入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胶比,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掺合料的选择和加入量也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4.控制掺合料的用量和配合比需要通过试验和经验进行。
试验方法可以根据掺合料的性能和混凝土的要求进行试验,调整掺合料的配合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XX高速公路XX标工地试验室 JTJ 058-2000
(1)
各种矿料分计筛余百分率(%) (2) (3) (4) (5) (6)
组成后级配 (7)
百分率% 28.7 20.2 20.1 13.6 17.4 筛孔mm 37.5 31.5 40 26.5 30 19 20 20 16 10 40 13.2 20 20 9.5 10 40 4.75 10 20 2.36 10 20 1.18 10 40 0.6 20 0.3 20 20 0.15 30 0.075 40 0 10
100 90 80
70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材料5
分计 累计 通过 筛余 筛余 (% ) (%) (%) 下限 ~ 上限
0 11.5 8.6 9.8 11 8.1 10.1 6 4.7 7.5 2.7 6.2 5.2 7 1.7 0 11.5 20.1 29.9 40.9 49 59.1 65.1 69.8 77.3 80 86.2 91.4 98.4 100 100 88.5 79.9 70.1 59.1 51 40.9 34.9 30.2 22.7 20 13.8 8.6 1.6 0 100 85 75 65 55 45 38 30 25 20 15 10 5 0 0 ~ ~ ~ ~ ~ ~ ~ ~ ~ ~ ~ ~ ~ ~ ~ 100 92 85 75 65 55 48 40 35 30 25 18 12 5 0
技术负责人: 计算次数:2023708
试验监理工程师:
95.74
0.5
0.75
0.25
0.75
0.25
100 88.5 80 70 60 50 43 35 30 25 20 14 8.5 2.5 0
100 90.25 82.5 72 16 10.25 3.75 0
100 86.75 77.5 67.5 57.5 47.5 40.5 32.5 27.5 22.5 17.5 12 6.75 1.25 0
100 90.25 82.5 72.5 62.5 52.5 45.5 37.5 32.5 27.5 22.5 16 10.25 3.75 0
100 86.75 77.5 67.5 57.5 47.5 40.5 32.5 27.5 22.5 17.5 12 6.75 1.25 0
规定级配范围 通过(累计) (%)
结论: 进度: 10 / 10 .04883 % 精度: 0.257487005 偏差: 各点均在范围之内,符合 规范要求。
掺配比例计算图表
累计通过率(%)
60 50 40 30 20
10
0 0 0.15 0.6 2.36 9.5 16 26.5 37.5
筛孔尺寸(mm)
a*x+b*x=y a*x+b*y=95.7
100 95.7
试表409
XXX-XXX高速公路项目
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验完成日期 现场桩号 试样描述
矿料组成 规格mm
鞍山公路工程总公司 XXXX公路工程监理公司 鞍山公路工程总公司 2017年2月28日 kXXX+XXX~kXXX+XXX
合同号: 编 号: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主管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