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课件32张)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已讲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已讲ppt课件
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
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 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 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院空空荡荡,无声无息, 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 的父亲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
从描写角度赏析划横线的句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 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 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 个莲子”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 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 表达效果。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 的血汗和辛 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 者的同情与关爱。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郎 平虽然很想休息,但仍然坚持训练 的坚韧不屈的性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基本题型3:从句式方面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请从语句的表达效果方面赏析文中画 线的句子。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 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15年芜湖市中考题

高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PPT课件

高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PPT课件
•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 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心理描写)
• 参考答案:
找准方法
规范化
具体化
• 这里心理描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我感觉院子太大 比喻为穿了松松垮垮的肥裤子,(0、5分)形象生动的写出老人 因儿子被绑老伴去世后的心理感受,(0、5分)突出表现了老人 孤独空虚、压抑痛苦的心情。(2分)
第7页/共37页
能力迁移
你能用理解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方 法来赏析句子吗?
第8页/共37页
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A进行赏析。(4分)
•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 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 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
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 1、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 2、体会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4、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这五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第1页/共37页
• 2008《别踩疼了雪》 • 15.品味语言(7分)
(2)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 关键词的含义+句子含义
第26页/共37页
2009重庆《为我唱首歌吧》
• 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 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
• 【参考答案】 • “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
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1分)“最后的声音” 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 (1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同伴们的歌声给她带来了欢 乐,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他将永远记住他们对她 的关爱。(2分)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父亲是一盏灯》
赏析:这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森林 的黑暗,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烘托了儿 子害怕的心理。
经典共赏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 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罗贯中《三国演义》
赏析:关羽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张飞从百万军中取上将人 头比作是“探囊取物”,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张飞的勇猛异常。
赏析: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油蛉和 蟋蟀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 蟀叫声悦耳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 无限乐趣。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三)牛刀小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赏析:这句诗运用奇妙的夸张, 突出了诗人心中愁之深之重,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之 情。
二、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动作描写“飞将来”“一隔”“跳出”,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鲁智深的勇猛和武艺高超,而鲁智深 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一语言描写 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 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 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
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一无所知, 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 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到荣府大门石 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 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 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 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前 来问道……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中,红星闪闪把路开。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
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一)赏析方法:
1、找修辞 2、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景物、 人物特点) 3、表现了 ……(感情、主题 )

初中记叙文句子赏析指导课件

初中记叙文句子赏析指导课件
表达了小弗朗士对普鲁士兵的憎 恨与讽刺表达了小弗朗士强烈的 爱国情怀。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 湖海等自然景物
1、交待要素(暗示时间)。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
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背影》开头 :
o 原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 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o 分析: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结 构);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内容)
《羚羊木雕》开头
o原文:“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 我。 o分析: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结构);渲染 出紧张的气氛,写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 (内容)
修辞方法及作用
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的三层次意思:
(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 义(临时意义)。 (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 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理解句子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还原法(比喻句) 2、返本法(结合中心) 3、追问法(追问和这个词有关的句 子,得出其表意,深层含义。结合 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4、扩借法(指代它指什么?)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常见的叙述顺序 : 顺叙、倒叙、插叙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5.文章的表现手法: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侧面描写的作用:
第10节:间接写被丁举人打折腿的 遭遇---笔触由店内伸向店外 丁举人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毫 无怜悯和同情,在孔乙己写了“服辩” 之后仍将他“打了半夜”,“再打折 了腿”,不仅揭露了丁举人的凶残冷 酷,也尖锐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 本质和罪恶:培养残酷的统治者。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解读(共32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解读(共32张PPT)

记叙文解读方法
四、线索:
形式: 1.常见常说: 人物(行为、思想、见闻)、事件(中心事件,如《散步》)、 事物(人、事围绕物展开,如《羚羊木雕》)
2.常见不常说: 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作者情感和思想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层次清晰
记叙文解读方法
四、线索:
形式: 1.常见常说: 人物(行为、思想、见闻)、事件(中心事件,如《散步》)、 事物(人、事围绕物展开,如《羚羊木雕》)
陆游《游山西村》
7.反复:重复出现。连续或间隔 作用:强调、突出
记叙文解读方法
六、修辞手法
8.设问:自问自答。
突出
分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9.反问:加强语气。
分类:肯定反问表否定;否定反问表肯定。
10.借代:一物替代另一物的出现。
被借代的叫“本体”,借代的叫“喻体”。 本体不出现。
例:(1)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2)布衣—百姓
记叙文解读方法
三、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了解: 4.补叙:又称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或一小段对 面前的人或事作补充交代。
5.分叙:叙述两件或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 生的事,也叫平叙法。
记叙文解读方法
三、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解题方法:(针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 1.阅读本段、明确内容; 2.分析本段与文章主体内容; 3.比较插入后的效果,对比插入前后的关系。
➢ 暗喻:(1)这是花的海洋。(2) 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 借喻:“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
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记叙文解读方法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之一语言赏析ppt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之一语言赏析ppt

考点聚焦
1:直接赏析一整段或划线句子。 2:从原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进行 赏析。
赏析语言的方法
1、结合修辞方法赏析,一般抓比喻、 拟人、排比等。 2、结合用词赏析。一般扣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数量词等。 3、结合表达方式赏析。一般指描写、议论、抒情。 4、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注意:赏析时,一要找准角度,二要扣住内容,三要点明感情(心 理或性格特点)。 格式:这句话运用了A (词语或修辞或表达方式)B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内容),C表现了___________(情感或性格 等)(A+B+C)
走进教材
“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 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 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 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斑羚飞渡》 “蹬”“跳”“升”三个动词写 出了半大斑羚的空中动作,动作轻巧 连贯。用词准确,成功描写了半大斑 羚获得重生的场面。
实战演练 深度体验
作业:
阅读《复习指导》143 页《美丽如初》,完成第1 题。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以人的 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 表现了花朵之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把桃花的颜色比作火,杏花的颜色比作霞, 梨花的颜色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颜色之艳。还有“有 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一句,也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之多, 在微风轻拂下摇曳的情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走进教材
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梨儿!”是虚写,其它句子是实写,突出表现了花朵多、花 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成千成百的蜜 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通过写“蜜蜂”“蝴 蝶”从侧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从感官上看,作者从视觉、味觉和听觉上来表现花朵多、花色 艳、花味甜的特点。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视 觉上来写,“花里带着甜味”是从味觉上来写,“成千成百的蜜蜂 嗡嗡地闹着”是从听觉上来写。 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描写层次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的特点。如先写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再写花下的“蜜 蜂”“蝴蝶”,最后写遍地的“野花”。

记叙文阅读专题——精彩语言赏析ppt

记叙文阅读专题——精彩语言赏析ppt

2、规范表述: 鉴赏角度╃事物特点(人物品质) ╃ 表达作用(效果、情感) ◆也就是要答出:写什么内容?怎样 写的?有什么效果? 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有具体的切入 点;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特别是从修 辞角度赏析时,不要直接把修辞的作用 罗列出来.
补充:
此外,还有从表达方式方面赏析的题型. 常见的如,记叙中的描写:景物描写,人 物描写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表达作者的观点, 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 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 越有益。──高尔基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 克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二)、交流赏析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白杨礼赞》
示例:(1)动词“扑”写出了黄土高原上迎 面而来的情景,体现了车速之快,也写出了 高原的辽阔平坦。
(2)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
赏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 的,绿绿的。《春》 示例:“偷偷地”、“钻”采用拟人 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初春小草破 土而出的情景,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 浓浓情意。
拓展演练:
1、拿着沾着污迹的卷子,我无奈地走出了校门。 夕阳无力地沉了下去,黑暗在一时间漫布了天空。 一阵狂风刮过,路旁的树枝“啪啪”作响,继而 被暴风卷走。枯黄的落叶,在树枝上做着最后的 挣扎,尽管那样猛烈,但是被树枝无情地抛掉, 砸落在地上。月亮好不容易从阴暗的云里冲出来, 但却又立刻被云缠住。

版记叙文语句赏析(演示课件-精选.ppt

版记叙文语句赏析(演示课件-精选.ppt

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
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
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
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请赏析划线句子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点明主旨,表现了作者由生活中的一件小
事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 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困难就不大了 。
精品
点明主旨,表现出作者对阿长的感激 怀念之情。
点明主旨,表现出作者由生活中的一件 小事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无论怎样的危险 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 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请赏析划线句子的作用及含义
点明主旨,告诉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 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精品
(2011 乌鲁木齐)
学生们一下子现出惊异的目光,你看
看我,我看看你,继而重新把目光投到我
身上,我扫视了班里一圈,笑了笑说:
“是的,我这里的确有一粒。但是,我不
想告诉你们这粒盐是属于谁的。我愿意把
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我想用我的永
18题
理解 理解 句子 句子 作用 含义
23题 17题
理解 句子 作用
16题
理解 词语 的作 用
22题
理解 词语 含义
16题
分 值
12分
7分
8分
8分
9分
精品
复习目标:
1、能从修辞等不同角度赏析现代文语言。 2、积累答题方法,形成语言赏析思维。
精品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喜爱之情。 精品
(2011 新疆)
第三日,巴图走近火龙驹,火龙 驹吃了几口萝卜,竟主动把头伸进笼 套里,伸舌头舔巴图手背,还用自己 的毛脸蹭蹭巴图的光脸,巴图顺势跃上 马背,打一声唿哨,栅栏外几名旗手 会意,纵马飞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语势,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
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情感
修辞之美: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特点, 抒发……感情 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特点, 抒发……感情 排比:生动形象的写出……特点,抒发……感情, 增强语言气势 夸张:突出强调……的特点 对偶:句式整齐、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反复:强调……特点,抒发……感情 设问:强调……内容,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强调……内容,加强语气,引人思考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017.河南9题
•品读第3段和第6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 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2014.河南8题
•从划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012.河南10题
•下面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 2018.河南10题
学习目标
1、品味记叙文中语言的美,明确赏 析语言的角度 2、梳理赏析语言的解题思路,掌握 记叙文品析语言的答题方法,学以 致用,培养语言品析能力
拟声词 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
感情色彩变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使 化 语言幽默、强化语义、讽刺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 阳光,暖和安适地 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 们 唤醒。
——老舍《济南的冬天》
角度
内容+特点
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将“老城”人
格化,生动地写出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2
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1分)
情感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 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
着我们上前去。
内容/特点
角度
(写出… … )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
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
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
《父亲的歌》
任选一个角度,对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课件32张)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课件32张)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 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 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 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 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父亲的歌》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田, 母亲已插完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 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 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
的地方,浑身是汗水泥水。 内容+特点 角度 ——《田野上的白发》
• 通过动作描写“跪”、“爬行”两个 动词准确描绘母亲插秧时的姿态,表 现了母亲插秧时极为劳累,体力不支 的状况,突出了母亲的坚忍与顽强。
3.描写: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景物描写、细节描写
4.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欲扬先抑、 动静结合、托物言志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课件32张)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 窗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 沉的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 一样嘶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 随即好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
情感
手法之美: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欲 扬先抑、动静结合、托物言 志等
授之以渔
赏析语言三步曲
• 1、抓角度:词语、描写、修辞、表现手法
• 2、扣内容:内容+特点 (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 3、析作用:情感、性格、主旨
品味记叙文语言的角度
1.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感情色 彩变化的词等
2.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 复、对偶、反问、设问等
美文品析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角度
内容+特点
通过“攀”“缩”“微倾”这些动词(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
行动不便,步履艰难,(2分)表现了父亲爱子
的深情。(1分)
情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内容+特点
词语运用:
1、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感情色彩变化或用法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 词小用等。
答题格式:
____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了 ____,表现了人物____的情感。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课件32张)
词语运用: 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课件32张)
1、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感情色彩变化或用法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 词小用等。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 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 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 要绽开似的。 《紫藤萝瀑布》
角度
内容+特点
“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 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 活了,化静为动,形象逼真的写出了花 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表 达了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角度
(朱自清《春》)
“偷偷”和“钻”互相照应,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小草不知不觉破土而出,
春天悄然而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情感
用词之美:
用词
基本的回答模式
动词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状 或特点
形容词 细致、准确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点 或心理
叠词 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内容上丰 富了语言的涵义
答题格式:
____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了 ____,表现了人物____的情感。 内容+特点
角度
用词精当,有表现力。用“划破”、 “滚 滚而来”、 “挤”、 “吼叫”、 “震响” 等词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暴风雨之夜狂风 吼叫电闪雷鸣的景象,渲染了恐怖的气氛, 烘托了“我”当时恐惧的心理。 情感
语言品析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阅读部分
•能用精读的方法综合理解阅读材料, 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含义和作用 •阅读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 现力的语言……
考点聚焦
•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方面,赏析 文中画线的语句。2019.河南8题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2段中画横线的 句子(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情感(性格)
描写之美: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 、侧面、 细节 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景物描写方法:
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2、修辞 3、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
(小石潭记、观沧海、夜雨寄北) 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峡) 5、按照一定顺序(高低远近) 6、抓住景物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