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秦统一中国(共20张PPT)

主
专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制
中
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郡(守)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经济: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经济: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军事:北伐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凿灵渠。
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年统一 蒙古草原
1、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自主学习:讨论 完成 秦王如何来巩固 政权实现统一?
嬴政
教师提示:结合课本知识从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等方面进行梳理。
皇帝
君
最高统治者
湘 江 漓 江
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展示交流
巩固统一的历史意义:
1.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 了重要的作用 4.促进了我国古代民族大交融。
教师提示:“加强了、有利于、促进了”等方面回答!
畅所欲言:如何评价秦 始皇?
小结本课内容:
1位人物:秦始皇 1种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个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疆域4止:东止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兵 马 俑
图片赏析
长城
秦半两钱
灵渠
合作探究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部分 :第一 次工业 革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部分 :第二 次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总结:第 二次工 业革命 的特点 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教学策 略】 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 的比较 。 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 新思想 间对于 个性与 专制的 不同观 点,则 可在思 想新倾 向的基 础上对 明清社 会经济 领域新 现象进 行总结 并顺利 进入环 节6对于 明清新 现象发 展前景 的解读 。 若学生无 法顺利 、系统 地归纳 明清新 思想相 对于程 朱理学 的变化 ,则教 师可引 导学生 先对材 料中程 朱理学 的部分 内容进 行总结 ,继而 在与明 清新思 想的对 比过程 中了解 明清思 想界提 倡个性 自由、 反对专 制的新 倾向。 【 参考附 录】 材料一:
专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制
中
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郡(守)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经济: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经济: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军事:北伐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凿灵渠。
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年统一 蒙古草原
1、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自主学习:讨论 完成 秦王如何来巩固 政权实现统一?
嬴政
教师提示:结合课本知识从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等方面进行梳理。
皇帝
君
最高统治者
湘 江 漓 江
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展示交流
巩固统一的历史意义:
1.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 了重要的作用 4.促进了我国古代民族大交融。
教师提示:“加强了、有利于、促进了”等方面回答!
畅所欲言:如何评价秦 始皇?
小结本课内容:
1位人物:秦始皇 1种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个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疆域4止:东止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兵 马 俑
图片赏析
长城
秦半两钱
灵渠
合作探究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部分 :第一 次工业 革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部分 :第二 次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总结:第 二次工 业革命 的特点 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教学策 略】 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 的比较 。 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 新思想 间对于 个性与 专制的 不同观 点,则 可在思 想新倾 向的基 础上对 明清社 会经济 领域新 现象进 行总结 并顺利 进入环 节6对于 明清新 现象发 展前景 的解读 。 若学生无 法顺利 、系统 地归纳 明清新 思想相 对于程 朱理学 的变化 ,则教 师可引 导学生 先对材 料中程 朱理学 的部分 内容进 行总结 ,继而 在与明 清新思 想的对 比过程 中了解 明清思 想界提 倡个性 自由、 反对专 制的新 倾向。 【 参考附 录】 材料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37张PPT)

(1)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2)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 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 经济 措施 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 统一 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 货币 作用 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的交流。
(2)统一货币;
秦圆形方 孔半两钱
经济
目 的
( 3) 措 统一度 施 量衡
交通 使秦朝的陆路交 作用 通四通八达。
交通
(5) 开凿 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漓 作用 江,便利了南北 的水运交通
(5) 开 凿 灵 渠;
灵渠
漓江
湘江
军事 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6) 并修筑长城。长城西 修筑 起临洮,东到辽东。 长城
(6)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辽东 临洮
四、秦朝疆域
长城一带 秦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也是当时世 界上的大国。 东 海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 帝 太 丞 御 史 大 尉 相 夫 郡 (守 )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朕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 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他们正在做什么?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驾车的御 官俑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措施
背景 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 文化
目的 消除文字上的差异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制定 措施 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1)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 统一 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 文字 作用 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地方 上建立郡县制。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共28张PPT)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战国形势图
春秋初期 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找不同 找共性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废除井田制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急(重视)耕战之赏, 奖励耕战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国富
——《汉书· 食货志上》
1.这里涉及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统一: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
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
——《现代汉语字典》
材料研读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材料中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的“异”? (2)这些方面的“异”对于国家发展会有什么 影响?请选择一方面来谈。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谢谢!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活动三:史料证据手拉手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专 制 主 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郡(守)
治 粟 内 史
地方政府
县(令) 县(令)
亭 里
乡
中 央 集 权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不)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俾(bǐ使)才可长民者(管理百姓 的人)皆居民上(登上统治地位),以尽其才, 而治(掌握)民之紀(法律),亦何为而非(不 是)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战国形势图
春秋初期 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找不同 找共性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废除井田制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急(重视)耕战之赏, 奖励耕战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国富
——《汉书· 食货志上》
1.这里涉及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统一: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
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
——《现代汉语字典》
材料研读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材料中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的“异”? (2)这些方面的“异”对于国家发展会有什么 影响?请选择一方面来谈。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谢谢!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活动三:史料证据手拉手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专 制 主 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郡(守)
治 粟 内 史
地方政府
县(令) 县(令)
亭 里
乡
中 央 集 权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不)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俾(bǐ使)才可长民者(管理百姓 的人)皆居民上(登上统治地位),以尽其才, 而治(掌握)民之紀(法律),亦何为而非(不 是)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核心:郡守县令等 由皇帝直接任免
意义: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乡
三 老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亭长 亭 里正 里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 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官员产生 方式 划分标准 影 响
世袭产生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易形成分裂割据
皇帝任免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国计掌中,功高孤家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疆域四至
学习目标
•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 了解其重要意义 •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具体内容。 • 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
一、秦灭六国(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想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 为秦国最强的对手,长平之战,生死 抉择,秦巧使离间计,赵军四十多万 成白骨…… 朕13岁登基,22岁亲政,奋六世 之余烈,十年征战,亡六国之诸侯,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众爱卿讲讲朕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 些呀?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嬴政(秦王)
文化方面:书同文
小篆 隶书
秦《绎 山刻石》
秦统一后废除各国的文字,将李斯整理的笔划比较简单的小 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使用。以后民间流行笔划更为简单 的隶书。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
域的人们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方面:车同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军 事控制和发展了交通事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3张PPT)

量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 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 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三皇:天皇 皇
地皇
泰皇
五帝:黄帝 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行政
最高统治者
御 史 大 夫 监察
太 尉
军事
中央政府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御 史 大 夫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方面
小篆
统一文字
隶书
马
安
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发展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
楚贝币 韩赵魏 布币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容积 ]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 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 地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郡县制
分封制
意义: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理全 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 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3张PPT)

“千古一帝”秦始皇 有这么一个人 他十三岁时就当了国君
他花了十余年时间将国家统治权夺回
又花了十年时间统一了中国
其后统治中国的12年中,他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文字, 度量衡……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自主学习一
1、秦国统一的条件有哪些?(统一的原因) 2、秦国统一的过程?(起止时间和灭六国 的顺序) 3、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4、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 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 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
• 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是一切权利集中于 皇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皇帝:自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 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丞相(行政)
⑵中央政权: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34:2305:34:2305:34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5:34:2305:34:23August 2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5:34:2305:34:2305:348/25/2021 5:34:23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05:34:2305:34Aug-2125-Aug-21
他花了十余年时间将国家统治权夺回
又花了十年时间统一了中国
其后统治中国的12年中,他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文字, 度量衡……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自主学习一
1、秦国统一的条件有哪些?(统一的原因) 2、秦国统一的过程?(起止时间和灭六国 的顺序) 3、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4、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 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 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
• 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是一切权利集中于 皇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皇帝:自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 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丞相(行政)
⑵中央政权: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34:2305:34:2305:34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5:34:2305:34:23August 2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5:34:2305:34:2305:348/25/2021 5:34:23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505:34:2305:34Aug-2125-Aug-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宽度 原因: 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措施: 统一了车辆和道路的宽度 意义: 加强了交通往来,道路四通八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书同文—统一文字 原因: 战国时期七国文字各异 措施: 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
全国通用文字
意义: 促进人们的沟通,有利
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
原因:六国货币不一样,造成
币制混乱
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除六国货币,以秦国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度中央机构的设置
负责行政 负责军事 负责监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度地方机构的设置—郡县制
秦朝把全国设为四十个郡,最 高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其 长官称县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的圆形方口半两钱为标 准货币
意义:有利于国家的经济管理,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度量衡
原因: 战国时期长度、容量、
重量标准不一
措施: 以秦制为单位,统一度
量衡制度,并且所有度 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 制
意义: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秦灭六国
秦朝小档案
朝代名
秦朝
建立者 秦始皇 嬴政
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都城
意 义
咸阳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 来长期混战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哈哈···寡人兵强 马壮,自此天下一统!
二.确寡人立一中统天央下集权制 度中国历德史盖上三第皇一个皇帝—秦始皇
功过五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课后作业
1.绘制出秦朝疆域图。 2.秦国问什么能统一六国。 3.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开凿灵渠与修筑长城
灵渠是一条人工运河,沟通了湘江 和漓江,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朝面积约为354 万平方千米
长城一带
陇
东
西
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如果你到陕西西安旅游,当你问起陕西最贵的一辆车是什么?你将得 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
新 课 导 入
秦始皇 嬴政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秦陵一号铜马车
一.秦灭六国
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5.秦朝通用文字是( 小篆 )标准货币是( 圆形方孔半两钱) 6.秦朝在北方为防御匈奴修筑的工事是( 长城),修建者是( 蒙)它恬西 起( )临,洮东到( ) 辽东 7.秦朝开凿的沟通漓江到湘江的人工运河叫(灵渠 )
8.秦朝疆域东到( 东海),西到(陇西 ),北到( 长城一带 ),南 到( 南海)
问题1:战国时期连年战争,给人 民和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人民心中渴望什么? (1)带来深重的灾难。 (2)渴望和平和统一
问题2:“战国七雄”中哪国最有 实力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一.秦灭六国
探究: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有哪些?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长平之战奠定的绝对优势
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秦国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南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秦朝 ),建立 者是(秦始皇),建立时间是(BC221年),都城是(咸阳 ) 2.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有:( 统一顺应历史发展 )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长平之战奠定绝对优势) (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 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 ) 3.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郡县制) 4.秦朝在中央设置( 丞相 )( 太尉 )( 御史大夫 ),分别掌管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宽度 原因: 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措施: 统一了车辆和道路的宽度 意义: 加强了交通往来,道路四通八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书同文—统一文字 原因: 战国时期七国文字各异 措施: 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
全国通用文字
意义: 促进人们的沟通,有利
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
原因:六国货币不一样,造成
币制混乱
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除六国货币,以秦国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度中央机构的设置
负责行政 负责军事 负责监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度地方机构的设置—郡县制
秦朝把全国设为四十个郡,最 高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其 长官称县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的圆形方口半两钱为标 准货币
意义:有利于国家的经济管理,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度量衡
原因: 战国时期长度、容量、
重量标准不一
措施: 以秦制为单位,统一度
量衡制度,并且所有度 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 制
意义: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秦灭六国
秦朝小档案
朝代名
秦朝
建立者 秦始皇 嬴政
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都城
意 义
咸阳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 来长期混战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哈哈···寡人兵强 马壮,自此天下一统!
二.确寡人立一中统天央下集权制 度中国历德史盖上三第皇一个皇帝—秦始皇
功过五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课后作业
1.绘制出秦朝疆域图。 2.秦国问什么能统一六国。 3.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开凿灵渠与修筑长城
灵渠是一条人工运河,沟通了湘江 和漓江,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朝面积约为354 万平方千米
长城一带
陇
东
西
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如果你到陕西西安旅游,当你问起陕西最贵的一辆车是什么?你将得 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
新 课 导 入
秦始皇 嬴政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秦陵一号铜马车
一.秦灭六国
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5.秦朝通用文字是( 小篆 )标准货币是( 圆形方孔半两钱) 6.秦朝在北方为防御匈奴修筑的工事是( 长城),修建者是( 蒙)它恬西 起( )临,洮东到( ) 辽东 7.秦朝开凿的沟通漓江到湘江的人工运河叫(灵渠 )
8.秦朝疆域东到( 东海),西到(陇西 ),北到( 长城一带 ),南 到( 南海)
问题1:战国时期连年战争,给人 民和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人民心中渴望什么? (1)带来深重的灾难。 (2)渴望和平和统一
问题2:“战国七雄”中哪国最有 实力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一.秦灭六国
探究: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有哪些?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长平之战奠定的绝对优势
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秦国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南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秦统一中国优秀课 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秦朝 ),建立 者是(秦始皇),建立时间是(BC221年),都城是(咸阳 ) 2.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有:( 统一顺应历史发展 )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长平之战奠定绝对优势) (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 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 ) 3.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郡县制) 4.秦朝在中央设置( 丞相 )( 太尉 )( 御史大夫 ),分别掌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