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浅谈学校道路与交通规划措施

在学校附近设置限速标志和摄像头, 确保车辆在校园周边减速慢行,保障 学生安全。
提高交通效率
优化交通信号灯
根据学校周边交通流量和高峰时 段,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提高 车辆通行效率。
建设停车场
在学校附近建设公共停车场或鼓 励社会资本建设商业停车场,缓 解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减少车 辆拥堵。
安全问题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01
部分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为时有发
生。
交通事故频发
02
由于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多种原因,学校周边交通事故频发
。
应急救援通道不畅
03
部分学校应急救援通道设计不合理或被堵塞,影响救援效率。
02
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保障学生安全
设立人行道和安全岛
在学校周边设立人行道,确保学生安 全过马路,同时在学校门口设立安全 岛,减少车辆对学生上下学的干扰。
增设安全警示标识
在学校周边道路增设安全警示标识,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加强交通疏导
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期,加强交通疏导,确保学生顺利通行。
中期计划
1 2
优化交通路线
调整学校周边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 行效率。
建设人行道与自行车道
在学校周边建设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方便学生步 行与骑行。
3
增设停车设施
路面维护
定期对学校周边道路进行 检测和维护,确保道路平 整、安全。
交通管制
限速措施
交通信号灯
在学校周边设置限速标志,限制车辆 速度,确保学生安全。
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流线,提 高交通效率。
禁止停车
在学校门口附近禁止停车,避免影响 交通和造成安全隐患。
高校规划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规划建议

高校规划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规划建议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交通畅通,高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园交通安全规划。
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高校应该重视校园内部的交通安全问题。
建议学校在校园内建设完善的道路和人车分流系统,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有序。
此外,校园内应设置明显的交通指示牌和标志,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高校应制定校外交通规划。
建议在高校周边的主要道路设立交通岗亭或者交警执勤点,加强对周边交通的管理与指导。
通过设置校外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引导过马路的学生和市民,确保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骑行交通的规范管理。
随着单车共享模式的出现,校园内的自行车增加了不少。
建议学校规定学生只能将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并设置固定的停车桩和车位,以减少乱停乱放现象。
此外,高校可以引入电子锁等技术手段,提高自行车的管理水平。
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校车和班车的管理。
校车和班车承担着学生安全和出行的重要责任,必须确保运营安全。
建议高校建立健全的校车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
同时,高校还应制定校车运营规范,明确校车发放、使用和报废等具体管理细则,规范校车管理。
最后,高校也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
建议高校开展校园交通安全主题的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范行为意识。
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校园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规划建议包括加强校园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定校外交通规划、规范骑行交通管理、加强校车和班车管理以及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措施。
只有高校全面考虑并解决校园交通安全问题,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从中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
下面店铺准备了关于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的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1、概况1.1 地理位置及现状分析XX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座落在风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居XX大学城的中心位置。
新校区内规划一座面积为10公顷的中心湖,依据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自然地形,并强化这一特点,将中间狭谷地带作为生态谷,由中心向边缘延伸,渗透于整个大学校园的各个功能块中。
垂直于生态谷,连接谷的东、西高地,是一条理性轴贯穿于校园的主教学区和实验区,是新校区发展标志。
校园绿化用地大部分较为平坦,并有若干低矮山坡和池塘溪流,呈现出江南地区较为典型的山丘地型特征。
新校区现已修建完成的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翡翠湖校区将被建设成容纳14000名一、二年级本科生的教育基地,同时在规划中还预留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1.2 公共空间序列轴公共空间序列轴串联校园各特色活动区域,以人工化景观为特色。
可以体现为“三轴多环”结构:“一轴”由“校园主人口、主入口广场”等构成的西北向轴线:“二轴”为由“位于丹霞路上的次入口,学生食堂、服务中心、风雨球场、入口广场、实验楼、教学楼、行政楼等组合出开放性的教学生活空间”构成的南北向轴线;“三轴”为由“次入口、小型的入口广场,喷泉水池组成的体憩广场、教学楼群、教学楼间小型广场”构成的东南轴线。
“多环”为整个校园组团式布局中的道路形成大小不同的环路,这也是翡翠湖校区道路规划的重点。
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2.1 道路系统规划特点(1)规划原则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行驶,就近停靠各出入口,而人流为主的道路则与广场、林荫步道相结合。
某高校校园交通规划建设方案

某高校校园交通规划建设方案目录1系统特点 (1)2系统建设内容 (2)2.1GIS平台 (2)2.1.1平台功能框架 (4)2.1.2三维校园 (4)2.1.3校园微地图 (9)2.1.4360°实景校园 (13)2.2系统功能 (15)2.2.1车主导览APP (15)2.2.2保安移动办公 (16)2.2.3后台GIS监管平台 (17)1 系统特点●基于校园精细化微地图,打造校内交通专题图,实现校内不同交通区域的可视化呈现,让用户通过直观、便捷了解校内停车区域。
并支持所有不同停车区域的一键引导,实现校内智慧交通服务。
●打造VIP用户车位智能专属地锁,采用蓝牙+网络的通讯手段,实现自动检测车辆、手机远程控制多方式结合的地锁升降控制模式。
实现VIP用户车位的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保证VIP用户车位随时可停,为校园专用车位的定向使用提供,无人值守、管理无忧。
●采用外部地图+校园精细化地图结合,实现校内车位查询、实时定位、校内外结合的路径导航服务、POI地标点查询等,为校内车主用户提供精准的出行服务。
●基于实时定位反向寻车,有效的解决车主无法通过环境标识寻找车辆的问题,节约用户寻车时间,并提供一键出车,引导用户从最近的出口离开校区;●提供校内外摆渡车位置实时查询,并结合校区班车班次排班信息,共同为校园师生提供便捷、及时的交通动态资讯;●提供车辆访校网络预约功能,实现用户车辆信息的提前登记,停车费用的在线支付,提升车辆出入口通关速率,解决因车辆量大造成的拥堵问题;●依托互联网移动在线支付,提供教职工账户在线充值付费停车卡费,实现用户帐号欠费提醒,自主缴费;●实现校园重大活动交通引导专题图的制作,为校内人员及访客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移动可视化引导服务,也有效降低校内交通压力,维持校园良好交通秩序。
●基于GIS的校内停车热力图的动态呈现,实时呈现校内车辆停车分布情况,以便对后来车辆进行提前引导,缓解热门停车区域周边的交通压力,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效率。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淮安校区规划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淮安校区规划
郭苏明;张帆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 1、项目概况rn2010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提议,南京林业大学和淮安
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淮安市地处江苏省的中部,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南方学院淮安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内,枚皋路以南,淮海南路以东,距淮安市中心3公里,距宁淮高速5公里,距京沪高速15公里,与淮安市汽车南站隔路相望,出行交通便捷.规划总用地面积1300多亩,拟建建筑面积30万平万米,分为南、北个校区,目前北校区已建成500亩校园和7.5万平万米校舍,并已投入使用.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郭苏明;张帆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景观学院建筑系;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景观学院城市
规划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民办学院办学特色初探——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为例 [J], 顾颜婷
2.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r——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学生为例 [J], 张绪忠;
金晓迎;陆丁丽
3.民办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管理模式——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为例 [J], 陈
沁
4.校园规划中人文环境的营造——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淮安校区规划为例 [J], 郭苏明;张帆
5.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校园植物r调查报告 [J], 戚丽萍;段艳超;金京;贾利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以江苏大学为例谈校园综合交通规划设计

J IANG SU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以江苏大学为例谈校园综合交通规划设计The study of campus comprehensive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 forJiangsu University学院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工程1102学生姓名:周宇林指导教师姓名:张玮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5年6 月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小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校园的交通方式正发生着重大改变,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新老校园的建设也面临着以往没有的各种交通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校园交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校园交通的特性和缓解校园交通问题的方法。
本文首先宏观的分析了影响大学校园交通的因素,如校园内部的用地形态、用地规模等与校园交通之间的关系。
其次,选取江苏大学进行校园交通调查,分析校园交通形式和人们在校园内部出行的特性,如步行和自行车方式的时间分布、出行距离与出行方式的关系、机动车在校园中的出入量情况,为校园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再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规范中没有确定道路交通指标的问题,提出根据校园中各种交通方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交通组织,对道路网上机动车的通行权加以分级,从而明确道路使用权和道路的等级。
分析四阶段法在校园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借助TransCAD软件对校园进行道路交通预测来确定道路上的交通量分布。
最后,以江苏大学为例,对大学校园交通进行规划和设计。
根据目前的教学区和宿舍区之间的交通生成量,利用调查数据回归得到的自行车和步行方式的出行比例和出行距离之间的关系,预测各交通方式在新的道路网上的交通分布,进行道路等级划分和校园交通组织。
关键词大学校园交通组织交通规划道路设计 TransCADABSTRACTWith the developing of higher eduction,car and the keeping grow of campus scale,the manners of campus have made big changes,which have direct influences on the learning and life of campus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nd old campus have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and the characters of campus transportation,and bring forwar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to relax the campus problems.This dissertation macroscopically anlayzes the factors which have influence on campus traffic,such as the ralationship of campus land using form,using scale with campus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campus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transportationSecomdly,Jiangsu University is chosen to do campus traffic inverstigation.The campus traffic manners and campus trip characters are analyzed,such as time distribution of walking and bicycle,the relationship of trip distance and trip manner, the vehicle traffic in-out quantity.These can offer theories to do campus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Then,based on the preceding researches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re are no road traffic indexes in campus planning criterion,some traffic operation advice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of kinds of traffic mannners,the campus road way leave are graded.And the TransCAD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road traffic demand in old and new built campus.Finally,on the example of Jiangsu University,the dissertation does some campus traffic planning and design.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operation between teaching sub area and living sub area,using the function relation of walking and bicycle between trip proportion and trip distance,the traffic manners on new road network are estimated.Key word s campus,campus transportation ,campus road ,traffic operation,TransCAD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4)1.1:研究背景 (4)1.1.2:校园交通方式的变化 (4)1.2: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6)1.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6)1.2.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6)1.3:本文的研究内容 (7)第二章校园交通调查及交通特性分析 (9)2.1:校园交通影响因素分析 (9)2.1.1:校园功能分区对校园交通的影响 (9)2.1.2:校园规模对校园交通的影响 (10)2.2:校园交通调查 (11)2.2.1 调查目的 (12)2.2.2 调查方案设计 (12)2.3:校园交通特性分析: (13)2.3.1:步行与自行车方式的交通特性: (13)2.3.2:校园交通特性分析 (14)第三章校园道路交通组织与设计方法 (20)3.1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的形式 (20)3.1.1 步行优先策略 (20)3.1.2 人车分离式 (20)3.1.3 分级设计路网 (21)3.1.4 合理设置道路宽度 (22)3.2 TransCAD与“四阶段法”在校园交通中的应用 (22)3.3 基于TransCAD的交通分配 (23)第四章校园道路交通规划实例—江苏大学交通规划设计 (26)4.1 江苏大学交通现状 (26)4.2 校园交通规划 (28)4.2.1 校园非机动车出行空间分布 (28)4.2.2 交通方式划分 (30)4.2.3 基于TransCAD的交通分配 (31)第五章研究成果总结和展望 (37)5.1 主要的研究成果 (37)5.2 研究展望 (37)参考文献 (39)致谢 (40)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校园规模的扩张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校园交通方案

成本控制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 的成本控制,确保各项费用在预
算范围内。
人力资源需求
专业司机
校园交通方案需要具备专 业资质的司机,以确保行 车安全。
维护保养人员
为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转 ,需要配备专业的维护保 养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
实施校园交通方案需要设 立安全管理岗位,以监督 和管理日常运营安全。
交通事故
由于车速过快或违反交通规则,易发生交通 事故。
车辆违停
部分家长或校内员工违规停车,影响校内外 交通秩序。
恶劣天气
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路面湿滑,影响出行安 全。
应对措施与预案安排
人流拥堵
加强高峰期交通疏导,增设临时通道 和指示牌,确保学生和家长快速通行 。
车辆违停
加强巡查和宣传教育,对违规停车行 为进行处罚,提高车主规范停车意识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全面实施交通规划,完成重要交通路口和路段的监控设备安装,加 强执法力度。
第三阶段(7-12个月)
评估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05 预期效果与影响
提高交通效率
01
02
03
优化交通流量
通过实施校园交通方案, 可以合理规划交通路线, 提高交通流量,缩短通勤 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减少拥堵现象
安装监控设备
在校园的重要交通路口和路段安装监控设 备,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交通 安全。
改造交通设施
根据交通规划,对校园内的交通设施进行 改造,包括拓宽道路、设置交通标志、建 设行人天桥等。
时间表安排
第一阶段(1-3个月)
制定交通规划,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改造部分交通设施。
南京林业大学梁希广场概念性设计

THANK YOU!
用地性质
• 梁希广场的用地性质为绿地,以给在校学生与老师 提供一个休息、调养身心的环境为目的。
调研报告
• • • • • • • • 时间:2011.3.18 地点:梁希广场 天气:9℃~19℃ 白天:和风 4—5级 夜间:多云 3—4级 调研时间:9:00 ~~ 10:30 13:00~~17:00 温度:9℃ ~~ 11℃
时间
车流量
3.5 3 2.5 2 1.5 1 0.5 0
9: 15 ~ 9: 9: 24 16 ~ 9: 9:2 33 5 ~ 9: 9: 43 34 ~ 9: 9: 52 44 9: ~9 59 :5 10 ~1 3 :1 0: 5~ 00 10 1 :2 0: 6~ 16 10 :2 7
车流量分析
人流量
人流量
13: 00~ 13: 13:05 05~ 13: 13:10 10~ 13: 13: 15 15~ 13: 13: 20~ 20 13: 13:25 25~ 13: 13:30 30~ 13: 13:35 35~ 13: 13:40 40~ 13: 13: 45 45~ 13: 13:50 50~ 13: 13:55 55~ 14: 00
5
9: 15 9: ~9: 24 16 9: ~9: 33 25 9: ~9: 43 34 9: ~9: 5 4 9: 2~9 4 5 : 10 9~1 53 :1 0: 10 5~1 00 :2 0: 6~ 16 10 :2 7
梁希广场与西潭人流量分析表0 25 30 0 5
人流去向分析图
人流去向分析图 人数(人) 13% 5% 36% 教学楼 食堂 宿舍楼 图书馆 其他
15%
31%
日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的方法与设计思想,结合南京林业大学的为实例,分别就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规划关键词:校园交通规划景观步道道路绿化停车规划正文:1 南林交通现况分析1.1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南京林业大学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位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学校中央由东西方向树人路,园丁路和南北方向的梁希路,水杉路以及中间形成环状的求知路,创新路构成学校主要的道路干路网,周围连接通往学生住宿区以及运动场的翠竹路和学子路以及和谐路。
周围毗邻南京主干道玄武大道以及龙蟠路与新庄立交桥,交通较为便利。
梁希路1.2南林交通现状调查根据南林大实际情况和规划需要,设计相关表格并展开调查。
校园内主要道路等级分析设定如下:(宽度≤5m以及单向单车道的次要道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1.2.1 道路基本信息面积干道总面积40397 m2 ,支路总面积23198m2干道网密度2730/838419=3.2km/km2支路网密度2865/838419=3.4km/km2干道网面积率40397/838419=4.8%支路网面积率23198/838419=2.7%1.2.2 交通量调查信息*注:表格中提到的早高峰指的是上午7:30~8:30,晚高峰指的是下午16:30~17:301.2.3 校园人口主要分布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公寓主要分布在和谐路南北两侧,同时和谐路也是学校北二门通往校园内部的主干道,同时和体育馆和图书馆也分布在和谐路两侧,因此和谐路的交通量较大…同时也存在较多交通问题。
2 南林交通需求预测2.1 根据四阶段法确定交通需求2.1.1 出行生成采用交叉分类法计算校园内可能发生的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公式如下:n ,2,1,,, • • i A A FA P P FP iii i ii i i其中:i P ,i A —根据现状出行生成率数据计算得到的校园发生量和吸引量i FP ,i FA —规划年内的校园交通发生量和吸引两—规划你那人均出行次数—规划年人口规模2.1.2 出行分布从出行生成预测中获取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之后,出行分布环节主要预测未来规划年之内校园之间出行的交换量,这里我们采用增长系数法模型。
在给定现状分布量的基础上,假定未来分布量与现状分布量具有相同的分布形式,通过计算增长洗漱来预测未来分布量。
首先令计算次数k=0。
其次,计算校园各条道路第0次发生增长率,吸引增长率,如下式:;,0000jj aj i i piA A F P P F其中:0piF 指的是i 条道路第0次发生增长率0ajF 指的是第j 条道路第0次吸引增长率再次,设),(aj gi F F f 为增长函数,计算第(k+1)次预测值,如下式:),(1k ajk pi k ij k ijF F f q q由于),(aj gi F F f 的函数种类不同,这边我们采用最简单的常增长系数法,ij q 的增长仅与i 区的发生量(或吸引量)的增长率有关 2.1.3 方式划分采用非集计模型是以个体的出行为统计单元,针对出行个体的决策直接建模,然后对所有出行决策进行归纳总结。
在应用数据方面,非集计模型比集计模型更能对数据充分利用,因此在确保某一个精度前提下,非集计模型仅需数量相对较小的样本量即可。
非集计模型中的效用函数包含了出行决策中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出行者决策基础的因素,其形式一般如下:nj nj nj V U其中njU 指的是个人n 关于选择枝j 的效用 njV 指的是能观测到的因素构成的效用确定性nj指的是不能观测到的因素构成的效用随机项我们最常用的离散选择模型—多项Logit 模型,具体形式如下:ijt itC j V V it ee P 12.1.4 交通分配1)机动车分配按是否遵循Wardrop 原理,机动车分配可分为非平衡分配和平衡分配两种类型,其中非平衡分配根据是否单一以及是否受路段容量的限制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所对应的典型分配方法如图:2)非机动车分配在校园内的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进行自行车出行方式交通分配。
2.2做出交通预测根据已有数据和上述发方法对2015年校园高峰期时的交通量做出预测3南林道路体系布局规划3.1规划原则3.1.1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行驶,就近停靠各出入口,而人流为主的道路则与广场、林荫步道相结合3.1.2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尤其是校区主轴一由东向西的树人路与由西北向东南的和谐路,尺度放大,形成宽广的景观大道3.1.3安全性原则中心教学区按照人车分离方式,充分注意使用安全3.2道路网规划3.2.1内部道路网布局结构内部道路网布局结构。
道路网络的总体布局呈方格网型, 在新校区东则局部呈环形放射性路网。
从区域规划路网结构出发, 道路主骨架由内外环组成, 再通过丰富的联系道路将内外环与校区出人口紧密联系起来。
校区道路网较为密集, 区域对外交通主要利用外环路与对外联系主要通道来解决, 区域内部的内环路与联系道路用以解决内部进出交通需求。
因此, 道路功能定位应以校区内部交通需求和道路区位等情况为依据, 并且与交通组织规划相结合。
3.2.2道路网功能综合上述区域总体交通需求分析及区域路网分布, 将校区道路网分为景观路、外环路、内环路、内部联系道路和步行带5个层次。
明确校区路网的各条道路的功能及其在校区内部所担当的不同交通作用, 具体定位情况如下:1)景观路:由西大门、南门进入的2条断面分别为25m、10m的道路,树人路与水杉路,都直通地球仪雕塑绿地, 以景观、绿化为主要功能。
2)外环路机动:机动车快速通道, 例如通往北二门玄武大道的和谐路,强化机动车功能, 弱化慢行交通功能, 但是部分靠近生活教学区路段,比如教五楼前方,还应严格限速。
3)内环路:优化现有的求知路与创新路组成的内环路,联络各个教学楼各系馆, 机动车功能及慢行交通功能兼顾, 特殊路段应以慢行交通优先4)联系道路:拓展现有水杉路,园丁路,联系内外环道路及各小区, 保证出行者出行的可达性和便捷性5)步行带:例如学子路,禁止机动车通行, 营造校园安静、宁和氛围, 确保安全。
以上种道路功能是在交大这种特殊园区路网中表现出来的, 将校区道路分别定位为此种功能, 有利于明确各种不同性质道路的交通作用, 是交通组织规划设计的基础与前提。
3.3道路横断面设计按照传统模式, 道路横断面实行机非混行的交通组织形式, 不能适应校园的交通特征, 将会造成较大的交通冲突。
以此为依据, 根据道路功能要求分别做出断面设计。
景观道路以两块板为主, 内外环路以一块板为主,其他道路以满足慢行交通为主。
所有断面都进行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 实现资源共享。
3.3.1景观道路南北景观道路为新校区的中央轴线,因此要保障景观性, 兼顾慢行交通的重要功能。
红线36m, 由于南北景观道路在不同路段所担当的道路功能不同, 因此建议在此断面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景观和环境的需求, 对不同路段断面做出相应调整。
树人路道路横断面规划示意图3.3.2外环路外环路是机动车的快速通道,例如和谐路,机动车车流较大, 在机动车道的设计上采用“ 3车道”的设计思路,此预留车道可作为单位进出口设置左转待行区用, 也可为设置路边停车位预留空间, 还可利用其在交叉口做进出口车道变换, 或者可设置成双向2车道的机动车道9.0m(4.5m+4.5m)中间用黄虚线标线分隔。
总之, 3车道是一种较为灵活、实用、有效的道路断面形式, 更适合于作为校园内部外环道路断面和谐路道路横断面规划示意图3.3.3内环路内环路担当重要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交通,是学生与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道路,例如创新路与求知路。
因此要保障慢行交通的通行空间5.9m, 进行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
求知路道路横断面规划示意图3.4慢行交通系统设计3.4.1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即慢行交通包括行人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离, 能够有效地解决道路上人与车相互干扰的问题, 降低交通事故率, 为出行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生态的环境,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将是校区内部应当提倡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此外, 对观光游玩性人流, 可划分出主体公建为核心的步行交通体系。
各风景区内部则营造一个以休憩、锻炼为特征的人行交通环境, 在求知路和创新路区域设置主要风景步行带。
3.4.2慢行交通组织管理首先, 非机动车交通以短程交通为目的, 中、长距交通应鼓励以“停自行车一换乘公交车”的出行方式体现机非分离的思想, 尽量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设施在空间上分离。
为了不影响外环路机动车的行驶, 尽可能将非机动车流组织到机动车流量较少的支路上。
建立慢行交通体系, 将部分内部联系道路设置为慢行交通专用通道将宿舍与教学楼等地块联系的支路和内环路作为非机动车的主要通道, 外环路弱化非机动车交通功能。
其次, 行人交通可分为人行道与人行过街道两部分。
对不同的道路特性、宽度及步行交通需求量确定人行道的必要宽度。
由于路网较密, 原则上不设置路段人行过街道特殊建筑需求、公交停靠站等除外, 校区外围重点交叉口、公交站和外环路设置相应人行过街道。
对校区内的人行道、人行过街设施、公交站等, 均需考虑到无障碍设计、盲人道设计等问题。
3.5停车设计针对校园内机动车日益增长的趋势,大学在停车设施的建设方面应避免一味地满足停放需求而大量开展建设,应合理控制停车设施的规模;同时要优化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使之既便于管理,又利于使用;停车位的集约建设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停车容量。
3.5.1停车设施的分布从我圆大学的机动车类型来看,教职工车辆、学校商务车辆和社会来访车辆是频繁进出校园的主体。
其停车需求特点不同,有的车辆停放时间较长,有的车辆停放时间较短,周转率较高。
大学校园的停车适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是集中的停车布局;二分敞的停车布局。
停车设施的建设锊理方式分为学校统一建设管理、分区域建设管理等,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应提倡多方参与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可以根据其属性与主耍日的地划分三类车辆的停放区域:各学院单位的停车区域、校冈集中的停车场地和沿路停车。
3.5.2节地型停车位的建设在用地条件有限的大学校同巾,为了开发新的停车宅间,满足适当的停车需求,停车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成为校园规划与更新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节地型停车场主要的建没方式有:充分利尉校区外环汽车道和城市的隔离绿化带,或将路面适当加宽作为路边停车带,比专用停车场更节省空问。
在组团的边缘及建筑的侧、背瓶,以草皮砖的方式没置小型停车带,停车与绿化锵相结合利用建筑或一场的底层设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
3.5.3自行车停车设施校园内自行车的停放场地应结合校区的规模和车辆的数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