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价测算报告
灌区水价测算报告1

**市**灌区农业供水水价测算报告黑龙江省**市**灌区水价测算工作,在省、市、县各级领导支持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4号令和黑价联字[2004]73号文件的要求,按照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江省水利厅统一部署,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水价测算成果。
现将本次水价测算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水价测算工作情况(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为了加强水价测算工作领导,我市成立了水价测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水务局局长和物价局局长担任。
成员由计财科、工程管理科、人事科、办公室等主要负责人组成。
下设水价测算办公室,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程、成本、综合三个小组。
制定了工作方案,使水价测算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二)明确水价测算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将水利工程供水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入,充分体现水利工程供水的商品价值,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提高灌区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三)精心测算,严把质量关。
我们在水价测算具体组织工作中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培训骨干,提高水价测算人员业务素质。
搞好水价测算,人员是关键,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测算出高质量测算成果。
因此,我们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以老带新等方法提高水价测算人员业务素质。
二、认真审核,科学合理核定水价。
水价核定的关键是水价核定方法,我们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核定水价:第一步,搜集、调阅、对比、分析、审核2005、2006、2007年三年的各年生产成本、生产费用等支出情况。
我们采取“五看、五审”的方法。
一看财务决算报告,审核财务决算报告编制的合法性;二看财务账簿,审核成本、费用、利润、税金、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审核各项支出的真实性;三看工程维修养护支出情况,审核列支是否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通过对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三年支出的审核,将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支出剔除。
灌区取用水评估报告编制

灌区取用水评估报告编制灌区取用水评估报告是用于分析和评估某一区域内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者对于灌区取用水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个关于灌区取用水评估报告的编制过程和内容。
1. 研究背景: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评估的目的和背景,包括为什么需要进行灌区取用水评估以及对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2. 研究区域描述:这一部分应该对研究区域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等。
还可以介绍该区域的主要用水行业和灌区的性质,如灌溉、工业用水或城市供水等。
3. 现状分析:在这一部分,应该对灌区取用水的现状进行分析。
包括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等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同时,对灌区取用水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用水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4. 未来趋势预测:在这一部分,应该对未来灌区取用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可以结合地区规划、经济发展预测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5. 问题识别和解决方案:在这一部分,对灌区取用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提出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的改进、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措施等。
6. 风险评估:在这一部分,对可能出现的灌区取用水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干旱、水灾、地下水污染等。
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
7. 建议和结论:在这一部分,对灌区取用水的综合评估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这些建议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决策者的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8. 参考文献:在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包括用到的数据来源、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文献等。
总之,灌区取用水评估报告的编制是一个全面分析和评估灌区取用水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者科学的依据和参考,确保灌区取用水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
农业水费调研报告

农业水费调研报告农业水费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田灌溉水需求的增加,农业水费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水费的收费标准和实际执行情况,分析农业水费对农民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范围主要涵盖本地农田灌溉水费的收费标准和执行情况。
三、调研结果1.农田灌溉水费收费标准根据调查,农田灌溉水费的收费标准主要分为按面积和按用量两种形式。
按面积收费主要是根据农田的面积大小确定每亩的水费,平均水费在30元至100元之间波动;按用量收费则是根据农田的实际用水量进行计费,单价在1元/立方米至3元/立方米之间。
2.农业水费实际执行情况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业水费的实际执行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部分农民反映,农田灌溉水费收费标准不合理,太高的水费让他们负担不起。
其次,一些地区存在收费不清、收费人员不专业的情况。
还有一些地方存在水费滞纳金的收取问题,一旦逾期未缴费,费用会不断累积,对农民造成一定的负担。
四、调研结论1.农业水费收费标准应合理确定农业水费收费标准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的负担能力进行合理确定,避免过高的水费给农民带来负担,同时也要保证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2.农业水费收费程序要规范农业水费收费程序应该明确规定,确保收费人员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在收费过程中要公开透明,规避滞纳金的收取问题。
3.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农业水费的调整应与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利用相结合,提高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现象,降低农业水费的支付负担。
五、建议1.完善农业水费收费制度建议政府加大农业水费的监管力度,完善农业水费的收费规定,确保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加强宣传和培训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民农田灌溉水费政策的宣传,增加农民对农业水费的了解程度。
(完整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1.1研究意义 (3)1.2研究现状 (3)1.2.1常用测算方法简介 (3)1.2.2现有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7)第二章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9)2.1研究目标 (9)2.2研究的主要内容 (9)第三章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 (10)3.1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10)3.1.1宝鸡峡灌区基本概况 (10)3.1.2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步骤 (11)3.2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2.1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22)3.2.2种植结构的影响 (23)3.2.3灌区管理状况的影响 (24)3.2.4灌区工程地质地理位置的影响 (25)3.2.5灌区节水灌溉措施的影响 (26)3.2.6不同水文年份的影响 (26)第四章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7)4.1存在的问题 (27)4.2解决办法 (27)4.2.1确定毛灌溉用水总量 (28)4.2.2计算净灌溉用水量 (28)4.2.2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 (29)第五章结论 (32)参考文献 (34)附录 (35)致谢 (45)宝鸡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与分析指导老师:王密侠作者:陆通摘要: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利用灌区灌溉用水管理资料、气象资料、流量资料、灌溉试验,依据灌区渠首每日引水量(退水量),结合灌区各支渠配水水量及斗口引水资料计算灌区各干、支渠利用系数及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首到斗口的利用系数利用灌区历年实际配水资料获得;灌区斗渠,农渠,毛渠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借鉴灌区灌溉实践经验,利用调查资料分析计算获得;最后利用渠首到斗口的水利用系数和斗口到田间的水利用系数计算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通过研究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状况,分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节水措施,对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 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

1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1.1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有本质的区别。
水资源总量是指项目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产水量。
其中地表径流量包括坡面流和壤中流, 不包括河川基流量;地下产水量指降水入渗对地下的补给量,应为河川基流、潜水蒸发、河床潜流和山前侧渗等。
而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以及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
项目区可利用水量主要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渠首工程引水(过境水)、农业灌溉回归水以及取用的地下水四部分组成。
1.1.1降雨径流可利用量。
指在流域的水资源未被作任何利用的情况下,在地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
可根据年降雨量资料用年降雨径流关系推求径流量。
依据适配线法作水平频率分布线型,一般选用皮尔逊Ⅲ型,一种方案直接查出不同频率水平年份相应的径流量;或先查出不同频率水平年份的年降雨量,再计算出年径流量。
1.1.2过境水可利用量。
过境水就是利用各种建筑物引用项目区以外用来灌溉的水资源量。
其引水量的大小受季节和年份影响,一方面受到可引河流水量和渠系建筑物引水能力的限制。
另一方面还受到取水许可量及地方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限制。
当引水能力大于取水许可量及水资源平衡分配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取水许可量和水资源平衡分配量中的较小量,当引水能力小于取水许可量及水资源平衡分配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实际可引量。
取决于具体地区和季节年份。
1.1.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且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的可开采量。
目前开采的大部分都是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可利用量则可估算为地下水补给量。
地下水资源在补给和消耗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天然流场,在雨季时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含水层内储存量增加、水位上升;旱季时消耗量增加,储存量就有可能减少, 水位下降。
这种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地下水有以丰补歉的特点,可以在干旱年适当超采一部分水量,利用丰水年予以补回,尤其是农业灌溉,干旱年和丰水年的灌溉用水量相差很大,丰水年时灌溉用水量很少甚至不用灌溉;从一个周期来看,这段时间内的补给量和消耗量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石首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终端水价测算

e x a mp l e f or e s t i ma t i o n o f t e r mi n a l w a t e r p i r c e f or d i f f e r e n t wa t e r u t i l i t i e s o f v a io r u s l a n d f o r ms .T e mi r n l wa a t e r p ic r e o f l i t f i n g i r r i g a t i o n i n mo u n t a i n o u s a r e a s ,g r a v i t y i r r i g a t i o n o f mo u n t a i n o u s a r e a a n d l i t f i n g i r r i g a t i o n i n h i l l y a r e a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r e 0 . 1 4 7 y u a n / m .0 . 0 6 5 y u a n / m a n d 0 . 0 8 1 y u a n / m . Af te r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wi l l i n g n e s s a n d b e a in r g c a p a c i t y o f f a m e r r s .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t e m i r n a l wa t e r p ic r e i s f e a s i b l e a n d a c c e p t a b l e .Th e r e s u l t s c a n b e u s e d a s r e f e r e n c e s or f o t h e r a r e a s wh e r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r e f o m r o f a g nc u l t u r a l wa t e r p i r c e b e i n g i mp l e me n t e d .
陇县段家峡水库灌区农业供水价格与水费计收情况调研报告

陇县段家峡水库灌区农业供水价格与水费计收情况调研报告一、灌区基本情况(一)概况陇县段家峡水库灌区是一个县办中型自流灌区,灌区主要由水库枢纽,总干渠、渠首引水枢纽、南北干渠及田间工程组成。
段家峡水库位于陇县曹家湾镇段家峡村,距县城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34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659mm,多年平均径流量1.71亿立方米,75%保证率河源供水1.23亿万立方米。
水库总库容1832.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127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为Ⅲ级水工建筑物,水库于1970年7月动工,1972年10月建成,主要由均质大坝,侧槽式溢洪道,钢筋砼压力输水洞三大件组成。
总干渠位于水库与南北干渠配水枢纽之间,全长6公里,其中砼U型衬砌817米,隧洞2987米,矩形浆砌石衬砌2196米,共有各类建筑物14座,设计流量7.74 m3/s 。
渠首配水枢纽位于城关镇神泉村,主要由浆砌石拦河低坝,三孔冲砂闸,两孔进水闸组成。
南干渠西起渠首配水枢纽,东止老观退水,全长23.6公里,设计流量5.0 m3/s,已衬砌长度14.2公里,共有各类渠道建筑物162座。
北干渠西起渠道配水枢纽,东止北河,全长9公里,已衬砌长度9公里,设计流量2 m3/s,共有各类建筑物109座。
灌区共有斗渠130条,长148.2公里,分引渠780条,长304.2公里,衬砌长182.5公里。
灌区渠系工程衬砌率达60%,经过多年运行工程完好率不足70%,渠系水利用系数0.56,灌溉水利用系数0.49。
(二)灌区管理单位人员结构情况陇县段家峡水库灌区属事业性质差额补贴单位,县上批准灌区管理处在编人员56人,目前实有人员87人,其中在岗人员51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7人,技术员5人,高、中初级渠道维护工34人)离退休24人(占在岗人数的54.3%),遗属8人,长期雇佣工4人。
(三)区域水资源状况:1 水资源状况根据《宝鸡市水文实用手册》和《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陇县地表水主要来自千河、大黑河、达溪河等,多年平均径流量 5.64亿m3。
农业灌溉水价测算报告模板

农业灌溉水价测算报告模板# 农业灌溉水价测算报告模板## 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农业灌溉水价进行测算,为农业生产提供定价参考。
通过对农业灌溉的成本、效益以及市场需求的分析,我们将给出一个合理的农业灌溉水价测算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 2. 方法与数据来源测算农业灌溉水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效益法和市场需求法的综合分析。
本次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农业部门相关统计数据、市场调查数据以及农业灌溉设施运营费用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数据。
具体的数据来源见附录。
## 3. 农业灌溉水价测算方法### 3.1 成本法成本法是通过对农业灌溉的运营成本进行分析,计算每单位水量的成本,从而测算农业灌溉水价。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计算农业灌溉设施的建设投资和维护费用。
2. 分析灌溉水源的水资源利用成本,包括取水费用、水资源保护费等。
3. 结合灌溉设施的水量消耗情况,计算灌溉水的成本。
4. 按照灌溉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灌溉面积进行计算,得出每单位面积农业灌溉水的成本。
5. 通过合理的利润率和管理费用比例,确定农业灌溉水的定价。
### 3.2 效益法效益法是通过分析农业灌溉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合市场反应,计算农业灌溉水的效益,从而测算农业灌溉水价。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分析农业灌溉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 根据相关经济指标和市场需求变化,计算灌溉水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带来的经济效益。
3. 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和成本情况,确定农业灌溉水价。
### 3.3 市场需求法市场需求法是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需求分析,结合农产品价格和需求弹性,计算农业灌溉水的市场价值,从而测算农业灌溉水价。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农产品价格和需求弹性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和需求弹性,计算农业灌溉水的市场价值。
3. 结合成本情况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农业灌溉水价。
## 4. 数据分析与测算结果根据以上三种方法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如下农业灌溉水价测算结果:方法农业灌溉水价-成本法xx 元/立方米效益法xx 元/立方米市场需求法xx 元/立方米## 5.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三种方法得到的农业灌溉水价测算结果,建议以市场需求法为主,参考成本法和效益法的结果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区水价测算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市**灌区农业供水水价测算报告
黑龙江省**市**灌区水价测算工作,在省、市、县各级领导支持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4号令和黑价联字[2004]73号文件的要求,按照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江省水利厅统一部署,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水价测算成果。
现将本次水价测算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价测算工作情况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
为了加强水价测算工作领导,我市成立了水价测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水务局局长和物价局局长担任。
成员由计财科、工程管理科、人事科、办公室等主要负责人组成。
下设水价测算办公室,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程、成本、综合三个小组。
制定了工作方案,使水价测算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
(二)明确水价测算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将水利工程供水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入,充分体现水利工程供水的商品价值,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提高灌区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三)精心测算,严把质量关。
我们在水价测算具体组织工作中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训骨干,提高水价测算人员业务素质。
搞好水价测算,人员是关键,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测算出高质量测算成果。
因此,我们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以老带新等方法提高水价测算人员业务素质。
二、认真审核,科学合理核定水价。
水价核定的关键是水价核定方法,我们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核定水价:
第一步,搜集、调阅、对比、分析、审核2005、2006、2007年三年的各年生产成本、生产费用等支出情况。
我们采取“五看、五审”的方法。
一看财务决算报告,审核财务决算报告编制的合法性;二看财务账簿,审核成本、费用、利润、税金、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审核各项支出的真实性;三看工程维修养护支出情况,审核列支是否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要求;通过对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三年支出的审核,将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支出剔除。
重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保证其合理性。
第二步,核定供水量。
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核定2003--2007年供水量,确定合理计费水量。
(四)深入农户,进行社会经济效益调查,确认承受能力。
二、基本情况
(一)**灌区位于松花江下游右岸,**灌区的行政区划包括西安、锦山、长安、砚山、**镇和水利部试验站农场。
灌区设计灌溉水田面积30.6万亩,全部为水田,设计灌溉定额446.6m3/亩,渠首为提水泵站,位于松花江右岸**区江段。
灌区设计流量27 m3/s,加大流量30m3/s,采用1000-8.7型轴流泵10台,总装机3300kw,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
灌区渠道由1条总干渠,6条干渠,33条支渠组成。
排水系统为长安排干、花马排干、福祥排干和联合排干,全部排水入**支河。
结合灌区开发,沿干支渠修建道路,渠道两旁植树造林。
**灌区1997年开工建设,于2000年投入运行。
已建工程有渠首、总干渠、四五六干渠及部分配套工程,部分三干渠及配套工程,既有骨干工程控
制面积15万亩,但目前实际灌溉面积8.0万亩。
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使已完工程难以发挥设计效益。
灌区建筑物多数年久失修,工程标准低,渠系工程不配套,并且水费标准低,工程运行、维护困难,但在水务局、受益乡镇大力支持帮助下,加强管理,水利工程仍发挥出较大的灌溉作用,农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灌区现有职工67人,下设六个分站,其中管理人员17人、生产人员35人、泵站生产人员15人。
(三)经济状况
**灌区始建以来,为灌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灌区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供水的商品属性与供水价格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由于水价远远低于供水生产成本造成灌区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经费短缺,职工工资开不到位,工程状况恶化,难以持续运行。
三、调整水价的必要性
我国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维护正常的水价秩序,调动全社会节水的积极性,建立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灌区已经九年没有调整水价,已远远不适应国家关于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要求,水价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水价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近几年来,国务院、国家计委、水利部出台一系列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文件,尤其是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
法》,进一步明确了水利工程供水商品属性,规定了供水经营者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水价。
因此,调整水价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二)调整水价是保证灌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
水价只有适时调整到位,才能使灌区工程维修和正常管理有资金保障,保证供水任务的完成,即能保证农民当前生产和生活需要,也能保证农民长远生产发展的需要。
如果不及时调整水价,加大工程维修力度,致使工程不能正常运行,势必影响受益农民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三)调整水价是灌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水费收入是灌区主要的经济来源,只有水价到位,才能有足够资金保证工程维修和正常管理工作进行。
现行每亩20元,每立方米0.024元水价是在1996年政府定的政策水价,当时就没有达到实际成本,加之九年来,灌区供水生产成本、生产费用增加因素很多,如果水价不调整,灌区已经无法维持工程的正常运行。
(四)调整水价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的需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生产条件。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与用水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现行水价按亩平均收取水费,很不利于节约用水。
四、水价测算的政策依据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一)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二号)
3、水利产业政策
国务院国发﹝1997﹞35号
4、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水利部4号令
5、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7号
6、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改革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特急计价格﹝2000﹞1702号
7、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2001﹞586号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4﹞36号
9、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4﹞1250号
10、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暂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94)财农字第397号
11、关于印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的通知
水办(2004)307号
12、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实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
黑价联字﹝2004﹞73号
13、关于做好扩大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黑价联字﹝2004﹞80号
(二)有关参数的确定
1、人员编制: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2、工资标准:按2007年末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乘以定编人数。
3、劳保标准:按黑劳字[1982]150号、黑水字[1982]237号文件。
4、固定资产原值:按国家财政部和现行《水管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执行。
5、折旧率、大修率的确定:按发改价格[2006]310号、黑价联字[2004]73号。
6、其他直接支出、销售费用按2005、2006 、2007年审核认定的实际支出三年平均值计入。
7、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按2007年审核认定的实际支出数计入。
8、年供水量的确定:
计入水价的年供水量按2003—2007年五年平均值计算。
9、其他数椐:凡有文件依据的均以文件为准,农业生产效益调查以农民提供数字为准。
五、水价测算成果
(一)、水价总额
农业供水水价总额为537.08万元。
1、生产成本483.93万元,含以下三项。
(1)职工薪酬80.40万元;
(2)其他直接支出86.53万元;
(3)制造费用317.00万元。
2、生产费用 53.15万元,含以下三项。
(1)销售费用2.32万元;
(2)管理费用50.83万元;
(3)财务费用0.0005万元。
(二)、单方水价
单方水价:8.156分 /立方米,如按亩计算,每亩平均用水量774.7立方米,每亩63.19元。
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本次水价没有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2、本次水价没有计入利润。
3、本次水价没有计入提水动力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