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1.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地间迁移和国际间迁移两种类型。

内地间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地区间的流动。

其特点包括:规模大、范围广;主要是农民工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流动;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国际间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其特点包括:范围广、涉及人口众多;受到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有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有什么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过程,包括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等。

城市化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 加剧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3)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的流入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城市的人均生产力。

4) 带来了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城市环境污染等,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3. 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数量除以单位面积来计算。

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 总人口数 / 单位面积其中,单位面积可以是平方千米、平方英里等。

4. 城市人口增长导致了哪些问题?城市人口增长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1) 住房问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住房供不应求,导致住房紧缺和房价上涨。

2) 交通拥堵:城市人口增加,交通需求增加,导致道路拥堵现象严重,交通压力加大。

3) 就业压力:城市人口增多,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导致就业压力加大,失业率上升。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及答案一、人口迁移练习题1. 什么是人口迁移?2. 列举主要的人口迁移原因。

3.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4. 解释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区别。

5. 请列举和解释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6.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7. 解释人口自然迁移和人口计划迁移的概念。

8. 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9.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文化的影响。

10. 你认为人口迁移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为什么?二、人口迁移答案1.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2. 主要的人口迁移原因包括经济原因(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社会原因(教育机会、社会保障)、政治原因(战争、政治迫害)以及自然原因(自然灾害、环境条件)。

3.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4. 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迁移,而国际人口迁移是指跨越国家边界的人口迁移。

5. 城市化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影响。

城市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城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等问题。

6.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社会经济都有影响。

源地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问题,而目的地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压力。

7. 人口自然迁移指的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产生的迁移,例如家庭成员的迁移;人口计划迁移是指政府或组织根据政策或计划安排的人口迁移。

8. 人口迁移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9. 人口迁移会对文化带来影响。

移民汇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促进文化多样性,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10. 人口迁移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平衡源地和目的地的利益,确保迁移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关注人口迁移对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世界的人口分布练习题

世界的人口分布练习题

世界的人口分布练习题1. 请问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人口有多少?答案:中国。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口超过了14亿。

2. 哪个大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答案:亚洲。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

3. 请问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少的人口?答案:梵蒂冈。

梵蒂冈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根据统计,其人口不到1000人。

4. 哪些国家被认为是人口密度最高的?答案:摩纳哥、新加坡和马尔代夫。

这些国家在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上拥有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5. 请问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有哪些?答案:尼日尔、马里和布隆迪。

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原因是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6. 哪些国家被认为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答案:日本、意大利和德国。

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突出,即老年人口比例较高。

7. 哪些国家被认为是年轻人口最多的?答案:尼日尔、乌干达和阿尔及利亚。

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年轻人口,即15岁以下人口比例较高。

8. 请问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口多的国家可以借助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面临资源分配和社会服务压力。

9. 请问人口分布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人口分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口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可能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10. 什么是人口普查?为什么进行人口普查?答案:人口普查是指对特定地区的人口数量、特征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调查的活动。

人口普查有助于政府和决策者了解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和人口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

11. 请问人口分布数据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答案:人口分布数据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教育规划、医疗资源分配、社会保障、经济预测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12. 请问人口分布数据如何影响城市规划?答案:人口分布数据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了解人口的集中和分散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系统、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

地理人口练习题

地理人口练习题

地理人口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2.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A. 孟加拉国B. 新加坡C. 马尔代夫D. 中国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人口增长?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婚姻率D. 迁徙率4. 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是:A. 日本B. 德国C. 韩国D. 美国5.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A. 统计人口数量B. 研究人口结构C. 政府制定政策D. 了解社会经济状况二、判断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减去死亡率。

2.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4. 人口迁移会造成人口结构的变化。

5. 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引起的。

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

4. 介绍一种统计人口数量的方法。

5. 解释人口密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结合亲身经历或观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以下要点为基础,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1. 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情况。

2. 分析该国家或地区人口结构的特点。

3. 根据人口结构特点,分析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 提出合理建议,解决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注意:文章应结构完整,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段落间过渡自然。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是指()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物总数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男性总数C.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总数D.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人口总数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府政策D. 地形地势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人口最多?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人口增长的驱动力?A. 自然增长B. 家庭计划生育C. 城市化D. 移民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A. 日本B. 巴西C. 印度D. 埃及答案:A二、判断题1. 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答案:正确2.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答案:正确3.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过程。

()答案:错误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答案:正确5. 人口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加快。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说明如何计算人口密度。

答案: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用于描述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程度。

计算人口密度的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 地区面积。

通常以平方千米或平方英里作为地区面积的单位。

2. 列举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势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影响着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活条件,较好的气候条件通常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发达地区通常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和交通线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势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人口较多。

3. 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

例如,某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前往寻找工作机会,这是一种经济驱动的人口迁移。

地理培优练习题:人口和城市专题

地理培优练习题:人口和城市专题

高考专题训练 人口与城市(2009·全国文综Ⅰ·T1、2·8分)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 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 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同属一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9·全国文综Ⅱ·T4、5)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 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 人口增长了15.1% 4.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2009·江苏地理·T12、13·4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 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下图,回答5、6题。

5.图3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 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加大 D .劳动力成本下降6.图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7.(2009·广东·T18)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 数的比值。

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 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 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2009·天津文综·T6、7·8分)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 性别结构示意图(图),回答8、9题8.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图3图1图2图45B6D 7A图5( A.abc B.acd C.abd D.bcd 9.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2009·安徽文综·T25、26)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B. 家庭因素的影响C. 自然因素的制约D. 政府政策的推动【答案】A2. 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最大?A. 自然增长率B. 城市化水平C.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D. 城市建设规模【答案】B3. 下列不属于人口密度测算方法的是()。

A. 定期人口普查B. 样本调查C. 人口红外线扫描D. 遥感技术测算【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的特征?A. 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B. 城市人口的集中C. 增长速度较快D. 农业发展的加快【答案】D5.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C. 人口分布的集中D. 人口分布的分散【答案】C二、判断题1. 当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人口比重也会较高。

()【答案】对2. 城市化率是一个区域或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指标。

()【答案】对3. 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对4. 人口红外线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测算人口密度的技术手段。

()【答案】错5.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答案】对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人口转移?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人口转移?【答案】人口转移指的是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 就业机会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导致人口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地区转移;- 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引起人口的流动;- 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会导致人口向安全、干净的地区迁移;- 政府政策的推动:政府推行的人口控制、城镇化政策等会影响人口的转移。

2. 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有哪些影响?【答案】城市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会大幅增加,人口规模扩大;- 人口分布集中: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更倾向于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密度变化: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减少。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经典例题总结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经典例题总结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经典例题总结
人口统计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初中地理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题型。

以下是一些与人口统计相关的经典例题总结:
1. 问题:某国的人口数量为10亿,年出生率为15‰,年死亡率为8‰,计算该国每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解答:自然增长率 = 年出生率 - 年死亡率
= 15‰ - 8‰
= 7‰
结论:该国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

2. 问题:某市的人口数量为500万,土地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计算该市的人口密度。

解答: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土地面积
= 500万 ÷ 2000
= 2500人/平方千米
结论:该市的人口密度为2500人/平方千米。

3. 问题:某国年末的总人口为8亿,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千米,平均人口密度为1000人/平方千米,计算该国的建成区人口数量。

解答:建成区人口数量 = 建成区面积 ×平均人口密度
= × 1000
= 1000万
结论:该国的建成区人口数量为1000万。

以上是初中地理人口统计大题的一些经典例题总结。

学生们可以通过解答这些例题,巩固和提高对人口统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作者:————————————————————————————————日期:
必修二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1~2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图1“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4~6题。

4. 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是
A.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C. 人口素质偏低
D. 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6. ①与②相比
A.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
B.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C.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D. 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右下图完成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9.下列国家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A.尼日利亚B.美国C.巴基斯坦D.利比亚
10.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B.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C.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D.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11.以下城市中,依次是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A.郑州、攀枝花、拉萨 B.攀枝花、邯郸、合肥
C.攀枝花、株洲、大同 D.麦加、宝鸡、石家庄
读右图 (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13~14题。

13.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4.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15.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右图回答16 题。

16.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
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
完成 17~18题。

17.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A.① 区 B.② 区
C.③ 区 D.④ 区
18.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19.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乙为汽车销售店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乙为珠宝行丙为面包店
20.下图为某国家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40%
B.该国属于发达国家
C.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D.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较快
2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22.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下列自然地理区位中不利于
形成城市的是()
A.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 B.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C.荒漠干旱地区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D.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右图中,a、b、c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河流、
地形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读图,
回答23~25题。

23.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
是()
A.A B.B C.C D.D
24.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
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A B.B C.C D.D
25.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资源、交通、政治因素,那么与南京对应的点可能是()
A.A B.B C.C D.D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16---20:
21-----25:
26、读甲乙两国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两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________________。

(2)(2)目前甲国正大量新建、扩建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缺口巨大。

结合甲国人口统计图说明其理由。

(3)简述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2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两城市人口变化
(1) 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右图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 (多项选择)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26、(1)高增长阶段(;或高低高);低增长阶段(或现代型;或低低低)(4分)
(2)少年儿童比重大(2分)
(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或人口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

(2分)
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2分,答出两点即可)
27(1)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 公路
(3) 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4) A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