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遗传定律及其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日里的做题过程中普遍感觉知识零散且做题方法灵活,不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的方法归纳及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习题讲评课采用:错题点评——自查自纠——归纳策略——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以学生的遗传定律测评卷中发现的问题为源头和依托,借助拓展提高卷做为评价依据和拓展平台,通过课堂上老师的点评,学生自查自纠并一起归纳该类题型的处理策略,真正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扩容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从而最终达到预定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明确遗传定律在全国生物高考卷中的地位及分量2、通过对遗传定律测评卷易错题的自查自纠,找到问题根源,理顺做题思路,能够熟练地借助拓展题进行认知的延伸3、从出题人的命题立意出发,明确考试题考察的两个主要方面:知识层面及能力层面【教学重点】1、知难行易类题型解题策略的归纳及拓展提升2、顺水推舟类题型解题策略的归纳及拓展提升【教学难点】1、知难行易类题型解题策略的归纳及拓展提升2、顺水推舟类题型解题策略的归纳及拓展提升【教学过程】环节四:拓展提高: 1.某豌豆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余个体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下一代A 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C.3:2:1 D.1:2:1题型二:知难行易类(纸老虎类)代表题型:4、5、6、10环节一:点评题型:5环节二: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高中生物遗传讲课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讲课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讲课教案主题:遗传与基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遗传变异和变异的原因,掌握遗传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内容:1. 遗传的基本概念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3. 遗传变异和变异的原因4. 遗传的规律和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引入问题:什么是遗传?我们为什么会有父母的基因?2. 利用案例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展示自己对遗传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讲解1.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遗传是生物种群遗传物质在繁殖过程中的传递过程。

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由DNA组成,可以编码蛋白质,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3. 遗传变异和变异的原因:突变是导致遗传变异的原因之一,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4. 遗传的规律和方法: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突变、基因工程等遗传方法。

三、实验教学1. 进行简单的基因实验,例如观察果蝇的眼色遗传规律。

2. 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遗传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1.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的相关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互相交流。

五、总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遗传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遗传的文章或制作遗传相关的海报。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对待。

七、课堂反馈1.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和调整。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篇1)一、本期教学目标1、在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应试能力。

3、进行心理辅导,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二、本期改进措施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

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能把严红霞老师的教学特点(紧跟形势,非常严密)与杨志贵老师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取长补短。

2、紧扣课本,打牢基础。

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所以教学不能离课本太远;同时课本上的任何内容都是考试对象,所以不能留下任何空白。

教学中要勤联系课本,防止高三后期时遗忘课本的.现象发生。

3、少讲多练,提高分数。

以考代练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便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考代练可以使老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得到及时地纠正。

4、标记错题,防止再错。

学生把作业上或卷子上做错的题作上标记,过一段时间回头看一看,不要让一个题一错再错。

也可以用这些典型题进行抽查,以把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5、关注差生,拔高优生。

保证差生能学会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在高考中能够上线;同时重点培训优等生,争取多上一类的数量。

有一部分优生也有很大的问题,稍不注意就会掉队。

6、加强联系,互通信息。

充分利用一中的信息,以及杂志上和网上的有用信息。

同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的联系,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

三、集体备课安排时间内容负责人02:18 基因的分离定律刘俊明02:25 自由组合定律严红霞03:03 几种育种的方法杨志贵03:10 伴性遗传刘俊明03:17 基因突变严红霞03:24 染色体变异杨志贵03:31 生物的进化刘俊明04:07 生态因素严红霞04:14 种群和群落杨志贵04:21 生态系统刘俊明04:28 生态系统的功能严红霞05:05 生态保护杨志贵05:12 内环境和水盐平衡刘俊明05:19 体温和血糖平衡严红霞05:26 免疫杨志贵06:01 复习刘俊明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篇2)一、工作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学习新课改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遗传难题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难题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难题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解决复杂的遗传难题
教学重点:基因的遗传规律
教学难点:解答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黑板、教材、习题
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个复杂的遗传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激发学生解题的欲望。

2.概念澄清
首先,复习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让学生对遗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难题解析
选取一道经典的遗传难题,如“两个黑色猫咪繁殖产生了三只黑色猫咪和一只灰色猫咪,
问这些猫咪的遗传规律是什么?”
通过图示和详细讲解,逐步引导学生分析、解题,理清思路。

4.解题训练
分组或个人让学生进行类似的遗传难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讲解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6.作业布置
布置一定数量的遗传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收集并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
反馈。

教学反思:
1. 对于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可以设置难度不同的遗传难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解析难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想法,拓展思维,提
高解题能力。

3.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解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高中生物试讲遗传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试讲遗传定律教案

高中生物试讲遗传定律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孟德尔的自然和程度定律以及分离定律的实质内容;
3. 能够分析和解释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和遗传规律。

二、教学内容:
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简介;
2. 自然和程度定律;
3. 分离定律;
4. 基因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过程:
1. 学生导入:通过举例引入基因和遗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学习: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及其发现,讲解自然和程度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含义和内容;
3.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遗传交配实验,观察后代的表现形式,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4. 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基因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5. 學生总结:学生总结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基因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估:
1. 定期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遗传定律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遗传规律;
3.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学生表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补充说明: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遗传学知识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取得进步,为将来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生物的遗传题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的遗传题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的遗传题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遗传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孟德尔遗传法则解释遗传现象,理解基因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基因和表现型的关系。

2. 难点:将孟德尔遗传法则应用于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基因和表现型的关系。

2. 遗传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等。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出遗传的概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出问题:什么是遗传?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 学习:结合孟德尔的实验,讲解遗传的基本法则和术语。

4. 实践:进行基因模拟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结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对遗传学的理解和掌握。

6. 拓展: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遗传学的更深层次问题。

五、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片、实验数据等;
2. 实验器材:基因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
3. 其他教学资源:相关的视频、绘画、实物等。

六、教学评估
1. 听课笔记:让学生记录重要内容,便于巩固知识;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基因模拟实验报告,阐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3. 课堂提问:随堂提问测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遗传讲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遗传讲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遗传讲课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遗传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掌握遗传因素的传递规律,了解遗传对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遗传的基本概念和传递规律教学难点:遗传规律的应用和进化理论的理解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引入一道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遗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述遗传基本概念(15分钟)1. 遗传的概念:遗传是生物传递基因和遗传信息的过程,是生命的基础。

2. 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携带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3. 遗传基因: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三、遗传因素的传递规律(20分钟)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提出了隐性和显性等遗传因素的传递规律。

2. 隐性和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在表现上被掩盖,显性基因在表现上显现出来。

3. 随机分配规律: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随机分配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重组:重组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新组合,导致新的基因组合。

四、遗传在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15分钟)1. 进化理论: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进化的理论,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 适者生存:适者生存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法则,能够帮助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3.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基础,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和生存。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通过讲述遗传的基本概念、传递规律和进化理论,让学生对遗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生物之间的遗传差异,加深对遗传规律和进化理论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高中生物遗传怎么讲课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怎么讲课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怎么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2. 掌握基因、等位基因、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概念。

3. 能够运用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结果解释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1. 遗传的基本概念2.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教学难点:1. 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区别2. 遗传规律的理解与应用教学准备:1. 讲义、PPT等教学资料2. 种子颜色、花色等实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繁殖和动物繁殖的过程,介绍遗传的概念。

2. 引出遗传的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对遗传规律的兴趣。

二、讲解遗传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解释基因、等位基因、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基本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遗传的传递过程。

三、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实验(15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设计和结果。

2. 解释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分离律、自由组合律等。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种子颜色或花色的遗传实验。

2. 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遗传规律。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还需继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拉布拉多犬(二倍体)的毛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不存在显性基因F则为黄色,其余情况为黑色或棕色。

一对亲本生下四只基因型分别为EEFF、Eeff、EEff和eeFF的小犬,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这对亲本若再生下两只小犬,其毛色都为黄色的概率是。

若基因型为Eeff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f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子细胞基因型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2、图10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1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3、(16分)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

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

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 和b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4、(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