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1.化学危害:消毒供应室通常储存有各种消毒药品和化学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一些消毒药品含有刺激性气味和有害的化学成分,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和中毒等问题。

2.物理危害:消毒供应室中的一些设备和工具可能造成物理伤害。

消毒机器可能存在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烫伤和压伤。

不正确使用和存放消毒工具和器材也可能导致受伤。

3.职业病危害: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消毒药品和化学物品,可能导致职业病的产生。

氯气、酸雾等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一些有毒的药品可能导致肝、肾等器官损伤。

4.感染危害:消毒供应室可能接触到有害菌种类较多的物品,从而面临接触感染的风险。

工作人员可能接触到被感染的器械、衣物等,从而增加感染疾病的概率。

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培训,了解消毒药品和化学物品的危害性以及正确使用和储存方法,学习防范职业危害的技术措施。

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2.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和落实消毒供应室的操作规范,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操作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避免直接接触危险物品。

3.配备安全设施和设备:消毒供应室应配备专门的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确保消毒机器、工具和器械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定期消毒和清洁:定期对供应室进行消毒和清洁,除去潜在的细菌和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

工作人员坚持勤洗手、佩戴和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5.强化应急措施和紧急救援能力: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和职业危害事故进行应对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的威胁,但只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加强职业防护和个人保护意识,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不但是可以对病原微生物污染进行集中处理的特殊场地,而且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

其工作性质十分特殊,存在很多职业危害,容易给医护人员带来健康隐患。

所以,需要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进行清洗明确,综合存在问题,确定出良好的防护措施,给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人员的安全健康。

文中具体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介绍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具体介绍如下。

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1.1血源性感染危害正因为较为特殊的工作环境,所以只要一不小心就会感染血源性的传播疾病,例如乙肝、艾滋病等。

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到被血液、体液所污染的医疗器械,具备非常高的受感染率。

1.2物理因素危害1.2.1锐利器械损伤工作当中锐器损伤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职业伤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回收清洗被污染的锐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谨慎操作,就非常容易导致感染。

1.2.2噪音消毒供应中心当中污染十分严重,来自多种机械的振动以及与金属物碰撞产生的响声。

噪音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威胁,长时间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比如产生头痛、听力衰弱、耳鸣等损伤。

1.2.3高温每天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大量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一旦对各种烘干机器以及消毒机器操作不规范,就容易产生烫伤。

尤其是在夏天,空气当中温度非常高,湿度大,高压蒸汽灭菌器柜门灭菌之后,产生极高的温度,不容易散热,加上工作人员夏天穿着清凉,稍微不小心,就容易产生烫伤。

1.3心理危害因素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量庞大,而且枯燥,需要集中所有精力,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的会导致高度精神紧张,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监控感染的关键科室,服务对象是所有医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需要具备高标准的服务质量,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压力较高、年龄偏大,也导致这些工作人员成为了弱势群体,导致其人身受到威胁,可能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大大减弱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消毒供应室(CSSD)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对医疗器械和供应品进行消毒、灭菌和贮存。

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感染性物品,因此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讨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危害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害。

接触感染性物品和污染的器械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长期暴露于化学消毒剂和放射性灭菌设备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损伤。

处理大量的医疗器械也容易导致创伤性损伤,如刺伤和割伤等。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在工作时应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微粒物质,护目镜可以避免眼睛被化学物质溅到,手套和防护服可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感染源。

2. 操作规程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灭菌器具的操作方法和正确清洁工作区域的方法等。

也要定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感染控制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要时刻保持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器械和设备等。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应急处置面对意外的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护士要知道如何应对,包括紧急处理创伤性损伤和感染源暴露等。

相关的急救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也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

5. 身体健康监测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要重点检查与职业暴露相关的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检查。

6. 心理健康支持由于长期接触感染性物品可能会给护士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医院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护士处理压力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消毒供应室有哪些职业危害,如何做好防护

消毒供应室有哪些职业危害,如何做好防护

消毒供应室有哪些职业危害,如何做好防护消毒供应室承担医院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

工作量大,是污染物最集中、最多的区域。

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整个消毒供应室内的工作人员需要长期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尖锐的利器、化学消毒剂、各种电器、压力容器、环境中的噪音、高温、潮湿,这些情况对工作人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么关于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你知道哪些内容呢?消毒供应室有哪些职业危害?在消毒供应室,根据危害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三种情况。

(一)物理因素1.宏观层面主要是环境,消毒供应室人员把各科室回收来的器械、器具等物品在去污区进行分类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有可能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造成整个去污区空气污染。

另外要求去污区工作人员穿戴防水服,双层橡胶手套,防水袖套,防护口罩、面罩,清洗器械需要在水面下进行,造成工作人员处在潮湿的环境里,还有各种仪器设备运行时的噪音,如排风扇、烘干机、超声清洗机、空气压缩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久而久之会给工作人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引发关节炎、类风湿、耳鸣,听力下降等疾病。

1.微观层面除了宏观层面之外,微观层面的因素也非常突出,例如锐器刺伤、针刺伤、刀割伤作为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被针头、刀片、剪刀、锐器刺伤是很常见的。

针头是对医务人员伤害最深最多的锐器。

在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护士都受过针刺伤,而健康的医务人员经过血液传播疾病有90%左右都是针刺伤所造成的。

针刺时,只要有哪怕0.004毫升带有艾滋病的血液,就会让受伤者感染HPV。

除这些情况之外,在具体的微观层面还包含了身体和心理因素。

因为消毒供应室内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特殊、人员少,器械重,劳动强度大,搬运装载过程中因为姿势不当或超负荷会造成他们的脊柱关节损伤。

地面湿滑,容易导致跌倒,长期处于这种特殊环境中还会导致抑郁等心身疾病。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负责处理并分发消毒用品,保障社会公共场所和个人日常生活的卫生安全。

这一工作也伴随着诸多职业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职业危险因素1. 化学危险: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如漂白水、酒精等,容易导致呼吸道、皮肤等部位的损害。

特别是在长时间的操作中,容易引发化学中毒等问题。

2. 生物危险:在处理消毒用品过程中,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接触到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极易发生感染风险。

尤其是在处理医疗废物或有传染性材料时,疫情期间的工作更容易受到威胁。

3. 物理危险:消毒供应室内通常有大量的卫生用具和设备,工作人员常常需要搬运和处理这些物品。

长时间的重复劳动容易引发各类肌肉骨骼和关节方面的问题,诸如劳损性疾病等。

4. 精神危险:疫情期间,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工作压力持续加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5. 环境危险:消毒供应室通常处于密闭环境,通风条件不佳,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员工身体健康。

二、防范对策1. 引进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让工作人员对危害有充分了解,增强安全意识。

2. 采用自动化操作设备,减少人工直接接触,尽量减小职业暴露程度,降低化学、生物危害。

3. 加强卫生防护设施建设,提供符合防护标准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减少生物危害。

4.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长时间重复劳动,推动合理化生产,在生产中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5. 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增加员工的心理韧性,降低精神危害,保持工作积极性。

6. 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设施改造,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员工健康。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虽然重要,却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职业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这些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一、职业危害分析1.1 接触有毒物质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会接触到有毒的消毒剂、清洁剂、药品等物质,长时间接触会对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身体部位造成伤害,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1.2 感染病原体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最容易感染病原体的场所之一,工作人员接触到的物品和设备都潜藏着各种病菌和病毒。

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防护措施,就很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导致职业病。

1.3 身体不适消毒供应室工作环境尘土较多,噪音也较大,同时由于工作强度较大,工作人员容易出现疲劳感,不适感和压力,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二、防护措施2.1 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让员工了解职业危害及其对身体的影响,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2.2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面罩、手套、防护鞋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到有毒物质和病原体。

2.3 安全操作对消毒剂进行专业的操作,保证消毒剂不会产生过剩、泄漏现象,保证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2.4 心理指导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心理压力也较大,需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时提供心理指导和支持。

三、个人保健3.1 饮食调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该保持饮食的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

3.2 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身体素质,健康地度过工作每一天。

3.3 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心理能力。

四、结语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对于医疗工作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

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自己的健康。

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措施四篇

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措施四篇

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措施目的:通过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平常工作中出现的职业暴露,进行探讨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情况收集,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暴露因素进行收集分析,并进行讨论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结果: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有生物性、物理性及化学性等因素暴露。

结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暴露率高,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达到几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医院消毒供应室主要承担了临床所有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工作。

由于工作和环境特殊性,工作人员不的不长期暴露于病源、锐器损伤、噪音、高温、化学消毒剂、潮湿等危险因素中,难免会受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危险因素的损伤,这些危险因素时刻都在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消毒供应室人员严重的职业危害,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目前艾滋病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据调查发生锐器伤时,只需0004ml 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1]本文主要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1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1生物因素医院消毒供应室特殊工作环境增加了工作人员被各类传染疾病感染的风险,包括血源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播疾病、皮肤接触性疾病等,回收的可重复使用器械中都存在有病原微生物,在进行分类、手工清洗时,不注意个人防护使致病源微生物通过受损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造成自身感染,是医源性传播的重要环节。

12物理因素121锐器刺伤可重复使用器械回收后,有一部分器械初步处理不到位,血迹明显,刀片在刀柄上,细小?p针加持在针刺上,不易发现及易发生职业暴露,据一项调查显示,针头是医务人员伤害中最主要的原因,全国约80%的护士都发生过针刺伤,且医务人员的血液传播疾病中80%~90%是由针刺伤所导致的[2]。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 R1 9 2 .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毒供应 中心担负着临床各科室可重 复使用物品 、器械 2 . 2化学 因素防护 :工作人员要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 的特性 、 方法 、 副作 用及 注意事项 。在接 触化学消毒液时 , 戴 的 回收 、 清洗 、 包装 、 消毒和发放工作 。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接 配制浓度 、 触各种污染物 品 、 锐利器械及各种化学 、 物理 有害物质 。发生 口罩 、 帽子 、 防水 面罩 、 防水 围裙 、 橡 胶手套 等。避免消毒液溅 职业危害的几率 比较高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 提高 自我 防护意 到皮肤黏膜及眼睛上。未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一定要封闭保存 。 识, 积极做 好防护措施 , 否则极易造 成各种 职业 危害 , 从而影 2 - 3物理因素防护 2 . 3 . 1 噪声的防护 : 科室机器定期保养 , 及时维修 , 集 中时间进 响医疗 护理质量 。 1消毒供应 中心的有害因素 行灭菌 , 工作结束及 时关闭灭菌器及排风扇 。合理安排工作时 1 . 1化学 因素 : 各 种消毒剂在 供应室 的广泛应用 , 可 污染工作 间 , 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 . 3 . 2紫外线 的防护 :紫外线消毒时应安排在房问无人或工作 环境 , 它们 具有刺激性 、 挥 发性 、 腐蚀性 , 被 人体吸收后可致 支 2 气管黏膜水肿 、 流泪 、 视物 不清 、 接触性皮炎 。多酶清 洁剂 、 除 人员 下班后进行 , 安装定时开关 , 开启一小 时即 自动关机。消 锈剂 、 润滑剂等都会对人体造成伤 害。 毒后及时开窗通风 , 减少空气 中臭 氧的含量 。 1 . 2物 理 因 素 2 . 3 . 3锐利 伤的防护 : 谨慎操作 。清点交换物品时 , 不应徒手取 取下后应放入专用锐器盒 , 复用 的锐利器械应集 1 . 2 . 1噪声 : 预 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 , 全 自动 清洗机 , 超声清洗 下 锐利 器械 , 机 。据 劳动部 门检测 ,机 器在运转时 ,噪音强度最 高在 8 0 ~ 中浸泡 同向放置 。正确 处理穿刺针尖 、 剪、 钳等, 一旦 意外损 9 0 D B, 超过工业区标准极 限值 5 5 — 6 0 D B 。此外水枪 、 气枪及各 伤 , 立 即挤 出血液 , 注意不可用力 过猛 , 以免形成负压 导致血 种盘 、 碗等碰撞声均为噪声 。长期工作在此环境 中 , 易引起头 液 回流 , 迅速 用清水或肥皂水 冲洗 , 用0 . 5 %碘伏双消毒伤 口。 痛、 头昏 、 血压升高 、 耳鸣 、 疲劳 、 听力减退等 。 填 写职业暴露卡 , 上报 院感科跟踪查体 , 必要时接种疫苗 。 1 . 2 . 2紫外 线 : 紫外 线消毒时 , 对皮肤眼睛都有损 害 , 可引起皮 2 . 3 . 4粉尘防护 : 包装敷料 、 棉球 、 纱布、 纱条 时 , 戴 口罩 、 帽子 , 肤灼伤 、 红斑 、 皮肤过 敏 、 水泡 、 结膜炎 、 角膜炎等 。臭氧可使 工 在 独立 的敷料包装间进行 。完毕抹桌拖地 , 开窗通风 。避免更 多粉尘 、 纤 维进入 呼吸道 。 作人员头 昏头晕甚至胸 闷。 1 . 2 . 3 锐利伤 : 工作人员在 回收 、 清洗 、 打包过程 中, 难免 不被 穿 2 . 3 . 5烫伤的防护 : 压力蒸气灭菌 、 干燥灭菌均需要冷 却 3 0 m i n 刺针 、 剪刀 、 刀片等损 伤。 后再取 出无 菌物品 , 工作人员戴 口罩 、 帽子 , 穿长袖工作服 , 戴 1 . 2 . 4粉尘 : 包 装敷料 、 棉球、 纱布、 纱条 时 , 纤维粉 尘漂浮在 空 加 厚棉手套 。不慎烫伤 即刻用 自来水冲洗 3 0 a r i n或冷敷 , 按烫 中, 长期 吸入可 引起 呼吸系统疾病。 伤 常规 处 理 。 1 . 2 . 5烫伤 : 压力蒸气灭菌器 1 3 4 o C, 干燥 灭菌器 1 8 0 o C, 全 自动 2 _ 4生物 因素防护 : 尽量采用全 自动 清洗机清 洗器 械。结构复 清洗机 9 O ℃左右 , 操作 中稍有不慎极易烫伤 。 杂的需 手工清洗 的应 在液面下进行刷洗 , 避免发生喷溅 , 防止 1 . 3生物 因素 : 随着细菌病毒 种类增多 , 直接 威胁供应 室工作 产 生气 溶胶 造成 污染 。强化标 准预防观念 , 凡是被患者体液 、 人员的健康 。在回收的各种污染物品中 , 往往都不同程度沾有 血液 、 分泌物污染 的物 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 必须遵守标准预 血液 、 分 泌物等病原 微生物 , 若 自我防护措施不 到位 , 病原微 防原则 , 采取 防护措施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 回收分类 、 清洗污 生物可通过受损皮肤 、 黏膜进入人体而感染上肝炎 、 艾滋病等 染 物品时 , 要穿戴 好防护用 品 , 如戴 口罩 、 帽子 、 防水面罩 、 防 经血液传播性疾病 , 对工作人员造成极 大的危害 。 水 围裙 、 橡胶手套等 。防止操作时溅到皮肤 、 口腔 、 眼睛。特殊 2防 护措 施 感染 的物 品进行严格 消毒后再清洗 。清洗结束后 , 严格执行洗 2 . 1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 组 织全科人 员认 真学 习三个卫 生 手制度 。 行业标准 , 《 医院感染 管理规 范》 , 《 传染病 防治法》 , 《 医 院消毒 消毒供应 中心 的工作是在特殊环境 中完 成的 ,随时存在 技术规范》 , 结合 本科 实际情况 ,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 制度 , 严格 生物性 、 物理性 、 化学性等多种 职业 危害因素。工作人员首先 执行消毒技术操作规 范。对新人科人员 、 实习人员加强岗前 培 应从 预防人 手 , 加强职业安全及专业技术操作培训 , 有效实施 训 ,让其上 岗前认识 到 自我 防护 的重要性 ,学会 自我 防护方 标准预 防, 强化安全 防护意识。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学会保护 自 法, 在工作 中不断强化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 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己 , 充分认识职业 的危害性 , 采 取有 效的防护措施 确保身心健 与健康 。 康,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质控人员按《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 《 全血 及成分血质量要 督员科 内核查 、个人 自查 、员工之 间互查 的五级 质量管理模 求》和本站质控操作规程 的要求定期对 库存 血液进行质量抽 式 , 确保每一个工作流程上下之间得到监控 , 从 根本上保证每 检和结果分析 , 确保本站提供的血液质量符合 国家标准要求。 个人和每个环节的质量 , 从而提高血站血液 的整体质 量。 7讨 论 参 考 文 献 采 供 血 过 程 血 液 质 量 安 全 涉 及 面广 ,任 何 环 节 出 现 问题 [ 1 ] , [ 2 ] , H ] - [ 6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医院消毒 卫生标 准【 s 】 . 都将导致血液质量偏差 ,虽然血站建立严密 的采 供血过程质 201 2 一l 1 — 01 . 量管理体系 ,但仍不 能完全排 除各种偶然 因素所 致的安全 隐 【 3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 . 血站 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s 】 . 2 0 0 6 — — 0 9 . 患 。由于中心血站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较少 , 质 量控制和管理仅 05 仅依靠 力量 薄弱的质管部 门是不可取的。因此 , 以设立关键控 [ 7 7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部 . 血 站技 术操 作 规 程 f S 1 . 2 0 1 2 — 0 7 一 O 1 . 制点为主线 , 进 一步规范环节质量 , 加强对突 出环节 的管理 。 【 8 】 严阵. 五项质量监控 制度 的实践及 体会【 J ] . 中国卫生质量 管 进 一步设立站领导巡查 、 质量 管理部 门定期 检查 、 科室质 量监 理 , 2 0 0 9 , 3 ( 1 6 ) : 9 5 — 9 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方法从引起职业危害的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心理性这几个因素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结果从不同的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结论要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各种职业危害,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

标签:供应室;职业危害;职业防护对策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可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下送任务。

其工作的特殊性要经常与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敷料接触,从而使消毒供应室护士面临多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就尤为重要。

1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1化学性因素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清洗酶、除锈剂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皮肤、黏膜、呼吸道均具有损伤。

1.2生物性因素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回收全院各类治疗包、手术器械、布类、橡胶类物品,每件物品均有可能带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在清点回收过程中,由于工作忙乱、光线不充足或操作不熟练都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头、刀片、锐利器械损伤,而造成工作人员受到感染。

1.3物理性因素
1.3.1紫外线、臭氧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角膜炎,严重者可诱发皮肤癌。

在臭氧照射及监测过程中,由于臭氧既有强氧化性,它对人体眼睛黏膜、肺组织具有强大的刺激性,可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肺水肿和哮喘。

1.3.2噪音超声机、全自动清洗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空气压缩机都会发出强度可达到65~90 dB的噪音(我国对医院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是35 dB,极限值为45 dB),长此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会使人感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心跳加快、焦虑等不适症状[1]。

1.3.3高温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温度在132 ℃~134 ℃,在灭菌结束开锅取物时最易烫伤,尤其是在夏季,工作人员因穿短袖更易被烫伤。

全自动清洗机在工作过程各种管道温度也高达95 ℃及以上,清洗完毕开机打包时也及易造成烫伤。

1.4心理因素在医院中供应室往往不被医院所重视,认为是后勤部门,技术
含量低,从而使部分供应室的人员产生自卑感,心理不平衡等负面情绪。

而供应室在包装时要认真清点、核对、登记,工作常处于高度紧张、易疲劳状态,对其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2加强管理,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2.1化学性因素防护措施消毒剂在保存时要加盖。

在配制时要戴:口罩、帽子、防护镜,必要时穿防护服。

用清洗酶刷洗器械时要佩戴口罩、帽子、防护镜、穿防护服,器械要在水面下刷洗,以防止清洗酶产生的气溶胶损伤呼吸道。

使用除锈剂时,要戴手套、口罩。

同时操作完毕后均应开窗通风,以降低空气中药液浓度,减少对呼吸道、皮肤黏膜的损伤。

2.2生物性因素防护措施
2.2.1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定期进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标准预防知识培训,以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在清点回收器械,敷料时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防护服。

2.2.2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应在光线充足处进行对污染器械、敷料的回收清点,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发生锐器损伤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立即停止工作,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污血流出,用2%碘酊处理伤口。

并到院感科登记备案,必要时疫苗接种[2]。

2.3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
2.3.1在紫外线照射及强度监测时要戴口罩、帽子、防护镜,避免皮肤黏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下。

臭氧开机人离,消毒后30 min方可入内,定期监测空气中臭氧浓度。

2.3.2充分认识噪音对人体的危害,积极采用隔音设备及设施,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护听力[3]。

2.3.3操作高温设备时要持证上岗,在取高温物品时要先让物品冷却30 min 再戴耐高温手套,取物时动作快捷,以防烫伤。

定期检修养护设备,更新陈旧设备[4]。

2.4心理因素防护对策加强心理疏导采取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同时管理者要关心体贴供应室护士,使护士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被需要、被尊重,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减少因心理因素对护士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5]。

综上所述,职业危害已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笔者应坚持不懈的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以防止职业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刘荘美,余正香.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性及防护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3(5):143-146.
[2]肖秀丽,胡利典.手术室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5(9):1005-4529.
[3]方明.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96.
[4]付波.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配置及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2-113.
[5]黄善珠.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81-1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