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项目测试规范精编版

合集下载

安全管理一般项目安全检查评定的规定范本

安全管理一般项目安全检查评定的规定范本

安全管理一般项目安全检查评定的规定范本项目安全检查评定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项目安全的管理,保障项目的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自建项目以及承揽外部项目的安全检查评定工作。

第三条项目安全检查评定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估,评定项目的安全状况和风险程度,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的工作。

第四条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安全检查评定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项目安全检查评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全面、实用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安全检查评定内容第六条项目安全检查评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项目的设计、建设、维护等环节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二)项目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备,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范;(三)项目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员工是否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四)项目的作业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五)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六)项目的应急预案是否健全,员工是否能熟练应对突发事件;(七)项目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到位,员工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八)项目的安全记录、数据是否齐全、准确;(九)其他可能影响项目安全的因素。

第七条项目安全检查评定可以通过现场检查、记录审核、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第八条项目安全检查评定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三章项目安全检查评定程序第九条项目安全检查评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组织检查评定前的准备工作,制定检查评定计划,确定评定检查组成员,明确评定目标和内容;(二)开展现场检查,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记录安全隐患和问题;(三)对现场检查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初步评定结果;(四)召开评定会议,对初步评定结果进行讨论和评审,确立评定意见和建议;(五)制定评定报告,明确项目的安全状况和风险程度,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六)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评定的复查,评估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效果。

安规测试标准范文

安规测试标准范文

安规测试标准范文
安规测试标准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评估。

它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并保护用户的安全和利益。

以下是安规测试的一些主要标准:
1.国家法规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产品安全法规,如欧盟的CE标准、美国的UL标准等。

根据产品销售的目标市场,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法规标准进行测试。

5.材料和化学物质测试标准:产品的材料和化学物质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限制,以保证产品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用户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常用的测试标准包括RoHS指令、REACH法规等。

6. 人体工程学测试标准:产品的设计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测试标准包括IEC 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等。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测试,可以保证产品在各个方面的安全性能得到验证和认可。

当产品通过相关的安规测试标准后,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证和合规证书,从而得到市场的认可,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时,产品的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减少事故和风险的发生,保护用户的安全和利益。

因此,安规测试标准是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全测试规范总则(转载)

安全测试规范总则(转载)

安全测试规范总则(转载)(本⽂节选⾃漏洞平台平台)1. 测试过程不应影响⼚商业务的正常运⾏,漏洞证明不应产⽣实质性的破坏和业务影响,不应进⾏会造成⽹站拒绝服务或访问异常的测试;2. 禁⽌对⼚商进⾏社会⼯程学类攻击测试,不得欺骗欺诈被测⼚商;3. ⼚商未明确授权内⽹测试时,请勿进⾏内⽹渗透;4. 测试时不应使⽤不安全的测试⽅法和测试⼯具;5. 不应获取漏洞证明之外的数据;6. 不应公开或泄露任何⼚商信息与测试任务信息;7. 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请优先在本地测试环境中验证操作,确保线上测试的安全性。

如⽆法排除风险,应中⽌此类测试;8. 漏洞验证中,不得进⾏获取⼤量数据信息的操作,不造成⽹站异常,同时测试完成后,彻底删除存储到本地的测试信息和相关数据;9. 对于发送较多数据包的测试,需控制发包数量和发包频率,不应造成⼚商业务异常。

操作类漏洞针对于增加、删除、修改等可能造成⽹站业务异常的操作,安全测试⽅式说明如下:1. 增加类漏洞测试对于造成⽹站数据增加的操作,如写⼊内容和上传⽂件等,测试时不能影响⽹站业务的运⾏,不应写⼊、上传较多条⽬。

2. 删除类漏洞测试对于可能造成⽹站⽂件或者数据内容删除的操作,请谨慎测试,不要影响⽹站业务运⾏。

仅能删除⾃⼰上传的⽂件或⾃⼰的内容,不能删除⽬标的原始⽂件和内容,导致⽹站业务异常。

3. 修改类漏洞测试对于可能造成⽹站⽂件或者数据修改的操作,请谨慎测试,测试时仅能修改测试帐号的数据,请勿修改⽹站原始⽂件或者原始数据,导致⽹站异常。

4. 其他可获得后台权限的漏洞,测试时不能影响⼚商的业务,不应随意增删改后台业务功能和数据。

逻辑类漏洞1. ⽀付类逻辑漏洞对于⽀付类逻辑可能造成⼚商直接经济损失的漏洞,需⼚商明确授权此类漏洞可测试时才可进⾏测试,如⼚商未明确授权测试⽀付逻辑漏洞,请勿测试。

如⼚商明确授权可测试⽀付逻辑漏洞,测试时,为保障双⽅利益,请以⼩额商品进⾏测试,保障测试不会造成较⼤损失,收货地址请填写⾮真实地址(如“xxxxxxxxx”),确保⼚商不会误操作发货,测试验证完成后,务必取消订单。

安规常用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

安规常用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

安规常用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安规常用测试标准和测试项目一:ITE: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GB 4943-2001 EN 60950-1:2006/A11:2009 IEC 60950-1:2005 UL 60950-1:2007 AS/NZS 60950-1:20061. 最大输出电压、电流、VA值测试2. 输入测试3. 标签耐久性测试4. 危险能量测试5. 电容放电测试6. 危险电压测试7. SELV 可靠性测试 8. 限电流电路测试9.限功率测试10.保护接地之阻抗11. 潮态测试 12.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13. 工作电压 14. 电源线拉力测试15. 稳定性测试 16. 稳定力测试17.30N稳定力测试 18. 250N稳定力测试19.钢球冲击测试 20.跌落测试21.应力消减测试 22.载重测试23. 直插设备力矩测试 24. 温升测试25. 球压测试 26.接触电流试验27.电气强度测试 28. 异常测试29. 马达过载测试30. 锁马达测试二:A V: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Audio, video and similar electronic apparatus - Safety requirementsGB 8898-2001 EN 60065:2002/A1:2006/A11:2008 IEC60065:2005 UL 60065-2003 AS/NZS 60065:2002+A1:20061. 输入测试2. 标签耐久性测试3. 温升测试4. 绝缘材料之热抵抗性5. 吸湿性材料测试6. 接触电流测试7. 外壳开孔 8. 端子装置9.电容放电测试10.抗外部力11. 潮态测试 12. 绝缘电阻测试13. 抗电强度测试 14. 工作电压测试15. 故障测试 16. 撞击测试17. 冲击测试 18. 跌落测试19. 应力消除测试 20. 驱动件的固定测试21. 抽屉的拉力测试 22. 伸缩型或杆状天线的机械性测试23.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24. 保护接地之阻抗25. 直插设备力矩测试 26. 电源软线推拉力测试27. 扭力矩测试 28. 稳定性测试29. 稳定性测试不大于1o不光滑面30. 顶端稳定性测试31.墙或天花板安装式设备的稳定性测试三: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GB 4706.1-2005 IEC 60335-1:2006 EN 60335-1:2002+A1:2004+A2:2006 AS/NZS 60335-1:2002+A1:2004+A2:20061. 标志和说明2.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3. 电动器具的启动4. 输入功率和电流5. 发热6.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7. 耐潮湿 8.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9.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10.耐久性11. 非正常工作 12. 稳定性和机械危险13. 机械强度 14. 结构15. 内部布线 16. 元件17. 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 18. 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19. 接地措施 20. 螺钉和连接21.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 22. 耐热和耐燃23. 防锈 24. 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四:灯具第1部分: 一般要求与试验Luminair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stsGB 7000.1-2007 IEC 60598-1:2008EN 60598-1:2008 AS/NZS 60598-1:20081. 标志和说明2. 结构3. 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4. 接地规定5. 防触电保护6. 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7.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8.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9.耐久性试验和热试验10.耐热、耐火和耐起痕11. 螺纹接线端子 12. 无螺纹接线端子和电气连接件五: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Lamp controlgear-Part 1:Gener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GB19510.1-2004 IEC 61347-1:2007EN 61347-1:2008 AS/NZS 61347-1:20081. 标签擦拭试验2. 接地电阻3. 电容充放电试验4. 潮态试验5. 绝缘电阻6. 电气强度7. 热耐久性试验 8. 异常试验9.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0.灼热丝试验11. 针焰试验 12. 接触电流六:电力变压器、电源、电抗器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Safety of power transformers, power supplies, reactors and similar product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sts 分:通用要求和试验GB19212.1-2008 IEC 61558-1:2005+A1:2009EN 61558-1:2005+A1:2009 AS/NZS 61558-1:2005+A1:20091. 标签耐久性测试2. 危险带电部件可接触性3. 插头放电测试4. 输入电压偏差5. 负载输出测试6. 短路电压7. 温升测试 8. 短路测试9.过载测试10.弹簧撞击锤撞击测试11. 跌落测试 12. 滚桶测试13. 电源线弯曲测试 14. 电源线拉力测试15. 潮态测试 16. 绝缘电阻测试17. 电气强度测试 18. 泄漏电流测试19. 倍压倍频测试 20.直插设备力矩测试21. 接地电阻测试 22. 螺丝扭力测试23.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 24. 球压测试25. 灼热丝测试。

(完整版)项目测试规范

(完整版)项目测试规范

(完整版)项目测试规范-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项目测试规范编 制 :审 核 :批 准 : 文 件 编 号 : 版 本 号 : v1.0 秘 密 等 级 :普通级 发 出 部 门 : 颁 发 日 期 : 年 月 日 发 送 至 : 抄 送 : 总 页 数 : 页 附 件 : 主 题 词 :文件更改历史更改日期版本号更改原因目录1编写目的 (5)2测试团队构成 (5)2.1职责 (5)2.2角色划分 (5)3工作流程及规范 (6)3.1计划与设计阶段 (6)3.1.1成立测试团队 (6)3.1.2测试预通知 (6)3.1.3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7)3.1.4编写测试计划文档 (7)3.1.5设计测试用例 (8)3.2实施测试阶段 (9)3.2.1实施测试用例 (9)3.2.2提交报告 (9)3.2.3回归测试 (10)3.3总结阶段 (10)3.3.1编写测试报告 (10)3.3.2测试工作总结 (11)3.3.3测试验收 (12)3.3.4测试归档 (12)3.4缺陷跟踪 (13)4缺陷类型定义 (13)5测试标准 (15)6争议处理 (15)7标准文档 (15)1编写目的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

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2.1职责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3工作流程及规范3.1计划与设计阶段3.1.1成立测试团队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

安规测试规范

安规测试规范

1.0目的建立ITECH产品的测试规范,确定产品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结果判定。

为本公司所有产品测试提供一致性的测试依据,确保产品实际技术指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客户要求,相关国际标准要求及品质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所有产品的测试。

例外:客户有特殊要求或规格书有列出要求不同于本标准时,按客户的要求或规格书列出的要求进行测试。

此标准所列出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同相关国家/国际标准不一致时,以相关国家/国际标准为准。

3.0参考文件无4.0职责5.0名词解释无6.0工作流程6.1 工作流程研发部填写“产品送测通知单”→常规电性能测试→安规与电磁兼容测试→可靠性测试→测试报告整理6.2 测试设备选择及其他关联设备选择6.2.1电流连接线选择本文件属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之书面许可6.3 电路连接图6.3.1正接连接图6.3.2反接连接图6.4 过温保护测试6.4.1测试目的该项测试主要验证电源类负载类产品满功率条件下,对于温度过高的情形能否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本例以电源为待测物)本文件属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之书面许可6.4.3测试连接图详见定电压测试连接图6.3.16.4.4测试步骤<1>打开待测物上盖板,拔除散热器所有两端风扇的电源。

<2>如图所示连接各设备。

<3>待测物满功率设定电压电流。

<4>辅助物设置CC模式,电流为待测物额定电流。

<5>开始测试,设定待测物与辅助物输出状态为ON。

<6>测试过程中,每15分钟记录功率管的升温过程。

<7>过温保护后,做好时间,软硬件保护动作现象记录。

<8>重新接上风扇,检验其冷却后是否能够恢复正常。

<9>对测试后的待测物进行电压/电流精度测试。

<10>根据待测物产品规格书判定测试结果是否合格。

(完整版)安规测试

(完整版)安规测试

安规测试
■输入试验:
判定产品的额定输入参数没有超出标准要求范围。

■接地连续性测试:
可判定产品电路之设计是否足以通过大电流而不断裂及产生危险。

■绝缘耐压试验:
判定产品内部绝缘与电路布局在高压测试下是否仍安全。

■X辐射试验:
判定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CRT是否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幅射线。

■球压试验:
判定塑料材料是否坚硬,不致长久接触电热而产生软化危险. ■异常试验:
判定产品在不正常使用下是否仍安全无虑。

■温度试验:
判定产品在正常使用与异常使用下,其温度是否合乎标准,没有过热现象,造成产品燃烧的危险。

■漏电流试验:
判定产品之漏电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撞击试验:
判定产品的机构强度,不会产生破损的危险发生。

■电源变压器绝缘鉴定:
确保其绝缘层次是否足够,避免长久使用后,造成绝缘性之破坏。

■灼热丝试验:
判定非金属材料零件,对点燃和火焰蔓延应是具有抵抗力。

■潮湿试验:
判定产品在高湿的恶劣环境下、内部材质是否仍可靠,不会发生绝缘失效的情形。

■铭板擦拭试验:
判定铭板经过标准测试后是否清晰可见。

■浪涌测试:
判定产品能否承受由于雷电并通过天线端子进入设备引起的浪涌冲击。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安全检查规范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安全检查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 总则1.0.1 为了科学地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检查评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检查和评价。

1.0.3 本标准主要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结合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规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而编制。

1.0.4 在按本标准检查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检查分类及评分方法2.0.1 对建筑施工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和工艺等的完成情况做安全检查评价时,应采用检查评分表的形式,分为安全管理、文明工地、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共十项分项检查评分表和一张检查评分汇总表。

注:1.“三宝”系指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2.“四口”系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

2.0.2 在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和起重吊装八项检查评分表中,设立了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保证项目应是安全检查的重点和关键。

2.0.3 各分项检查评分表中,满分为100分。

表中各检查项目得分应为按规定检查内容所得分数之和。

每张表总得分应为各自表内各检查项目实得分数之和。

2.0.4 在检查评分中,遇有多个脚手架、塔吊、龙门架与井字架等时,则该项得分应为各单项实得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2.0.5 检查评分不得采用负值。

各检查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数。

2.0.6 在检查评分中,当保证项目中有一项不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时,此检查评分表不应得分。

2.0.7 汇总表满分为100分。

各分项检查表在汇总表中所占的满分分值应分别为:安全管理10分、文明施工20分、脚手架10分、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10分、“三宝”、“四口”防护10分、施工用电10分、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10分、塔吊10分、起重吊装5分和施工机具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测试管理规范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参考资料 (3)4.测试过程描述 (4)4.1 测试流程图 (4)4.2 活动说明 (5)4.2.1 需求评审 (5)4.2.2 测试计划 (7)4.2.3测试设计 (8)4.2.4 功能测试执行 (11)4.2.5集成/性能测试设计 (13)4.2.6集成测试/性能测试 (15)4.2.7 文档测试 (17)4.2.8 测试报告 (19)1.目的本文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及测试过程中涉及到的角色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质量。

2.范围本文适用于软件测试人员。

3.参考资料《项目测试操作过程及方法》《项目缺陷管理规范》《项目需求规格书模板》《项目测试计划模版》《测试用例设计规范》《功能测试用例模版》《项目测试报告模版》4.测试过程描述4.1 测试流程图需求解析、评审、整理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测试报告4.2 活动说明4.2.1 需求评审4.2.1.1目的从源头把握软件质量,并确保开发结果与实际需求相一致4.2.1.2角色与职责需求人员:《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以及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修正;评审人员:评审《需求规格说明书》,从全面性、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可靠性方面检、查《需求规格说明书》,将需求缺陷提交给需求人员,并跟踪需求缺陷直至需求缺陷验证关闭。

4.2.1.3启动标准《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完成4.2.1.4工作流程图 需求评审评审人员需求人员验证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完成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发现需求缺陷修正需求规格说明书将需求缺陷提交给需求人员修正需求文档,并提交评审人员验证全部缺陷验证通过存在不通过的需求缺陷4.2.1.5输入/输出输入:《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出:需求缺陷4.2.1.6规范参见《文档评审指南》4.2.2 测试计划4.2.2.1目的明确测试内容、测试任务安排、测试进度、测试策略、测试资源、风险控制;保持测试过程的顺畅,有效控制和跟踪测试进度,应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变更。

4.2.2.2角色与职责测试负责人:根据《项目整体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测试计划》,明确测试内容、测试任务安排、测试进度、测试策略、测试资源、风险控制,以便测试工作正常开展,测试计划实际编写内容参见《项目测试计划模版》。

4.2.2.3启动标准需求评审完成,《项目整体计划》编制完成。

4.2.2.4工作流程图测试计划测试负责人测试计划编写测试计划编写完成并知会相关人员4.2.2.5输入/输出输入:《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整体计划》输出:《测试计划》4.2.2.6规范测试计划编写内容参加《测试计划模版》。

4.2.3测试设计4.2.3.1目的通过多种测试方法编写测试用例,以使最少的测试用例,实现最大的测试覆盖,保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从而提升软件质量。

4.2.3.2角色和职责测试人员:采用多种测试方法编写有效的测试用例,并对遗漏/错误的测试用例进行修正。

评审人员:对测试人员编写的测试用例进行评审,提出遗漏/错误的用例缺陷,并跟踪直至用例缺陷的验证关闭。

4.2.3.3启动标准需求文档评审完成且测试计划制定完成4.2.3.4工作流程图测试设计测试人员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并进行用例评审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并进行用例评审(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参与评审)用例缺陷修正完成,测试设计完成4.2.3.5输入输出输入:《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出:《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评审缺陷4.2.3.6规范测试用例实际内容参见《测试用例模版》,测试用例评审规范参见《文档测试规范》。

4.2.4 功能测试执行4.2.4.1目的依据测试计划,按照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测试,验证软件功能与需求的实际匹配程度。

4.2.4.2角色与职责测试人员:依据测试计划,按照测试用例对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对于发现的缺陷必须记录,并且跟踪缺陷的状态,直至缺陷的验证关闭。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遗漏测试用例必须补充至测试用例,保证测试用例与实际测试的一致性。

开发人员:对于测试人员提交的缺陷进行确认、修复。

开发经理:对测试人员与实际开发人员意见不一的问题进行裁决。

4.2.4.3启动标准测试用例编写完成且用例评审完成4.2.4.4工作流程图测试执行开发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将缺陷提交给开发人员两个条件全部满足开发与测试意见不统一按照测试用例进行软件功能测试缺陷验证通过否功能测试完成发现缺陷开发人员确认缺陷开发人员修复缺陷开发人员确认缺陷缺陷修复后提交测试人员验证确认缺陷是缺陷不是缺陷缺陷验证不通过用例执行完成 且功能相关缺陷全部验证完成两者任一条件不满足4.2.4.5输入输出 输入:功能测试用例 输出:功能测试缺陷4.2.4.6规范测试执行过程需按照《测试行为规范》进行,缺陷管理需按照《缺陷管理规范》进行。

4.2.5集成/性能测试设计4.2.5.1目的为集成测试提供测试依据,记录并保证集成测试覆盖度;依据《测试计划》及性能指标制定性能测试计划、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性能测试脚本开发,保证性能测试有序进行。

4.2.5.2角色和职责测试人员:以整个软件为对象,确保新功能、老功能、新老功能接口正确进行用例设计;依据性能指标及测试计划对性能测试进行计划、以及性能测试用例/脚本的开发。

4.2.5.3启动标准功能测试完成且软件功能无中断4.2.5.4工作流程图集成测试设计测试人员集成测试用例编写集成测试用例编写完成性能测试计划编写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性能测试脚本开发性能测试计划/设计完成注:此处两文档编写无先后关系4.2.5.5输入输出输入:《功能测试用例》、功能测试缺陷、《测试计划》、性能指标输出:《集成测试用例》、《性能测试计划》、《性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脚本4.2.5.6规范《集成测试用例》实际内容参见《集成测试用例模版》;《性能测试计划》实际内容参见《性能测试计划模版》。

4.2.6集成测试/性能测试4.2.6.1目的以整个软件为对象,以测试计划为指导,按照集成测试测试用例对新功能、老功能、新老功能接口进行测试和性能测试,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4.2.6.2角色和职责测试人员:以整个软件为对象,以测试计划为指导,按照集成测试测试用例对新功能、老功能、新老功能接口进行测试,并依据性能测试计划对软件性能进行测试。

4.2.6.3启动标准集成/性能测试设计完成4.2.6.4工作流程图集成测试开发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将缺陷提交给开发人员四个条件全部满足开发与测试意见不统一开发人员确认缺陷缺陷修复后提交测试人员验证是缺陷不是缺陷缺陷验证不通过四者任一条件不满足按照测试用例、集成测试事项、性能测试用例进行集成测试用例执行完成 且集成测试事项均达成 且 性能测试指标通过 且无重大缺陷缺陷验证通过否集成测试完成开发人员修复缺陷开发人员确认缺陷发现缺陷确认缺陷4.2.6.5输入输出输入:《集成测试用例》、《测试计划》之集成测试事项、《性能测试计划》、《性能测试用例》输出:集成测试缺陷4.2.6.6规范测试执行过程需按照《测试行为规范》进行,缺陷管理需按照《缺陷管理规范》进行。

4.2.7 文档测试4.2.7.1目的保证对客户的指导与实际系统的使用状况相一致。

4.2.7.2角色和职责测试人员:对《用户操作手册》及在线帮助进行测试,记录文档描述缺陷,并跟踪直至缺陷的验证关闭。

需求人员:对测试人员提出的文档描述缺陷进行修正。

4.2.7.3启动标准《用户操作手册》或在线帮助编写完成4.2.7.4工作流程图文档测试需求人员测试人员将文档缺陷提交给需求人员修正文档,并提交测试人员验证全部缺陷验证通过存在不通过的文档缺陷验证文档缺陷对操作手册或在线帮助文档进行测试文档测试完成修正操作手册或在线帮助文档发现文档缺陷4.2.7.5输入输出输入:《用户操作手册》、在线帮助 输出:文档缺陷 4.2.7.6规范参见《文档测试指南》4.2.8 测试报告4.2.8.1目的真实、客观反映测试过程中各测试阶段、测试项的情况,并将结果进行数字化/图像化进行分析,真实反映软件质量实际情况。

4.2.8.2角色与职责测试负责人:真实、客观地对测试过程中各测试阶段、测试项的情况,并以数字/图像的形式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真实反映软件实际测试状况。

4.2.8.3启动标准集成测试完成4.2.8.4工作流程图测试报告编写测试负责人收集整理各测试阶段、测试项实际测试情况测试报告编写完成4.2.8.5输入输出输入:各测试阶段、测试项实际测试情况输出:《项目测试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