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课件-清华大学 (3)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力学加传热学绪论-PPT资料23页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力学加传热学绪论-PPT资料23页

30.11.2019
21
热工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热工基础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技 术基础知识,是21世纪工科各类专业人才工 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源、动力类 专业学生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工程热力学与 传热学之外,热工基础课程应该是机械类、 交通运输类、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土建类、 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轻工纺织食品类、 环境与安全类等各类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 一门技术基础课。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60
30.11.2019
1970
1980
1991
1997
中国 世界先进
10
3)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
我国57%的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超标; 48个大中城市空气中的SO2浓度超标; 82%城市出现过酸雨;
我国的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 世界总排放量的13.6%。
13
据统计,目前通过热能形式利用的能源在我 国占总能源利用的90%以上,世界其它各国平均 也超过85%。由此可见,在能量转换与利用过程 中,热能不仅是最常见的形式,而且具有特殊重 要的作用。热能的有效利用对于解决我国的能源 问题乃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30.11.2019
14
热能利用的基本方式
我国大陆地区年总发电量 2.5 亿千瓦, 人均 0.2 千瓦/(人·年);台湾地区人均 1.0千瓦/ (人·年);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6 千瓦/人·年) 。
30.11.2019
7
2)能源开发利用设备和技术落后,能源利 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我国能源的终端利用效率为32 % ~33%;

清华大学传热学课件48-传热学-0

清华大学传热学课件48-传热学-0

T
— 黑体表面的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 K
实际物体辐射能力:低于同温度黑体
— 实际物体表面的发射率(黑度),0~1;
与物体的种类、表面状况和温度有关 (Emissivity)
E bT
4
W m
2
§0-3 传热过程简介
● 传热过程:两(冷热)流体间通过固体壁面进行的换热 ● 传热过程通常由导热、热对流、热辐射组合形成
t



热导率(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 Φ t W Φ A A t
—— 具有单位温度差(1K)的单位厚度的物体(1m), 在它的单位面积上(1m2)、每单位时间(1s)的导热量(J) 热导率表示材料导热能力大小;物性参数;实验确定
传热学发展史
• 传热学是在18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的工业革
命使生产力空前发展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 传热学的发展史实际就是:导热、对流、热
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发展史
• 导热、对流早为人们所认识,而热辐射是在 1803年才确认的
参见《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
Rh 1 (hA) [ C W ]

rh 1 h [m C W ]
2
Thermal resistance for convection
三、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 定义:物体转化本身的热力学能向外发射辐
射能的现象;凡物体都具有辐射能力 ●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若物体的种 类不同、表面状况不同,其辐射能力不同
傅里叶定律的由来
• 傅里叶(J.B.J. Fourier)从“傅里叶定律”和 能量守恒定律推出的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问 题正确的数学描述;研究导热问题的基础 • 所提出的采用无穷级数表示理论解的方法 开辟了数学求解的新途径 • 傅里叶(J.B.J. Fourier)被公认为导热理 论的奠基人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3、传热的基本方式
导热 热对流 热辐射
4、稳定传热基本概念
稳定传热 传热中温度差保持一恒定值,即不随时间有所变化。
不稳定传热 传热中温度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本章无特别说明的传热现象都是指稳定传热。
§2-2 稳定导热
一、定义
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能传给 温度较低的物体,或在同一物体内部,热能从温度较高 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部分的传热现象。
Q-单位时间的对流换热量。 q -对流换热热流强度。 F -墙壁的换热面积。 tb -墙面的温度。
t1 -流体的温度。
-对流换热系数,
其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
变换公式的形式,可得:
q tb t1 tb t1
1
R

R -对流换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系数成反比。
§2-4 辐射换热
1 1 d
1

1
1
Rn R Rw R
n w
K -墙体的总传热系数。 R -墙体的总传热阻。
二、传热的增强与削弱
1、增强传热的基本途径 Q KFt
(1)提高传热系数 (2)增大传热面积 (3)增大传热温差
2、增强传热的方法
(1)改变流体的流动状况 (2)改变流体的物性 (3)改变换热表面情况
一、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1、定义 2、特点:
不依靠物质的直接接触而进行能量传递。 伴随能量形式两次转化:内能→电磁波能→内能。 只要T>OK,物体都会不断向周围发射热射线。
即使没有温差,也存在热辐射,只不过物体辐射和吸收的 能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
二、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第十章-对流换热、单相流体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第十章-对流换热、单相流体
1)热导率,W/(mK), 愈大,流体导热热阻愈小,
对流换热愈强烈;
2)密度,kg/m3 3)比热容c,J/(kgK)。 c反映单位体积流体热容量
的大小,其数值愈大,通过对流所转移的热量愈多,对 流换热愈强烈;
4)动力粘度,Pas;运动粘度=/,m2/s。流体
的粘度影响速度分布与流态,因此影响对流换热;
u v 0
dy
x y
2)动量微分方程(动量守恒)
微元体
惯性力
压力差 0
dx
x
x方向: u u u xv u y F x x p x 2 u 2 y 2 u 2
D duFxxp2u 体积力
20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趋势:
流动边界层厚度 与热边界层厚度t的比较 :
两种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取决于流体运动粘度 与
热扩散率a的相对大小。令
对于层流边界层:Pr≥1 t ;Pr≤1 t
Pr a
对于湍流边界层: t
普朗特数
一般液体:Pr=0.6~4000;气体:Pr=0.6~0.8。 21
cp
t
uxt vyt



2t x2

2t y2

4个微分方程含有4个未知量(u、v、p、t),方程 组封闭。原则上,方程组对于满足上述假定条件的对 流换热(强迫、自然、层流、湍流换热)都适用。15
(2)对流换热的单值性条件
1) 几何条件
1
10-1 概述
1. 牛顿冷却公式
= A h( tw-tf ) q = h( tw-tf )
h—整个固体表面的平均 表面传热系数;
tw—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 —流体温度,对于外部绕流,tf 取远离壁面的流体 主流温度;对于内部流动,tf 取流体的平均温度。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传热学基本知识PPT课件

Qt1t2t3 t1t4
R1R2R3
R
通过各层的导热量相同, 各层导热所遵循的规律相同
2021
29
传热学基本知识
热传导
4、导热计算 3)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特点:单层圆筒壁的导热面积不是常量,随圆
筒半径而变、同时温度也只是随半径而变。
Q t1 t2 R
t
A均
A均=2πr均L
r均
r2 r1 ln r2
导热分为两类
稳定导热: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 不稳定导热: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
知识回顾
2021
23
传热学基本知识
热传导
2、傅里叶导热定律
热传导的速率与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成正比,与壁面两侧的温差成正比,与壁厚成反比。
QAt1t2
q
Q A
t
Q
t
t R
A
Q 导热量,传热速率 , W;
导热动力 导热阻力
自然对流
泡状沸腾或泡核沸腾(传热系数大)
膜状沸腾
2021
36
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
蒸汽冷凝的对流传热
蒸汽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源,在锅炉内利用煤燃烧 时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汽化,使之产生蒸汽。蒸汽在饱 和温度下冷凝成同温度的冷凝水时,放出冷凝潜热,供 冷流体加热。
2021
37
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
(1) 蒸汽冷凝的方式
t t1t2 l n t1 t2 2021
当⊿t1/⊿t2<2时
⊿t=(⊿t1+⊿t2)/2
15
(2)双侧变温时的平均温度差
并流
逆流
错流
折流
①并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课件
A dt
dx
(1-1)
式中 是比例系数,称为热导率,又称导
热系数,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与温度
升高的方向相反。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课件
❖ ( 2 )导电固体:其中有许多自由电子, 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 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电固体的导热中起主导 作用。
❖ (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 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 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传热学课件课件
❖(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 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 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 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 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 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 的作用。
传热学课件课件
(2) 特别是在下列技术领域大量存在传热问题
动力、化工、制冷、建筑、机械制造、新 能源、微电子、核能、航空航天、微机电 系统(MEMS)、新材料、军事科学与技 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传热学课件课件
(3) 几个特殊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a 航空航天:高温叶片气膜冷却与发汗冷 却;火箭推力室的再生冷却与发汗冷却; 卫星与空间站热控制;空间飞行器重返大 气层冷却;超高音速飞行器(Ma=10)冷 却;核热火箭、电火箭;微型火箭(电火 箭、化学火箭);太阳能高空无人飞机
的热传递过程属稳态传热过程;而在启动、停
机、工况改变时的传热过程则属 非稳态传热
过程。
传热学课件课件
二、讲授传热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 、传热学是热工系列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之一,是建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 否能够熟练掌握课程的内容,直接影响到 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清华大学化工原理05第五章传热3-课件

清华大学化工原理05第五章传热3-课件

x
x
平均
1 L
L
O xdx
L
L dx
O x
2、垂直壁面的膜状冷凝 1)理论分析
物性=const 假设 蒸汽存在对液膜无磨擦阻力
滞流
1
可以导出:0.943rg23/Lt4(平 均 值 )
定性尺寸:L
定性温度:膜温:12twtS,ts饱和温度
r:饱和温度下的冷凝潜热
若传热量一定,r,冷凝量,膜厚,α ρ,单位体积受力,流动快,膜厚,α λ(通过膜导热)α μ 膜厚,α Δt 传热推动力,冷凝液,膜厚,α
a)首先明确生产目的,加热,冷却
b) QW S1CP1T1T2 需 要 传 递 的 热 量
QK St
实 际 传 递 的 热 量
两者的一致性 确定所求的量。
5、基本方法 1) 对比计算法 2) 控制热阻法:
u0.8 d 0.2
0.8 0.4~0.5
忽略,K接近于小一方; 若 大>>小,小≈K 如 汽水 冷凝水
膜、滴交错
七、液体沸腾时的: 锅炉、蒸发器、再沸器 温差 容积沸腾:加热面浸于液体中 自然对流 汽泡运动 管内沸腾:一定流速流动,加热管
1、沸腾现象:
特征:有气泡产生;由加热表面首先生成; 必要条件过热
p b r2p L r22 r, pp bp L2 /r p2 /r汽 泡 生 成 , 存 在 p 由 过 热 t 造 成
t2
0
36.6 C
w S '2 c p 2t 2 t 1 w S 1 c p 2t 2 t 1
措施:
w S '2 w S 2 t t 2 2 t t 1 1 0 . 5 6 4 w S 2
w

清华大学热工基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第十一章-PPT精品文档

清华大学热工基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第十一章-PPT精品文档


Gd

0
Gd
0

Gd


0
Gd


0
Gd
3
类、温度和表面状况,是波长的函数。 ,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性质,还与投射辐射能的波 , 长分布有关。 ( 2 )固体和液体对辐射能的吸收和反射基本上属 于表面效应 : 金属的表面层厚度小于 1m ;绝大多数 非金属的表面层厚度小于1mm。 (3)对于固体和液体, 。 0 , 1
E E d b b 1 2
1
2
d d b b E E
9
Hale Waihona Puke 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力之间的关系:
E
2
Ed
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E L o s c
辐射力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E
2
L c o s d
10
11-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1.普朗克(Planck)定律 2.斯忒藩-玻耳兹曼(Stefan-Boltzmann)定律 3.兰贝特(Lambert)定律
注意: , (1) , 属于物体的辐射特性,取决于物体的种
镜反射与漫反射:
产生何种反射决于物体表 面的粗糙程度和投射辐射能 的波长 。
4
2. 灰体与黑体
灰体: 光谱辐射特性不随波长而变化的假想物体,即 , , 分别等于常数。



0
G d
0

G d
G G

G G
G 透射比 G 1
G G
如果投入辐射是某一波长的辐射能G ,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
(Transient Conduction )
自然界和工程上许多导热过程为非稳态,t = f(τ)例如:冶金、热处理与热加工:工件被加热或冷却非稳态导热: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瞬态导热)
非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瞬态导热):物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地升高(加热过程)或降低(冷却过程),在经历相当长时间后,物体温度逐渐趋近于周围介质温度,最终达到热平衡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物体温度按一定的周期发生变化锅炉、内燃机、制冷设备等装置起动、停机、变工况供暖或停暖过程中墙内与室内空气温度自然环境温度
一、瞬态导热过程简介
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前:墙内温度场是稳态、不变的采暖房屋外墙墙内温度
变化过程
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室内空气温度很快升高并稳定;墙壁内温度逐渐升高;越靠近内墙升温越快;经历一段时间后墙内温度趋于稳定、新的温度分布
二者的差值,
为墙本身温度的
升高提供的热量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前:二者相等、稳定不变
墙内各
处温度
最高值墙内各
处温度
平均值
当常数A 1、A 2 …. A n 为任何值时各个特解都满足导热微分方程式和边界条件;但是上述特解中的任何一个都与初始时刻的实际温度值不等。

需用初始条件确定A i 该导热问题的通解为各个特解的线性叠加:导热微分方程式和边界条件都是线性的——温度和温度的各阶导数项的系数都与温度无关
在给定Bi 准则的条件下,对应于每一个特征值,温度分布的特解为:
)
exp()cos(),(.......
........................................)
exp()cos(),()
exp()cos(),(2
2
22222
1111τεετθτεετθτεετθn n n n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
=−=1
2
)
exp()cos(),(n n n n a x A x τεετθ
)
(
Fo) (Bi,θτθm ⇒
非稳态导热过程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
a )初始阶段
b) 正规状况阶段
c) 新的稳态
2、Fo<0.2时是瞬态温度变化的初始阶段或非正规状
况阶段。

各点温度变化速率不同
' tg x t t x ∞=−=δϕ而点O’距壁面的距离为
当Bi →0时,意味着物体的热导率很大、导热热阻→0
(Bi=h δ/λ)。

物体内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一致。

定向点O’在无限远处
定向点O’:(δ+δ/Bi ,t ∞)当0<Bi<∞时,定向点O’坐标为(δ+δ/Bi ,t ∞)或(-δ-δ/Bi ,t ∞)Bi →0 是一个极限情况,工程上把
Bi<0.1看作是接近这种极限的判据。

Bi<0.1时,平壁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别≤5%,接近均匀一致
——可用集总参数法求解t =t 0
方程式改写为:
τρθθVc
hA e t t t t −∞
∞=−−=008.36 1
===−e Vc
θρ时,
对于测温的热电偶节点,时间常数越小、说明热电偶对流体温度变化的响应越快。

这是测温技术所需要的!
(微细热电偶、薄膜热电阻)
%
83.1 4==θ
ρτ时,当Vc
当物体被加热时(t<t ∞),计算式相同(为什么?))(0τ
τττd ΦQ ==∫对于非稳态导热问题,首先应判断
二、无限长直角柱体、有限长圆柱体和六面体
无限大平壁、无限长圆柱体和球体的加热和冷却问题都是一维瞬态导热。

1、无限长直角柱体中的瞬态导热
直角柱体的截面:2δx ×2δy
可以证明:无限长直角柱体
的温度场是这两块无限大平
壁温度场的乘积
二维或三维瞬态导热问题可由这些一维问题的解确定
可以看成是厚度为2δx 和厚度
为2δy 的两块无限大平壁垂直
相交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