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童诗飞扬 教案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童诗乐园”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小猪快跑》、《太阳的颜色》、《雨点》三首童诗,通过童诗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培养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首童诗的基本内容,理解童诗的主题和意境。
2. 培养学生欣赏童诗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童诗的意境理解和表达。
教学重点:三首童诗的基本内容、语言特点和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乐园中的事物,引出童诗的主题。
2. 童诗阅读(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三首童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15分钟)对《小猪快跑》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韵律和意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选择一首童诗进行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仿写一首童诗,要求有创意,语言优美。
六、板书设计1. 童诗教学2. 内容:《小猪快跑》《太阳的颜色》《雨点》3. 童诗特点:想象力丰富、语言优美、富有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仿写一首童诗。
答案示例:《小猫咪》小猫咪,跳跳舞,摇摇尾巴,唱唱歌。
喵喵喵,春天来,花儿笑,草儿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童诗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培养了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将童诗与其他文学形式相结合,如童话、散文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兴趣。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童诗乐园”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小猪快跑》、《夜晚的星星》、《如果我是一片云》三首童诗的学习与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首童诗,感受童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等方式,创作简单的童诗。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诗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重点:理解童诗的意境,体会童诗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童诗卡片。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童诗创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夜晚的星星,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学习《小猪快跑》、《夜晚的星星》、《如果我是一片云》三首童诗。
过程细节:(1)教师朗读童诗,学生感受韵律美。
(2)学生自读,体会童诗的意境。
(3)教师讲解童诗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4)学生讨论童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童诗的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猪快跑》为例,引导学生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童诗。
过程细节:(1)学生思考并讨论创作主题。
(2)教师指导创作方法和技巧。
(3)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创作的童诗,进行点评和修改。
过程细节:(1)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创作一首以自然现象为主题的童诗。
过程细节:(1)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诗乐园2. 板书内容:(1)三首童诗的及作者(2)童诗的特点及创作方法(3)学生创作的优秀童诗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首童诗。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梦想是片蓝天,风筝在上面飘荡。
梦想是片大海,小船在水中徜徉。
梦想是颗种子,在心里慢慢成长。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2024)

04
鉴赏能力与审美意识培养
经典童诗欣赏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童诗,如《小星星》、《月亮》、《春天》等,通过朗读、 背诵、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讲解童诗的背景、作者及创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童诗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模仿经典童诗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进行简单的童诗创作实践。
其他同学和老师对各小组的童诗作品进行评价和 点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相互学习 和进步。
拓展活动设计
童诗创作比赛
组织全校或全班的童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 竞争意识。设立奖项和荣誉,表彰优秀作品和创作者。
童诗配画活动
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童诗作品配上插图或背景画,培养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作品可以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展示和 交流。
整合与完善
各小组完成初稿后,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确保童诗的质量和水平。
分享交流创作经验
1 2
朗诵表演
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面前朗诵和表演自己创 作的童诗,展示小组的成果和风采。
创作经验分享
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包括构思、写作、修改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3
互动评价
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审美原则和方法, 如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童诗朗诵、表演、创作等活动,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 术修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欣赏和 创作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审美见解。
05
合作交流与拓展活动
小组合作编写童诗
分组与角色分配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并指定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协调 小组活动,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童诗的创作过程中。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范例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中的“童诗乐园”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表现手法以及童诗的朗读和创作。
重点分析教材中选编的《春天里》、《小星星》和《捉迷藏》三首童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童诗的基本特点,能区分童诗与其他诗歌体裁。
2. 培养学生朗读童诗的兴趣和能力,感受童诗的美感。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用童诗表现生活,培养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童诗表现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教学重点:童诗的特点、朗读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童诗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征,自然过渡到童诗的学习。
2. 童诗基本概念与特点(10分钟)介绍童诗的定义、特点,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童诗的独特魅力。
3. 童诗朗读与欣赏(15分钟)选取《春天里》、《小星星》和《捉迷藏》三首童诗,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感受童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春天里》这首童诗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帮助学生掌握童诗创作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春天里》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童诗。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每人创作一首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童诗。
六、板书设计1. 童诗概念、特点2. 童诗朗读与欣赏3. 童诗创作技巧4. 课后作业:我的梦想(童诗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梦想(童诗创作)2. 答案示例:春天里,我有一个梦想,长出一双翅膀,翱翔在蓝天。
飞过山川河流,寻找快乐的家园,和小鸟一起歌唱,欢舞在阳光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并学会了创作技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童诗创作能力。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中的“童诗乐园”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童诗的定义、特点、创作方法以及赏析。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童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能够区分童诗与其他文学体裁。
2. 培养学生欣赏童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创作童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诗的鉴赏与创作。
重点:童诗的特点、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童诗教材、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有趣的童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童诗的世界。
2. 理论学习(10分钟):讲解童诗的定义、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童诗的魅力。
3. 赏析童诗(15分钟):挑选几首经典童诗,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4. 创作指导(10分钟):介绍童诗的创作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创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创作一首童诗。
6. 分享与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童诗的定义、特点2. 童诗鉴赏方法3. 童诗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首童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童诗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童诗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一次童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赏析童诗和创作指导。
3. 作业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童诗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在于童诗的鉴赏与创作。
童诗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学形式,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把握其特点、创作方法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童诗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通用

童诗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童诗乐园”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童诗的基本概念、童诗的特点、童诗的创作方法以及童诗的鉴赏。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童诗的魅力,学会欣赏和创作童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感受童诗的美感。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童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童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童诗示例。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充满童趣的插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画面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童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童诗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一首童诗为例,分析其结构、韵律和表达手法,帮助学生理解童诗的创作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童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6. 课堂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童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创作方法。
2. 童诗示例。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首童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漫天星斗,闪耀光芒我有一个梦想长大成为一名宇航员翱翔在宇宙的边缘探索未知的奥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童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童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一次童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课堂交流的互动性和评价方式。
童诗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童诗的基本特点,如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等。
(2)掌握童诗的阅读方法,学会欣赏和评价童诗。
(3)学会运用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童诗的基本特点及分类2. 童诗的阅读方法3. 童诗的创作技巧4. 优秀童诗赏析5. 童诗创作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首童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提问: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你了解童诗吗?2. 讲授(1)介绍童诗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讲解童诗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圈点批注等。
(3)分享优秀童诗,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 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和学习。
4. 实践(1)学生自选题材,进行童诗创作。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作品。
(3)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5.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童诗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诗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阅读、讨论、创作等方面的表现3. 学生作品的质量4. 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程度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3.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 如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儿童诗 教案 三年级

儿童诗教案三年级教案标题:《儿童诗》教案(三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儿童诗,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儿童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能够准确朗读和表演儿童诗。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儿童诗集。
2. 准备诗歌朗读和表演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或实物,以便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歌开启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诗人,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
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呈现一首儿童诗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让学生先自主欣赏。
2.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形式特点,如韵律、节奏等。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问如:诗歌中传递了什么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三、诗歌分析(20分钟)1. 将选取的儿童诗歌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含义。
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形象语言,如颜色、动作、形状等。
四、朗读和表演(20分钟)1. 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诗歌,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童诗歌进行小组朗读和表演。
3.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添加动作、音效等元素。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小组表演的成果,全班共同欣赏。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儿童诗的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儿童诗,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儿童诗歌,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不同类型的儿童诗歌,扩展他们的诗歌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校内诗歌分享会,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诗飞扬润泽心灵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
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6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单元:什么是诗(一)(2课时)一、什么是诗?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蝴蝶是花的灵魂,要飞回来找它自己。
3.用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夹在诗集里。
-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
二、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读诗?1.心中有感动,看到美的事物总会有一股冲动-写出来。
2.诗本身就是一种美。
3.诗可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动人、有趣。
4.读诗、写诗可从平凡中看出,感觉出不平凡。
三、诗的诞生:1.心象+物象=诗。
2.例句:(1)看到妹妹泪汪汪的脸,我好心疼!-心象(2)花儿好美丽啊!-心象(3)好久不见,真想念你。
-心象(4)我真气他骗我-心象-心中的感觉,无论喜、怒、哀、乐皆是心象3.物象指眼睛所见各种事物如桌、椅、草、木....。
4.当看到外在的物象有所感动(灵感)产生心象便可成为「诗」。
四、例诗:1.湖黄幸玲湖是大地的眼睛蓝天、白云、青山和绿树都映在明亮的眼睛里2.夜空墨黑的海洋上无数的鱼儿浮在海面眨着眼睛一艘金色的渔船撒下细密的银网不知捕到多少鱼儿五、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品读优秀作品。
童诗教学第二单元:什么是诗(二)(2课时)一、诗和散文的不同(一)范文、范诗比较1.白云(范文)星期日下午,我做完功课,到郊外散步。
看见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好象棉花糖。
我的手没天那么高,不然就把那些棉花糖都拿下来吃。
2.白云(范诗) 李倍恩好多的棉花糖啊!谁把它举得那样高,叫人看又让人尝不到。
(二)自由发表不同处-归纳1.诗句简短而意义丰富。
2.诗要分行。
3.诗的韵律感、节奏感较强。
4.诗需要更多的想象,散文较直接。
二、写诗的要点:1.要写出美丽的想象(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2.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加入感情)。
3.要分行(依句、依意分行)。
三、练习想象、表达情意:1.以〞月亮:〞星星〞〞花〞....等叫学生想象他(她)们像什么?或有什么可能?2.同上之例加上自己的情意,如:「月亮亮像香蕉,想把它拿来吃」「星星像钻石,想送妈妈」四、范诗欣赏:1.月亮吴小华天上的月亮,像母亲微笑的面容。
月亮啊!请你天天陪伴我──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2.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五、老师或学生以教室或校园环境,利用想象和情意即席做诗。
六、请学生朗读自己的诗。
童诗教学第三单元:诗的格式(2课时)一、儿童诗的写作格式:1.平头-原则上每行第一个字要空两格,每行要对齐,但具特殊意义的诗或句子例外,可用别的格式。
2.分行─原则上每句一行,太长的也可分成两行或三行。
3.分小节─像作文的「分段」依意思、时间、人物、景物、季节等不同因素空一行不写再另写一小节。
4.标点─可加、可不加,但具有特殊语气之句子最好加上,如疑问句、惊叹句等。
5.押韵─可押、可不押,但押韵较顺口。
二、范诗欣赏与分析1.稻田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再读一直读到---熟2.板擦儿板擦儿很爱玩在黑板上跑来跑去玩的全身都是灰老师来了很生气叫值日生抓出去打屁股3.汗落成米农夫的手为稻子流滴滴的汗稻子的心为农夫结粒粒的米三、生试着创作。
四、生交流讨论。
童诗教学第四单元:诗的写法(一)(2课时)一、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甲〞好象〞乙〞直接比喻例如: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猴子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二、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例:妈妈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妈妈的手妈妈的手可以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饭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树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冬天的树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爸爸爸爸高兴的时候说话特别大声天花板都会震动爸爸伤心的时候眼睛呆呆的好象一个木头人爸爸生气的时候好象火山爆发谁碰到了谁就倒霉练笔:生按要求创作。
优秀范作诵读。
童诗教学第五单元:诗的写法(二)(2课时)四、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例:风风儿微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微笑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微笑比糖更甜微笑比花更香(在+地方+事情) (微笑+名词+名词)(微笑比<名词>更<形容词>)五、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
汽水罗青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六、摹声法─增加趣味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例:风风最讨厌了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老祖母的牙齿时间真是恶作剧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风儿更顽皮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嘘!嘘!嘘!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练笔:生讨论交流如何写出有新意的童诗。
生试着写,师巡视指导。
学习优秀习作。
童诗教学第六单元:诗的写法(三)(2课时)七、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例:如果我变了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如果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八、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交通警察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就是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生气老师生气像火山爆发把岩浆散在学生身上妈妈生气像茶壸指着我的脸老师老师生气的时候就像发生大地震轰隆轰隆老师高兴的时候笑声就像驴子碰到鬼练笔:学生趁兴创作,互相读了听评。
推荐优秀作品。
童诗教学第七单元:诗的写法(四)(2课时)九、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螃蟹螃蟹!螃蟹!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正在刷牙漱口?是不是在流口水,妈妈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皱纹老人的脸上,有一条一条的皱纹;大海的脸上,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十、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禳@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白鹭鸶飞飞飞飞到牛背上,歇歇脚风来了!飞飞飞飞到田野上泡泡水飞飞飞飞到稻草边捉迷藏扇子祖母手上的扇子,画了一只鸟祖母搧呀搧!鸟也飞呀飞!祖母睡着了,鸟也睡着了。
十一、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例:葡萄架葡萄架,高又高,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个的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了半天构不到。
构不到,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十二、图象诗─藉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例:湖畔之梦我是山我才有山你有我的倒影你是我的幻影绿树是我的秀发绿树是我的罗裙白云从我头上飘过白云从我脚下掠过鸟儿在我身上跳跃鸟儿在我身上倒立我是雄伟的山我是神奇的山你是骗子你才是骗子蝴蝶标本镜框里一只颜色斑斓的彩蝶陶醉在一枝盛开的小花中吸取一囊甜甜的蜜汁忘了回家的路──何尝不想飞起只因紧紧的玻璃压住回想起一片繁花的原野眼泪就像鳞粉一般不停地掉练笔:用学过的方法创作童诗。
比比谁写的好。
请学生诵读自己创作的诗,评出优秀诗歌。
童诗教学第八单元:诗的写法(五)(2课时)十三、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例:换新装妈!花园更换了彩色鲜美的春装;树木也换了淡绿色的新衣裳;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穿上浅绿色的衬衫;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在春风里摆动着呢!妈!您看看,都换了新装啦!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十四、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例: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游戏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姊姊当老师你当学生那么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十五、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私房钱爸爸的私房钱,藏在工作帽上;妈妈的私房钱,藏在皮鞋下;我的私房钱,藏在肚子里。
晚孤独的晚风在凄凉的夜里慢慢的走着舒适的家在温暖的床上甜蜜的睡着路灯白天路灯是一棵棵的树晚上就变成一朵朵的花练笔:师生小结儿童诗的写作方法和格式。
学生灵活运用方法,按格式创作童诗。
评出优秀作品。
互相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