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的定义
对远程教育的认识

3 - 3 远程辅导 : 学生可 以通过 电子公告牌 、 新 闻组 、 电子 论坛等多种 交流和辅导形式获得教育专家 、 名家 的辅导。这种远程辅 导形式对 于 教师进修和成人教育有积极意义 3 . 4 远程共享 : 这种 源于电子 邮件系统 的远程教育方式可推动学生 之间的交流和教师之 间的合作 , 共享数据 、 经验、 主意 、 发现等信息 系 统 这种教育模式将改变传统 的师生关系 . 提高参 与者 的平等性 3 . 5 虚拟出版 : 借助于 www 等工具 . 信息 的发表不在受 印刷工具的 限制. 丰富 了信息的表现形式 .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 6 虚拟教室 :虚拟教室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 多媒体技术构造的虚拟学 习环境 . 允许位 于异地 的教师和学生互相感 知。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 活动 . 如异步辅 导 、 异步讨论等。 3 . 7 计算机支持 的协作学 习: 是在计算机 网络技术环境的支持下 , 学 习参与者 可突破 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 进行相互 交流 、 信息共享和合 作性学 习 可 为学习参与者 提供 同步和异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和共享 学 习空 间 。 现代 远程 教育突破时空 的限制 . 使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 、 任何地点 参与学 习成为可能 . 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 重要 意义, 、为建设全 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 出更大贡献 在构建全 民学习 、 终身学 习社会和缩小教育差促进教 育公平 等方 面的发挥 了重要作用 中国现在远程教 育事业 . 顺应优 先发展教 育的
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讨论 2 . 4 学 习模式的多样性
基于 网络的远程教学 为学生提供多种 多样 的学习模式 学生可 以 根据 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自 行地选择课程内容 、 学 习进度和学 习方式 . 这也就是所谓的“ 因材施教 ” 。同时 , 多个 学生可 以组成一个学 习小组 进行学 习。因此 , 在学习过程 中. 学生处 于中心地位 . 教师是学生 的指 导者。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 , 又是学习的客体 。
远程教育学基础

远程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1.请分析关于远程教育起源的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远程教育起源于西方___英__国, 该观点的代表学者是丁兴富___。
观点二: 远程教育起源于东方的___中__国, 该观点的代表学者是___谢新观_____。
原因:造成认识上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_____古代的一些教育现象是否是远程教育现象, 或者说远程社会教育现象是否是远程教育__理解的不同2.请列举远程教育的两种定义。
广义的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而导致的、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别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将具有实践上和理论上的不同表现形式。
狭义的远程教育: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别离,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 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3.丁兴富三代远程教育的名称分别是: P12第一代远程教育: 函授教育第二代远程教育: 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第三代远程教育: 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4.泰勒五代远程教育的名称分别是: P15第一代远程教育: 函授模式第二代远程教育: 多种媒体模式第三代远程教育: 远程学习模式第四代远程教育: 灵活学习模式第五代远程教育: 智能灵活学习模式5.请列举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4个阶段和各阶段中的主要历史事件。
阶段一: 萌芽和准备期〔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主要事件: 〔1〕我国最早的函授学校是1914年商务会馆创设的函授学社。
〔2〕陶行知率先租用无线电举办教育广播。
〔3〕1940年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阶段二: 创建、起步和中断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事件:〔1〕第一代大学乘此远程教育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就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初。
〔2〕第二代大学层次远程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1960年2月。
远程教育的科目

远程教育的科目
远程教育是指通过网络、电视等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的科目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远程教育的一些主要科目:
1.语言类科目: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汉语等语言的学习和教学。
2.文学类科目: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的教学。
3.历史类科目:包括世界史、中国史、近现代史、古代史、民族史等方面的教学。
4.经济类科目: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教学。
5.法律类科目:包括法律基础、民法、商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教学。
6.教育类科目: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教学。
7.医学类科目: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药学、药学等方面的教学。
8.计算机类科目: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等方
面的教学。
9.艺术类科目: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方面的教学。
10.科学类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方面的教学。
以上是远程教育的一些主要科目,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科目,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
随着远程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的科目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远程教育的风险及策略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质量风险的应对策略
01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
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确保教学
质量。
02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
03
02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资质和教学经验难以保证,可能会影响
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难以评估
03
由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可能更加困难,
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资源风险
资源获取受限
在某些地区,由于网络限制或其 他原因,学生可能无法获取远程
教育资源。
资源更新不及时
远程教育资源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 新的教学需求和技术发展,如果资 源更新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学生的 学习效果。
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持和资源 建设,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习者转变 观念,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
对远程教育未来的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远程教育将更加普及和多样化,将有更多的学习者 选择远程教育作为主要或辅助的学习方式。
未来的远程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定制化的学习体验和资 源。
技术故障处理不及时
当遇到技术问题时,如果无法及时解 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 果。
技术设施不足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技术设 备(如电脑、打印机、摄像头等)而 无法参与远程教育。
管理风险
学生管理难度大
由于远程教育的分散性,对学生的管理可能面临挑战,如学生出 勤率低、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等。
远程教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英文名——Distance Education;大陆——远距离教育/远程教育;香港——遥距教育;台湾——隔空教育2.定义: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总称。
(丁兴富,狭义的)4.英国开放大学的四个成功经验:⑴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材;⑵对每个学生的个别辅导;⑶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⑷教师的学术研究氛围;5.国外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⑴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联系紧密,其重点在非学历教育培训、社区教育等上;⑵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与企业紧密合作,与社会存在着广泛的联系;⑶各国都对现代远程教育实行质量认证制度;⑷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⑸强大的资源和数据库支持,实时与非实时交互,真正不受时空限制;开放、灵活学习,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⑹学习支持服务非常有特色;6.ICDE——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AAOU——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sian Associate of Open University)CAET——中国教育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7.远程学习者特征:⑴远程学习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并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⑵参与远程学习的学生一般都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不可能像传统的学生那样参与学习;他们的学习更主要是业余学习,而且有可能是在所有家务完成后才有时间学习⑶大部分参与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他们所学的内容⑷远程学习者通常不属于社会中的优势群体8.ADL SCORM:“高级分布式学习”(ADL)的研究项目提出的一个“可共享课程对象参照模型”(SCORM),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使课程能够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例如从WebCT到LearningSpace),如何创建可供不同课程共享的可重用构件,以及如何快速又准确地寻找课程素材。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定义(广义和狭义)P141、(谢新观,广义)所谓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而导致的、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分离而采用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
2、(丁兴富,狭义)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本课程:老师和学生时空分离情况下的教育活动。
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P17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分期年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主要媒体第一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函授课程传统印刷技术邮政运输技术早期的视听技术印刷材料、照相、电话、幻灯、电唱、投影、录音、早期录音第二代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末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单向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大众媒体(广播、电视、卫星电视)、个人媒体(录音、录像、光盘、微机)、远程电子通信(始)、计算机辅助教学第三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网络教育)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远程电子通信(续)、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技术国内企业e-Learning P39广义上的e-learning指一切采用电子技术手段实施的教育、培训、学习等活动。
狭义上的e-learning指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通信网等网络实施的教育、培训、学习等活动。
e-learning 与传统教育:1.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2.e-learning提供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e-learning改变教学者的作用和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3.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不能替代学校教育。
企业e-learning的优势:降低培训成本,提供同步或不同步的培训模式,扩展性强,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劣势:依赖网络,为直接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典型案例:中国电信网上大学,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远程教育本质教与学行为的时空分离,特征和属性1、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是远程教育、也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的首要本质属性,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最高程度的连续面授教学。
远程教育学基础

远程教育学基础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使学生和教师在时空上解除了约束,实现了教育的跨越。
本文将介绍远程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远程教育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2. 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是指通过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以及其他形式的技术工具,将学生与教师分隔开,通过远程传输来完成教学活动。
远程教育可以包括在线课程、远程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等。
3. 远程教育的远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的邮寄课程,学生通过邮寄方式接收教材,并将作业和测验邮寄回教育机构。
随着电视和广播的普及,远程教育逐渐发展为通过广播和电视进行教学的形式。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转向了在线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互动。
4. 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4.1 移动学习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成为了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室的时间和地点。
4.2 社交学习远程教育也在与社交媒体和网络社交工具结合,通过建立学习社区和在线讨论组,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分享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4.3 数据驱动教学远程教育借助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数据驱动教学,可以个性化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进程。
5.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体验。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远程教育将会继续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的出现。
以上是对远程教育学基础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张三.(2019).远程教育学基础.远程教育学刊,1(1),10-20. - 李四.(2020).远程教育的发展与趋势分析.教育科技知识,25(3),30-40.。
《远程教育学习》课件

移动设备适配技术
确保远程教育资源在各种 移动设备上流畅播放和交 互。
CHAPTER 06
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智能辅导
利用AI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 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 度,智能推荐学习资源和方法。
智能评估
远程教育可以包括在线课程、虚拟教 室、在线讨论和协作工具等多种形式 。
远程教育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材料, 如视频、音频、文本和图形等,以提 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远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电报和电话被用于
传输教育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教 育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 许多大学和培训机构开始提供在
CHAPTER 03
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确保学习者掌握远程教育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习者在远程教育环境中 有效学习的能力,包括自主学 习、协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者对远程教育的兴趣 和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价值观。
态度目标
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态度和 习惯,如自律、坚持和责任感
。
资源审核
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合 规性,避免误导学生。
更新与维护
根据反馈和学生需求, 持续更新和优化学习资
源。
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共享
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 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
协作与共享
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学生可以共同学习、讨 论和分享学习资源。
跨时空学习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学习资 源,打破时空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远程教育的定义
1、迈克尔.穆尔的定义
“教育的第二家族……,包括各类教育情景,均以教师和学生的分离为特征,因此,(教)师(学)生间的通信交流是通过机械的和电子的媒体来实现的。
在这种情景中,教学是在与它被‘生产’出来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消费’的,而为了它被送达学习者,必须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和发送。
师生之间可能有交互作用,但通常要受到因跨越时间进行通信而不可避免的推迟的严重影响。
因此,它不可能像在课堂上和班组教学中那样成为一种有充分保障的教学方法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这一家族称为远程教学。
”(穆尔,199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校外学习:对校外学生注册的各学习单元作出特殊安排;课程材料和作业等发送给学生,而参加面授教学活动是稀少的、间断的、特定的和自愿的。
”
3、多曼的定义
“远程教育是一种有系统组织的自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中的学生的咨询、学习材料的准备以及学生成绩的保证和监督都是由一个教师小组进行的。
这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通过媒体手段有可能消除距离,媒体手段可以覆盖很长的距离。
与‘远程教育‘相反的是’‘直接教育’;这是一种通过教师和学生直接接触发生的教育类型。
”
4、美国马里兰大学系统学院对远程教育的定义
“远程教育是一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通常指教师与部分或全部学生不在同一地点。
”
5、彼得斯的定义(1973)
“远程教学/远程教育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通过劳动分工与组织原则的应用以及技术媒体的广泛应用和合理化。
特别是复制高质量教学材料的目的上使在同一时间在学生们生活的地方教导大量学生成为可能,这是一种教与学的工业化形式。
”
6、霍姆伯格的定义(1977)
“术语‘远程教育’包括所有层次的各种学习形式。
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并不出现在同一地点,因而学生并不处于教师连续的直接的指导之下,但是学生仍然从教育组织的计划、指导和教学辅导中受益。
”
7、基更的定义
(1)80年的六特征论:
远程教育特征:教师和学生分离;教育组织的影响;应用技术媒体;双向通信机制;可能有面授交流的机会;教育的工业化形态(1980)
(2)83定义
“远程教育是新兴的教育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学生和教师在整个学习期间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生和学习集体在整个学习期间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教学和学习过程是系统组织进行的(以此与自学项目相区别);学生和教师仍可以进行双向通信和交流(以此与教育技术的其他应用形式相区别)。
远程教育代表了教育过程的工业化形态”
(3)86——5+2特征
特征:师生相对分离(区别传统面授);教育机构提供教学组织、学习材料和支助服务(区别自学);采用多种媒体和技术联系师生;双向通信支持交流(区别教育技术的其他用途);存在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集体面授等方式。
社会——文化特征:工业化;私人学校学习;
(4)90——5+2 特征
特征:同上;
社会一一文化特征:面授但没有教同传统教育区别开来,不代表远程教育的理念和个性;学校教育个别化、独立自治的价值趋向。
8、以施莫森为代表的美国平等理论把远距离教育定义为:“一种正式的、学院为本的教育行为,它通过双向相互作用于远距离传播系统,同步或非同步地连接彼此分离的师生以使其分享图像、声音的教学为本的教育”(施莫森,1995)
9、国内的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丁兴富教授的定义:
我国的“远程教育研究第一人”丁兴富教授在1998年的《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中,在基更定义的框架上,“介绍和阐发了”远程教育“描述性定义”:“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处在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的媒体教学占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丁兴富博士的新定义如下:“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
(定义1-9摘自《远程教育学》作者: 袁昱明编出版日期: 2004)
10、对于远程教育,一些远程教育机构也有他们的理解: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媒体方法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亚洲开放大学)
从字面上理解,远程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必须采用多种媒体和手段来传播学习内容。
远程教育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分离时所采用的技术。
(爱荷华州立大学《远程教育指南》)(定义10摘自《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钟志贤著出版日期: 2001)(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
1、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教育,以面授教学、函授教学和广播电视(视听)教学为辅助,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
(/view/46674.htm)
2、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它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融面授、函授、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以及优化与有机组合多种媒体的教育方式。
(马希荣主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
3、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指南》1999年11月)
4、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实现交百式学习的教育模式。
(余武.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
5、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实时传送多媒体是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进行实时、非实时、可视的、交互式远程教学的一种模式,这种远程教育通常是由网络来实现的,也称网络教育。
(方德葵主编.虚拟大学:求学必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6、现代远程教育是从远距离教育发展演变而来的,主要是指基于Internet,充分运用现代通信和多媒体技术将课程、教学实时或非实时传送到校园外而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具有远距离传输与交互功能,是一种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师生分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网络教育基础与应用技术》赵彦灵,李有梅编著,2003)
7、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利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大网络资源开展的第三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
(李启等主编.信息时代的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
8、现代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传播技术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相互综合发展,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物质实体相互分离,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传播媒介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传递和反馈教学信息,以求最大的教学效益。
9、所谓“现代化远程教育”是指通过卫星系统、互联网络以及其它多媒体手段所进行的实况的或非实况的教学活动,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非线性结构。
也就是说,在授课内容、授课时间,甚至学习过程方面打破传统的线性框架,使教与学双方自由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0、现代远程教育是用用对媒体技术的虚拟化教学,又是应用数字网络技术的教学。
(杨改学主编.现代远程教育(第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