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拼音版《念奴娇·插天翠柳》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念奴娇》朱敦儒宋词赏析

《念奴娇》朱敦儒宋词赏析

《念奴娇》朱敦儒宋词赏析【作品介绍】《念奴娇;插天翠柳》是一首词,作者为宋代诗人朱敦儒,诗人早年仕途坎坷,这首词写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原文】念奴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

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赏析】开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问句起。

这份奇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样。

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以下写词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

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

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说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打算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

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说,抒发自己的见解。

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

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

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

“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

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惬意。

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美丽、纯洁、没有贪欲的境界。

这里,他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感到凡心洗尽,有脱胎换骨之感。

《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落,玉糁苍苔碎”出自柴望《念奴娇》念奴娇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①银屏深闭。

唤梦幽禽烟柳外,惊断巫山十二。

②宿酒初醒,③新愁半解,恼得成憔悴。

鬅鬆云鬓,不忺鸾镜梳洗。

④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落,玉糁苍苔碎。

⑤乍暖乍寒浑莫拟,⑥欲试罗衣犹未。

斗草雕栏,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

晴鸠鸣处,⑦一池昨夜春水。

【注释】①晷(ɡuǐ):日影。

②巫山十二:巫山神女的居所,此指梦中与情人的相聚。

③宿酒:隔夜犹存的余醉。

④鬅(pénɡ)鬆(sōnɡ)云鬓,不忺(xīn)鸾镜梳洗:虽然自己头发散乱,却没心情对镜妆扮。

⑤玉糁(sǎn)苍苔碎:梅花的花蕊零碎地散落在青苔上。

糁,颗粒。

玉糁,指掉落的花蕊。

⑥乍暖乍寒浑莫拟:忽寒忽暖的天气不可琢磨。

拟,揣度。

⑦鸠:指斑鸠。

【参考译文】春季的天气让人增添困意,日光推着帘影飞移,屏风紧紧地掩闭。

杨柳边的鸟啼将我从梦中唤起,惊断了我的巫山云雨。

昨晚的醉意此时才刚散去,消淡一半的新愁又从心中涌起,恼恨得我憔悴了脸皮。

蓬松着散乱的头发,不愿对镜梳洗。

门外香风满地,那是残梅飘落散发的气息,遍布苔藓的地面上全是落梅玉蕊一般的碎粒。

这忽冷忽暖的天气,让我想试穿罗衫却总是心中犹豫。

雕栏内玩着斗草的游戏,买来鲜花种植在自家院里,不用外出,自己创出一番踏青的天地。

晴日里斑鸠啼鸣的地方,一池昨夜的春水在轻轻地漾溢。

【赏析】这首代言体的词写的'也是闺情。

春天正是多困时节,但此词中女子的“困”则缘于“惊断巫山十二”,因为情人的分别,自己孤单零落,备感生活的无聊、孤寂,于是饮酒入梦以打发时间。

下片则写早春季节气候多变,女子尚犹豫该不该增添罗衣,但眼见窗外已是百花盛开,斗草、踏青种种活动正可展开。

于是听着斑鸠的鸣叫,女主人公的心情也渐渐开朗,思索着如此美丽的春天,怎可独守闺房,自找苦吃?此后的结果不难想象,女子也正像窗外的鸟儿一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中尽享人生的美丽。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念奴娇-插天翠柳》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①雾冷笙箫,风轻环佩,②玉锁无人掣。

③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④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

⑤打碎珊瑚,⑥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⑦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⑧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注释】①瑶台琼阙:指月宫。

②环佩:女子衣上所系的玉饰。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王昭君有云:“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③玉锁:月宫门的锁。

掣:开启。

④有药长生:古代传说月宫中有玉兔捣药。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杜甫《月》:“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⑤飞霜凝雪:指明亮皎洁的月光。

⑥打碎珊瑚:《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与王恺争豪富。

王帝曾赐给王恺一高二尺的珊瑚树,“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石崇见后,以铁如意将珊瑚树击碎,随即命左右取出六七枚高三、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月”的珊瑚以炫耀。

⑦争:怎。

仙桂:指月中桂树。

扶疏:叶枝茂盛貌。

黄庭坚《念奴娇》:“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⑧萧萧发:稀疏的白发。

【译文】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是被何人推上到高插碧空的柳梢?寒光照着藤床如水冰凉,我飘飘若仙飞到月宫游遨。

云雾浸冷了笙箫的音调,仙风吹动着环佩叮咚轻摇。

我叩宫门呼叫,却无人开锁让我一瞧。

仰望悠闲的浮云散尽,海面波光与碧空银辉相映照。

谁相信月里真有长生不死的妙药,那飞霜积雪的清光,想必是嫦娥刚刚炼成的仙丹。

昔日石崇打碎五光十色的珊瑚与王恺斗富,怎比得上我闲看婆娑仙桂弄明月时怡然心宽?洗刷掉尘世的凡心俗念,沐浴着满身清辉玉露,一任白发浸湿透寒。

嫦娥告诫:这其中的情味,明天不可与尘世的俗人诉谈。

【集评】宋·胡仔:“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朱希真作中秋《念奴娇》,则不知出此。

其首云:‘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翻译饮美酒,读《离骚》。

堪笑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西晋名士王衍,清雅直立,像玉壁一般,却只顾清谈,最后被敌人杀害,空余遗恨。

我退隐的这一带地方,田园烟雾苍苍,山丘清寒碧碧,居住其中,闲适无比。

可到了将近岁末的时候,我却还是忧风忧雪。

我感慨地追忆那东晋的名臣谢安,虽壮志凌云,却被贬西州而病逝。

我梦想着,建起我的萧闲堂别墅,岩桂的幽香香飘十里。

胸中的种种不平之气,都随着一杯酒,无踪无迹。

天睛日暖的日子里,和友人们相聚,悠然自得,意气风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遗恨。

当初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他们曾在兰亭把酒吟诗,这种心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啊,王羲之又何必在《兰亭集序》中记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杏花天》等。

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四十九字;下片十句,押四仄韵,五十一字,共一百字。

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人生佳处,但能读《离骚》饮酒,不需他物。

《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夷甫:即王衍,字夷甫。

据《晋书·王衍传》中载,王衍虽位居宰辅却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

岩岩玉壁:东晋名士王衍,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词人借描绘岁寒翠竹以自比。

寒玉:喻寒竹;风雪:喻忧患。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引谢安故事。

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

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

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翻译艅艎大船东流下,远望千里西来的大江,只见一片烟水苍苍茫茫。

若问襄州究竟在哪里?雉堞一直与天边云霞连接的地方。

羊祜的残碑,诸葛亮的遗迹,都满载遗恨浴着残阳。

后来的人物,有几个能有您这样卓伟超常。

“其肯为我来耶?”说这话的乌重胤的礼贤下士,才能够使人们精神振奋,意志增强。

不要老是认为现在太平无事了,便避讳讨论军备武装。

眼前的江山,楼头的鼓角,都流露着英雄的慷慨悲凉。

要想得到取功名的机会,在闲暇时就应该准备停当。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酹江月》等。

双调,一百字。

上片九句,押四仄韵;下片十句,押四仄韵。

张明之:词人好友,生平不详。

京西:路名。

宋至道十五路之一。

熙宁五年(1072年)分南、北两路。

北路治所在洛阳,南路治所在襄阳。

幕:官署,幕府的简称。

艅艎:大舰名。

西江:西来之大江,指长江中上游。

烟水:江面上雾霭笼罩。

襄州:即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作掩护用。

叔子:西晋大臣羊祜,字叔子。

曾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

残碑:指羊碑,又称堕泪碑。

羊祜在襄阳十载,有惠政。

死后,襄阳百姓为之立庙建碑。

卧龙:诸葛亮。

瑰伟:同“瑰玮”,奇伟。

河阳:地名,在今河南孟县西。

言兵为讳:忌讳议论军事。

南宋统治集团执行投降政策,禁止朝野议论出师北伐之事。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词人送友人奔赴襄阳任职之时。

当时宋金两国对峙于襄阳,暂时的平静麻痹了世人,甚至让人忘记了收复失地的重任。

词人恐怕友人也被同化,所以写下该词,鼓励友人做好准备,时刻为收复失地不懈努力。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念奴娇·晚凉可爱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苹叶。

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

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

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古诗简介《念奴娇·晚凉可爱》是宋朝朱敦儒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点染,表达出词人的情意,以景语始,以景语终。

同时词人又巧妙地化用古代诗文,自然贴切,已臻化境。

赏析/鉴赏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曲婉转,语淡而情深,是见作者之词品颇高。

开头“晚凉可爱”一句领起了上片词意。

经过炎热的夏天,到了初秋夜晚,有些凉意,颇为喜人“是黄昏人静,风生苹叶。

”夜深人静之际,习习的凉风吹来,使人郁闷之感全消,就是这个可爱的晚凉之夜,勾引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

“风生苹叶”本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的文句。

“谁做秋声穿细柳?”这个反诘句式,显出了词情的波澜,表现出倾听的神情,穿过细柳传入耳鼓的是寒蝉鸣叫的凄切之声。

“寒蝉凄切”原为柳永著名词篇《雨霖铃》的首句,此句断断续续的蝉声,引起了词人的“凄切”之感,似乎更深切地反映出他蕴蓄内心深处的悲凉情绪。

“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

”是虚写,重化用古代诗句抒发情怀。

《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末两句尤切合词人的境遇,不同的是彼为生离,此为死别。

南朝刘宋时期的乐府民歌中有一首是:“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这首诗是用香和炉的密切关系来比喻男女情爱的。

此处词人偏写沉香犹存,山炉已杳。

接着道“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独卧”一词里隐含着酸楚,透露出悼亡的词旨。

过片“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5篇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念奴娇·风帆更起宋代:张孝祥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译文: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遥望秋色长空下孤帆远去,更添离愁无限,待到重阳夜明月当空,她又与谁共酌?风烟茫茫,一叶孤舟,今夜又将在哪里呢?自己还不如那江月,可以照着她,与之同行。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经过采石矶,望夫山下,是何等伤感。

李氏与自己同甘共苦,自己虽得功名富贵,又怎忍抛弃糟糠之妻,只能在远方想象她的音容笑貌,想念着儿女。

只希望桐乡君子不要斥责我负心,我亦为此感伤不已,憔悴至今。

注释: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黄花,菊花,比喻李氏。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zhuó)水应怀古。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jīng)布。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gāo)暮。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牛渚山下。

望夫山:望夫山有多处,这里指当涂采石矶边的望夫山。

衡:同“蘅”,杜蘅,香草名。

皋:江边高地。

桐乡:古国名,地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

上阙即景抒情,渲染离别的愁绪,写得委婉缠绵,一往情深。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带拼音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带拼音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带拼音nian4 nu2 jiao1 chi4 bi4 huai2 gu3醉饮胡琴琴古怨,qin2 gu3 yuan4白发谯门扫离魂。

bai2 fa3 qiao2 men2 sao3 li2 hun2远山残雪莺归乐,yuan3 shan1 can2 xue3 ying1 gui1 le4 古战场空骑笑青云。

gu3 zhan4 chang3 kong1 qi2 xiao4 qing1 yun2名门豪杰何雄图,ming2 men2 hao2 jie2 he2 xiong2 tu2 纵酒高歌壮士才。

zong4 jiu3 gao1 ge1 zhuang4 shi4cai2念念江山旧雄才,nian4 nian4 jiang1 shan1 jiu4 xiong2 cai2奴娇赤壁怀古怀。

nu2 jiao1 chi4 bi4 huai2 gu3 huai2解析:这首诗题目为《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是唐代的杨炯。

整首诗以怀古之情,回忆赤壁之战来表达作者对辉煌历史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饮酒弹琴的场景,琴声里洋溢着久远的怨念。

(醉饮胡琴琴古怨)古战场上,残留着尚未融化的雪,仿佛还能听到莺鸟的欢乐归来。

(远山残雪莺归乐)作者将历史的名门豪杰和他们壮丽的事迹置于高歌猛饮之中,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景仰之情。

(名门豪杰何雄图,纵酒高歌壮士才)他怀念着昔日的江山,怀念那些昔日的英雄才俊。

(念念江山旧雄才)最后,诗人用“奴娇赤壁怀古”作为结尾,暗示了他对历史的思恋之情。

(奴娇赤壁怀古怀)整首诗以古战场、名门豪杰等元素展开,通过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向往之情,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事迹和江山的景仰和思念。

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拼音版《念奴娇·插天翠柳》原文译
文赏析
《念奴娇·插天翠柳》拼音版
chā tiān cuì liǔ, bèi hé rén , tuī shàng yī lún míng yuè。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zhào wǒ téng chuáng liáng sì shuǐ, fēi rù yáo tái qi óng què。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wù lěng shēng xiāo , fēng qīng huán pèi , yù suǒ wúrén chè。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xián yún shōu jìn , hǎi guāng tiān yǐng xiāng jiē。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shuí xìn yǒu yào cháng shēng , sùé xīn liàn jiù、 f ēi shuāng níng xuě。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

dǎ suì shān hú, zhēng sì kàn 、 xiān guì fú shū héng jué。

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xǐ jìn fán xīn , mǎn shēn qīng lù, lěng jìn xiāo xi āo fā。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míng zhāo chén shì, jì qǔ xiū xiàng rén shuō。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念奴娇·插天翠柳翻译】
门前的翠柳不知道被谁人推上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如凉水一般照在我的藤床上,如此良辰美景,我思绪飘飞幻想着飞入瑶台月宫,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的笙箫声,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

据说有可以使人延寿的药。

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

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寒冷浸湿了萧条的白发,这些隐逸脱俗的情怀,恐是尘世之人无法理解,便也不向尘世之人诉说。

【念奴娇·插天翠柳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词。

开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问句起。

这份奇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样。

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以下写词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

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

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说
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打算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

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说,抒发自己的见解。

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

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

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

“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

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惬意。

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美丽、纯洁、没有贪欲的境界。

这里,他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感到凡心洗尽,有脱胎换骨之感。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月下的梦,尽管美丽动人,却又无从对证,只能自得于胸怀,不可为俗人说。

故结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深沉的感喟和对尘世的深切厌倦见于言外。

这首词写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

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

绍兴二
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

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

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

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

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朱敦儒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

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

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怡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

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

在《雨中花》中写道:“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在《临江仙》中写道:“生长西都(洛阳)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

花间相过酒家眠。

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

”词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黄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阳一带的山水胜地。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与疏狂。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
非常感人。

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扩展阅读:朱敦儒文学评价
在两宋词,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

苏轼作为新词风的开拓者,虽然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抒情自我化的方向,但他还没有将自我完整的人生历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写进词中(另一半写在他的诗里),诗词的表现功能还有所区分--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

李清照也恪守这种惯例。

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

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