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对策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应该以融资理论为基础,在充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党和总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公司管理结构完善的经济活动中,使优化融资结构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自律行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上市公式融资结构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对策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多借助外援融资手段,自身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并由于特殊原因,企业更喜爱股权融资方式,在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中,由于我国家债券市场的不够完善,且债券发型要求较高,所以上市公司多借助银行贷款的手段来进行企业的融资活动,甚至许多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达到负债融资的目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银行存在较多的不良资产,其中不良贷款占据很大方面,其债务人往往是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些企业的还贷能力较低,但在现有的银行贷款系统中,企业还贷能力较低,这对企业的经营上的约束力减弱,未能起到原有的效果。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的问题和产生原因1.上市公司对于外部融资过分依赖由于我国在法律、法规和制度上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很多企业由于改制,企业的股权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够明确,使企业无法对长远目标和长远计划进行规划,导致企业在上市之后仍然业绩不佳,无法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盈利能力没有提高,整个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未能有所改善,使得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渠道较少,所以,一系列原因使得上市公司十分依赖外部融资,限制了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2.上市公司多喜欢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活动股权融资的方式有很多优点,首先,股权融资的方式相比较其他方式来说,由于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监管相对不够完善,许多投资者的投资缺乏理性指导,使得价格信号脱离企业业绩,失去其真实性,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所以上市公司往往采取不分配红利或送股等手段来降低成本,而且,由于我国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和银行贷款利率,所以,股权融资的方式逐渐成文上市公司喜爱的融资方式。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进步迅速,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不息增长。
股权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
一、宏观角度1. 资本市场的进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功能逐渐扩大,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随着股东结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公司股权在市场上的流淌性不息提高,增进了股权融资的进步。
2. 法律法规的完善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修订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公司股权分配与融资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透亮的环境,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行性。
3. 资本结构的优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度,中国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性。
通过股权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微观角度1. 股东利益的平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和非国有股的比例日益趋于平衡。
同时,在国有股股权融资方面,政府通过股权来往平台等途径提供了更多便利。
非国有股股权融资则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可能。
2. 股权融资的多元化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中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公开发行股票外,债转股、配股、增发等方式也在不息涌现。
上市公司依据自身进步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股权融资方式,以获得最大程度的融资效益。
3. 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中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机制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企业主要通过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而此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利润留存用于将来的进步。
通过股权融资得到的资金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提高股东的长期回报。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资本市场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推动了股权融资的偏好。
在微观层面,股东利益的平衡、股权融资的多元化和利润分配的可行性也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及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策略

业 , 强执 业能 力。 增
2 完善 绩 劣公司的让 壳退市机 制 由于 中国股 市 缺失 合 理 的 退 市机 制 , 让 壳 资 源 在市 场 中价 值 暴 增; 另外 就是 上市 资源的人 为控 制和 供 给数量 太 少, 致借 壳 上市等 。 导 借 尸还 魂 ” 行为 屡屡发 生 , 的 迫使 正常 的 投资 者也 变 成了 “ 机者 ” 而 解 投 。 决 问题 的根 本就 是 引入优胜 劣 汰 的退市 机制 , 因 为优 胜劣 汰 是市场 经 济的 基本规 律 , 证券 市场 同样 不能拒 绝优 胜劣 汰 。 ( 大 力发展企 业债 券市场 , 二) 扩大 上市公司融 资渠 道
集 到的瓷金 没有发 挥应 有的效 益 。
、
中国资本 市场 脱胎 于 我国转 型经济 中 , 其设 立 的初 衷是 为 国企改 革 和解 困服务。 在特 殊 的制 度安 排下, 国的上市公司绝 大多 数 由国企改 制 我
而来。 为保持国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 国企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都采取了
国家控 股 的股权模 式 。 因此 , 国上市公司的融 资结 构 明显地 不同于其 他 我
国家的上市公司 。
三、 优化 我国上市公 司融资结 构 的策略 选择 ( 纠正 上市公司股权 融资 偏好 的途 径 一)
( 过 度依 赖股 权融 资, 一) 资产 负债率偏 低 我 国 上 市公 司 自成 立 之 习起 , 遍 患 有股 权 融 资 饥 渴 症 。自1 9 普 92 年 以 来 , 部上 市公司 的资 产 负债 率呈 现 不 断下 降 的趋 势 , 1 9 年 全 除 92 曾达 到 6 %的 较 高 水 平 外 , 后各 年 基 本 上 维 持 在 5 %左 右 , 5 随 0 并且 在 19 -19 年 期 间, 95 9 8 资产 负债率持 续 下降 , 99 年之后又 略有 提高 。 但19 2 0 -20 0 0 0 5年 期 间, 国上市公司的 资产 负债 率全部 低 于5%, 0 7 年 我 0 20 大 多集 中在3 %- 0 之 间。 0 7% 与此相 反 , 国上市公司具 有股 权融 资偏 好, 我 普遍 热 衷于 发行股 票 , 以配 股和 增发新 股 的机会 进行股权 融 资。 ( 股权 结 构不合 理 ,“ 二) 一股 独大 ” 象严重 现 我国上市公 司的股权 结构 特点是 以国家 股和 法人股 等非 流 通股 为主 体, 约为 2 3 并且 通常处 于控 股地位 , /, 个人股 ( 包括A 股 、 内部 职 工股 和 转配 股 ) 占份 额 较小 。 结 果是 同股 不 同权 , 易产生 “ 所 其 容 一股 独 大”甚 至 “ 独 霸 现象 , 股 股东 往往 处于 绝对 控股 地 位, 同股东 间相互 一股 控 不
筹资顺序理论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步发 展该 理论 使 之更 符 合 公 司 的现 实 经 营 决 策 。迈
关 键 词 : 资 顺 序 理 论 ; 资 结 构 ; 权 融 资 筹 融 股 中 图 分 类 号 :25 F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5220 )3— 0 3 4 10 —27 (06 0 0 7 —0
An l ss o n n i g Stucu e o std Co a a y i ff a cn r t r fLi e mp m ̄ u e na c n e ue c e r i nd r Fi n i g S q n e Th o y
祝 萍
( 乡 矿 业 集 团有 限责 任 公 司 , 西 萍 乡 3 70 ) 萍 江 303
摘 要 : 市 公 司 在 证 券 市 场 上 的筹 资方 式 主 要 有 股 权 融 资 和 债 券 融 资 。在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筹 资 过 分 偏 好 股权 融 资 , 上 与
现 代 财 务 理 论 和 发 达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企 业 筹 资 惯 例 不 相 吻 合 。 我 国上 市 公 司 融 资 结 构 现 状 就 从 代 理 成 本 的 角 度 、 公 司 治 理 角 度 等 方 面 分 析 , 好 股 权 融 资 是 我 国特 殊 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 的必 然 产 物 , 经 理 人 持 股 激 励 机 制 、 立 有 效 的 偏 从 建 偿 债 保 障机 制 等 方 面提 出改 善 融 资结 构 建 议 。
Z HU n Pig
( i x n iigId syGopC . t .Pn ag i gi 30 3 h a P gi gM n ut r o Ld 1i n a n n r u i J nx 37 0 C i ) nl a l n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探析

口 湖 业 的还 贷率 是 相 定程 度 上 说 明这些 企 南 刘智 丰
多是 国有 企 业 或 者 国 家 控 股 企 业 , 一 因 此 股 票 融 资 的 风 险 相 对 要 低 得 多 。 在
() 券融资 的硬性 约束 特质 。 3债 债券
当低 的 , 较低 的还 贷压力 使得 由于借 有 融 资 的 硬 性 约 束 特 质 也 制 约 了 企 业 经 负债 资 本所 必须 承 担 的定 期 还本 付 息 理 层 选 择 股 权 融 资 方 式 。 为 企 业 一 旦 因
、
上市 公 司融 资结构 问题原 因分 析
1 分 依 赖 外 源融 资 的 原 因 分 析 。 . 过
上 市 公 司 过 分 依 赖 外 源 融 资 , 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 国 上 市 公 司 大 多 数 是 融 我 结 构 中 内 源 融 资 比 例 偏 低 的 现 状 主 要 由 国有 企 业 改 制 而 来 的 ,这 种 国 家 控 股
2偏 好 股 权 融 资 的 原 因 分析 。 .
上 市 公 司募 集 的 资金 ,不 受 股 东 和 市 场
() 权 融 资 成 本 相 对 较 低 。 于 中 约束 , 1 股 由 从而导致 股权融资偏好 强烈 。 国证 券 市 场 监 管 和 运 作 机 制 的 不 完 善 3资 产 负债 率低 的 原 因 。 .
以及 破 产 清 算 , 些 对 企 业 投 资 行 为 的 决定 债权融 资就必 须到期 还本付 息 , 这 否 约束 能力变 弱 了,只是一 种软 约束 , 没 则 , 司不仅 名 誉受 损 , 公 而且 还会 有 破 有起 到原有 的预期 效果 。
一
产 的危险 。 () 部 人 控 制 问 题 。 4内 内部 人 控 制 问 题 的 严 重 存 在 是 造 成 偏 好 股 权 融 资 的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摘要】自从MM理论诞生以来,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影响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业绩。
按照现代融资结构的主流理论,企业最优的融资顺序市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得出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不得已才是债务融资。
很明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选择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存在冲突。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典型的融资结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了概述,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而找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还结合了海螺型材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Abstract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en in focus by economic circles since MM theorem was born. The selec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will influenc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capital, asset values, governance structure whereby influence corporate achievements finally; but according to the mainstream theory of modern capital structure, optimum finance sequence is inside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The way to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has been in focus by the public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isted companies generally prefer equity financing. At last, they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choose debt financing.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exist conflicts between finance sequ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theories of western capital structure.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western financing structure theory and summarized the financing method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fi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put forward advic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In the end, the author used the case of Hailuo listed company to analyze.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目录一、序言 (4)二、文献回顾 (4)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 (6)(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方式现状 (6)(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及股票市场影响 (7)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原因分析 (8)(一)负债结构不合理原因 (8)(二)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8)五、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10)(一)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10)(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10)(三)制定科学的资本结构,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11)六、案例:海螺型材 (11)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2)一、序言资本结构是企业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价值。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股权融资成为主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股权融
资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主要融资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股权融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和资本。
2. 负债率较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
为企业需要通过借款来满足资金需求。
但高负债率也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和利息支出负担。
3. 股权集中度偏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偏高。
少
数大股东对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控制能力较强,这容易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和不良竞争行为。
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股权分散化:加大对股东的准入门槛和股东权益保护力度,鼓励中小投资者参与股权投资,从而降低股权集中度,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
2. 引导企业多元化融资:积极推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如
债券融资、小额贷款等,从而降低负债率,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3. 提高企业财务透明度:在提高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基础上,加
强对企业的监管和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的财务问题,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水平。
综上所述,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需要政府、企业、投资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财务工具筹集资本的方式和比例,反映出企业自有资本与外部资本之间的关系。
资本结构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经营效率、投资风险、赢利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
因此,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
其中,股权融资在中国市场中比较普遍。
在这种模式下,上市公司通过向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股权投资者向公司购买公司股票,成为公司股东,通过资本收益获得回报。
但是,股权融资一般需要侵蚀公司控制权,对公司自主发展不利;而且股票发行一旦失败,也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与之相比,债务融资风险相对较低,成本也较为固定,短期内可以提供丰厚的税前收益。
此外,借款人在借款期内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然而,债务融资所带来的利息支出会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外,债务融资所需抵押物质量也决定了公司获得的贷款数量和贷款期限。
从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讲,企业需要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之间寻找平衡点。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优化对策:一、提高股权资本比例在股权融资方面,可以采取股票再融资的方式,通过向公众发行新股融资,提高公司股权资本比例。
股票再融资有助于改善现金流短缺的局面,增加公司股东的权益,提升公司市场价值和股权回报率。
此外,股东获得的股息也比债息更灵活,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二、优化债权资本结构在债务融资方面,可以采取平衡债务融资和非债务融资比例的措施,调节债务比例,缓解财务压力。
尽可能多地采用短期负债和非银行融资工具,降低负债风险。
此外,通过其他筹资方式如特权股、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结论总之,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两种主要的资本结构模式。
企业应当针对自身情况,在两种融资方式之间取得平衡,并有效运用各种融资技巧,提高股权资本比例与优化债权资本结构,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作者简介:张滢(1991-),女,汉族,江西丰城市人,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
摘要: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倾向问题,本文运用按常理的分析方法,经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初步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股权融资时更多的选择市场化偏低的配股方式进行再融资,而负债融资在公司总融资中很少,且多为短期负债。
而在外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正好相反。
在证券市场上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会出现和外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融资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合理融资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融资倾向;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企业优先偏好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即所谓的融资顺序理论。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就不符合该理论。
从企业上市资格来看,我国采用证券公司推荐制,证监部门掌握了我国公司是否能上市的生杀大权。
另外,西方证券交易所采用的是公司制的管理方式,而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形式是上市公司制,其实在人员上和证监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质上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一个延升部门。
企业的行为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其他市场都受市场
的引导。
还有我国大多投资者都以投机为主要目的,而真正基于企业价值的投资者几乎很少。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是投资者炒作的一个题材,但我觉得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这种融资倾向的因素:
(一)、融资成本。
它是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选择中的决定性因素,股权融资成本主要是发行成本和现金股利。
从目前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来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发行成本为1.5%左右。
再加上我国股市投机气氛浓厚,广大股民对股票股利等分配形式狂热追捧,而对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反应冷淡。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不分配鼓励的公司逐年增多,分配股利的公司中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就更少,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不需流出现金,几乎不需要成本,使会计科目上对权益类项目进行再一次划分而已。
而债务融资意味着上市公司未来有一系列的现金流出,而且具有强制性,这是许多上市公司偏爱股权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债券市场活跃度。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上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市场并没有形成。
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国家证监部门的严格管制,一般企业很难发行企业债券。
严重的债券偿付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一些法律也不利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债权人无法实现优先追讨权,其利益缺乏保障,另外缺乏健全的债券信用等级
制度,它也提高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企业债券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弥补政府投资计划缺口,解决投资资金补助的一种工具。
同时,债券的期限和利率都由政府决定,政府为公司债券直接或间接的以国家作担保,当发债企业没有还本能力时,政府常出手帮助。
有着国家的信用支持而使收益机制下的风险约束乏力,必然在本质上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扭曲。
(三)、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
若上市公司的高层持股比例过小会更偏好股权融资,经理的效用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进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一旦企业的效益不好,经理将尚失在该职位的好处。
而企业的生存概率又与资产负债率密切相关,完全进行股权融资,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若举债筹资随时都面临破产的可能性。
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来打理,所以高管人员的非货币性收入,也就是股权收益与企业利益没多大联系。
他们的货币性收入偏低,持股比例又小,但他们来自于控制权的收入相对较多。
这就使管理层不愿意冒举债风险而导致其控制权尚失,同时,不需要还本付息的而又无强制性的权益融资就成为高管们的首选。
(四)、宏观经济走势。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都会经历一个阶段性的周期往复循环。
在经济萧条衰退时,企业会压缩负债减少风险,而在经济高涨时,企业会扩大规模而增发负债。
而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增长良莠不
齐,所以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筹资的难易度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
通过对上述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因素分析,我国公司的融资倾向是有着很深的历史原因。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处于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而不像他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的很成熟。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从早期的行政划拨资金到当前的资金市场,我国企业的融资制度正经历着由财政计划融资到金融导向性融资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国企融资渠道一直单一,以及高额负债压力一直没得到缓解。
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通过股权融资能缓解矛盾,这正好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向股权融资找到了一个历史依据。
另一个影响我国与外国融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是证券市场的弱有效化。
中国证券监管机制与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及投资者的非理性,导致整个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我国股票的换手率一直排在全世界前列。
最后一个导致融资倾向差异的是我国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着发展失衡的现象,即企业债券市场相对股票市场来说规模都相当的小,正是债券市场的不发达对当前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造成直接的消极影响。
而正是上面这些因素造成我国企业偏好股权融资,背离了融资顺位理论。
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及意见:
1、、政府放松对企业发行债券的管制,如政府不松手,不放宽条件,就是公司想进行债券融资也难。
2、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要想近期内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倾向可发行可转换债券,他可提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长期看对优化股权结构有益。
完善资本市场法规,提高运作效率。
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自身优化的控制器。
要确立有效的证券市场首先就要对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实行真正的核准制,和实行严格的会计制度,改进对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
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
因为要从根本上校正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盲目倾向,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参考文献
[1] 黄少安、高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第12——20页。
[2] 王一萱、李信民、徐良平,《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现状调查报告》,深圳综研字第0064号,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