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绪论知识点

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起源)劳动决定语言产生的需要和可能。
(1)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三要素)(2)从功能上看,可分为三个方面:①人与人的关系。
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性质)(语言的基本功能),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②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③人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质),人们凭借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3)语言的性质:①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③全民性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2.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
简短、疏放←身手势态、语音变化,但是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
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现代汉语有发达的文学语言(标准语)。
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3.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广义)(狭义专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3.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
4.民族共同语的演变: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现代(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成立—普通话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地位。
三、现代汉语方言1.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2.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

章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附】线条性: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而导致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个发出,无人可于同一时间位置说出两个声音。
即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出现。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无必然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偶然的。
2、现代汉语:从狭义而言,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从广义而言,现代汉语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狭义的现代汉语,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即俗称的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人民的语言,并不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
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5、现代汉语规范化:即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以此清除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
6、文学语言:指经加工、规范所得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著作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7、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指由于性别、年龄、地位、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
二、简答题;1、现代汉语特点?【可分述或将之与印欧语言对比,自行诠释】(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语调变化,具有音乐性,具体如下:Ⅰ没有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不存在两个或以上辅音相连的情况,音节界限分明;Ⅱ元音占优势;音节必有元音,可仅由一个元音构成音节,乐音比例较大;Ⅲ有声调;音节均有声调,使得音节间界限分明而富于变化,有区别意义作用;Ⅳ声母与韵母内部系统性较强;即声母与韵母间配合规律规范严谨;(2)词汇方面:Ⅰ语音多为单音节,词形较短;有时一个语素即一个汉字,存在大量单音词;Ⅱ双音节占优势;汉语词汇有双音节化趋势,旧的单音节被双音节大量代替;Ⅲ新词构成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即“实语素+实语素”构词法,少有派生法构成;Ⅳ对于吸收的外来词多为音译兼意译,或以汉语语素对译,直接音译较少;Ⅴ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Ⅵ存在大量表示同一事物/现象的同义词,且音节数量不定,可见汉语词汇形式的伸缩性;(3)语法方面:Ⅰ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如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结构)改变了语法结构关系;又如猫抓老鼠—老鼠捉猫,则改变了语法意义;真正语法上的语序变化应为词语的次序改变使语法结构关系及语义随之变化,如:二十岁才结婚—结婚才二十岁;Ⅱ主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①有些结构有无虚词会导致结构和语义发生很大变化,如爸爸妈妈(联合结构)--爸爸的妈妈(偏正结构);②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虽语法结构关系未有改变,但语义变化,如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一指特定学校,一指北京所有大学;③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会导致语用意义的变化,如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虽都为偏正结构、修饰关系,表意相同,但前者强调“属性”,后者强调“分类”,指中国而非其他国家的文化;Ⅲ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都存在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地震—地面震动—地面震动了)Ⅳ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词汇同一词可充当多种成分,好-a/v;Ⅴ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汉语中名词与数词结合需要加入量词,且随着对象不同而变化量词,如一头牛、一棵树;语气词的变法则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2、与古代汉语对比,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语音系统简化;①浊塞音、浊塞擦音、清鼻音声母消失;②复辅音声母消失;③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成为调类;(2)词汇方面:①新词大量产生;②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明显;③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词缀附加法构成的合成词增多;④大批印欧词语和日语汉字进入汉语词汇系统;(3)语法方面:①增加大量量词;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兼类词较多;③古汉中语言省略现象较常见,现代汉语则少见;④古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常有宾语前置现象,现汉几无;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1)共同语是通行于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方言则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即规范的共同语是方言的高级形式;(2)共同汉与方言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吸收的关系;Ⅰ共同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而形成,形成后又渗透到各方言中,制约方言的传播与发展;Ⅱ方言的表达形式影响共同语的发展,共同语需吸收方言中有利成分以促进自身发展;4、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答: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形象而言即一个装置,其最主要特点是分层。
现代汉语绪论 PPT课件

一、关于现代汉语
认识语言 语言的三要素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 思维工具。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有口语、书面语、手势语三 种表现形式。
汉语分期示意图
a
0% 20% 上古时期 40% 中古时期 60% 近代时期 80%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英语:a book—two books 女人一般的不喝酒。 喝酒的女人不一般。 女人不喝一般的酒。 女人喝的酒不一般。 一般的酒女人不喝。 一般的女人不喝酒。
1973年,联合国大会把汉语
列为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
之一(其他5种分别是英语、法语、 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 内容和任务
一、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 1.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帮助我们提高 运用现代汉语的自觉意识。 3.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增强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鉴别能力。
1.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
(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二)词汇的特点 1.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2.构词方式灵活多样。 3.吸收了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词。
(三)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都看不上。
3. 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打电话,“我 已经到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如果你到了, 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 就等着吧!”
1现代汉语绪论课件

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
大量运用“实语素+实语素” 的方法来造词
• 电脑 反正 消息 窗户
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语序和虚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规定了普通话的词汇标准,也就是普通话的 主要采词范围。因为北方话(即官话)使用人 口多、词汇量丰富,适合更大范围的交际使用。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 有三点值得注意:
• 第一,普通话词汇采用的是北方话中的通 用词汇。
• 第二,普通话还不断吸收方言词来丰富和 发展自己的词汇系统。
• 第三,普通话词汇系统还吸收一些有生命 力的外来词。
• 名词和动词也可以用做量词:
骂一句 打一拳 一捆柴
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语气词
• 是我吗? • 是我吧? • 是我啊? • 是我哈。 • 是我哦!
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名词对应的语法成分
• 家是永远的港湾。 • 明天星期三。 • 中国历史 • 很男人、很淑女
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 卖大米
七大方言区
十大方言区
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
语音上的差异最大 词汇上的差异次之 语法上的差异最小
方 言
共同语是语言统一的产物,方言是语 言分化的产物。
和 共 同
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形成 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
语 是共同语的地方分支或变体。
的
关 方言的发展要服从共同语的发展规律,
•
啊啊!这一定是土娼了!
【大学语文】现代汉语绪论部分整理

绪论一.语言1.定义:从结构上看,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语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自然属性)从功能上看,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社会属性)(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2.三要素:语音、语汇、语法3.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语义。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1)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因为有特定语境衬托(2)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借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
特征是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因为缺少不同语境。
书面语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汉语1.汉语: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从语言谱系上的分类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属于孤立语。
2.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现代汉语分类: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定义:(同民族共同语)2.形成过程:(1)原始汉语阶段: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
(2)上古汉语阶段:指先秦。
共同语:雅言(3)中古汉语阶段:两汉至隋唐。
共同语:通语(4)近代汉语阶段:从晚唐五代至清初。
共同语:官话(明代)(5)现代汉语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国语(辛亥革命后)、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3.细节过程:●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到先秦时期已经较为成熟。
彼时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上是统一的。
●汉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分歧较大,书面语(文言文)一般要经过注疏才能看懂。
●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成了不可更改的楷模。
汉魏以后,写文章的人沿袭和模仿先秦,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并占据统治地位,即后来所说的“文言”。
现代汉语第1章绪论

③语法方面 A、汉语的词类缺乏词形变化形式,也缺乏构 词形态,词序和虚词是其表达语法意义的主 要手段。 王蒙《夜的眼》 happy happiness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教室里只有8个学生。 教室里只有8个学生了。 B、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短语和 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C、词有多功能性。 D、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七 大 方 言 区
湘 赣
客家方言 闽 方 言
粤
方
言
闽
莆
中
仙
注意: 1.对方言的叫名要有正确的认识。 地域名称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称呼,方言的范围不完全 等同于行政区域名称包括的地域,如闽方言。方言区 的划分虽然一般以地域名称来命名,但它是学术上的 专称。 2.在同一方言区内可以有别的方言岛存在。 方言岛的存在,既显示了方言的复杂性,也 说明了方言不能简单地以地域分。 3.语言学家划分方言,首先考察研究语 言的系统和特征以及使用该种语言的社 会集体的历史。凡是具有某种方言共同 的主要特征的,不管分布在什么地区, 它们都应该属于同一方言。
4、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
讨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A.汉民族居住土地广阔,地理条件复 杂,在过去的若干年的岁月里,大 山、大河阻隔了他们的交际,形成 了许多差异; B.长期的封建割据,频繁的战争和移 民,也使方言分歧不断加大。
4、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
(1)语音方面的差异 方言中,语音方面的差异 很大,声、韵、调三个方面都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 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 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 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 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
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在我 国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是以我国语言 文字的基本政策为基础的。
现代汉语绪论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手势、姿势、动作等,都会影响到正 常的活动;表情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内否则 看不清; 实物载体太笨重,使用不便,而 且有时间限制,例如鲜花、水果等。声音 就没有这些限制,可以边走边说,边干边 说,即使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也可以说。 更重要的是,其他各种载体所能传递的信 息量很有限,语音却可以组合成无穷无尽 的话语来载负所要表达的一切信息。所以 说,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符 号系统。
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 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汉语共有五万多词,它们就好比房屋建筑中的砖、瓦、 梁等,是一种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不是任意的, 而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就是语法。 举例:我们 在田野 风筝 放飞 午后 组合:午后我们在田野放飞风筝
语言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 猿类出现后经过1800万年的进化,才产生了人 类的语言。 人类和语言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 才创造了文字。 在人类语言产生后近200万年的历史中, 语音语义的结合逐渐形成系统规定的关系。 因此,我们看文字产生后所记录的语言词 汇,表现出了很严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这种系统性就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也 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重要表现。这也是世界上所 以会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事实的重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 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选择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原因。 (1)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自元朝建都以来,8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2)因为使用人数多、影响大 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在全国流传范围 广 (3)因为北京语音系统结构简明,规律严整,音节悦 耳动听。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 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 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 已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是辽、金、元、 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 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 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 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 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 一、现代汉语 • 世界上的语言数以千计,各民族大都有自 己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 主要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用语。我国 境内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蒙语、维 吾尔语、壮语、苗语、彝语、布衣语等。
• 汉语的来源十分久远,从有文字算起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记 录汉语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 文,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语各方言 语音分歧严重,但书面语一直没有分化, 汉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虽然没有古埃 及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那么久远,但却一直 沿用至今。
• •
• •
2、方言差异的形成 人口的迁徙、自然地理的阻隔、语言发展的不 平衡、民族的融合、语言的接触。 3、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和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 音差别最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有无塞音韵尾;有无 鼻音韵尾;有无塞擦音、擦音声母;声调的数 目。
• 书面语形成于口语的基础上,而具有与口 语不同的语体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 实、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这种风格 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 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性信息,不 得不要求语句自身表达上的严谨与完备。 写出来的话,既允许有斟酌、加工,乃至 反复修改的余地。这就使书面语得以规范 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 语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bought a fish of 2 kg (kilogram) yesterday.
但上面句中的 piece、cup、kg(kilogram)都是作为
名词来用的,而且数量很有限。
③ 语法上:A.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所谓形态变化(morphological change)是指语言单位
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产生的变化。一般分外内部形态
进行交际,一经改变就会造成交际上的困难,所以不能随意改变。 某种语言中的语音系
⑷人类语言的特点。①系统性。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 统去模仿,因而呈现
语法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许多不同特点的单位,单位与 一定的理据性。
单位之间的关系复杂而有规律。比如一个词,它的语音形式是依
照语音系统规则构成,它的意义与词汇中的许多方面发生联系,
1、 导入新课: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
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几个有关生活中符号的图片,如“红 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绿灯”“禁止停放机动车的牌子”、“海上的灯塔”、“婴儿的哭 概念即所指,音响形
声”。并把它们概括为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的符号。让学生在 象即能指。
头脑中对符号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2、主要内容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看到古文所以会感
到吃力难懂,就因为不论在语音还是在词汇和语法上,现代汉语
和古代汉语有了差异。
㈡⑴体态语主要是手
㈡语言的符号的符号——文字
势语和唇语,包括我
⑴语言符号的优点和缺点。语言的特点是用声音表达意义, 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
让人们用听觉获取信息,这能够使信息得到直接的传递,比运 时的伴随动作。聋哑
举例,进而提及语言符号,语言具备上述符号的特点。语言是听 语言中表示同一种事
觉符号,能指是声音,所指是意义,二者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 物的词的语音并不相
的。提问:既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为什么一经确定就 同,所以语言符号是
不能随意改变。答案:语言符号是使用者互相约定的,目的在于 任意的,但可能根据
形动词前加 shall 或 will,过去完成时要在过去分词
前加 have 或 has 等。这些都是用虚词表示的,汉语
中并不罕见,比如,汉语中动词后加“了”、“着”、“过”
分别表示“实现”、“进行”、“完成”等体的意义。那
汉语中有没有内部的形态变化呢?也不能说没有。汉
语中可以在词的前面或后面加词缀或类词缀的方式 来改变词性。比如,
用其他符号迅捷方便。然而在时间上,声音出口即逝,在空间上
距离有限,而运用视觉符号则可能避免上述缺点,于是语言的符 人把手势语和唇语作
号的符号——文字应运而生。
为他们的语言形式。
⑵语言的符号的符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的 ⑵表音文字和表义文
能指是书写形式,所指是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
字及二者的区别
支的概念。
① 语音上:A.汉语每个音节都是有声调的。音节的高低
升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八”、“拔”、“把”、
“爸”四个字,虽然声母和韵母相同,但由于音高不
同,表示的意义不同,并且写成四个不同的汉字。B.
汉语元音占优势,元音和辅音相互间隔,形成了分明
的音节。
② 词汇上:A.现代汉语书面语双音节占优势。根据对使
动词(谓词性短语)+□→名词 编:编者 旁观:旁观者 目击:目击者 调音:调音师 摄影:摄影师 设计:设计师 深:深度 广:广度 透明:透明度 □+名词→区别词 角度:多角度 层次:多层次 方位:多方位 因而只能说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汉语在 广义形态上还是存在变化的。 这样,在汉语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动词可以 充当述语也可以充当主宾语,名词也可以充当主宾语 也可以充当谓语,而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 他在家里上网。 上网已经成为一项广泛的娱乐活动。 他喜欢上网。 他讨厌春节。 明天春节。 甚至,名词还可以充当状语,直接修饰动词,如“义 务劳动”、“电话联系”、“小组讨论”、“大会通过”。 B.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 ① 汉语的定语和状语总是置于中心语前,而英语则 可前可后,如: They each bought three books. They bought three books each. 上面两句含义相同,而汉语只可置于动词前面 “他们各买了三本书。” ② 汉语里的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的语序 也是固定的。如:
⑶口语和书面语。文字使口语成为书面语。说出来的话是口
语,用文字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⑷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区别在于风格,口语有日常交谈的
风格,可以利用声音和手势帮助表情,语句简短,常常省略,结
构不十分严谨。书面语则结构完整表达准确。
㈢汉语
⑴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㈢⑴语系、语族和语
⑵汉语的特点。(主要与印欧语相比较)
用频率最高的 8000 个常用词的统计,双音节词占
71%,单音节词占 26%,三、四、五音节的词(基本
上都是外来音译借词)只占 3%。但口语中的双音节
词还没有完全占优势。B.有量词和语气词。英语中往
往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虽然也有这样的情况:
I take a piece of chalk.
Would you give me a cup of tea?
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内部形态主要包括:①同一个
词的变化。比如:英语中的单复数、第三人称单数、
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等变化;②词形变化改
变词性。比如:英语中的加-er 把动词变成名词,加-ful
后把名词变成形容词,前加-in 后肯定意义变成否定
意义。这些变化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是汉语
所缺乏的。外部形态变化,如英语中的将来时要在原
它的功能受语法规律的支配。②生成性。不同的语音都是有数的
音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原则生成的。而无限的句子也是有限的词语
按照一定规则生成的
⑸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一个音义
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结构系统。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最有力的工具,因而被称为“思维的物质外壳”。
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
㈠ 语言符号
在自然的必要的联系。
⑴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分析上面演示的图片中符号的能 注意区分语言符号的
指和所指。
任意性和理据性。比
⑵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约定的,包括自我约 如,象声词是依据自
定和社会约定。
然环境中的事物的声
⑶语言是符号。在上面概括பைடு நூலகம்符号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 音而造的,但是不同
绪论·1
课时
2
预备知识
初步有语音、词汇、语法的概念
教学目的和 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是一种符号,文字是语言符号的符号,并了解现代汉
要求
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相对于印欧语的特点。
扩展知识和参考文献
重点和难点 掌握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㈠索绪尔的符号理论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是
教学步骤:
现代语言学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