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建筑钢筋识图入门即平面表示法

一、箍筋表达方法..φ10@100/200(2) 表达箍筋为φ1., 加密区间距100, 非加密区间距200, 全为双肢箍..φ10@100/200(4) 表达箍筋为φ1., 加密区间距100, 非加密区间距200, 全为四肢箍..φ8@200(2) 表达箍筋为φ8, 间距为200, 双肢箍..φ8@100(4)/150(2) 表达箍筋为φ8, 加密区间距100, 四肢箍, 非加密区间距150, 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达方...3Φ22, 3Φ20 表达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2φ12, 3Φ18 表达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4Φ25, 4Φ25 表达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3Φ25, 5Φ25 表达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二.梁上部钢筋表达方法: (标在梁上支座处..2Φ20 表达两根Φ20的钢筋, 通长布置, 用于双肢箍. .2Φ22+(4Φ12)表达2Φ2.为通长, 4φ12架立筋, 用于六肢箍..6Φ2.4/2 表达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 下排为2Φ25..2Φ22.2Φ22 表达只有一排钢筋, 两根在角部, 两根在中部, 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达方法..G2φ12 表达梁两侧的构造钢筋, 每侧一根φ12..G4Φ14 表达梁两侧的构造钢筋, 每侧两根Φ14..N2Φ22 表达梁两侧的抗扭钢筋, 每侧一根Φ22..N4Φ18 表达梁两侧的抗扭钢筋, 每侧两根Φ18.四.梁下部钢筋表达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4Φ25 表达只有一排主筋, 4Φ2.所有伸入支座内..6Φ2.2/4 表达有两排钢筋, 上排筋为2Φ25, 下排筋4Φ25..6Φ2.(-.)/4 表达有两排钢筋, 上排筋为2Φ25, 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4Φ25, 所有伸入支座..2Φ2..3Φ22(-3).5Φ25 表达有两排筋, 上排筋为5根。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2020年10月整理).pdf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2020年10月整理).pdf

钢筋⼊门识图讲解(2020年10⽉整理).pdf⼊门钢筋识图⼀、箍筋表⽰⽅法:⑴φ10@100/200(2)表⽰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法:⑴ 3Φ22,3Φ20表⽰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梁上部钢筋表⽰⽅法:(标在梁上⽀座处)⑴ 2Φ20表⽰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2Φ22 为通长,4φ12架⽴筋,⽤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只有⼀排钢筋,两根在⾓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法:⑴ G2φ12表⽰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根φ12。
⑵ G4Φ14表⽰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根Φ22。
⑷ N4Φ18表⽰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只有⼀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座内。
⑵ 6Φ25 2/4表⽰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之欧阳育创编

入门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

04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
钢筋的加工工艺
钢筋的切割:根据设计图纸, 使用切割机将钢筋切割成所 需的长度和形状。
钢筋的弯曲:使用弯曲机将 钢筋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 直角、弧形等。
钢筋的焊接:使用焊接机将 钢筋连接在一起,形成钢筋 骨架。
钢筋的绑扎:使用绑扎丝将 钢筋固定在模板上,确保钢 Nhomakorabea的位置准确。
钢筋的防腐处理:在钢筋表 面涂刷防腐涂料,防止钢筋 腐蚀。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将钢筋绑扎成所 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板安装:安装钢筋后,安装模板,确保模 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确保混 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拆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拆除模 板,进行下一步施工
钢筋的符号和标注
钢筋的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长度、形状等 标注方法:包括平面标注法和立面标注法 标注内容:包括钢筋的型号、直径、长度、间距等 标注原则:清晰、准确、简洁,便于理解和施工
钢筋的连接方式
焊接:通过加热 使钢筋熔化,冷 却后连接在一起
绑扎:通过绑扎 丝将钢筋绑扎在 一起
机械连接:通过 机械手段将钢筋 连接在一起,如 螺纹连接、套筒 连接等
钢筋识图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钢钢钢钢钢 加筋筋筋筋筋 目的图的混识 录基纸加凝图 项本的工土的 标知识与结实 题识别安构践
装识应 图用
01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 标题内容
02
钢筋的基本知识
钢筋的种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冷拉钢筋、钢丝绳等 热轧钢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 冷轧钢筋: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冷拉钢筋: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等工程 钢丝绳:主要用于吊装、牵引、捆绑等用途
钢筋识图入门

人社部职业XX书:车工、钳工、汽车维修工、美容师、电工、焊工、保育员、中式烹调师〔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安监局特种操作证:电工〔高压 . 低压〕、焊工、登高架设质监局特种设备操作证:电梯、起重、叉车,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距 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距 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 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 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 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 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 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 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 Φ22+〔4Φ12〕表示 2Φ22 为通长, 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 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 Φ22+ 2 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 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 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入门-27页文档资料

钢筋识图入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识图讲解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 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2Φ25N4Φ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ΔL),
如图10.2所示。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计算出弯起段长度与其 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即弯起增加量) ΔL。每个弯起增 量为
当α=30o时,ΔL=0.268h 当α=45o时,ΔL=0.414h 当α=60o时,ΔL=0.577h
(6)分布筋。在板中垂直于受力筋,以保证受力钢筋位 置并传递内力。它能将构件所受的外力分布于较广的范 围,以改善受力情况。
(7)附加钢筋。因构件几何形状或受力情况变化而增加 的附加筋,如吊筋、腰筋等。
1.4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表达式为: 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 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表——根据以上图形中的结论, 可整理成如下表格:
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为箍筋弯 钩的一般默认形式
弯起钢筋的斜长增加值(ΔL)
(4)弯起钢筋,主要用于梁、板支座附近,梁中弯起钢筋 的角度一般为45度,当梁高度大于800mm时,宜采用60度 ,板中弯起钢筋的角度一般就小于等于30度。
(5)箍筋。箍筋形状如一个箍,在梁和柱子中使用,它 一方面起着抵抗剪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固定主筋和架 立钢筋位置的作用。它垂直于主筋设置,在梁中与受力 筋、架立筋组成钢筋骨架,在柱中与受力筋组成钢筋骨 架。
(4)弯钩形式及增加长度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3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半 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下部、 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根据规范要求,绑扎骨架中的受力钢筋,应在 末端做弯钩。一级钢筋末端做180度弯钩,其 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直径的2.5倍,平直部 分的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绑扎钢筋骨架的受力钢筋应在末端做弯钩,但是下列 钢筋可以不做弯钩: ①螺纹、人字纹等带肋钢筋; ②焊接骨架和焊接网中的光圆钢筋; ③绑扎骨架中受压的光圆钢筋; ④梁、柱中的附加钢筋及梁的架立钢筋; ⑤板的分布钢筋。
(3)钢筋量度尺寸与下料尺寸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 、轴线长度不弯;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 法是沿直线外包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 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在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中,可先按钢筋的外包尺寸计算,再减去 量度差,即可还原为钢筋的中心线长度。
180°
90°
135°
增加长 度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Ⅲ级钢筋
6.25 d
3.5 d
11.9 d
X + 0.9 d X + 2.9 d
X + 1.2 d X + 3.6 d
注:箍பைடு நூலகம்弯钩的平直部分(X),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
的 5 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 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
量度差
• 1、量度差的概念 钢筋弯曲时,弯曲部分外缘长度伸长,内侧缩短,而中心线长 度保持不变。在设计图上及实际施工中,钢筋的长度均指外包 长度,因而在弯曲部分存在按图上钢筋尺寸算出的下料长度将 大于实际的钢筋中心线长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将钢筋弯曲部分的外包长度与钢筋中心线 的弧长相减,所得的数值称为钢筋的量度差,亦称为钢筋的弯曲 调整值。
1.1 识图例
1.基本知识
普通钢筋图例
1.基本知识--识图例
1.1 识图例
预应力钢筋图例
1.2 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
抗震等级(影响梁的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2Hb且>=500mm;
二级抗震 >=1.5Hb且>=500mm) 保护层的厚度 混凝土标号 如C30 影响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
根据上式,可列出如下常用表格: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表:
钢筋保护层
为了防止钢筋与空气接触氧化而锈蚀,在钢 筋周围应留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
保护层厚度指钢筋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 距离。
钢筋的保护层
砼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
钢筋的弯钩
(1)含义——钢筋弯钩增加长度是指为增加钢筋和混凝土 的握裹力,在钢筋端部作弯钩时,弯钩相对于钢筋平直部 分外包尺寸增加的长度。
➢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种,其弯 起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见下表:
在有些配筋图中, 若没有注示弯起角度时,可根据梁板高度来确定,当梁断面高≥0.8m时,
按60度角;当梁断面高<0.8m时,按45度角。 板均按30度角。
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可按下表进行:
(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 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 5130 d21 0 610.00d 62(1 kg /7m )
4 式中 d的: 单 m位 。 m为
钢筋单位理论质(重)量 = 0.617D 2
1.3 常用钢筋
(一)常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分类
(1)受力钢筋。又叫主筋,配置在构件的受弯、受拉、偏 心受压或受拉区以承受拉力。
(2)架立钢筋。又叫构造筋,一般不需要计算而按构造要 求配置,如2Φ12,用来固定箍筋以形成钢筋骨架,一般 在梁上部。
(3)带弯钩钢筋,指端部带弯钩的钢筋,弯钩通常分为半 圆弯钩,斜弯钩和直弯钩3种类型。
Ⅰ级1筋 80弯钩 Ⅰ 级9筋 0弯 钩
(2.5d+1d) ×3.14 ÷2-(2.5d ÷2+d)+3d=6.25d
Ⅰ级1筋 35弯钩 Ⅱ级9筋 0弯钩
Ⅱ 级1筋 35 弯 钩
• 常用的弯钩长度见表1所示。( 表中d为钢筋直径, X为钢筋弯钩平直部分长度 )
表 1 常用的弯钩计算长度
弯钩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