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
《海滨小城》评课稿[汇编6篇]
![《海滨小城》评课稿[汇编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3e01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8.png)
《海滨小城》评课稿[汇编6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滨小城》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滨小城》评课稿1课文《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海边美景,第二部分写的是小城美景。
这篇课文文字精美,条理清楚,重在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从文字上去懂得海边小城的独特魅力,激起他们对大海的憧憬之情,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今天有幸听到吴老师执教这篇文章,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第一次接触海滨小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这独特的文字天地里,吴老师进行了课前谈话,由孩子们意想不到的爱好摄影带来一组美妙的旅游景色,长兴的城山沟,花海树海;大唐贡茶院,人文美景;宁静辽阔的仙山湖;金色海洋——十里银杏长廊。
由我们的家乡——长兴的美景转入作者的家乡——广东的海滨小城,打破陌生感,以情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觉上的冲击配上娓娓道来的介绍,让人眼前一亮。
二、紧扣语文要素,落实教学目标《海滨小城》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本课课后习题中,也围绕着语文要素展开,并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在吴老师的执教过程中,紧扣语文要素,方法先行,如初读课文时,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5处景色: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孩子们是如何快速找到的?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发现了这些地点都在每段文字的开头位置,紧接着,吴老师说:“课文后面的第二题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有些句子还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读懂整篇课文,以后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关注这样的句子”,通过学生的思考,到老师的方法小结,再到课后题目的点睛,步步扎实。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篇三】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感染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与角度,提高观察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绘了大海、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几处地方,抓住其中景物的特点,展现了海滨小城特有的美丽景色。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
《海滨小城》教案设计范文(精选8篇)

《海滨小城》教案设计范文〔精选8篇〕《海滨小城》教案设计范文〔精选8篇〕《海滨小城》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滨小城风光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语言并且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教学步骤:1、和学生谈话,导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和风景。
板书课题:海滨小城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考虑: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海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城?〔1——3写了海滨;4——6写了小城〕3、提问:从整体上讲,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整洁……〕4、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海滨小城的美丽的?请你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句子划下来,然后读一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5、学习“海滨”这局部:〔1〕学生汇报自己感受深的句子,老师相机帮助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2〕理解:浩瀚指导朗读: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板书:大海浩瀚天蔚蓝〔3〕理解:镀换词理解例如:涂染图片帮助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人们快乐的心情。
板书:贝壳多彩沙滩船队归来喧闹6、老师小结“海滨”这一局部的学习:我们从大海、天空、云朵、帆船、海鸥、贝壳以及船队的归来感受到了海滨风光的美丽,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是抓住了什么描写这些景物的?〔颜色〕7、小练习: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大海〔〕的天空〔〕的云朵〔〕的帆船〔〕的军舰〔〕的朝阳〔〕的鱼〔〕的虾和蟹〔〕的海螺8、能不能把这些短语带到文中去读,读出海滨色彩斑斓的美。
9、学习小城这局部:课文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庭院花园街道〕学生汇报感受深的句子,老师相机帮助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10、出示图片,认识榕树、椰子树、芭蕉树、凤凰树,想象小城被红云覆盖的景象。
体会“热闹”〔花朵争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板书:庭院树木11、想象填充句子: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启发学生联络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文字投影:每逢休息的时候,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有的〔〕,有的〔〕,还有的〔〕……老师小结:这座小城充满了浓浓的祥和的气氛,人们生活在这里真是感到舒适和幸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课文海滨小城,小城的名字叫三沙市。
它壮丽的海景、柔软的沙滩、多彩的海洋世界…都让人流连忘返。
岛礁,是三沙市的代表,而南海是它背后的天然屏障。
它的岛礁有的沙滩壮丽秀丽,有的地方石岸嶙峋。
有的岛礁山峰上秀丽的景色,有的热带雨林里葱茏的树木,还有的生长着大片的珊瑚草原,犹如海洋中的花园。
有一次,我们去了兴隆宫的沙滩玩。
兴隆宫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大家听着导游讲解,不自觉地走进了里面。
映入眼帘的是壮丽却凄凉的宫殿。
古代的皇帝在这里修缮岛礁,装点南海,支持海上贸易。
现在,这里已不是皇宫,而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
一座大的旗杆常年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证明它是中国的领土。
2. 课文解析本文介绍了三沙市的美丽景观和历史。
三沙市是位于南海的一个小城市,由众多的岛礁组成,其中的兴隆宫曾经是古代皇族施工南海的地方。
今天,三沙市已成为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它的海滩,海洋,和历史文化都很吸引。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三沙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2.了解三沙市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3.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了解三沙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难点: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包括兴隆宫的历史;3. 教学内容及过程3.1 自然环境1.通过地理学习了解三沙市的位置;2.了解三沙市的自然环境;3.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三沙市的沙滩,海洋,和珊瑚草原;3.2 旅游资源1.分享兴隆宫和三沙市的历史;2.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三沙市的旅游资源;3.设计旅游海报,展示学生对三沙市旅游的想象;3.3 历史文化1.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2.聆听教师讲解兴隆宫的历史;3.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想象;4. 教学评估•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输出观后感或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三、课后习题1.三沙市在哪里?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2.兴隆宫的历史是什么?现在它是一个什么地方?3.考虑一下,如果你去三沙旅游,你会选择做什么事情?四、总结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了解了三沙市的位置和自然环境,也让学生了解了兴隆宫的历史和三沙市的旅游资源,更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初步认识。
海滨小城解析

海滨小城解析海滨小城,又称海滨小镇,是指位于海滨地带的小规模城镇或社区。
这种城镇通常拥有独特而迷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来此度假、休闲、观光。
海滨小城在世界各地都有,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深受游客的喜爱。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海滨小城通常位于临海地带,拥有精美的沙滩和湛蓝的海水。
这里的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不同海滨小城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各具特色。
有的海滨小城被高山环绕,给人以壮丽的感觉;有的海滨小城则拥有广阔的海湾,温和的气候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此外,海滨小城还常常有迷人的日落景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除了自然之美,海滨小城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例如,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古老的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等。
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海滨小城更加具有魅力和吸引力。
游客们可以在海滨小城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体验到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情。
二、丰富多样的活动与娱乐选择海滨小城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与娱乐选择。
首先,水上运动是海滨小城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海水的清凉和波涛的起伏,尝试冲浪、滑水、帆船等水上运动,让身心得到放松和快乐。
此外,海滨小城还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项目,如沙滩派对、音乐演出、民俗表演等。
夜晚的海滨小城常常充满了欢乐和热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娱乐和舞蹈的乐趣。
最重要的是,海滨小城还经常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如海洋嘉年华、海鲜美食节等。
这些活动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使他们的海滨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三、宜人的休闲环境与高品质的服务海滨小城一般都有宜人的休闲环境和高品质的服务。
大多数海滨小城都能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如海滨别墅、度假村等。
这些住宿设施通常坐落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为游客们提供了放松和享受的好去处。
此外,海滨小城还常常有各种美食选择,特别是新鲜的海鲜。
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海鲜菜肴,满足自己的味蕾。
同时,海滨小城的商业街区也常常吸引着游客们前来购物和体验当地的商业文化。
《海滨小城》课文讲解

《海滨小城》课文讲解
《海滨小城》是一篇介绍家乡海滨小城美丽景色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海滨小城的景色,展现了一个美丽、宁静、祥和的家乡。
文章中使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如“浩瀚的大海”、“蓝蓝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海鸥”等,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海滨小城的独特魅力。
其次,作者在描绘小城的美景时,不仅从宏观上进行了整体的描述,还通过具体的细节进行了刻画。
例如,在描写海滩时,作者提到了海滩上的贝壳、鱼群、海鸥等;在描写小城庭院时,则提到了庭院中的树木、花草等。
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体,也更加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此外,文章还运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将小城的景色分为多个画面进行描绘,如海天远景、海上日出、渔船归来、小城庭院、小城公园、小城街道等。
这种手法使得文章的画面感更强,也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最后,作者在描绘小城的景色时,不仅是为了展现家乡的美景,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文章不仅仅是对小城景色的简单描绘,更是对家乡情感的深沉抒发。
总之,《海滨小城》这篇文章通过对家乡海滨小城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文章中丰富的描绘手法和具体的细节刻画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体,也更加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使得文章的画面感更强,也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海滨小城》人教版(精选14篇)

《海滨小城》|人教版(精选14篇)《海滨小城》|人教版篇1教学要求: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检查背诵《五彩池》二、三自然段。
2、听写前课词语。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滨”是什么意思?(水边)海滨小城是什么意思?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小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五、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哪些自然段讲海滨景色的?3、哪些自然段讲小城景色的?4、课文先写海滨,后写小城,是按什么顺序写的?5、这篇课文如何分段?一(1-3);二(4-6);三(7)六、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座海滨小城美丽整洁。
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2海滨小城《海滨小城》|人教版篇2教学要求: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
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1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讲给别人听。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
4、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致力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品质;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内化语言,在读中感悟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课件。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以趣激情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板书课题)“滨”是什么意思?(水边)那么,海滨就是海边。
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的就是海边的一座小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课文描写了哪几处景物?三、质疑问难,独立思考1、生自由质疑并引导学生从读懂写景文体应掌握的方法上质疑:景物有何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2、生独立读书思考四、作学习,交流讨论(分成五组)五、报成果,升华提高生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六、总结全文,内化运用1、交流课文叙述的顺序。
2、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讲给同学(家长)听。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海滨小城》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练习积累语言。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海滨小城
2.课题由哪两个词组成的?我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写哪些内容?(课题由“海滨”和“小城”两词语组成。
课文是写海滨和小城的美丽景色。
)
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
)
(二)提出学习目标
1.海滨小城美丽的风景有什么特色?
2.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的特点进行描述的?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些什么?
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
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
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
(四)指导分段
1.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6自然段。
(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
)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
明确:从海滨→小城,也就是从远→近的顺序观察的。
(五)学习写“海滨”部分的课文
1.自学这个部分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浩瀚:本课指海面辽阔无边。
交界:两地相连的地方。
本课指远远看去海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水平线:本课指海平面。
镀: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薄层,如镀金、镀银。
本课指阳光照在物体和人身上,好像镀上一层金黄色。
寂寞:孤单、冷清。
喧闹:声音很大,很热闹。
3.讲读“海滨”部分的课文
(1)从这座小城看大海是什么样的?
(2)这部分课文,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
明确:景物:大海、天、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沙滩、贝壳及船上的鱼虾、蟹、海螺等。
大海是蓝色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许多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云朵。
(3)大海什么时候景色最美?美在哪里?
明确:大海在早晨的时候,景色最美。
因为海面上的各种景物和人们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4)海滩有什么特点?
明确:遍地是美丽的贝壳,人们都不会理睬,贝壳只好寂莫地躺在那里;满载而归的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5)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海滨的美?
明确:一是概述了景物的色彩,通过“蓝、棕色、银白、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银光闪闪”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海滨的美;二是在写海滩特点时,先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写静态,后者写动态,突出了海滨景色的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6)读这部分课文,要求读出感情,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作者写“海滨”部分,写了哪两个地方?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学习写“小城”部分的课文
1.自学这部分的生字。
2.学生讨论自学情况。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庭院:正房前的院子。
一般统指院子。
亚热带:从气候上划分的地理区域,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与热带相比,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气温比温带高,植物在冬季仍能缓慢地生长。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每逢:每次遇到。
甚至:连词,有进一层的意思。
3.讲读写“小城”部分的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的特点的句子来。
明确:作者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个地方。
文中“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这句话概括了小城的特点。
(2)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庭院特点的句子来。
(3)作者怎样围绕着总述句来写庭院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树的种类,再写按树的香味满街,最后写凤凰树开的花像一片片红云。
另外,从树的种类,也可以看出是写了南方特有的树。
这样写的好处是具体地写出了庭院很美丽。
(4)有感情地读这段课文。
(5)总结学法:我们学习这段课文,先找这段课文的总述句,再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总述句具体写,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写“小城公园”和“小城街道”这两段课文。
(“小城的公园更美”和“小城街道也美”这两句话分别写出了这两处地方的特点。
其中,写小城的公园美,具体写了“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写小城的街道,具体写了街道多是用细沙铺成的,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
)
(7)作者写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的特点与小城的特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这些特点都是围绕着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来写的。
两者是先分述再总述的关系。
(8)有感情地朗读写“小城”部分的课文。
(9)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段文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读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课文写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
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是抓住了每个地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明确:由远及近。
先写海滨的美,再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3.作者怎么抓特点写具体?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