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股骨头坏死塌陷前的治疗进展

股骨头坏死塌陷前的治疗进展
14 骨髓 间质干细胞疗 法 . 骨 髓间充 质干细 胞具有 多 向
引起 的病 理过 程。该病病 因复杂 , 包括创伤 、 肾皮质 激素使
用、 酒精 、 器官移植 、 其他原因等。一般认 为 , 此病好 发年龄 为3 4 0~ 0岁 , 常双侧发病 , 是一种进展性疾病 , 如未 经特殊
分化潜能 , 在特定 的理化条件 与细胞 因子 的诱 导下 可定 向
浙江临床 医学 2 1 0 2年 1月第 1 4卷第 1期

l5・ 1
股骨头坏死塌陷前的治疗进展
朱 勇 童培建
股骨头坏死 ( N H) 由不 同病 因引起 的股骨头 血液 O F 是 供应破坏 或骨 细胞 变性导致骨细胞 、 骨髓细胞等凋亡 、 坏死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术 , 但长期疗效 尚不 明确 。
1 非手 术治 疗
1 1 保护性负重 . 非手术治疗 一般 都包括保护性负重 , 如
使用 单拐 、 双拐等 , 主要机 制是通 过限制 负重 , 其 减少 对股 骨头纵向压应 力作用 , 防止股骨头软骨下骨的骨折 和塌 陷 ,
减缓 疾病进展 。但疗 效并 不理想 ,ig ̄ 等对 德 国股 骨 Tna
地 向成骨细胞 、 血管 内皮 细胞 等方 向分化 , 从而改善股骨 头血运 , 防止股 骨头塌陷 。童培 建 等对动物 实验研 究发
治疗 ,0 一8 %股骨 头坏死 的髋关节 会在 x线影像及 临 7% 0
床上 有病 程进 展的表现 , 情进展 常导致 股骨头软 骨下 病 骨和关节 面软 骨的塌 陷 、 继发骨关节炎 , 如果不采取 积极有
2 手 术 Biblioteka 疗 2 1 髓芯钻孔减压 . 该法是 目前治疗 早期股 骨头坏 死最

股骨头坏死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Vol.41 No.6Dec. 2020大连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第41卷 第6期2020年12月股骨头坏死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先丹丹,卢发强*(大连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摘 要: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存在困难。

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因此,进一步探索ONFH 的工作迫在眉睫。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各个领域。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表现出巨大的作用。

因此,代谢组学技术在ONFH 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代谢组学在ONFH 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ONFH 的早期诊断、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6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20)06-0109-07收稿日期:2020-10-09第一作者:先丹丹(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

通讯作者:卢发强(1969-),男,博士,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与检验研究。

股骨头坏死即缺血性骨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 VNFH),是由于股骨头的血供受损或者中断,引发的骨细胞及其骨髓成分凋亡,随后组织进行修复,最终使股骨头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塌陷和髋关节破坏,从而引发一连串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1,2]。

该病是骨科的常见疾病,美国有30万至60万人患有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NONFH),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平均每年增加1万至2万的新病例[3-5]。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发生一定面积坏死的病理状态,且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血供以及生理负担,导致治疗难度较大。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主要采用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那么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手术与非手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核空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

核空穴置换主要通过摘除坏死股骨头的一部分,并在其中填充生物材料,帮助机体再生受损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严重病情下,可一次性将患处完全置换湿式自滑动关节,介入治疗效果稳定。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显著,且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72%的患者在手术后12年内没有出现再次手术的需求。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手术费用高、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多等,同时对于某些患者,手术治疗可能并不适宜。

非手术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治疗、锻炼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一般适用于早期或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保守治疗:即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镇痛、促进骨组织再生的药物等。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骨代谢调节剂可以有效地促进骨组织再生,且不良反应小。

(2)功能锻炼:良好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缓解疼痛症状。

常见的功能锻炼包括运动康复、瑜伽等。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物理手段,如局部冷热敷、电疗等来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项研究表明,电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高髋关节运动幅度。

非手术治疗的优点是费用低、副作用少、术后恢复快,但治疗效果和持续时间都比较有限,且其适用于早期或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这种方法可能就无法解决问题。

综合来看,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治疗效果。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通过对冷冻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我们发现冷冻治疗在疼痛缓解和股骨头坏死进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药物治疗在症状控制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并发症比较显示冷冻治疗的风险较低,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

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随访结果分析显示冷冻治疗具有更长期的疗效维持。

综合分析表明,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至关重要。

建议在治疗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发展趋势。

【关键词】早期股骨头坏死, 治疗方法, 冷冻治疗, 药物治疗, 并发症, 生活质量, 随访结果, 优势, 治疗选择建议1. 引言1.1 疾病背景早期股骨头坏死,也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髓缺血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股骨头髁部,是由于骨骼血供不足导致的坏死性病变。

此病症多见于40-50岁的中年人,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股骨头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较为多样,主要包括冷冻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冷冻治疗通过降低股骨头温度,减少炎症反应和缓解患处压力,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延缓病情进展。

而药物治疗则通过药物干预,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促进骨细胞再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为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本研究旨在观察并分析冷冻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疗效表现,同时评估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和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建议。

具体来说,我们将分别观察冷冻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随访结果,从而全面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进展

M S的发病机制及危 险因素 以及如何做好 一级 、 二级预 防将成
为 目前 医学界面临 的重大课题 。
6 参 考文 献
l i n—dp net i e sm lts J . i eo g ,19 ,4 ee dn)da t e i [ ] Da toi 9 8 1 be lu b l a
4 / G lmo p i o P l — e e p o tro a — 1 lv l i G 5 p y r h s f a — 1 g n r moe nP l — e es n o m o e e p t ns n u n e o a sr u in a d is l b s ai t :i f e c f ft d t b t n n u i e l i i o n— r ss- e i t
t n l e u a o fp a mi o e cia o n i i rt p e e b i a g lt n o ls n g n a t tr ih b t y e 1 g n y o r i v o
M S导致 的主要后果 是心 血管疾病 , 多 的研究 显示 , 较 心 血管病发病率与个体 的 MS组成成 分相关 , 目前心血管病是 而 发达 国家 和发展 中国家主要 的致 死 、 残和经济 花费的原 因。 致 对M S的早期诊断 , 积极有效的干预将大大减少或延缓心血管 疾病 的发生与发展 。随着全球 MS 患者 日益增 多 , 进一步研究
格昂贵 , 虽然在消化道方面的不 良反应较阿 司匹林少 , 但作为
M S的一级 预防 用药 , 司匹林 无 疑具 有 更 良好 的性/ 比。 阿 价 因此 ,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 一级预 防最重要 的药 物, MS的治 在
es[ ] Cr a o , 03, 8 4 :2 . ae J . i u t n 2 0 1 ( ) 40 c i l 0 [ ] S r f MT V t rR, e—P r l G,ta.R l o e 8 at , e o D o i t eg a e 1 o f h o e t

骨坏死临床研究的现状、进展与前景

骨坏死临床研究的现状、进展与前景
有受累 的部位 , 可以减轻 患者辐射暴 露程 度 , 不能用 于骨 但
坏 死 的早 期 诊 断 。活 组 织 检 查 是 确 诊 骨 坏 伤性 和非创 伤性两 大类 。创
伤性 骨缺 血性坏死与创 伤导致 局部骨组 织 的血液供 应破坏
或丧失有关 , 特别是髋 关节周 围的创伤 , 可导致骨颈 骨折 , 髋 关节脱位 , 或髋关节周 围软组织严 重损 伤 , 骨 内外 滋养 血 使 管或破裂或淤阻或扭曲 , 股骨头缺血 、 变性 、 坏死而发病 。非 创伤性骨坏死 的发病 机制 , 至今仍 不十 分清楚 , 经过 长期 的 研究 和观察 , 发现有许 多疾病及治疗方法 与本 病的发生有密 切关系 , 如酗酒 、 吸烟 、 血液凝 固功能 障碍 性疾 病 、 肾脏疾病 、 结缔组织病 、 狼疮 、 大剂量皮质激 素等 。此外 , 最新研究发 现 二膦酸盐与非创伤性 骨坏死 发生相 关 。有 时该病 的病 因 不明 , 我们称之为特发性骨坏死 。 骨坏死是骨科疑难 病症 之一 , 其发病 机理 尚未 明确 , 目 前提 出的有骨 内高压学说 、 脂肪栓塞学说 、 微血 管内凝血等 。 尽管骨坏死病 因及 发病机理 各异 , 但病 理变化 却基本 相 同, 其共同的病理本质 是缺 血及细胞 坏死 。人体 在任何 部位都
可能发生骨坏死 , 除发生 在股骨 头外 , 身体其 他部位 如膝关
节、 肩关节 、 腕关节 , 也会 发生骨坏 死 , 只是 相对股 骨头发病
坏死发生的众多假说 中有两种与脂质 相关 : 一假说提出病变
关节骨髓 中脂肪细胞数 目 多 , 增 另一假说指 出细胞中脂肪含
量增多会导致细胞机能障碍或死 亡。鉴于此 , 学家们开始 科 探索降脂药物是否可 以阻止骨坏死的发展 。一项临床研 究证实 , 服用高剂量 皮质激 素 的患者 同时应用 降脂药物 , 其 骨 坏死 的发生 率仅为 1 , % 远低 于常规 的 3 ~2 % 的发生 % 0 率 ;2 抗凝药物 : () 越来越 多证据显 示 , 坏死患者 血液凝 骨 固系统特异性 因子呈现异常水平 。一项抗凝药物临床试 验 ,6例骨坏死患者 ( 5 ) 2 3 髋 采用依诺 肝素 ( 抗凝血药 ) 治疗 1 2周 ; 随访发现 大多数髋仍 处于早 期 ( ia I和 Ⅱ期 ) 2年 Fct , 且多不 需要进一 步手术治疗 ( 13 ) ; 3 抗高 血压 药物 : 3/ 5 ( ) 许多研究发现骨 坏死 与故 内压增 高有 关 , 心 减压 即基 于 髓 此。髓 心减压可 降低 骨 内压 , 解疼 痛 , 缓 降压 药物 的效果值 得期待 。一项研 究纳入 1 7例早 期骨 坏死患者 , 采用 扩血 管

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者:邱序忠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05-011 非手术治疗1.1限制负重治疗限制负重疗法属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传统疗法,能够阻止损伤股骨头血液供应,达到预防股骨头关节面塌陷的目的。

研究发现,使用限制负重治疗法治疗Ficat或者ArletⅠ、Ⅱ患者,当股骨头坏死病变面积小于15%时,使用限制负重法治疗的患者中有59.0%的患者7年后表现为股骨头坏死,或者发生股骨头表面塌陷。

有动物实验表明负重治疗和股骨头坏死并无显著关联性,限制负重治疗作为一个单独治疗方法在股骨头早期治疗中应用面较为狭窄,大多数患者更愿意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1.2药物治疗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药物、抗凝血剂药物、他汀类药物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等。

双磷酸盐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可促进骨单位矿化,有效减少新骨改建,对于前体成骨细胞分化具有促进增强作用,可加快成骨细胞生成骨保护素速率。

此外,双膦酸盐还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有效降低骨坏死水肿,因此在骨质疏松症、骨坏死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于抑制骨吸收也有较好的疗效,因此用于治疗骨吸收疾病。

有研究认为双磷酸盐类药物对于股骨头坏死病变部位破骨细胞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阻滞早期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发生断裂或者表面塌陷,最终达到延缓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的作用。

虽然双磷酸盐药物在临床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面较为广泛,考虑到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剂量问题,患者用药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视药物副作用。

股骨头坏死患者极易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静脉淤血形成,引发动脉血流量下降,骨内压力增加同时发生缺氧,引发骨坏死,因此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运功能障碍,起到阻止患者股骨头继续坏死的临床疗效。

针对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只要股骨头坏死未进入不可逆转阶段,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有很大可能停止股骨头坏死进程,股骨头恢复健康,原本需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以不用接受手术治疗。

股骨头坏死药物治疗进展

股骨头坏死药物治疗进展
例股骨头坏死 患者 ( 5 3髋 ) , 进行 了 1 O年 随 访 , 结 果 表 明 阿
骨头 5年存 活率两组之间并无统计 学差异。
三、 抗凝药物 普遍认 为微循环 的血栓形 成和 血管 内凝血是 激素性 股 骨头坏死的主要通路 。抗凝药物通 过纠正 血液高凝 低纤 溶状态 以改善骨内微 循环 , 达到治疗激素性 股骨头坏死 的 目 的。G l u e e k等 一 项 前 瞻性 队列 研 究 , 采用 依 诺 肝 素 ( 6 0 mg / d×1 2周 ) 治疗 2 3例 F i c a t I、 Ⅱ期股骨头坏死 患者 , 随访 2年 , 以坏死分期进展需要 关节置换 手术 为研 究终点 。在原 发性坏 死 组 中, 股骨头生存率 为 7 6 %( 其 他 文 献 报 告 为 2 0 %) , 激素所致继发性 坏死组 中生存率 为 2 0 %。而另外 一 项 多中心前瞻性研 究 , N a g a s a w a等 以华法 林 ( 1—5 mg / d
前能够延迟股 骨头坏死外科 手术干预 , 临床上最 有前途 的治 疗药 物 。 。其中 以 A g a r w a l a等¨ 的研究 最具 有代 表性 ,
作者对 3 2 3例股骨头坏死 口服 阿仑磷酸钠 治疗 3年 , 平均 随
访 4年 ( 1 —8年 ) 。结 果显示 , 治 疗组 在临床 功 能上 有 明显 改善 , 与其他未干 预的研究 相 比, 塌 陷 的发生率 和需 要人 工 关节置换 的比例 明显 降低 。在股骨 头坏 死塌 陷发生 前给 予 药物治疗 , 疗效尤为显著 。即使在 F i c a t I l I 期, 口服阿仑磷 酸 钠, 对于延缓人 工关 节置 换仍 有 意义 。作 者 随后 对其 中 4 0
中华关 节外 科杂 志 ( 电子 版 ) 2 o 1 3年 6月第 7卷第 3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限制负重疗法属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传统疗法,能够阻止损伤股骨头血液供应,达到预防
股骨头关节面塌陷的目的。

研究发现,使用限制负重治疗法治疗Ficat或者ArletⅠ、Ⅱ患者,当股骨头坏死病变面积小于15%时,使用限制负重法治疗的患者中有59.0%的患者7年后表
现为股骨头坏死,或者发生股骨头表面塌陷。

有动物实验表明负重治疗和股骨头坏死并无显
著关联性,限制负重治疗作为一个单独治疗方法在股骨头早期治疗中应用面较为狭窄,大多
数患者更愿意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1.2药物治疗
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药物、抗凝血剂药物、他汀类药物和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药物等。

双磷酸盐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可促进骨单位矿化,有效减少新骨改建,对于前
体成骨细胞分化具有促进增强作用,可加快成骨细胞生成骨保护素速率。

此外,双膦酸盐还
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有效降低骨坏死水肿,因此在骨质疏松症、骨坏死临床治疗中应用较
为广泛,对于抑制骨吸收也有较好的疗效,因此用于治疗骨吸收疾病。

有研究认为双磷酸盐
类药物对于股骨头坏死病变部位破骨细胞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阻滞早期股骨
头软骨下骨小梁发生断裂或者表面塌陷,最终达到延缓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的作用。


然双磷酸盐药物在临床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面较为广泛,考虑到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
剂量问题,患者用药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视药物副作用。

股骨头坏死患者极易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静脉淤血形成,引发动脉血流量下降,骨内压力
增加同时发生缺氧,引发骨坏死,因此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
运功能障碍,起到阻止患者股骨头继续坏死的临床疗效。

针对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股骨头坏
死患者,只要股骨头坏死未进入不可逆转阶段,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有很大可能停止股骨头坏
死进程,股骨头恢复健康,原本需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以不用接受手术治疗。


分子人工合成肝素钠属于抗凝血剂药物,经研究发生,该药物用于治疗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阻止股骨头恶化坏死进程。

他汀类药物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也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他汀类药物
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针对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疗效需要有大数
据研究样本支持,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机
理为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在股骨头新血管成
长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虽然受药物受试者和药物厂商的影响,对于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但是药物治疗的疗效得到
了大多数早期股骨头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肯定,更多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尚在研究阶段,需要更多样本和数据的支持。

1.3体外冲击波治疗
根据动物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在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在近些年,体外
冲击波治疗在肩关节钙化、近端足底筋膜炎和肘关节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根据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大幅增加BMP-2mRNA和蛋白的转录
表达,促使坏死区域的股骨头软骨下谷VEGF表达发生上调,能够诱导健康血管生成,同时
大幅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

通过对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
学分析研究,发现接受治疗后患者血管新生速率大幅增加,同时坏死骨发生重建,骨再生速
率大幅增加。

体外冲击波疗法属于非侵入性治疗,因此患者接受治疗后不受受到过大的医源
性损伤,该疗法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安全有效,对于非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意义重大。

1.4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在高压氧舱下,坏死的股骨头能够获得足量的氧气,改善组织缺氧,通过增加降低水肿,可促使血管新生速率加快,达到有效改善骨内微循环的作用,可促使骨内压力大幅下降。

大量研究证明早提股骨头坏死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后,在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测中,发现骨髓水肿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当前临床上对于高压氧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争议较大,多数情况下高压氧舱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案,仅有极少数人认可高压氧仓单独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

2 手术治疗
2.1核心减压治疗
核心减压术又可称为髓芯减压术,属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最广的外科手术疗法,应用核心减压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促使患者发生坏死的股骨头增加血液流量,同时有效降低股骨头骨内受到的压力,促使新骨生成速率加快,达到有效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临床疗效,最终起到延缓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间的目的。

大量研究认为核心减压是当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最具性价比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但是其临床疗效受到股骨头发病原因、病变程度以及病灶位置的影响。

2.2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超强的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系,其中有成骨细胞、内皮细胞和软骨细胞等。

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有明显减少,导致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受到严重损害,间接佐证干细胞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巨大潜力。

当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还处于研究阶段,更多的临床研究还需要更多样本和数据支持,部分研究理论还不是非常透彻。

2.3骨移植
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接受骨移植手术可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应用健康的新骨对软骨下骨和关节软骨起到支撑作用,可以达到核心减压作用,还可促使新骨形成速率加快。

同时采用骨移植治疗还能够有效保存关节原有形态,通常实施骨移植手术采用自体骨,发生移植排异的可能性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