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政治知识点2017

山西中考政治知识点2017
山西中考政治知识点2017

2017年山西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在政治考点里,大家总会忽略必须记得的一些关键词,复习的时候不好好看,到考试的时候一下子就傻眼了:明明看到过的题目,却因为忘记了一些关键词而不能答出来。不要怕!按照关键词给大家整理好了,直接记就好啦!

“四主”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

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4、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跨界环境联合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跨界环境联合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周再纳吴剑锋刘雄伟 2009年2月10日 1 引言 近几年来,杭州市通过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止,环境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杭州与周边地区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一些不法企业在边界地区或“三不管”地带违法排污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各种跨界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仍频频发生,影响了边界地区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有效预防和处臵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环境共建共保共享,根据省委、省政府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战略决策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2008年以来,杭州加强了与周边相邻的湖州、嘉兴、绍兴环境监察部门的合作与发展,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探索建立了统一协调、相互协作、快速高效的联合执法新机制。本文结合杭湖嘉绍边界环境联合执法的具体实践,总结联合执法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 杭州及周边地区跨界污染纠纷概述 杭州、湖州、嘉兴、绍兴4个城市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60%,均是长三角南翼经济发展中的强市,同时,4个城市相互接壤,且同处平原地区,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环境质量彼此影响,因而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经济和环境共同体。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不可避免的发生,杭州与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纠纷由来已久。近几年来,各地政府虽然多次对边界环境污染进行集

中整治,并不断开展环境执法,取得不少成效,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机制,跨界环境污染纠纷仍时有发生。 2.1 2005年以来杭州与周边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杭州与周边地区边界环境污染信访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杭州与周边地区的边界环境信访主要集中在萧绍边界及余杭、德清边界,其中尤以萧绍边界的污染纠纷更加突出。从信访类型来看,跨界信访案件的类型多集中于水污染纠纷,其中主要以白洋川、官河的水质污染问题和因生活垃圾倾倒引发相邻水域水质变差的信访居多。 从统计情况看,近年来,杭州、萧山、余杭三地环保部门接待的环境信访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此外,有些案件由于多种复杂因素长期得不到解决,往往引发群众多次投诉。这反映出群众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环境意识增强,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在降低,对环保部门快速、高效处臵跨界环境污染纠纷的期望值更高。 2.2原因分析 杭州与周边地区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山西中考政治知识点2017

2017年山西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在政治考点里,大家总会忽略必须记得的一些关键词,复习的时候不好好看,到考试的时候一下子就傻眼了:明明看到过的题目,却因为忘记了一些关键词而不能答出来。不要怕!按照关键词给大家整理好了,直接记就好啦! “四主”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

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浅析跨界环境损害引起的国家责任解读

浅析跨界环境损害引起的国家责任 摘要:跨界国家环境损害事故给一国周边邻国及其相关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而建立跨国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制度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性。传统的国家责任理论,对于此类特殊的国际环境损害事故无论是在覆盖面上,还是在可行性上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本文在对传统跨界环境损害引起的国家责任进行了全面剖析后,提出了对该制度的一些完善意见。 关键词:跨界污染;国际责任;传统;完善 一、跨界环境损害的内涵和外延 1996年国际法委员会(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ILC)第48届会议专题工作组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条款草案》对跨界损害的定义为:“‘跨界损害’是指在起源国以外的一国领土内或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其他地方造成的损害,不论有关各国是否有共同的边界”。 ①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国际法委员会定义下的跨界损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对他国造成的损害;2、在一国控制下的区域内,对他国造成的损害。 但这个定义并不完善,在国际法上,人类所能影响到的区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国家领域,即国家主权支配下的领土和国家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二是”国际公域”,即国家领域外的其它区域,包括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外空及南极地区等。②根据区域的划分,“国际”可定义为跨越国家领域或在国际公域。由此可以看出,ILC的定义是将那些不属于各国行使主权的区域,比如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外空及南极地区排除在外了,这就形成了在环境损害方面对这些区域国际法保护的空白。 “国际公域”是国际环境法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顾名思义,“国际公域”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区,他们通常是无人居住和人口稀少的地区。在那里,相对而言很少有私人和家财产。”③对国际公域的环境造成的损害,受损害的不是某个具体国家的利益,而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由于 ①见联大第51届会议补编第10号(A/51/10)5国际法委员会第48届会议工作报告6第211页:5关于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条款草案6第3条b款。 ②英国等国曾经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但1959年5南极条约6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南极是国家管辖外的地区。 ③林灿玲:《国际环境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精品」2017年中考政治第04期黄金知识点系列0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教材重点回顾: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 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17年中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拥有财产的权利

拥有财产的权利 一、选择题 [2017?云南]小江把自己的钢笔赠送给了好朋友,这是在行使自己合法财产的()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考点】9D:财产所有权. 【分析】本题考查财产所有权.公民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解答】小江“把自己的钢笔赠送给了好朋友”这是对自己的合法财产行使处分权.所以D符合题意;ABC都与题意无关;故选D. [2017?潍坊]2017年4月26日是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显示,2016年,潍坊市中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89件,同比上升48.81%;审结689件,同比上升55.18%,达到历年新高。你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我市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要加大依法保护力度 ②我市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审结率高,表明居民法治意识增强 ③我市注重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④我市居民的维权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9K:智力成果权. 【分析】本题考查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解答】智力成果权即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诸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利的总称.2016年,潍坊市中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89件,同比上升48.81%”.题干中的这一材料说明了该市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要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审结689件,同比上升55.18%,达到历年新高.”这说明了我市注重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因此选项①③正确;选项②④不符题意,故选B. [2017?包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智力成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个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这样做() ①是为了更有效地鼓励公民的创新精神 ②为公民维护知识产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是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更多无形财产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一)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3人被判环境监管失职罪 2 004年2—4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5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就达1569万余元。 9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做出一审判决。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二)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2005年4月1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爆发大规模冲突。东阳市政府将数家化工厂、农药厂迁到当地建成“化工工业园”。据农民投诉,自从化工厂迁入后,环境严重污染,稻田不生,山林被“毒死”。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 (三)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2 005年11月1 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保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

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日益繁荣,国力日益强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危害和影响触目惊心,并呈增长之势,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造成恶劣影响。现对近些年来发生在国内的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梳理,挑选五则,总结如下: 一、案例 (一)、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 2 004年2—4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5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就达1569万余元。宋世英、张明、张山分别作为青白江区环保局分管环境监测、环境监理、污染管理的副局长、环境监测站站长和环境监理所所长,违反相关的职责规定,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未能及时有效地预防、阻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9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做出一审判决。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二)、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

2005年4月1 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爆发大规模冲突。东阳市政府将数家化工厂、农药厂迁到当地建成“化工工业园”。据农民投诉,自从化工厂迁入后,环境严重污染,稻田不生,山林被“毒死”。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三)、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2 005年11月1 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保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五是吉林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六是国家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据此,给予12名事故责任人做出党纪、政纪处理。其中:吉林市环保局局长吴扬,对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吉林省环保局局长、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时政专题热点10——共享单车

2018中考热点复习——共享单车 热点聚焦 材料一:共享单车发展指导一年2017年8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实施鼓励发展政策、规范运营服务行为、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具体措施。 材料二:单车乱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突然之间成为时下城市居民的新宠儿,它绿色低碳环保,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然而,随之而来的“乱象”也层出不绝,这些单车不是今天被扔下河,明天就被“叠罗汉”,乱停违停现象尤为突出。 考点链接 ①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④遵守规则与秩序,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⑤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1.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这是一种绿色出行的好方式。 (2)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已深人人心。 (3)高科技产品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 2.共享单车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1)方便群众出行,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 (2)有利于践行低碳出行理念,实现绿色发展。 (3)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你认为我国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何在?(请你分析共享单车的优点) ①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提升城市功能,弥补公共交通的不足,方便群众出行;②灵活便捷,缓解交通拥堵;③低碳环保、无污染,实现绿色发展,改善空气质量;④骑行有利于提升人们身体素质等。 4.如果你是一个共享单车企业的负责人,你会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高技术水平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2)努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3)提升自身素质,用敏锐的眼光准确判断形势,赢得发展机遇。 (4)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不断改进服务,升级服务。

2017中考政治知识梳理100条

2017中考政治知识点100条 一、法律常识部分 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 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的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31.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的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 32.对青少年的成长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国家的特殊关注. 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5.什么是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违宪行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36.什么事犯罪——是指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7.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纪录

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纪录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9173发表时间:2014-05-06 16:50:00【大中小】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 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 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 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 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 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为缓解灾情,还从都江堰、三岔湖紧急调水稀释2000吨氨氮,但为时已晚。据专家当时测算,沱江被破坏的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河南濮阳喝不上“放心水”

2018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命题角度-保护环境

2018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命题角度-保护环境 命题角度二保护环境 【热点聚焦】 环境状况2017年6月5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的7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2%,比2015年上升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9.1%。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比2015年上升2.1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1.2%。 世界环境日2017年6月5日上午,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北京市环保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活动现场,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张世钢说,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旨在呼吁和鼓励大家走进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以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重在全社会的参与和行动,联合国驻华系统在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活动,旨在体现全球的倡议重在落到具体的行动。 直击考点:①环境形势;②空气污染;③保护环境;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精确设问 1.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现象反弹? 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加强环保科技的应用,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③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民步行或用自行车代步,控制机动车污染; ④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 ⑤鼓励公民敢于并善于同污染大气的行为作斗争。 2.联合国驻华系统在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活动说明了什么? 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难题,气候问题已经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的平衡,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才能战胜各种挑战; ③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只有积极、真诚地合作,才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 ④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2017年世界环境日为什么要以“人与自然,相联相生”为主题? ①顺应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和潮流; ②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人与自然,相联相生”对国家和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 ④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环保知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 (2)公民:①落实环保行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少乘汽车多走 路、植树造林等;

2020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最新范文

2020中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第一个转折点,中考会决定学生的高中学校,从而影响学生的高考,对学生的命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每个中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但想要取得好成绩就需要认真复习。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些中考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直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创业精神。 二、“决定”类 1.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 2.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3.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四、“核心”、“中心”类 1.美好道德的核心:诚实。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五、“关键”类

跨界环境污染

第6卷第4期2008年8月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SoutI卜to-NorthWaterTransfersandWaterScience&Technology V01.8No.4 Aug.2008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狄效斌,孙继朝,荆继红,黄冠星,陈玺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表现为:污染物排放量大、类型杂且集中,潜在复合污染出现,跨界污染突出,城市污染依然严重,并呈现出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区域性污染趋势,加上近几年咸潮入侵加剧,使区域水质型缺水的局面更趋紧张。造成这种污染局面的因素:一方面受控于区域内特殊的河网分布格局,水体径流特征、水资源分配的地区性差异以及海潮入侵等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等人为因素所致。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因素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08)04—0060-03 FeaturesandFactorsofWater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inPearIRiverDeltaRegion DIXiao-bin,SUNJi-ehao,JINGJi_110r堰,HUANGGuan-xing,CHEN)(i (nEInstituteofHydrogeologyandEnvironmentalGeology,cAGS.,Shijiazhuang050061,China) Abstract:InPearlRiverDeltaregion,water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featuredbigamountandmixedtypesandcentralizationofpollutantdiS-chargewithlatentcombinedpollutants,stridingboundarypollution,severemunicipalpollution,thetrendofregionalpollutionbeingextendedfromcitiestoruralarea,infallofsaltytideinrecentyears.Asaresult,theunwateredcomplexionwashastenedduetObadwaterquality.Thefactorsofwater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wereanalyzedasthenaturalfactorsincludingespecialhydrographicnetdistributedpattern.waterbodyrunoffeharacteristie,waterresoureedistributiveregionaldifference,infallofoceantide,and80forth;theartificialfactorsasinconsequenceofeconomicdevelopmentmodeanddistributionofindustryandcitiesplanning,laggingenvironmentalinfrastructure.indifferencyofenvironmentalconscious—ness。dissonanceof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1研Words:thePearlRiverDeltaregion;waterenvironment;featuresofcontamination;factor& 1引言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也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主体,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均居全国前列。然而,随着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伴随着环境的负向改变也越来越严重。当地人们在赞叹地方经济繁荣及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又不能不为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家乡面貌的改变而忧虑和叹惜。在一定程度上说,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客观上已呈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负向改变,不能不令人对其未来的发展而感到担忧,再加上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而致的海平面上升,咸潮入侵加剧,使一向以地表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三角洲地区,水质型缺水的局面更为突出。为此广东省政府近期制定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重点要防治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在相关环保部门及水利部门等筹划治理地表水和保护地表水资源的同时,国家地质调查局组织科研队伍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研究,在查明地下水污染状况之前,有必要从宏观上对该区域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作出明确的了解和判断,以期为该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水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研究区概况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一个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及其支流携带泥沙在珠江河口湾堆积形成的复合三角洲,属我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区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南海,平原内残丘、台地呈棋盘状零星散布。地表河网密布,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域宽广,海潮频繁,海陆水体联系密切。行政辖域上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 收稿日期:2008—04—25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0534807) 作者简介:狄效斌(1968一),男,山西应县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地下水污染及水环境评价。?60?警黧堕麓 万方数据

2017年中考政治真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2017?成都]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得到市民广泛认可。但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些市民变“共享”为“专享”;也有一些市民无故损毁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影响公共环境和秩序等。对此,根本的举措是() A.制定管理细则B.提高市民素质C.维护公共利益D.企业增加投入【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解答】题文材料反映了部分民众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原因在于部分公民素质不高,因此解决的根本的举措是提高市民素质,强化公德意识,B符合题意;ACD 都不是根本举措,排除.故选B [2017?成都]法国科学家曾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首尾相连,沿着盘子紧跟着爬行,毛虫既不敢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连续爬行了七天七夜后,终因饥饿而死。而那个盘子的中间就摆着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最能揭示该实验寓意的观点是() A.生活在人群中应该洁身自好 B.为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盲目追随别人的人,追随不到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而盲目从众危害大. 【解答】虫沿着盘子紧跟着爬行,毛虫既不敢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说明了毛

毛虫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随大流”,这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所以D符合题意.A、B、C均没有涉及到盲目从众,被排除. 故选D. [2017?成都]2016年在财政支持下,我国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新增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3.4亿。这表明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是() A.政府B.政党C.企业D.个人 【分析】本题考查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途径和手段.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强制的或非强制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解答】公共利益是指集体利益,是指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指人们所在集体的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题干描述表明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2017?成都]都市快递员忙碌的身影,汽车维修工娴熟的技艺,大厦保洁员吊在百米高空为大楼“美容”的无畏……每年5月1日,“劳动”成为联结千千万万人的中心意象。我们必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理由是() 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②劳动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依靠 ④劳动既有分工之别又有高低贵贱之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该题考查劳动的意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劳动创造财富,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在当今时代,创

2002至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

2002至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纪录 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 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 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 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 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 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为缓解灾情,还从都江堰、三岔湖紧急调水稀释2000吨氨氮,但为时已晚。据专家当时测算,沱江被破坏的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河南濮阳喝不上“放心水”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四十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据调查,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至5个月受污染影响。 四川青衣江水污染事件 2004年12月下旬,由于一些造纸企业向四川乐山市青衣江偷偷排放大量工业污水,导致水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并散发出一阵阵

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中考必备)

重点初中中考资源整理(政治) 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汇总 分类分单元整理,中考必备

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青少年健康成长篇

青少年健康成长篇 热点1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材料一:致命的欺凌青海15岁少年不堪同班同学的欺负选择喝农药自杀;因为没洗脸,在河南武僧团培训基地读书的13岁男孩小龙被寝室长用开水撒在脸上,导致严重烧伤;山西运城15岁男孩张超凡被同学殴打四小时丧命……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亟待管理。 材料二:2016年11月23日,北京一中学初三女生小丽(化名)拍照时拍到了该校高一女生若若(化名)的身影,在删除照片并道歉之后,小丽被若若纠集来的30多人轮番扇耳光。12月22日,海淀法院对此次打人事件公开宣判,打人者刘某、邬某、贾某3人,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6个月及7个月。 材料三:多部门联合发文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2016年11月11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1.《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体现

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除此之外,未成年人还享有哪些特殊的保护? (1)社会保护。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2.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哪些权利?并列举出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 (1)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除校园暴力外,校园内及校园周边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1)教师:部分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2)校内设施:校园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危房、漏电、楼梯狭窄且照明不好等。 (3)校园周边:校园附近游戏厅、网吧、营业性舞厅非法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周边餐馆、流动商贩食品卫生无保障等。 4.如何看待我国的校园暴力(欺凌)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