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楷书毛笔“捺”“点”“钩”的写法
欧楷基本笔法49个

欧楷基本笔法49个欧楷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书法字体之一,其笔画结构简洁明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以下是欧楷基本笔法49个:1. 竖2. 横3. 点4. 撇5. 捺6. 折7. 钩8. 竖钩9. 横折钩10. 斜折钩11. 横折弯钩12. 竖折弯钩13. 横折长钩14. 竖弯钩15. 横折弯钩(左上弯)16. 竖折弯钩(左上弯)17. 横折长钩(左上弯)18. 竖弯钩(左上弯)19. 横折弯钩(右上弯)21. 横折长钩(右上弯)22. 竖弯钩(右上弯)23. 横折长钩(左下弯)24. 竖弯钩(左下弯)25. 横折弯钩(右下弯)26. 竖折弯钩(右下弯)27. 横折长钩(右下弯)28. 竖折弯钩(左右弯)29. 横折长钩(左右弯)30. 竖折弯钩(左右弯)31. 横折长钩(左右弯)32. 横折钩(左下弯)33. 斜折钩(左下弯)34. 横折弯钩(左下弯)35. 竖折弯钩(左下弯)36. 横折长钩(左下弯)37. 横折钩(右下弯)38. 斜折钩(右下弯)39. 横折弯钩(右下弯)40. 竖折弯钩(右下弯)41. 横折长钩(右下弯)43. 斜折钩(左上弯)44. 横折弯钩(左上弯)45. 竖折弯钩(左上弯)46. 横折长钩(左上弯)47. 横折钩(右上弯)48. 斜折钩(右上弯)49. 横折弯钩(右上弯)欧楷基本笔法的掌握,是欧楷书法学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希望这份欧楷基本笔法的列表能够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精讲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精讲
一、啥是欧体楷书
嘿,小伙伴们!咱们今天来聊聊欧体楷书。
欧体楷书啊,那可是书法界的大明星!它是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立的字体风格。
这欧体楷书呢,特点就是严谨工整、结构险峻,笔画刚劲有力,给人一种特别挺拔、精神的感觉。
二、欧体楷书基本笔画的种类
1. 横画
这横画呀,可不能随便一划拉。
它得有起笔、行笔和收笔。
起笔要顿一下,行笔要稳,收笔也要顿一下,这样写出来的横才有力度和韵味。
2. 竖画
竖画分垂露竖和悬针竖。
垂露竖就像个站得笔直的士兵,收笔的时候要像露珠似的圆润;悬针竖呢,就像根针直直地往下扎,收笔要出尖。
3. 撇画
撇画有短撇、长撇。
短撇要短而有力,长撇要舒展流畅,像大姑娘的裙摆一样好看。
4. 捺画
捺画可是欧体楷书里的大主角,它的起笔轻,然后逐渐加重,最后捺出一个漂亮的脚。
5. 点画
点画别看它小,作用可大了。
有侧点、竖点等等,形态各异,要根据字的结构来安排。
三、写好欧体楷书基本笔画的技巧
1. 多临帖
一定要多临帖,看看欧阳询大师是怎么写的,模仿他的笔法和结构。
2. 注意力度
写字的时候,力度的控制很重要。
该轻的时候轻,该重的时候重,这样笔画才有层次感。
3. 保持耐心
别着急,一笔一划慢慢写,要有耐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写好。
小伙伴们,欧体楷书的基本笔画是不是很有趣呀?只要咱们多多练习,一定能写出漂亮的欧体楷书!加油哦!。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韩永兵(1112528)26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时期,一方面楷书经魏晋六朝的不断演变,法度已臻成熟,体势亦趋完备,气骨刚健、端庄平正的优美楷书为世人立极,以晋人之理而立法,从而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时代风格;另一方面在草书的书写上,特别是狂草(大草),于理法中溶入性情,以类乎于颠狂的即兴创作,从而又表现出一种极其浪漫的风格。
在规矩法度森严的楷书中当首推欧阳洵的楷法,其骨力的刚健、笔法的精到、结构的森严,堪为后人立法,历代书家,莫不受其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唐人楷法,作为学书的基础,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试从三方面来介绍欧书的艺术风格。
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字信本,历太子率更令,故世称欧阳率更,又因封爵为“勃海县男”,人呼之为“渤海”、“欧阳勃海”。
欧氏祖籍潭州临湘(湖南),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享年85岁(公元557~641年)。
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
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
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
入唐以后,渐臻佳境。
“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
“欧体”的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
“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
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
《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
”张怀灌《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
欧体2. 点横竖撇(楷书教学课件)

歌诀引领 范字解读
归纳规律 稳活统一
•
点的运用及组合变化:
• 多数情况下,点是以组合 形式出现的,各点或行笔引 带,或位置照应,互有顾盼, 形成一体。
•
点如杆秤的小秤砣,点的 位置直接关系到字体结构的 平稳,书写中要依据汉字结 构规律准确确定点的位置,
把握字体重心。
1、单个点:
•
字上部的单个点好像字的 头部,一般应落在字体(独体、 上下、上中下结构)或所在部 分(左右、左中右结构)的中 间,使头正身直,以稳定字的 重心。
4、左右点:
•
左右点要从左右笔势的顾盼、 沿中线的照应、分割空白的均 匀等方面去把握,使其遥相呼 应,用在末笔的右点,多要向 内呼应收势。 5、多点组合:
点多容易显得分散,就需要 找一个中心来牵制各点,使各 点绕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使分 散的各点产生联系,形成整体。
•
6、四点底:
• 四点略成放射状,一般前两点 向左斜,右两点向右斜;有时写 作左三点都向右挑的连飞点。中 两点宜稍小略高,四点间距均匀, 连贯照应。
欧字竖画 多攒头伸足, 中竖尤为明显; 若字中左右竖 画并列,欧体 则常处理成左 右相背之势, 字形修长精干。
1、悬针竖:
•
藏锋起笔,中锋行笔, 引伸出锋,空抢收笔, 体势挺直劲利,状若悬 针。
中的右边竖,或者竖 为字中最后一笔时,以 及字中无撇捺时,竖画 宜用悬针竖,
•
2、垂露竖: • 起笔、行笔同悬针竖,腰 部宜略显细挺,收笔顿笔回 收(左弯可向右下顿笔,右 弯则可向左下顿笔)。 垂露竖好像将要滴下来的 露水珠,比悬针竖更具雄厚 力度。
欧体楷书毛笔“捺”“点”“钩”的写法

欧体楷书毛笔“捺”“点” “钩”的写法四、捺的写法1、长捺:捺画的笔法难度相对其他笔画难度要大一些,特别是捺脚处,笔法要求更需准确和严格。
写法:捺笔起笔分藏锋起笔和露锋起笔两种,藏锋起笔如蚕头燕尾,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行笔时慢慢的加重,行至波脚,稍顿提笔(伴随一定程度的捻动笔管)向右上方缓慢出锋,不可出现虚尖。
露锋起笔的长捺,尖峰起笔入纸,其余和藏锋写法的相同。
&咸•(遴酒幡.唸趙愷I北他必审巧出2、平捺:与正捺笔法相同,只是平捺走的是平势,写好这一笔是全字的关键,特别要准确把握它的角度和长短,平捺虽然角度比较平,只是比长捺的角度小而已,绝对不能将平捺写的和横画一样呈水平状。
写法:基本上藏锋起笔,和长捺写法相同,只是需要注意角度的不同。
3、反捺:反捺是正捺的变写,有时我们将本来是写正捺的笔画写成反捺,是为了遵循“一字不能有两捺”的原则。
而且,反捺作为一种笔法,只要运用得当,便会增加字体色彩,收到好效果。
写法:露锋起笔,然后向右下方行笔,到位后顿笔收锋。
右点:右点是许多点的写法的基础,很多的点画都是在右点的基础上衍化的。
右点有时与左点或其他 点画联合使用,有时则是单独使用,相对于其他点画而言,右点的作用更为重要。
写法:起笔时露锋轻入,按笔时使其笔毫铺开,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轻抬笔毫,使其呈 “三角一肚”状,要求一笔而成,不得向左或向右回锋,不得勾描。
左点:左点往往与与右点配合使用,把握好左点与右点的协调关系,在书法实践中尤其重要。
写法:起笔时入笔轻落,左行重按,下行到位后,向右上回笔,出锋与否视情况而定。
五、 点的写法2、 较诃的-•斡r i^. 与制甘用洼齐同卿帰氏整 出挣角撇点:即把右点写成一小撇,是右点的变化。
写法:起笔时略向右顿笔,随后迅疾向左下方撇出,收笔时,末端出锋,但不可出现虚尖,要肥瘦适 当,挺拔有力。
fjjt r A .iv 忙铲.in"JfK 不喂耳I#3、挑点:多用于“凌(两点水)”、“江(三点水)”、“将”等处,注意起笔顿笔的笔法和提笔出锋的 指向。
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书法《第5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一等奖课件) (1)

毛笔执笔时,手指要实,掌心要留空, 腕平掌竖,松紧适度。
书写姿势: 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找一找: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字,有几种 捺?
斜 捺
1、斜捺的写法:捺笔起笔分藏头和露锋两种,藏 锋起笔如蚕头,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行笔时慢慢 加重,行至波脚,稍顿提笔,向右上方慢慢出锋 ,不可出现虚尖。露锋起笔尖锋入纸,写法和斜 捺相同。
斜捺的写法:
平捺
2、平捺的写法:一波三折,藏锋起笔,毛笔顺势斜 入纸。顿笔调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在捺脚 处顿笔提锋,慢慢出锋。要准确把握角度和长短。 不能写成和横画一样平。
一波三折,中部略弯; 由细到粗,头圆尾尖。
平捺的写法:
Hale Waihona Puke 练习:书写“ 建、起、从、 休、爰、交” 六个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欧体字作品欣赏
六年级下册第五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 捺的写法
六安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刘延海
欧阳询善正书、行书。 尤其正书,对后世影响较大。 笔力刚劲,笔画方润,给人 爽利精神之感觉,被誉为“欧 体”。其楷书代表作主要有 《化度寺碑》、《九成宫醴 泉铭》、《皇甫诞碑》、等 等。
毛笔书写姿势
毛笔执笔要领:
精能一家,学遍百家, 自成一家。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 讲解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讲解欧体楷书是一种优美的书法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
想要学习欧体楷书,首先要掌握其基本笔画。
以下是欧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讲解:1. 撇: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稍微向右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弧度状。
2. 捺: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稍微向左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直线状。
3. 点:用笔尖轻轻点在纸上,制作出一个小圆点。
4. 横:从左往右平直地拉笔,让笔画呈现出横向的线条。
5. 竖:从上往下拉笔,让笔画呈现出竖向的线条。
6. 撇捺:先画撇再画捺,让笔画呈现出斜向的线条。
7. 捺撇:先画捺再画撇,让笔画呈现出斜向的线条。
8. 横折:先画一横,再在横的中间折一下,再画一个横,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9. 撇折:先画一撇,再在撇的末端折一下,再画一个竖,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0. 捺折:先画一捺,再在捺的末端折一下,再画一个横,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1. 点钩:先画一个小圆点,再在点的下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2. 点折:先画一个小圆点,再在点的下方折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3. 竖折:先画一竖,再在竖的中间折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4. 横钩:先画一横,再在横的右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5. 捺钩:先画一捺,再在捺的右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6. 撇弯: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再向左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弯曲状。
17. 捺弯: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再向右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弯曲状。
18. 挂钩:先画一竖,再在竖的右上方勾一下,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9. 横折钩:先画一横,再在横的中间折一下,再在折点的左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和钩状。
20. 撇点:先画一撇,再在撇的上方点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斜线和点状。
21. 捺点:先画一捺,再在捺的上方点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斜线和点状。
22. 横折点:先画一横,再在横的中间折一下,再在折点的上方点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折线和点状。
欧体笔法口诀

欧体笔法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欧体笔法口诀:《欧体笔法一》一点如石落,稳定且有力。
二横像扁担,平稳中间起。
三竖如立柱,挺直有气势。
四撇像刀剑,锋利又快捷。
五捺似扫帚,舒展有韵姿。
小朋友们要记清,写字就从这开始,一笔一划认真写,书法之路展宏图。
《欧体笔法二》一笔一画要认真,起笔如同小鸡啄。
二收笔要果断,好像蜻蜓点水般。
三转折要干脆,恰似关节转得欢。
四提按有节奏,如同音乐轻轻弹。
五结构要合理,好比积木巧搭建。
按照口诀来练习,书法进步人人夸。
《欧体笔法三》一横一竖有讲究,一横就像小扁担。
二竖好似金箍棒,直直站立不摇晃。
三撇捺如同鸟翅膀,展开飞翔姿态棒。
四点犹如小水滴,圆润可爱有活力。
五钩画恰似小钩子,钩住东西不放手。
小朋友们用心学,写出好字笑哈哈。
《欧体笔法四》欧体笔法很奇妙,听我来把口诀道。
一起笔要轻盈,如同蝴蝶翩翩舞。
二行笔要流畅,好像小溪水潺潺。
三转折要自然,恰似道路弯又弯。
四收笔要完整,仿佛故事有结局。
五结构要严谨,好比建筑立得稳。
记住口诀多练习,书法之花处处开。
《欧体笔法五》一笔一划有诀窍,一点好像小芝麻。
二横好似小竹排,排列整齐真好看。
三竖如同小树苗,茁壮成长立得牢。
四撇像那柳叶飘,随风舞动姿态娇。
五捺好比船桨摇,推动小船向前跑。
小朋友们齐努力,写好欧体展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体楷书毛笔“捺”“点”“钩”的写法
四、捺的写法
1、长捺:捺画的笔法难度相对其他笔画难度要大一些,特别是捺脚处,笔法要求更需准确和严格。
写法:捺笔起笔分藏锋起笔和露锋起笔两种,藏锋起笔如蚕头燕尾,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行笔时慢慢的加重,行至波脚,稍顿提笔(伴随一定程度的捻动笔管)向右上方缓慢出锋,不可出现虚尖。
露锋起笔的长捺,尖峰起笔入纸,其余和藏锋写法的相同。
2、平捺:与正捺笔法相同,只是平捺走的是平势,写好这一笔是全字的关键,特别要准确把握它的角度和长短,平捺虽然角度比较平,只是比长捺的角度小而已,绝对不能将平捺写的和横画一样呈水平状。
写法:基本上藏锋起笔,和长捺写法相同,只是需要注意角度的不同。
3、反捺:反捺是正捺的变写,有时我们将本来是写正捺的笔画写成反捺,是为了遵循“一字不能有两捺”的原则。
而且,反捺作为一种笔法,只要运用得当,便会增加字体色彩,收到好效果。
写法:露锋起笔,然后向右下方行笔,到位后顿笔收锋。
五、点的写法
1、右点:右点是许多点的写法的基础,很多的点画都是在右点的基础上衍化的。
右点有时与左点或其他点画
联合使用,有时则是单独使用,相对于其他点画而言,右点的作用更为重要。
写法:起笔时露锋轻入,按笔时使其笔毫铺开,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行笔到位后,轻抬笔毫,使其呈“三角一肚”状,要求一笔而成,不得向左或向右回锋,不得勾描。
2、左点:左点往往与与右点配合使用,把握好左点与右点的协调关系,在书法实践中尤其重要。
写法:起笔时入笔轻落,左行重按,下行到位后,向右上回笔,出锋与否视情况而定。
3、撇点:即把右点写成一小撇,是右点的变化。
写法:起笔时略向右顿笔,随后迅疾向左下方撇出,收笔时,末端出锋,但不可出现虚尖,要肥瘦适当,挺拔有力。
4、挑点:多用于“凌(两点水)”、“江(三点水)”、“将”等处,注意起笔顿笔的笔法和提笔出锋的指
向。
写法:起笔时要稍重入笔,顿笔时要注意把最下面的“角”写出来,角的指向应该向下,收笔时向右上方挑出,注
意不可露出虚尖。
5、仰点:一般用于“以”、“心”、“必”等字中。
写法:起笔时以写左点或者右点的笔法入笔,但下笔不要太重,然后向右上方挑笔出锋,其锋尖应指向下一笔,和下一笔成为呼应之势。
在笔法上要注意顿笔勿重,出锋勿远。
6、竖点:分为上竖点和下竖点两种,上竖点用于字的上方,下竖点用于字的下方。
写法:类似于竖画的写法。
上竖点落笔可以露锋,但不可过于尖锐,取侧锋横切笔法,然后中锋下行,略向左斜,收笔时不可露锋。
要上粗下细,遒劲有力。
下竖点写法:落笔要轻,要虚笔露锋。
上细下粗,收笔时顿笔勿重。
7、横点:横点就是横写的点,这是一种为了突出楷味、变化点的情趣,并使其有一种端庄,严肃而又神采不
凡的技术手法。
写法:横点起笔露锋,虚入,前部多成为尖状;收笔时顿笔不重,要轻盈、干净、利落。
六、钩的笔法
1、竖钩:在毛笔书法中,钩是比较难写的一种笔画,而且种类繁多。
用处很广,写不好又影响整个字,所以我们应重视钩画的学习。
要想写好钩,就必须写好竖,竖笔笔法不过关,直接影响竖钩的书写。
写法:起笔时应按照垂露竖的起笔向下行笔,竖笔到位后再提锋靠右向下,然后笔尖在后,向左上方弹笔出锋。
注意笔锋要饱满,钩身不可长。
2、弧弯钩:弧弯钩与竖钩的区别是弧弯钩的竖笔要有个弧度,弧度的大小因字而异,也因为有了竖的弧度,竖弯
钩和竖钩的写法有很大的不同。
写法:露锋起笔,起笔要轻,不可太尖,但应有个“切角”。
然后行笔向下,略呈弯势,在向下行笔时慢慢加重加粗,行笔到位后向左方平挑出锋。
3、斜钩(也称为戈钩):斜钩是较难掌握的钩法,一是因为它行笔较长,要求手、腕、肘平稳,不得随意晃动;
二是弧度适当,预设起笔和驻笔的合适位置;三是写出来还要精严遒劲,沉雄秀雅。
写法:以写右点的笔法起笔,然后中锋向右下方行笔,要平稳干净。
到位后侧锋向右上方挑笔出锋,要求内圆外方,钩身不可过重。
4、仰钩(又称“心钩”和卧钩):仰钩一般都用在“心”字的第二笔,仰钩不可以写得太长太直,仰钩贵卧。
写法:起笔时露锋轻入,在行笔中慢慢加重,向右下方中锋行笔,走一个弯势。
行笔到位后,笔锋不懂,向左上方挑锋出笔,不可露出飞白。
笔画呈环抱之势。
5、横钩:横笔不可粗重,更不可横笔越写越粗,顿笔后出锋要短小精悍,一定要注意钩笔的角度和指向。
写法:起笔稍轻,行笔略微抗肩向上。
到达位置后,向上抬笔,然后向右下方顿笔,再向左下方出锋收笔。
要求不可出现虚尖,也不可没有锋尖。
6、横斜钩:横斜钩难度较大,角度极难掌握,是较为难写的一笔。
要注意的是钩身不可过弯,也不可过直,
把握它的行笔角度和力度是整个笔画的关键。
整个笔画必须中锋行笔,此笔多用于“风”“凤”“气”等字。
写法;虽然起笔时是横笔,但笔法不完全和横笔相同,注意向上行笔抗肩。
至转弯处要轻抬笔向上,然后在横画的上方顿笔,再向下行笔。
在向下行笔的这一阶段,笔画达到最细,且要圆润,保持笔画平稳。
到钩挑处,顺锋向上,钩身不可长,要求内圆外方。
7、横折弯钩:难度较大的钩画之一,要求书写既要圆润,还要遒劲,弯角不能太死,也不可过于软弱。
多用
于“九”“几”“吃”等字。
写法:起笔应是以方笔露锋入笔,抗肩,转折处上提笔锋,然后顿笔,再向左下方行笔,行笔中应使其笔画渐细。
在第二个转折处,笔画达到最细,然后是横笔的行走。
在第三个转折处向上挑钩出锋。
要求是直上,不可偏侧,挑钩的笔法是内圆外方。
8、竖弯钩:竖弯钩的笔法与横折弯钩的笔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竖弯钩在有些字中竖笔较粗,在有些字
中竖笔较细。
拐弯圆润自然,尾部挑钩要内圆外方,勿长。
写法:以竖笔的方法起笔,中锋下行,但应越来越细。
行至拐弯处,拐向横笔,越写越粗,到挑钩时直挑向上,内圆外方。
9、左耳钩与右耳钩:
左耳钩:在字的左边,因为它体积很小,又需一笔完成,既要小巧灵活,又要柔美有力,所以要注意它的角度和笔法以及它在字中所处的位置。
写法:露锋轻起笔,急速向上,到拐弯处提锋,在横画的上方顿笔。
然后向左写成小撇,撇笔到达位置后,笔锋不能抬起,连续向右下方行笔,稍有弧度,笔画渐渐加粗,向左上方引毫出锋,笔锋要小而锐。
右耳钩:在字的右边,体积比左耳旁稍大。
写法:露锋轻起笔,急速向上,到拐弯处提锋,在横画的上方顿笔。
然后向左写成小撇,撇笔到达位置后,笔锋不能抬起,连续向右下方行笔,稍有弧度,笔画渐渐加粗,向左上方引毫出锋,笔锋要小而锐。
10、横折折撇和横折折钩:
横折折撇写法:起笔写横时,露锋下笔,横笔到位后,提笔略顿,笔折向左下方写短撇,短撇勿太长,然后在短撇收笔处的右方写长撇,此撇要求有个弧度,笔锋指向与短撇不同。
横折折钩写法:起笔同横折折撇,只是最后斜竖钩。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