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人类的食物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地区差异的一种体现,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独特的口味,本文将从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两个方面,探究人们对于食物的偏好和文化习惯,以及这种偏好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一、人类的口味偏好人类的口味偏好是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从遗传角度来看,每个地区的人口的基因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于食物的口味偏好存在差异。
例如,南欧人和北欧人的基因具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和地区对于口味的养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中西方人口的差异就很大。
中西方人的区别在于,中西方人口味的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而在年轻人时期就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人的环境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食物的选择上,中西方人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式饭菜以清淡、咸淡相宜为主要特色,西方饭菜以浓重的调味料和多样化饭菜为主要特色。
二、文化习惯对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文化习惯对于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文化习惯不仅仅决定了人们口味的转变,而且还是食物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饮食在文化传承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中式文化的饮食传承就成为了历史传承的一种方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食物文化和口味偏好也明显不同,例如日本的寿司、意大利的披萨就是他们特色的食物文化的体现。
除此之外,文化习惯中还包含着一些食物的标示,例如,中国的年夜饭、意大利的比萨餐,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理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习惯还会影响人们的口味偏好。
例如,中国习惯以米饭为主,意大利人习惯以面食为主,这一差异从口味的偏好上就可以看出来。
三、口味偏好的影响人类的口味偏好并不仅仅是对于食物口感的兴趣和爱好,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2. 掌握一些主要的食物分类及其营养价值;3. 培养学生对均衡饮食的重视和辨别食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
2. 难点:学生对食物分类的辨别以及对营养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一些图表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各种食物,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兴趣。
【呈现】2. 教师介绍和讲解人类常见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并将其分门别类。
【探究】3.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比如水果富含维生素,肉类富含蛋白质等。
【归纳】4.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并将其进行分类汇总。
【拓展】5. 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食物标签的含义,教育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物的营养价值。
【练习】6. 学生分小组进行互动讨论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食物进行介绍,包括其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总结】7.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展望】8.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食物的选择和饮食的搭配,以保证人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的情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并能准确分类和描述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够理解和辨别不同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导入】在人类的生活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都要摄取各种食物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那么你们知道人类的食物有哪些种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的食物。
【呈现】在人类的食物中,主要有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
这些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首先,水果是人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它们多汁、口感酸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食物与人类文明1.1.2 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多样性1.2 课程目标1.2.1 了解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2.2 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魅力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小组讨论法第二章:亚洲美食2.1 中国美食2.1.1 川菜2.1.2 粤菜2.1.3 苏菜2.2 日本美食2.2.1 寿司2.2.2 天妇罗2.2.3 拉面2.3 韩国美食2.3.1 烤肉2.3.2 泡菜2.3.3 石锅拌饭2.4 东南亚美食2.4.1 泰国美食2.4.2 越南美食2.4.3 印度尼西亚美食第三章:欧洲美食3.1 法国美食3.1.1 的法式糕点3.1.2 法国葡萄酒3.1.3 法式牛排3.2 意大利美食3.2.1 意大利面3.2.2 披萨3.2.3 意大利冰淇淋3.3 西班牙美食3.3.1 西班牙海鲜炖饭3.3.2 西班牙小吃(Tapas)3.3.3 西班牙冷汤3.4 英国美食3.4.1 仰望星空派3.4.2 英国下午茶3.4.3 伦敦街头美食第四章:非洲美食4.1 埃及美食4.1.1 开罗的街头小吃4.1.2 埃及烤肉串4.1.3 埃及传统糕点4.2 尼日利亚美食4.2.1 尼日利亚饭食4.2.2 尼日利亚街头小吃4.2.3 尼日利亚海鲜4.3 摩洛哥美食4.3.1 摩洛哥炖菜4.3.2 摩洛哥薄荷茶4.3.3 摩洛哥烤肉第五章:美洲美食5.1 美国美食5.1.1 德州烤肉5.1.2 纽约披萨5.1.3 加利福尼亚有机食物5.2 墨西哥美食5.2.1 墨西哥卷饼5.2.2 墨西哥玉米片5.2.3 墨西哥辣椒5.3 巴西美食5.3.1 巴西烤肉5.3.2 巴西黑豆饭5.3.3 巴西水果《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六章:大洋洲美食6.1 澳大利亚美食6.1.1 澳式汉堡6.1.2 澳大利亚牛排6.1.3 澳洲特色甜点6.2 新西兰美食6.2.1 新西兰羊排6.2.2 新西兰海鲜6.2.3 新西兰甜品第七章:中东美食7.1 土耳其美食7.1.1 土耳其烤肉7.1.2 土耳其甜点7.1.3 土耳其茶文化7.2 以色列美食7.2.1 以色列沙拉7.2.2 以色列街头小吃7.2.3 以色列特色菜肴7.3 阿拉伯美食7.3.1 阿拉伯烤肉7.3.2 阿拉伯甜品7.3.3 阿拉伯咖啡第八章:拉丁美洲美食8.1 阿根廷美食8.1.1 阿根廷烤肉8.1.2 阿根廷探戈与食物8.1.3 阿根廷特色甜点8.2 哥伦比亚美食8.2.1 哥伦比亚咖啡8.2.2 哥伦比亚特色菜肴8.2.3 哥伦比亚街头小吃8.3 智利美食8.3.1 智利海鲜8.3.2 智利葡萄酒8.3.3 智利水果第九章:传统节日与美食9.1 春节与中华美食9.1.1 饺子9.1.2 年糕9.1.3 汤圆9.2 端午节与美食9.2.1 粽子9.2.2 艾叶9.2.3 雄黄酒9.3 圣诞节与美食9.3.1 圣诞烤火鸡9.3.2 圣诞蛋糕9.3.3 圣诞布丁第十章:未来美食趋势10.1 可持续发展与美食10.1.1 生态农业与美食10.1.2 海洋保护与海鲜产业10.1.3 减少食物浪费10.2 科技创新与美食10.2.1 3D打印美食10.2.2 与餐饮业10.2.3 太空食品10.3 美食文化的全球化10.3.1 美食旅游10.3.2 美食节与竞赛10.3.3 跨文化交流与美食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二章亚洲美食亚洲美食章节中,中国美食、日本美食、韩国美食以及东南亚美食都是重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教案3(新版)北师大版

-食物实物和模型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等)
2.软件资源:
-生物学科教学PPT
-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
-消化系统动画演示软件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班级群组交流平台
4.信息化资源:
-电子教材
-网络教学资源(含食物营养和消化系统的教学视频、图文资料等)
5.教学手段:
-讲授法
-小组合作学习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后拓展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促进家校共育。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食物分类: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乳制品、豆制品等
-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消化吸收:口腔、胃、小肠、大肠的消化过程
②关键词:
-营养均衡
-消化酶
-营养吸收
-健康饮食
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教案3(新版)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第9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设计: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实物或学生自身经历,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种类,激发学生对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的兴趣。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有关食物营养和健康的科普书籍,如《食物营养与健康》、《营养学基础》等。
-视频资源:观看与食物营养和消化系统相关的教学视频,如《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科学搭配膳食》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合理膳食的原则。
2.教学难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合理膳食的具体实施。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吗?2.学生回答:水、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教材中学到的内容。
3.学生回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它们分别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2.教师演示实验: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
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做到合理膳食?2.学生回答:合理膳食应该包括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
(五)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案例:某同学每天只吃方便面和零食,导致营养不良。
2.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帮助该同学改善膳食。
3.学生提出建议:增加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的摄入,减少方便面和零食的摄入。
(六)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人类的食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学生回答:知道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学会了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七)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列举五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2.请同学们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三餐食谱。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掌握了合理膳食的原则。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和特色菜肴,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饮食文化的认识。
3. 帮助学生学会描述和比较不同食物的口感、味道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各地主食: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的主食介绍。
2. 特色菜肴:中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家的特色菜肴介绍。
3. 食物口感、味道和特点的描述与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名称、特点和口感。
2. 难点:如何描述和比较不同食物的口感、味道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引入:通过讲述与食物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的文化背景。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食物的口感、味道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制作或品尝不同地区的食物,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
2. 讲解:讲解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名称、特点和口感,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文化背景。
3. 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食物的口感、味道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制作或品尝不同地区的食物,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特点及文化意义。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各地主食和特色菜肴的名称、特点和口感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制作或品尝食物的能力、食品安全意识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厨师或营养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饮食文化及食物的营养价值。
2. 组织学生参观餐馆或食品加工厂,增加他们对食物制作过程的了解。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本次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美食文化,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风情,拓宽视野,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饮食观念。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感受食物对文化的影响。
2.认识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烹饪技艺,拓展饮食视野。
3.了解食物对健康的作用和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案将介绍以下内容:1.意大利的披萨和面条文化。
2.法国的芝士和红酒文化。
3.中国的粤菜和川菜文化。
4.墨西哥的玉米和辣椒文化。
三、教学过程1.意大利的披萨和面条文化意大利是拥有世界闻名的美食文化的国家之一。
学生们可以通过一些材料和图片来了解意大利披萨和面条的制作方法,以及它们在意大利文化中的重要性。
师生可以一起制作简单的披萨或面条,感受到意大利美食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意大利文化,如意大利歌剧、艺术、建筑等。
2.法国的芝士和红酒文化法国的美食文化以芝士和红酒文化为代表,这两者都是法国人餐桌上少不了的食品。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们如何辨别不同的芝士味道和质地,还可以介绍一些法国红酒的酿造工艺和酒庄的情况。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法国文化,如法国大革命、卢浮宫等。
3.中国的粤菜和川菜文化中国拥有千年悠久的饮食文化,粤菜和川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代表。
它们不仅口感鲜美,而且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品尝粤菜和川菜的酱汁和辣椒酱,领略它们的独特风味。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中国文化,如长城、故宫博物院等。
4.墨西哥的玉米和辣椒文化墨西哥的饮食文化以玉米和辣椒为主,这些食材都是美国洲文化的代表。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们如何用玉米制作墨西哥传统的食品,如玉米棒和饼干。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品尝辣椒的不同品种和辣度,领略到辣椒为墨西哥饮食文化带来的丰富风味。
四、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教案,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感受食物对文化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拓展饮食视野,认识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烹饪技艺。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

《人类的食物》教案: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人类作为生物链顶端的生物,我们的食物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也有着广泛的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食物的类型、制作方式、搭配等都是极为丰富而多样化的。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一起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通过丰富的视觉与口感体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I.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主食与特色菜肴,理解不同文化对食物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食物文化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口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II. 教学内容1.在墙上贴上世界地图,并介绍地图上标记的各大洲及各大洲的国家。
2.要求学生将他们所在的国家在地图上标记,了解国家所在的洲和周围的国家,了解本地区的食物文化。
3.分别介绍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澳洲的主食与特色菜肴,并让学生对每一种食物进行口感品尝和观察。
4.将每个地区的食物分为甜点、主食、菜肴三大类,分别进行介绍。
同时,介绍每个地区的饮食习惯、标志性烹饪器具等。
5.在介绍时,最好搭配着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在多个视角上对每种食物有全面的认识。
III. 教学方法1.多种教学方法的切换:包括信息获取、互动讨论和实践体验等,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2.合作学习:在一些实践体验环节,以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以加强学生的集体协作以及团队意识。
3.问题拓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不仅学到更多,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IV.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描述自己今天的早餐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反思早餐的重要性,引出今天的授课主题。
进而介绍本次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
2.进入正题:给学生展示标记有各大洲国家的地图,要求学生标出他们所在的国家。
引导学生思考异国食文化的特点,并展示水果、主食和特色菜肴三类食物,带领学生学习异国饮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如果是成年人呢?
生:骨软化症。
师:如果缺钙,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充钙呢?
生: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和豆类等。
师:除了钙,铁、磷、碘等也是无机盐,如果缺铁会患什么病呢?
生:缺铁性贫血。
师:对,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血红蛋白如果合成受到阻碍,就会导致贫血。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铁呢?
生:无机物。
师: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呢?
生:有机物。
师:回答得很好,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但是,大家想一下,不同的食物里营养成分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
师:是的,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大家要知道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师: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查看食品标签获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获知。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实验中,我们应用哪些方法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其他成分呢?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师:(展示图片)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生:一个是营养不良,另外一个是营养过剩。
生:瘦肉、鱼、奶类、蛋、豆类等。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想一下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为什么需要点滴葡萄糖?
生:因为葡萄糖能够提供能量。
师:是的,可是,脂肪也可以提供能量,为什么不注射脂肪呢?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见解?
生:因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70%左右都来自于糖类,而脂肪是作为体内贮备的能源物质。
师:大家知道我们人体中最多的是什么物质吗?
生:水。
师:那你们知道,水占了人体体重的多少吗?
生:60%-70%。
师:对,水占据了人体的绝大部分,谁能来告诉我水对人体的作用?
生:水是细胞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师:非常好。请大家将这两个作用标记好,不像水,无机盐仅占人体体重的4%左右,但是它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会患?
生:……
师:(展示课件)简单回顾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知道了这几种物质的检测方法,我们再来看一下蛋白质、维生素C是如何检测的?请大家看书本的第3页,首先是蛋白质的检测,用什么来检测蛋白质呢?
生:双缩脲试剂。
师:对,双缩脲试剂由A液和B液组成,滴加时一定要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最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展示图片)
师:对,非常好,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我们主要从谷类和薯类食物中获得。而脂肪也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与体温调节有关。比如皮下脂肪既可保温,又能分解产热,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等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脂肪。
师:近年来,众多劣质奶粉成了“婴儿杀手”,导致婴儿出现全身浮肿、发育迟缓,严重时甚至死亡。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班级
七年级
科目
生物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的方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维生素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脱屑、夜盲症、干眼症等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长缓慢
稻、麦谷物的种皮里,即糙米或全谷类面包 牛肉、肾脏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软化症等
鱼肝油、肝脏、蛋类
当堂练习。
生:呈现紫色反应。
师:对,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生:对照作用。
师:很好,维生素C又是如何检测呢?
生:用加碘的淀粉溶液。
师:加碘的淀粉溶液是什么颜色的?
生:蓝色的。
师:将维生素C溶液滴加进去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褪色反应。
师:其实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就是包括了我们刚刚说的六种物质,即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
生: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低或不含蛋白质。
师:回答的特别好,蛋白质也可以提供能量,但供能并不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和豆类中获得,现在你们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当然,我们也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里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是一些小分子物质,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但是作用非常重要。现在请大家看一下书本第6页的小资料,看一下常见的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