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28学案及训练%29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练:钠及其化合物(word版)(有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练:钠及其化合物(word版)(有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练: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B.用澄清石灰水能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区别开来C.加热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均能反应并都生成二氧化碳气D.常温下,浓度均为0.l mol.L-1溶液的pH大小:NaHCO3 >Na2CO3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氨水鉴别MgCl2溶液和A1C13溶液B.用澄淸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C.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盐和未加碘盐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形成胶体B.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C.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KCl固体和NaCl固体D.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物为Na2CO34.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5.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中学常见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B.若乙为NaHCO3,则丙一定是CO2C.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乙一定为白色沉淀D.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6.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B.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C.将一块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NaOHD.钠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7.a mol Na2O2和b 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 ℃,使其充分反应,当排出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时,a∶b为A.1∶1B.1∶2C.2∶3D.2∶18.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过量Na2O2投入到CuCl2溶液中②过量Ba(OH)2溶液和硫酸铝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中④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⑤CaCl2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全部B.①⑤C.②③④D.②③④⑤9.“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3.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4.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D.V1=V2=V35.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 2.0 mol·L-1B. 1.5 mol·L-1C. 0.18 mol·L-1D. 0.24 mol·L-1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下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1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1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7.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2018课标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解析】A.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正确。

B.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此时溶液应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酸变色的甲基橙为指示剂,选项B错误。

C.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选项C正确。

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正确。

2.(2018天津)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 溶解度:Na2CO3<NaHCO3B. 热稳定性:HCl<PH3C. 沸点:C2H5SH<C2H5OHD. 碱性:LiOH<Be(OH)2【答案】C【解析】A.碳酸钠的溶解度应该大于碳酸氢钠,实际碳酸氢钠在含钠化合物中属于溶解度相对很小的物质。

选项A错误。

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

选项B错误。

C.C2H5OH分子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从而提高物质的沸点。

选项C正确。

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D错误。

锁定考点基础练习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B.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C.Na2CO3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油污D.FeS固体呈黑色,可用于除去废水中Cu2+、Hg2+等重金属【答案】C【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与脱水性无关,故A错误;B.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与熔点高无关,故B错误;C.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则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油污,故C 正确;D.FeS固体用于除去废水中Cu2+、Hg2+等重金属,是因为硫化汞、硫化铜溶解度小于硫化亚铁,与硫化亚铁为黑色无关,故D错误。

2020届新高三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钠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

2020届新高三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钠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

2020届新高三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1.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答案 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B.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Na2O2溶于水产生O2:2Na2O2+2H2O===4Na++4OH-+O2↑D.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答案 D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探究钠与Cl2反应答案 A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A.K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K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C.K与水的反应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D.K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答案 C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 D6.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少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答案 D7.分别向四份等质量足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Na2O、Na2O2、NaOH固体,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仍然相等B.溶质的质量仍然相等C.溶剂的质量仍然相等D.溶液的密度仍然相等答案 D8.(2018·滨州期末)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④中现象可能是溶液中的强酸性物质造成的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起催化效果答案 C9.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案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案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案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Na2CO3和NaHCO3的性质2.转化关系NaHCO3Na2CO3①CO2+H2O;②适量H+①固体(加热);②适量OH-问题思考(1)Na2CO3、NaHCO3的除杂方法依据二者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方法(后者为杂质)答案①加热法②通入足量CO2③滴加适量NaOH溶液(2)请设计实验方案,用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和足量的CO2气体,制取5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

答案将50 mL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一份通入过量的CO2,然后加热煮沸、冷却后与另一份混合,即可。

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第一步:NaOH+CO2===NaHCO3第二步:NaHCO3+NaOH===Na2CO3+H2O3.Na2CO3、NaHCO3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Na2C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3. 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2)相同条件下利用反应速率不同(3)利用阴离子的不同(4)利用溶液的碱性不同4. (1)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2)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的方法课堂练习1、判断题(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会分解()(2)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3)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4)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5)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6)在日常生活中,小苏打常用作食用碱使用而苏打不能()(7)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答案(1)×(2)√(3)√(4)×(5)×(6)×(7)√2.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答案C解析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解答此类题目用归“1”法。

高三一化学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时作业

高三一化学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课时作业

高三一化学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钠的熔点较低B .Na 2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Na 2O 2可作供氧剂D .NaHCO 3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2.下列有关Na 2CO 3和NaHCO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C .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 2CO 3溶液的pH 小于NaHCO 3溶液D .向Na 2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晶体析出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Fe 2O 3中加入HI 溶液:Fe 2O 3+6H +=2Fe 3++H 2OB .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 +Cu 2+=Cu↓+2Na +C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过量的Na 2S 溶液:2AgCl(s)+S 2-(aq)=Ag 2S(s)+2Cl -(aq)D .足量澄清石灰水和少量NaHCO 3溶液反应:2OH -+2HCO 3-+Ca 2+=2H 2O +CO 23-+CaCO 3↓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仪器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A.A B.B C.C D.D 5.下列图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正确的是A.图A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B.图B可用于制备NaHCO3C.图C可用于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D.图D可用于证明Cl2能否溶于水或与NaOH溶液反应6.某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组成的混合物样品61.4g,加水溶解后,取所得溶液的十分之一,向其中缓缓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稀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HCl=KCl+KHCO3;KHCO3+HCl=KCl+H2O+CO2↑B.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C.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钾41.4gD.若将61.4g原混合物样品充分加热,放出CO2的质量为4.4g7.现有3.60gNaCl、NaHCO3和Na2CO3的混合固体,加热足够长时间后,固体质量剩余3.29g;将剩余固体溶于一定体积的盐酸中,产生0.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并将所得溶液稀释至100mL,测得所得溶液pH=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案设计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案设计
(一)用途及性质
1.用途:①食用碱或工业碱②糕点的发酵粉玻③制玻璃④造纸、⑤洗涤剂⑥泡沫灭火器⑦治疗胃酸过多。以上用途属于Na2CO3,属于NaHCO3.
2.性质(1)溶解性:常温下Na2CO3和NaHCO3溶解度分别为10g和33g,①写出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
C.取a克混合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最终得b克BaCO3
E.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测定的气体的体积为V L。
F.取a克混合物溶于水中,用酚酞做指示剂进行滴定,消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为b mol.
思考:①若A方案中混合物分解不完全,则测得碳酸钠含量。
碳酸钠碳酸氢钠
学习目标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俗名、用途
2.Na2CO3和NaHCO3与酸、碱、盐反应及其稳定性比较。
3.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的异同、鉴别、转化与除杂问题
4.正确分析物质的组成
重点难点
重点:物理性质、俗名、用途、化学性质的异同、鉴别、转化与除杂、图像、计算
难点:混合物测定实验
②加入35 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mL。
溶液中所含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二)测定实验分析
分析下列否能测定Na2CO3和NaHCO3中Na2CO3质量分数。若能,请在右侧空白处列式表示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残留固体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②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
(2) 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所得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

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含解析)

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含解析)

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Cl可用作食品调味剂B.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C.Na2CO3的焰色试验呈黄色D.工业上Na可用于制备钛、锆等金属2、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pH(Na2CO3)>pH(NaHCO3)B.实验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完全相同C.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多D.两溶液中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3、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图1为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B.图2为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C.图3为灼烧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D.图4为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4、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5、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D.相同条件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pH 大于NaHCO3溶液的pH6、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7、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8、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案及训练)
知识梳理
1.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2.转化关系
Na2CO3①CO2+H2O;②适量H+
NaHCO3
①固体(加热);②适量OH-
3.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应用
(1)Na2CO3、NaHCO3的鉴别
①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

②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

a.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

b.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

c.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

(2)Na2CO3、NaHCO3的除杂
课堂练习:
1、判断
(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会分解()
(2)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
(3)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4)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5)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
答案(1)×(2)√(3)√(4)×(5)×
2请设计实验方案,用50 mL 2 mol·L-1 NaOH溶液和足量的CO2气体,制取50 mL 1 mol·L-1的Na2CO3
溶液。

答案将50 mL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一份通入过量的CO2,然后加热煮沸、冷却后与另一份混合,即可。

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第一步:NaOH+CO2===NaHCO3
第二步:NaHCO3+NaOH===Na2CO3+H2O
典型题目组训练
题组一Na2CO3、NaHCO3的性质及生活中的应用
1.(2018·雁峰区校级一模)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0.1 mol·L-1盐溶液的pH: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Na2CO3<NaHCO3
D.相同温度下,0.1 mol·L-1盐溶液分别与0.1 mol·L-1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答案 D
2.(2018·宜昌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煤油
B.日常生活中,小苏打常用作食用碱使用而苏打不能
C.在牙膏中添入Na2PO3F、NaF,能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D.向含有纯碱的废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能消除水的污染
答案 C
题组二Na2CO3、NaHCO3的鉴别和除杂
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答案 D
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Ⅱ (2)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CO 2+Ca(OH)2===CaCO 3↓+H 2O D (3)NaHCO 3
题组三 Na 2CO 3、NaHCO 3与酸反应的定量关系
5.有关NaHCO 3和Na 2CO 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 2CO 3产生的CO 2体积小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 2CO 3是NaHCO 3的两倍
C.等质量NaHCO 3和Na 2CO 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和Na 2CO 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 2一样多 答案 C
6.(OH -、CO 2-3、HCO -3与H +反应顺序的应用)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 ,再通入一定
量的CO 2,随后分别各取20 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 -
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 2的体积(y
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 轴)的关系如下图(分A 、B 两种情况):
(1)在A 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在B 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 (1)NaOH 、Na 2CO 3 1∶1 (2)Na 2CO 3、NaHCO 3 1∶1 (3)1.5 mol·L -
1
归纳总结: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的方法
题组四 侯氏制碱法原理及相关实验操作
7.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气体A
的饱和溶液
――→Ⅰ加入食盐A 与食盐的饱和溶液―――――→Ⅱ通入足量气体B 悬浊液――→Ⅲ过滤
晶体――→Ⅳ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 气体是NH 3,B 气体是CO 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答案 D
8.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