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马列原著读书笔记

马列原著读书笔记

马列原著读书笔记
马列原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马列原著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感悟和收获。

首先,马列原著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通过阅读原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阶级观、矛盾观等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马列原著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马列原著对于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阅读原著,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本质和价值所在,这对于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马列原著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的本质和价值所在。

这些感悟和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及思考感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1003班:学号:课程班级:2班周五(5、6节)中南大学二○一一年十二月步入大二,我们在学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过程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的部分。

以下先对课堂上的几个思考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再谈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收获和感受。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 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主要问题:一、对“哲学是爱智慧”的理解和体会。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它在现时代的意义何在?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一、对“哲学是爱智慧”的理解和体会。

学习或研究哲学,人们首先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 ”,意思是“追求”和“智慧”,即“爱智”。

在汉语中,“哲”是聪明、智慧的意思。

以“哲学”翻译和表达“philosophia”,往往使人把“哲学”当作智慧的总汇或关于智慧的学问,然而人类创造的智慧有很多种,如常识、科学、宗教、艺术等等,哲学只是其中的一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的含义?(2)基本问题?①是什么?②谁提出?(3)两方面内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区别的角度?①世界的本原②人与世界的关系③世界的状态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1)三种不同的物质观?(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起源:①自然界产物②社会的产物(2)本质?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1)运动:①运动的含义?②运动与物质不可分?(2)静止的含义?(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区别②联系(3)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7.物质运动与时空和空间★(1)时空的含义及特点?(2)时空的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8.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物质性的表现?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2)理解: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3)意义?(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0.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本质含义?(2)基本特征?(3)基本形式?11.实践与人的存在(1)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2)原因?12.自然界与人的分化与统一(1)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状态?(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和联系?①含义的区别②前提基础/影响制约13.人和自然的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人通过实践活动影响改变自然(2)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的: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2021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通用5篇)

2021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通用5篇)

2021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通用5篇)2021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800字(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1首先我想谈谈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我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研究宗教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我们的信仰。

研究宗教不一定非要信仰,或者说为了更客观地研究宗教等问题,为了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置身事外的非信仰状态更理想。

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不矛盾。

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信仰共产主义;但同时,这种信仰是“我知道我相信”的理性信仰,是建立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不是非理性的盲目迷信。

盲目迷信就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而背道而驰。

边阅读,边思考。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

但是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

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有什么缺点的话,写得东西太多算是一个缺点。

文字多,如何阅读便成为一个问题。

地毯式通读当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并且,一些经典篇目是要反复熟读、精读的。

在熟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我个人更倾向于专题式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这样阅读效率会高些,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所期待会更容易激发灵感、获取有用信息。

当然,阅读与发现问题是互动的循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将阅读导向深入,很难说先有阅读还是先发现问题,这似乎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精一点,兼其他。

这其实也就是博与专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具有广博的视野。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这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断有这样两大类: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原著读书笔记

马克思原著读书笔记

马克思原著读书笔记【篇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 .................................................................................................... . (1)《共产党宣言》 .................................................................................................... (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论我国革命》 .................................................................................................... . (10)《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11月——1846年8月)意识形态这里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编乱造出来的东西,是脱离实际、没有任何生动内容的幻想。

(一)写作意图和背景1. 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2. 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3. 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本书主要贡献第1卷,主要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

第2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代表性思想。

本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了全面阐述,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三)主要内容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论述1. 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读书笔记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读书笔记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读书笔记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读书笔记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1. 卢卡奇- 物化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导致人的异化,人被物所统治。

例如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品,失去了对劳动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 这种物化现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人的意识领域,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 总体性范畴- 强调社会是一个总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反对将社会现象孤立地看待。

比如不能只研究经济现象而忽略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阶级意识-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才能推动社会变革。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

2. 葛兰西- 文化霸权理论- 统治阶级不仅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统治社会,还通过文化手段实现统治。

例如资产阶级通过教育、媒体等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被统治阶级接受并认同这种统治秩序。

- 强调知识分子在建立和维护文化霸权中的作用。

有机知识分子能够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大众的文化相融合,从而巩固统治。

-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是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领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文化团体等。

在西方社会,市民社会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争夺文化霸权的重要场所。

3. 柯尔施-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总体性的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

这些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 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只注重经济决定论,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革命的总体性内涵。

二、法兰克福学派1.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 启蒙辩证法- 启蒙运动原本是为了摆脱神话和迷信,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走向了反面。

例如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的进步,但也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

- 文化工业理论,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工业化生产。

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成为了标准化、模式化的商品,失去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并且对大众起到了麻醉和控制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一)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

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

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范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范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一‎)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

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

‎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之读书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六章和第七章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个思考题目,在阅读相关参考书目后完成一篇读书报告,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之一。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1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容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
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思考问题: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如何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
4、《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那些基本理论?
5、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如何理解的?
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7、如何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遭受的挫折?
8、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区别?
9、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给予正确理解。

10、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
1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1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该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

”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14、在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15、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马克思的多国胜利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16、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意义?
17、社会主义诞生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这期间既有高潮也有低谷,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哪些重大发展?
具体要求:
1、结合思考题,读书报告题目自拟;
2、字数:2000-2500,稿纸手写;
3、结课后两周内各班级收齐后统一交给任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