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超高层

合集下载

浅议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浅析

浅议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浅析

浅议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高度也不断刷新纪录。

作为现代建筑的代表,超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由于这些建筑高度巨大,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工程师们特别关注这一方面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在国内,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就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而在国际上,这一高度标准一般被定为150米或更高。

超高层建筑一般用于商业、酒店、办公等领域,这些建筑不仅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成为了城市地标。

然而,由于超高层建筑在受力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结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超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垂直荷载超高层建筑重量巨大,在建筑中存在着垂直荷载。

垂直荷载是指整个建筑的自重和所承载的各种加重负载,例如建筑工作人员、设备、家具、楼层内的人员活动等。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巨大,其表面积也非常大,所以在高层建筑上有很大的横向风荷载。

风荷载又可分为横向风荷载和竖向风荷载。

其中横向风荷载作用于建筑横向和垂直于楼面的结构,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

3.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过程中,建筑物受到的惯性和地震波引起的各种荷载。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巨大,地震水平分量荷载较大,所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震效应。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 稳定性超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巨大的特点,需要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杆系模型,以减小建筑变形,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 材料强度超高层建筑重量巨大,自重和负载都很重,所以在结构设计中选择高强度的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构建超高层建筑的支撑柱时,要使用高强度钢材,以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超高层建筑在受到风荷载的时候容易出现大幅度的变形,这时就需要建筑具有较高的水平刚度。

水平刚度是指同一平面内各个钢柱之间的刚度。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各个钢柱之间的刚度关系。

超高层摩天楼的结构体系,这些案例集锦带你过把瘾!

超高层摩天楼的结构体系,这些案例集锦带你过把瘾!

超高层摩天楼的结构体系,这些案例集锦带你过把瘾!本篇文章献给不断探求应用自然法则而不盲从现行规范的结构工程师们!因为工作以来接触的项目主要是以超高层结构为主,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超高层的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话题很大,因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多种多样,很难完全包括进去,这里主要以小编所了解到的结构体系进行介绍。

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界定,不同国家有不同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建筑委员会1972年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9层及以上的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在100米以上)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24m即为高层建筑,超过100m的均称为超高层建筑。

图1 高层、超高层以及超级高层建筑的分类(@CTBUH)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协会(CTBUH)则将300米以上的建筑定位为超高层建筑(supertall),将600m以上的建筑定位超级高层建筑(megatall)。

截止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15个竣工的超高层建筑,而竣工的超级高层建筑只有三个,这三个分别是迪拜塔(828m)、上海中心(632m)及麦家皇家钟楼(601m)。

图2 已竣工的超高层建筑排名(@CTBUH)图3 世界最高建筑的竣工时间(@CTBUH)小编认为,一栋建筑当它的高度造成在设计、施工以及使用上明显区别于同类较低的建筑时,那么就可以被定义为高层建筑。

2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超高层建筑与中低层建筑相比,结构不仅要承受重力荷载,而且要负担较大的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往往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

简单来看,超高层建筑可以视为固定在地面上的一根悬臂杆件,在侧向荷载为倒三角荷载时,荷载效应与建筑高度的关系中,轴向力N 与建筑高度 H 大致成正比,而结构弯矩和位移与建筑高度 H 呈指数关系。

图4 超高层结构内力及位移与高度的关系根据CTBUH对历年全球最高的100座超高层建筑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在二十世纪之前,超高层建筑采用的材料均是以全钢结构为主。

浅谈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浅谈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浅谈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超高层建筑指的是高度超过300米的大型建筑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超高层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设计一座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建筑物的稳定性、抗震性、风荷载、材料强度、施工容易性以及经济效益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座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取决于建筑物的重心位置、结构形式、横向和纵向刚度等。

建筑物的重心位置需要尽量靠近地面,以提高稳定性。

同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筒结构等,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此外,增加横向和纵向刚度,如设置横向框筒、斜交支撑等,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其次,抗震性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的要素。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性较大。

超高层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

这包括使用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材料,如高强混凝土、钢材等,以及采取合理的连接方式和布置剪力墙、增加建筑物的抗侧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地震荷载计算和动态分析,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参数。

第三,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也越大。

设计师需要进行风荷载计算和模拟,以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大小和分布。

然后,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建筑物的抗风设计、设置风致响应减震装置等,来减轻风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四,材料强度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之一。

由于超高层建筑要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力学作用,建筑材料的强度要求也更高。

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高强度混凝土、钢材和混凝土复合结构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施工容易性和经济效益也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浅谈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和超限设计

浅谈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和超限设计

浅谈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和超限设计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同时包含超过80层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不仅高度超出常规建筑,其建筑结构也需要考虑超越常规的设计要求,如抗震和超限设计。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浅谈超高层结构的设计和特点。

一、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是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积比通常的建筑要大得多。

因此,它们受到外部地震和内部荷载的影响更大。

此外,由于建筑结构和搭载设备的复杂性,超高层建筑的构造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

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地震参数的分析和确定地震参数是指地震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各种力和荷载。

抗震设计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确定。

这包括地震的等级和其穿透力,建筑物的动态反应和结构体系的耐震设计等。

抗震设计需要对建筑整体进行考虑,包括立面、地基和结构布局等。

2.结构体系的设计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的骨架。

超高层建筑需要采用抗震设计,从而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倒塌。

这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结构体系,以承受更大的荷载。

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通常是采用混合结构,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3.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使用超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要求更高的品质,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建筑材料必须能够应对各种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同时也要符合建筑材料的性能标准。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基于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受力情况,以确保其能承受地震和其他荷载。

二、超高层结构的超限设计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也需要考虑超限设计。

这是指建筑组件和结构的超出正常范围的设计。

超限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复杂度。

超高层建筑的超限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强度结构强度是保证超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强度需要符合超出正常水平的设计要求。

这包括弯曲、扭转和拉伸等不同方向的测量,以及不同角度和形状的标准。

2.动态反应超高层建筑对地层和动态反应的要求更高。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或重大地震发生时,超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其动态反应。

对超高层建筑的理解

对超高层建筑的理解

对超高层建筑的理解
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是城市景观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更加现代化的风貌,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工作、娱乐等等方面的选择。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以及在城市中突出的建筑形态,不仅让这些建筑成为了城市的地标之一,也使得建筑带来的特殊视觉效果可以被更多的人所感受到。

然而,超高层建筑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建筑安全问题,在建筑高度超过300米的情况下,由于自然因素如风和地震等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建筑产生摇晃,给建筑和居住者造成威胁。

其次是建筑的供水、排水、通风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如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有效解决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问题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超高层建筑也面临着环保和节能问题,如何在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和降低能耗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和机会,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问题。

未来如果想要更好地建设和利用超高层建筑,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科技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发出更加安全、环保和节能的建筑技术和设备。

二是加大对超高层建筑规划和管理的投入,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监管,提高建筑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三是推进建筑与城市的融合,要将超高层建筑纳入到城市整体规划中,建造出与城市整体氛围相符合的建筑。

通过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

通过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

通过数据和案例解读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1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逐渐盛行。

作为现代城市中的地标,超高层建筑已表现出非凡作用,成为国家、民族以及城市经济崛起的象征。

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始于1990年,1990~2007年是超高层建筑的起步期,2008~2012年为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8年可谓是超高层建筑的繁荣期。

以高度为依据,本文将超高层建筑分为以下4个区段:250~300m,300~400m,400~500m以及500m以上。

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建成超高层建筑94幢,其高度分布比例如图1所示。

250~300m的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约占建筑总数的59%;500m以上超高层建筑仅一幢;港澳台超高层建筑共计18幢,约占总数的20%。

这一阶段国内典型超高层建筑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和台北101大厦(509m)等。

2013~2018年,我国计划建成25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共计164幢,如图2 所示。

与图1 相比,300~400m的超高层建筑数量显著增多,约占总数的43%。

港澳台超高层建筑共2幢,约占总数的1.2%。

除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外,其高度近年来也在不断刷新。

500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增多,部分塔楼高度已突破600m,如上海中心大厦,其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7m,总高度632m。

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第一绿色摩天高楼,并与420.5m 的金茂大厦、492m 的环球金融中心共同构成浦东陆家嘴金融城的新三角。

正在设计中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楼桅杆顶高度将超过600m。

截止到2012年,我国已建成超高层建筑的地域分布如图3所示。

各城市超高层数量统计见表1。

我国超高层建筑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包括上海、香港、广州和深圳。

2013~2018年我国计划建成的超高层建筑的地域分布如图4所示,表2为各城市计划建成的超高层数量统计。

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

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

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难点及监理重点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物,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高度、结构和安全等方面的特殊性质,超高层建筑的工程特点和难点比普通的建筑项目要多,监理重点也更加突出。

本文将分别从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监理的重点进行介绍。

一、超高层建筑工程特点和难点1.高度特点: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常常达到数百米,其建造所需的材料和硬件设备也具备了很高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和质量都需高度关注。

2.结构特点:由于其高度特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需极高的技术水平,需要满足各种复杂结构、自重和风荷载等多重考虑。

3.地基特点:超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通常都较浅,因为深基坑所需的成本较大,也对施工和工期等方面带来巨大的风险,需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和措施管理。

4.材料特点: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组件常常是混凝土和钢结构,其质量和稳定性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严格把控。

5.施工特点:超高层建筑施工常需采用吊装和高空作业等高风险行业,需要进行认真的施工和安全管控,同时需要注意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等方面。

6.安全特点: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需尤为重视,通常要求采用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还需不断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

二、监理的重点1.质量监督:监理需加强对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监管,以确保建筑质量达到设计和标准要求。

2.材料监管:监理还需加强对超高层建筑的材料选用、加工和运输等过程的监控,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3.施工管理:监理需加强对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和监管,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4.安全管理:监理需加强对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不断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以确保建筑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

5.风险评估:监理需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施工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性。

建筑课件: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安全性探析

建筑课件: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安全性探析

结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的创新,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未来,超高层建筑将成为城 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亮点。
跨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1
可持续建筑
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开始注重环境保
智能化设计
2
护和能源效率,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消耗。
随着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将更多地
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生活舒适度和工
作效率。
3
城市综合体
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仅仅是单个建 筑,而是与其他功能建筑相结合,形成 具有多功能性的城市综合体。
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安全性探析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超高层建筑指的是高度超过300米的大型建筑物。这些建筑挑战了传统建筑设 计和施工技术,成为现代城市的地标。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素Fra bibliotek结构设计
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先进技术, 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基础设计
通过深埋基础和地下结构的 设计,确保建筑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
超高层建筑的案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中国最高的 建筑,高度632米。该建筑通过 优化设计和创新技术实现了超高 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京东总部大厦
京东总部大厦是中国最大的电商 企业京东集团的总部,高度约 318米。该建筑在设计中注重绿 色环保和员工舒适度。
广州金融中心
广州金融中心是中国南方地区最 高的建筑,高度约438米。该建 筑采用了现代化的防火和抗震技 术,确保安全稳定。
防火安全设计
采用防火隔离带、自动喷水 系统等措施,减少火灾发生 和蔓延的风险。
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分析
1 抗震设计
通过结构设计和减震器等 技术,提升建筑的抗震能 力,保障人员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香港晓庐 半岛城邦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已经入住的超高层住宅项目:幸福里、擎天华庭、万科俊园、港丽豪园、万科金域蓝湾 在售的超高层项目:半岛城邦二期、兰亭国际、天安高尔夫珑园、君临天下、合正荣悦 今后将推售的超高层项目:地王国际商务公寓、东海国际中心公寓、德弘天下华府、碧中园、 京基下沙综合体项目
城市 GDP(亿元) 北京 9120 有待更新信息 上海 11765 超高层住宅大量涌现 广州 6744 深圳 6657 武汉 3100 南京 3207 佛山 3558 开始出现超高层住宅 福州 - 青岛 3700 …… ……
现象
城市化率 84.30% 88.70% 78.50% 100% 68% 75% - - - ……
上面为采用四单元与三单元联体做法,尤其是标准层平面较小时,通过多单元联体减少视觉与心理上的对超高 层的排斥感。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精简结构
往上走柱子越来越小,增加上层住宅的使用空间和实用性
第7层整体采用250mm-300mm厚剪力墙
第36层整体采用200mm厚剪力墙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超高层住宅 (深圳)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Ⅰ 何为超高层住宅
Ⅱ 超高层住宅劣势分析
Ⅲ 为什么做超高层住宅
Ⅳ 如何做超高层住宅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超高层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建筑(层数一般在35层以上)。
万科金域蓝湾
(数据为2008年统计数据)
华南策略深圳大量的出现旧城改造项目及关内稀 缺的土地资源 在福田、罗湖、南山、甚至关外一些重要成 熟地段,很少有新地块用来地产开发,旧城 改造成了用地主要来源之一,旧城改造项目 容积率一般都在4.0以上,高容积率直接导致 需要超高层来消化更多的建筑面积。据统计, 2010年有20个城市更新项目统一动工,这20 个项目规划批准建筑面积440万平方米,其 中,商品住宅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保障 性住房7.8万平方米。加上“蛇口海上世界城 市综合体项目”,同期动工的21个城市更新 项目将有约300万平方米的住宅供应量(剔除 了需返还村民的量和保障性住房量)。
(4)机电及设备(电梯等); (5)抗风抗震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超高层住宅可能会涉及到结构超限、抗震、防风等方面的限制,需要更为严格 的审核和论证程序,其相应的时间也会拉长。
时间增加项主要有:(1)审核、报建时间长;(2)施工周期长;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华润幸福里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外在特征1:深圳超高层住宅高度普遍150米左右,相比之下,香港超高层住宅普遍都在150米 以上 外在特征2:外立面特征和普通高层住宅形式上差别不大,以现代风格居多,表达一种高端、 现代、时尚的风情 项目名称 德弘天下(深圳) 半岛城邦二期(深圳) 兰亭国际名园(深圳) 珑园(深圳) 幸福里(深圳) 万科金域蓝湾三期(深圳) 海名轩(香港) 晓庐(香港) 擎天半岛(香港) 君临天下(香港) 凯旋门(香港) 贝沙湾(香港) 最高建筑高度 173米 150米 149米 133.4米 160米 160米 232.6米 252.4米 256-206米 255米 231米 超过150米 层数 52层 48层 50层 42层 49层 49层 68-73层 73层 60-75层 75层 65层 50层 类型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年份 2011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6年 2001年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5年 2006年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其中赛格日立项目、梅山绿景项目、田厦村改造项目、星河雅宝等多个项目 都设计有超高层建筑。
赛格日立项目
星河雅宝项目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黄金地段,最大化发挥地块的地段效益
超高层建筑多建于城市核心区域或一线滨江黄金地段,交通便捷,周边商业、商务、休 闲等配套一应俱全,能充分享受居住区生活的便利
华润幸福里位于万象城南侧,是华 润中心的住宅部分,由三栋49层的 住宅组成,楼高164.4米,为深圳 最高的住宅建筑之一。小区建筑面 积11万平方米,容积率高达7.7 。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接受度日益升高
住在超高层,视野会开阔一些,生活态度及人生态度都会有相应的变化,视野开阔、追求豁达 是市场上部分人(以年轻人、海外经历人士居多)追求超高层住宅的原因,尤其是在深圳以年 轻人为主的城市接受度更是日益高升。
世茂滨江花园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整体超高层,建筑密度小,更多的面积用 来做“六大主题花园”,主体建筑弧形单 排布臵,保证户户“前江后园”。
六大主题花园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超高层由于高度过高带来的恐惧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处理: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精简管道井
超高层建筑,户型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要尽量使核心筒等空间能够 自然采光通风,减少风井、烟井等管道井的使用,减小公摊,增加实用率
如上图:设计过程中采用明空间设计核心筒部分可以减少的管道井有烟井、室内水井与风井等等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珑园视野
珑园视野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一.减小建筑密度
相比高层住宅而言,超高层住宅可以消化更多的建筑面积,小区内所需的楼栋也会减少,从而减小建筑密 度,增加园林面积,提高小区和户型的舒适度。 以下是相同条件下两种不同的排布
高层排布
超高层排布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1)超高层建筑多单元联体布局,或成排超高层建筑群(但需控制高宽比),以调整视觉的 建筑高宽比与稳重感。 (2)建筑高度尽量控制在200米以下
香港某超高层住宅(高度超过200米)
很多香港超高层住宅建筑高 度与标准层平面的比值过大, 导致形体细长,安全感不够, 内地很难接受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二.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
超高层住宅相比普通高层视野更加开阔,具有一定的远眺性,也是超高层的主要优势之一,所以当视线范 围内具有较好的景观资源(海景、江景等),为了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设计时通常会考虑超高层。
一期33层高层
二期33层高层
三期47层超高层,158m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城市土地市场特征: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超高层的住 宅开始在各大城市涌现,一些二线城市也开始出现此类产品形式
(1)地价居高不下 (2)城市重要区域土地极度稀缺
城市化率发展段: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30%; 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30%~65%;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65%;
超高层住宅建筑高度高,疏散时间长,相比普通高层住宅消防难度增加
消防难度增加项主要有:
(1)普通高层住宅的消防主要是依靠楼梯间,通过楼梯间疏散到安全地面,超高层住宅由于其高度增加, 疏散时间更长,楼梯间安全疏散性能降低,消防难度增加; (2)消防云梯(主要作用是用于消防灭火和解救被困人员)的高度追不上,普通消防云梯的举高为54米, 好在深圳有1辆101米和多辆78米的举高消防车
黄浦江景
开发周期 竣工时间 开发成本 园林面积 绿化率 容积率 产品类型
梯户比 主力户型 总价区间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案例—世茂滨江花园
项目主体建筑沿江弧形排列,扩展近一公里,前 后弧线错落布臵,视线互不遮挡,且最大化江景 面,板式结构设计使户户实现“前观江景,后拥 园景”单排布臵超高层建筑,大大降低了建筑的 占地面积,解决多排布臵所造成的视线遮挡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超高层住宅为了满足其消防及结构承重等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会导致可使用空间减小。
使用率下降原因主要有:
(1)消防楼梯间多(避难层的消防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送风管道(住宅高度超过100m需设且计入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大,实用率降低; (2)住宅底部承重荷载增加,导致下面结构柱加大加粗,使可使用面积减小; (3)超高层住宅楼层多,电梯使用频率高,电梯数量较普通高层有所增加,公摊面积增大,实用率下降;
一、超高层住宅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几种?
1.剪力墙结构(最常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 3.框支剪力墙(底部框架+上部剪力墙) 4.框架—核心筒结构 5.筒中筒结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中筒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华南策略资源建筑研究中心
解读系列之——超高层 二、超高层住宅结构与适用高度关系? 1.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 号)及建设部2010 年《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房屋高度超过下表规定时, 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须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案例——世茂滨江花园
项目坐落在黄浦江边上,整体超高层设计,靠近陆家 嘴中心区,配套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