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导论

合集下载

01第1章导论精要.

01第1章导论精要.



1.1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1.2 城市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2.中国的城市管理学研究
1949年以前,旧中国的高校教育曾经开设有城市管 理学课程,如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开设的市政学。 20th80s,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城市经济会相继成 立。 20th90s,“市政学”被列入高等学校自学考试课程 之中。 21th以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先后开 设了城市管理专业。


由于自近代以来,受西方“城”趋于“市”化的影响,全 世界的“城镇”多具有了其周边地区的“市场”枢纽的功 能,于是,“城”与“市”也就常常被合称起来,这样时 间长了,许多人都忘记了“城”与“市”并不是一回事, 忘记了“城市”的真正含义。 事实上,“城”只是人的一个相对独立和集中的居住区域 而已,“镇”则是规模小一些的“城”。既然有以“市” 为主要功能的“城镇”,那么,在某些情况下也就会有以 “政治”、“管理”、“军事”、“工业”、“娱乐”、 “旅游”、“老年人居住区”、“年轻人居住区”、“科 技人员居住区”、“艺术家居住区”、“大学教育集中 区”、“山水修养区”等为主要特点的“城镇”。



1.1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1.2 城市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3.相关概念比较
市政学是个老术语,它建立在政府(公共领域)与 市场(私人领域)二分法的基础之上,强调市政当 局对城市公共事务具有垄断性和排他性的管制权, 主张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不同于私人部门管理,主要 通过自上而下的官僚和科层组织体制进行运作。
1.1.1 市政与城市管理


2.城市与“市”建制
“城市”与“市”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城市”相当于英语“city”,是农村的对应称呼,指那 些人口集中稠密,工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是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 经济、地理概念。“市”则相当于“municipality”,属于 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 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 二者的内在联系:一定规模的城市是设市的基础和前提条 件,没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作为依托,就不可能设立市。而 城市设置了市的建制,将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第1章+导论 城市管理

第1章+导论  城市管理

伦敦大本钟
37
伦敦塔桥
38
大英博物馆
39
白金汉宫
40
格林尼治天文台
41
豪华之东京
全称东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本的 42 海陆空交通的枢纽,现代化国际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 市之一。
繁华之东京
43
璀璨之东京
44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某些领域具有全球意义
巴黎 布鲁塞尔 香港 苏黎世 新加坡
5
市:《周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故 “市”是指交易场所。 市井:《史记•平准书》:“古未有市,若朝 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曰市井”; 《管子•小匡》:“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 故曰市井”。

返回
6
城:《吴越春秋》“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故“城”是围绕人群聚落建筑起来的防御性 设施; 城郭的出现第一次将人类的阶级和社会关系 投射到空间和土地上,也由此开始了城市形 制和城市形体设计的城市设计历程。

7
2009年最具幸福感的20个城市


杭州 成都 宁波 西安 昆明 长沙 南京 银川 南昌 长春


山东邹平县 江苏宜兴市 江苏吴江市 湖南长沙县 江苏江都市 浙江余姚市 云南安宁市 四川都江堰市 辽宁海城市 广东增城市
8
《瞭望东方周刊》发起并主办,采用著名学 者奚恺元主持研究的幸福学评价体系,内容 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经济发展速度、 文明程度、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水平、教育 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 生活便利等12类具体指标。
16
2.城市管理的含义

《城市管理》教案

《城市管理》教案
2.我国现行城市建设资金主要来源
3.进一步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的途径
第六章 城市环保管理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二、城市环境污染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1.大气污染
2.水体污染
3.环境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认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坚持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一节 城市管理一般原理
一、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城市管理的管理学原理
1.学习管理原理对城市管理的意义
2.城市管理的一般管理原理
让学生熟悉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掌握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
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
讲授
讨论
案例
同上
1.简述城市管理的理论基础?
2.简述城市管理的系统原理?
3.以具体事例分析城市管理中的反馈原理?
2.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把握城市环境保护
3.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审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学生了解城市建设项目的内涵和特征,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熟悉城市环境污染主要类型及其危害,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与管理
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与管理
4
3
第二章 城市管理原理
第二节 城市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法
二、经济管理方法
三、法律管理方法
四、宣传和思想教育方法
五、目标管理法
第三节 城市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一、城市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一)城市管理的目标
(二)城市管理的任务
二、城市管理的原则
1.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

城市管理学导论

城市管理学导论

城市管理学导论
•目录: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城市化
•第2章城市管理与城市管理学
•第一节城市管理
•第二节城市管理学
•第三节城市管理理论的演进
•第3章城市管理的理念
•第一节城市管理理念的新发展
•第二节现代城市管理理念
•第4章城市管理体系
•第一节城市管理的权力体系
•第二节城市管理的非权力体系
•第5章城市管理体制
•第一节城市管理体制的涵义及影响因素•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体制
•第三节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
•第6章城市规划管理
•第一节城市规划管理概述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
•第三节城市规划管理的编制
•第四节城市规划的管理
•第7章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内容及特性•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
•第三节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
•第8章城市经济管理
•第一节城市经济管理概述•第二节城市财税管理•第三节城市土地管理•第四节城市住房管理•第9章城市社会管理•第一节城市社会管理概述•第二节城市人口管理•……
•第10章城市环境管理•第11章城市文化管理•参考文献。

第一章 市政管理学导论

第一章 市政管理学导论

(三)市政管理的含义 广义的市政管理,是指城市政权机关为有效 管理辖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公共 事务,而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狭义的市政管理,是指城市行政机关为维护 辖区内的公共秩序和满足市民需要,而对行 政事务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各项活动及其 过程。
市政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A、两者的使命不同 B、两者的着重点不同
1、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指导市政管理实 践具有重要意义。 2、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有助于培养和造就大 批市政管理人才。 4、学习和研究市政管理学对于加快学科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市政管理学的思维原则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 也是市政管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维原 则和根本方法论。 二、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比较的研究方法; (二)历史的研究方法; (三)规范的研 市政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城市政治说,把市政理解为城市政治,即从政治学的 角度强调市政的政治性,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密切关 系。 城市政权说,把市政看作是城市政权,看作是国家整 个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 城市行政说,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 城市政策说,把市政理解为城市政策,即城市有关公 共政策的全部。
本书关于市政的理解: 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政权机关和政治事务。 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行政机关和行政事务。
传统市政管理把城市政府视为惟一的权威性管 理主体。 现代治理理论认为应该形成多中心城市治理体 制。 现代市政管理是指多元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 或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二、市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的市政管理学研究 (二)中国市政管理学研究
三、市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城市与城市化 (二)市政管理主体 (三)市政管理体制 (四)市政管理客体 (五)市政管理规律

第1章 城市管理导论

第1章 城市管理导论

• 3.物的管理 • 城市管理中的物的管理,主要内容大致有: • (1)城市的道路、桥梁及交通运输管理。如:城 市道路、桥梁的建设与管理;城市交通秩序的管 理、城市交通客运与货运管理等。 • (2)城市土地与住房管理。如:土地利用与规划 管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管理等。 • (3)城市给水与排水管理。如:对城市供水企业 的管理;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排水许可的管理 等。
• 4.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政府加强城市管理 • 市场经济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 以前没有遇到的新问题;既给城市管理工作增添 了新的内容,而且也更加突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 性。 • 此外,城市管理还是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投 资环境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基本要求;是城市现代 化与智能化的要求;也是城市政府需要开展的一 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和凝聚 力工程。
• 6.文化的管理 • 城市管理中的文化的管理,主要是城市的 文化产业管理以及主流文化的培育管理等。 • 7.法制的管理 • 城市管理中的法制管理,主要是指城市管 理法制的建设以及依法治市的实施等内容。
• 8.形象的管理 • 城市形象的管理主要包括城市形象的定位、 设计、建设与传播的管理以及城市形象品 牌的管理等等。 • 三、本书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二、城市管理的权力主体 • 3.城市政府行政组织体系 • 就纵向而言,市政府行政机关有市人民政 府、区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 • (1)市人民政府 • (2)区人民政府 • (3)街道办事处
• 4.城市司法机关组织体系 • (1)市各级人民法院 • (2)市人民检察院
• • •• • • • •
• 3. 城市自身的发展论证了城市管理的必要性 • 从早期的城市到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再到现代城市以及 未来的智能城市,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不可能离开城市 管理。 • 而且,城市从早期城市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城市,每一步都 或多或少地贯彻了城市规划的思想,每一步都或多或少的 显示出城市规划的辉煌成果。而城市规划既是城市管理的 内容,也是城市管理的具体表现。城市规划由蓝图变为现 实,是通过规划管理来实现的。没有严格的“批后管理”, 就很难防止“规划变更”情况的发生,规划也很难起到 “龙头”作用;城市建设工程要正常运行、确保质量,杜 绝“建设性破坏”,乃至确保项目建成后效益的发挥,也 是以严格的管理为制约条件的。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9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9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9第一部分课程重点内容介绍第一章导论一、城市的起源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

作为人类居住的一种聚落形式,城市并不是在人类文明的萌芽阶段就产生的事物,而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批得到考古认定的城市诞生在公元前4000——3000年,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

实质上,现代城市主要从人口数量和密度、产业结构及行政管辖三个方面区别于农村地区,简单来讲,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二、城市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主线,城市的发展走过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的历史过程。

(一)古代城市(~1760)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相对于最初形态有了跨越式的成长,其主要特征是:(1)城市所处位置大都是交通便利之处;(2)手工业匠人在城市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城市对乡村和周围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3)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的吸引能力,总体规模较小、数量少;(4)城市消费规模超过生产规模,城市的消费主要靠农村的地租和税赋来支撑,这时,城乡关系是对立的。

古代城市的这些特征使城市功能逐步多样化,一些城市管理问题也开始突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也开始产生。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经济上以手工业和初级商业为主,规模小、质量低、技术含量少,发展十分缓慢。

(二)近代城市(约1760~1950)这一阶段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是:(1)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集聚效应使生产原料、劳动者、资金以及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迅速向城市集中,带动了城市交通、市场的发展,使之同时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

(2)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数量和用地猛增。

城市的迅速发展同时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方面城市各种先进的公用设施与市政工程逐步出现并迅速普及,促进了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环境污染,布局紊乱,交通拥塞,用地、住房紧张等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中国市政的特殊情况
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 ‘市’的差别与特殊性:直辖市、副省级市、
地级市、县级市
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 市政府:
二、市政的特征
(一)政治性 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 现代市政发展表明,市政早已成为“政治的
一部分”或“一个政治的过程”,已超越单 纯的技术性、中介性和方法手段方面的问题 而体现着社会集团的目的和利益。
F.J.古德诺(Frank J.Goodnowபைடு நூலகம் 1904年的《美国的市政府》。古德诺是美 国著名政治家、学者,即公共行政学发展史 上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一书的作者。
美国的亚瑟·W.邓恩(Arthur W.Duwn)1909 年的《社区与市民》。这本书被沃思称为市政学的 初级教科书;
市政学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主讲:孙林 E-mail:sunlin06@ 公共邮箱:zhkupa@
一、课程描述
市政学又称市政管理学、城市管理学。它以 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着重回答谁来管理城 市,怎么管和管什么的问题。
市政学是政治学、行政学有关理论在城市管 理中的展开和运用,是行政管理的专业课程。
四、学习资料
教材: 杨宏山:《市政管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张永桃主编:《市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美]乔尔·科特金著:《全球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王旭
等译,2006。 张永桃主编:《市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张波主编:《市政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郑也夫著:《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夏书章主编:《市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刘君德等编著:《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