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班预防艾滋病教案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中小学关于预防艾滋病教案(3篇)中小学关于预防艾滋病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确保学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完成学业,并为国家预防艾滋病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内容】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二、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中小学关于预防艾滋病教案三、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教学过程】一、点入话题师述: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见过的或听到过的艾滋病病人会出现的症状和在社会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请几名学生做答二、新授(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2、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
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
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
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
《预防艾滋病》教案(一)

《预防艾滋病》教案(一)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教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预防艾滋病的教案,匡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这一疾病。
一、性教育1.1 提倡正确的性观念,强调性行为的责任和尊重。
1.2 强调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教育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
1.3 宣传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多个性伴侣或者不安全的性行为方式。
二、母婴传播预防2.1 孕妇进行艾滋病检测,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2.2 提倡母乳喂养,但在艾滋病母亲情况下,应避免母乳喂养。
2.3 为新生儿进行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措施,如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
三、注重个人卫生3.1 避免使用他人的注射器或者器械,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3.2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体液,如处理伤口时应注意防护。
3.3 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四、宣传教育4.1 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
4.2 鼓励人们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和注射行为。
4.3 组织相关活动,如义诊、讲座等,提高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度。
五、心理健康支持5.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匡助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5.2 建立支持团体,让感染者和患者能够相互支持、交流。
5.3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消除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
结语:通过本文介绍的预防艾滋病教案,希翼能够引起大家对艾滋病预防的重视,同时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
预防艾滋病教案三(精选5篇)

预防艾滋病教案三(精选5篇)第一篇:预防艾滋病教案三游戏之中得理解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教学重点: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一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
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并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第二张图片: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
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
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
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关于艾滋病,我们在平时的宣传中以及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对它已经有了一点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游戏:红灯、绿灯游戏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步骤:1、给每个学生三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张画上一个圆圈,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
红色圆圈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 黄色圆圈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绿色圆圈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将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
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绿色卡片;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黄色卡片;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红色卡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使用安全套接吻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无防护的性行为献血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与吸毒者共用针头给予或接受按摩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
预防艾滋病教学教案(通用6篇)

预防艾滋病教学教案预防艾滋病教学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预防艾滋病教学教案(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艾滋病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的: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二、教学对象:大班三、教学方式:幼儿交流和教师讲解。
四、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幼儿:课前布置幼儿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六、教学过程:1、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AIDS(艾滋病的英文缩写)。
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的略称)?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等。
3、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可重点介绍两方面。
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
(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xx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介绍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4、艾滋病的严重危害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
(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
(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
(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幼儿园小班防艾滋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防艾滋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防艾滋病安全教育教案(通用6 篇一当今,艾滋病在我国快速蔓延,使艾滋病已经不再只是卫生部门和感染者所面临的问题,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性问题,国家也给予高度重视,为了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现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我校举行艾滋病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目的`:提高我校学生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号召。
主题:1、“行动起来,遏制艾滋”,旨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号召全民从我做起,以遏制艾滋病在全球蔓延。
2、“伸出一双手,托起一片天”旨在通过大力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掀起大学生的爱心热潮,关爱社会上的艾滋病病人。
活动时间:11月29日-12月1日活动地点:活动内容:1、前期准备:①与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市卫生局、共青团市委员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取得联系,达成协议同意由科技大学主办“市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分会场。
并获取相应宣传材料。
②与校团委、宣传部联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如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材料。
③与校新区学生处、保卫处、医学院等部门联系并得到批准和大力支持。
④与市电视台、报社及校广播站取得联系,对我校此次活动给予采访报道。
⑤与市中心血站、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等单位联系,对我校此次活动给予赞助。
⑥准备活动用品(主席台、背景幕、音响、黑板、桌子、横幅、彩旗、气球、彩虹门、红丝带、缎带、签字笔、标语及调查问卷的印制等)。
2、活动期间:①11月29日—30日,做好——大学学生对艾滋病认识的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普查(1000—20——份)。
②11月30日下午3:00,在3号教学楼举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③12月1日,向全市所有高校的大中专学生发出倡议书,呼吁所有在校的大学生开展宣传艾滋病防治的活动,唤起人们行动起来,共同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同时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
防艾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幼儿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可能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教学重点:1.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理解。
2.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接触传播途径。
教学准备:1. 艾滋病知识图片、视频或课件。
2. 小卡片、小礼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课件展示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个人看起来很辛苦?”2. 引出话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艾滋病的小知识。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简要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如艾滋病的全称、传播途径等。
2. 通过图片、视频或课件展示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和传播途径。
三、互动问答1. 教师提出问题,如:“艾滋病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2.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预防方法学习1. 教师讲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如避免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针具、避免接触血液等。
2.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
五、角色扮演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个场景,如:“去医院探望艾滋病患者”、“在公园玩耍时遇到艾滋病患者”等。
2. 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在角色扮演中展示如何正确应对。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
七、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你今天学到的艾滋病知识。
”2. 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让幼儿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
幼儿防艾滋病教案(精选5篇)

幼儿防艾滋病教案幼儿防艾滋病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防艾滋病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防艾滋病教案1一、活动目标:1、了解艾滋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
2、了解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二、活动准备: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二、活动过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2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那么你们了解艾滋病是什么吗?以及为什么12.1是世界艾滋病日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艾滋病和世界艾滋病日的知识吧。
1、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的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病死率几乎达100%。
HIV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免疫缺陷亚属。
2.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的音译。
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
曾译为“艾滋病”、“爱死病”。
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3.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
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
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六篇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六篇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名称:关爱在寒冬------各人群共同参与讨论艾滋病活动主题:艾滋知识宣传校园行,倡导健康的性生活。
核心词汇:青年、艾滋病、性取向、性观念、性安全、性歧视活动目的:通过此次艾滋知识宣传活动,能更好的让当今青年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艾滋病,并能从自身做到健康的性生活,包容和消除对少数人群的歧视,达到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目的。
活动方式: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互动游戏,问答参与人群:热爱生活的各人群,包抱异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等相关青年和社会人士,CDC医生(人数为100人左右)宣传方式:网络BBS、学校展板、横幅、互联网等活动过程:活动开始前:1、给每一个入场参加的人赠送一枚安全套、一本风雨后的彩虹和一个红丝带2、请一个人假扮成“艾滋病人”,站在入口处,手拿一个牌子,上书“我是艾滋病人,谁能和我握握手?”活动后,将根据现场的情况,讨论关于艾滋病歧视的问题(也可以用一个假人,这个环节也可以取消,视具体情况)活动正式开始:1、播放智行北京工作组20__年12月1日的文艺晚会光盘或播放北大红会的防艾宣传光盘2、主持人上台,致欢迎辞,并说明这次活动的主题,目的,意义参与人群、嘉宾和主办方。
3、用一组最新的艾滋病数据来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这些我都准备好了所有最新的材料,详见附件。
4、趣味问答环节:主持人提问一些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参与者抢答,答对者赠送小礼品。
5、互动环节,请30名观众参加,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张大白纸,每个小组共同在纸上画一个人体图,并标出人体什么地方的接触可以被感染艾滋,并写出艾滋的感染途径,列出你们小组的人所能知道的性病。
给他们5分钟时间,然后把每个小组的画展示给大家,让观众进行评价,然后请CDC医生进行总结,发表权威性的观点。
参与者赠送小礼品。
(30名观众看具体情况,如果到时没有观众自愿参加,就提前安排好这些人,没人参加时我们的人就可以上)6、主持人对上一个环节进行总结,下来进入到游戏环节:请几对男女生上台比赛“戴安全套”,用香蕉或者别的什么物品做模型,看谁戴的最正确,主持人现场进行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预防艾滋病教案
小一班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艾滋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
2、了解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二、活动准备:
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二、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2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那么你们了解艾滋病是什么吗?以及为什么12.1是世界艾滋病日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艾滋病和世界艾滋病日的知识吧。
1、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的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病死率几乎达100%。
HIV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免疫缺陷亚属。
2.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的音译。
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
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
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3.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
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
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4.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
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
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5、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
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2016.3.31
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