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常见违法违规情况处罚一览表格模板
化妆品行政处罚案由分类

化妆品格政处罚案由分类化妆品格政处罚案由分类一、案由概述化妆品格政处罚案由是指涉及化妆品领域违反相关法规、法律或者法规规定的行为所引起的行政处罚案件。
根据涉及行为的性质和违法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化妆品格政处罚案由分为以下几类。
二、生产过程违法案由1. 违规生产行为该类案由包括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过期未续、未按照许可证标准生产等行为。
2. 生产质量不合格案由该类案由涉及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生产过程不符合卫生标准、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使用非法添加物等。
3. 生产虚假宣传案由该类案由涉及化妆品生产商对产品性能、功效等进行虚假宣传或者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三、销售环节违法案由1. 无证销售案由该类案由指销售化妆品的经营者未取得销售许可证或者销售许可证过期未续等行为。
2. 销售配方违规案由该类案由指销售者销售未经批准或者违规使用的化妆品配方的行为。
3. 销售假冒伪劣案由该类案由指销售假冒化妆品、盗用他人注册商标、销售标注虚假信息的化妆品等行为。
四、广告宣传违法案由1. 虚假广告宣传案由该类案由指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广告宣传,包括虚构产品功效、故意隐瞒质量问题等行为。
2. 广告违规行为案由该类案由指未按规定标注广告审批文号、使用未获得许可的明星代言人等违规行为。
五、其他违法案由1. 进口违规案由该类案由指进口化妆品未经批准或者不符合进口标准的行为。
2. 法律、法规违反案由该类案由包括化妆品生产经营者、销售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附件:1. 化妆品格政处罚案由分类统计表2. 相关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指化妆品生产企业经过审批获得的合法生产许可证书。
2. 化妆品销售许可证:指化妆品销售企业经过审批获得的合法销售许可证书。
3. 卫生标准: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的卫生与安全标准。
4. 化妆品配方:化妆品创造商生产产品所采用的配方,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5. 商标注册:企业对其品牌商标进行注册保护的行为,以确保其品牌的合法权益。
品质异常处罚单表格

品质异常处罚单
一、异常产品信息
1.产品名称: _____
2.产品批次: _____
3.产品数量: _____
二、异常描述
●简述产品异常现象及对客户/市场需求的影响。
●描述已采取的临时措施。
●说明产品异常的原因分析。
三、处罚依据
●引用适用的公司规章制度或品质标准。
●列举具体的违规行为或不符合项。
四、处罚内容
1.处罚类型: _____(如罚款、扣分、降职等)
2.处罚金额/程度: _____
3.处罚期限: _____
五、整改要求
●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期限。
●要求责任人/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六、申诉权利
●说明相关人员/部门有权利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诉。
●提供申诉流程和联系方式。
七、处罚执行日期
●填写处罚正式执行的日期。
八、审批人/盖章
1.审批人: _____(签名)
2.盖章: _____(公司章)
九、备注
●提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或补充信息。
十、日期
●填写制作处罚单的日期。
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标准表格

公司名称:序检查检查方式号内容化妆品现场检查1合法性查阅资料化妆品2现场检查表记标签化妆品经营公司平常督查检查表检查时间:年月日审查要点检查结果备注(1)所经营的国产化妆品可否由获取有效的《化妆品生产公司卫生赞同证》的公司生产。
(2)国产特别用途化妆品可否获取“国产特别用途化妆品赞同文号”。
(3)进口非特别用途化妆品可否获取“进口非特别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查察复印件);进口特别用途化妆品可否获取“进口特别用途化妆品卫生赞同批件”(查察复印件)。
(4)经营的进口化妆品可否在卫生赞同批件或备案凭证有效期内入境。
(5)进口化妆品可否经过查验检疫部门查验。
(6)所经营的化妆品可否有质量合格标记。
(7)产品名称可否吻合《化妆品命名规定》、《花销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及其他化妆品标签表记管理相关规定。
(8)国产化妆品可否注明生产公司的名称和地址;进口化妆品注明原产国名或地区名、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 9)产品可否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也许注明生产批号和限时使用日期。
购货现场检查3查收制度查阅资料4产品保质期现场检查储蓄条件5现场检查卫生情况产品宣传6现场检查店内宣传(12)检查化妆品经营公司可否执行化妆品进货查验制度;可否索取供货公司的相关合法性证件资料;可否建立供货公司档案;可否建立购货台账。
(13)抽查化妆品可否过期。
(14)检查化妆品经营公司经营场所和库房可否保持内外齐整;可否有通风、防尘、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散装和供顾客试用的化妆品可否有防污染设施。
(15)可否按规定的储蓄条件储蓄化妆品。
(16)所经营的化妆品可否宣传疗效;所经营的化妆品可否使用医疗术语;所经营的化妆品可否注明有适应症。
(17)所经营的化妆品可否存在虚假或夸张宣传。
(18)检查店内宣传资料可否存在宣称预防、治疗疾病功能等违规行为。
7其他行为现场检查(19)可否有自制化妆道德为等。
检查结论:检查组成员:检查组长:年月日被检查单位建议:负责人:年月日。
化妆品行政处罚案由分类

化妆品行政处罚案由分类化妆品行政处罚案由分类1. 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化妆品是化妆品市场的一大问题。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会仿制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并将其以原装商品的名义进行销售。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往往质量低劣,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针对这样的行为,监管机构会对相关企业进行行政处罚,例如处以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措施。
2. 误导宣传一些化妆品企业为了提升销售额,会使用虚假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
常见的误导宣传手段包括夸大产品功效、虚构产品疗效、故意隐瞒产品的副作用等。
这些虚假宣传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监管机构会对涉嫌误导宣传的化妆品企业进行处罚,例如发出警告函、罚款等。
3. 生产环境不符合标准化妆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标准,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违反规定,不按要求进行生产。
不符合清洁卫生要求的生产车间、无证生产等行为,这些都是违反化妆品生产标准的行为。
监管部门会对这些不符合标准的化妆品企业进行处罚,例如责令整改、罚款等。
4. 使用非法添加物为了降低成本或改善产品的外观、质感等,一些不良商家会非法使用添加物。
这些非法添加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如过敏、皮肤炎症等。
监管机构会对使用非法添加物的化妆品企业进行处罚,例如暂停销售、罚款等措施。
5. 销售过期产品销售过期产品不仅是一种不诚信行为,也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利,会将过期的化妆品重新打包、重新销售,而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已经无法保证。
监管机构会对销售过期产品的化妆品企业采取行政处罚措施,例如罚款、吊销执照等。
6. 违反广告法规定化妆品广告是企业推广产品的重要方式,但一些化妆品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存在不合规的情况,违反了相关的广告法规定。
例如,未经审批或虚假夸大广告效果等。
监管机构会对违反广告法规定的化妆品企业进行处罚,例如罚款、下架广告等。
以上是化妆品行政处罚案由的主要分类。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化妆品部分)

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违法所得二倍的罚款。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6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处以停产或停止经营化妆品30天以内的处罚,对经营者并可以处没收违法所得及违法所得两到三倍的罚款的处罚:
处5至10天责令停产处罚。
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六条规定。
有两项的,处以并处5至10天责令停产的处罚;有三项的,处以并处10至20天的责令停产的处罚;有四项的,处以并处20至30天的责令停产的处罚;有五项的,依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八的规定,可以并处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处罚。
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或者未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
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三倍罚款。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或者造成人体健康轻微损害的。
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四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同时责令该企业停产。
违法所得10000元以上的,或者造成人体健康损害严重的。
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罚款,并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
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设施设备、规章制度、检验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情节轻微的可以在3个工作日内得到纠正的,责令限期改进;已不具备生产条件,影响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令该企业停产:完全不具备生产条件,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化妆品部分)
序号
违法行为
处罚依据
适用情形
自由裁量基准
化妆品常见违法违规情况处罚一览表

违法行为违反条款处罚依据法律责任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1、没收产品;2、没收违法所得;3、并且可以处违法款。
家《化妆品卫生标准(规范)》《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一条、第二十七条《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七条1、没收产品;2、没收违法所得;3、并且可以处违法款。
格标记的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八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以处违法所得2到3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妆品;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产品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二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售该产品,通知生产企业或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九条第二款停止销售,处1000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附件1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ﻬ附件2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规范一、纸质报告表填写注意事项(一)需用钢笔、签字笔书写,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得签字)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规定得符号、代号、不通用得缩写形式与花体式签名、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二)每一个病例填写一张报告表。
(三)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报告表中所要求得项目、(四)对于报告表中得描述性内容,如果提供得空间不够,可另附A4纸说明。
二、各项目填写要求(一)报告基本信息举例:如河北省第一份报告即为130001,山西省第十份报告为“140010"。
2、报告类型:严重化妆品不良反应,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得皮肤及其附属器大面积或较深度得严重损伤。
主要有以下5类:(1)导致一过性或永久性功能丧失影响正常人体与社会功能得,如残疾、毁容、失明等;(2)全身性损害,如败血症、肾衰竭等;(3)先天异常;(4)生命风险,如危及生命、死亡等;(5)其她严重得需要予以住院治疗得。
一般化妆品不良反应,就是指除严重化妆品不良反应以外得由化妆品引发得不良反应。
(二)报告人报告单位信息1、报告单位名称: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化妆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得完整全称。
如:不可简写为“一医院",应填写“XX市第一人民医院”、2、报告单位类型:填表人根据自己单位属性选择报告单位类型。
1)医疗卫生机构:指从事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活动得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
2)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指分别从事化妆品生产与销售得单位,美容院、理发室等属于经营企业。
3)个人:指消费者本人、4)其她:不属于以上四种者。
(三)患者(消费者)信息1、患者(消费者)基本情况:填写患者(消费者)真实全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性别、年龄、民族、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注意体重以千克(公斤)为单位,如果不知道准确体重,请做一个最佳得估计。
化妆品常见违法行为及相应法律后果

(三)化妆品非法标识行为
绝对化: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 速效;神效;超强;全面;全方位;最; 第一;特级;顶级;冠级;极致;超凡; 换肤;去除皱纹等。
•(2)医疗术语、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 和效果的词语
医疗术语:如处方;药方;药用;药物;
医疗;医治;治疗;妊娠纹;各类皮肤病
名称;各种疾病名称编辑等ppt 。
•6、案例
•“鼻螨清A+B”产品包装上标示 “【产品功效】用于各型酒糟鼻、脂 溢性皮炎、酒糟鼻、红鼻头、毛孔粗 大、鼻部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 管扩张、红血丝、发红、发亮、发痒、 鼻赘等”。
•表明该产品能够有编辑pp目t 的地调节人的 34
(三)化妆品非法标识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依照 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 的,按假药论处。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 条第二款,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 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 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编辑ppt
37
(四)生产、销售未经注册化妆品
2、注意
•染发类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一色一 号。
•日常检查发现,一些企业的染膏色
板是按色系来归类的,一个特证对应
一个色系,有六七个颜色。这种情形
(一)造成他人容貌毁损或者皮肤严重损
伤的;
编辑ppt
18
(二)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化妆品不 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化妆品 罪的案件,符合以下情形,应予以移 送: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 售金额乘以三倍后编辑,ppt 与尚未销售的伪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违法行为违反条款处罚依据法律责任
准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五条、第十
六条第一款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
1、没收产
2、没收违法
3、并且可以处违法所
家《化妆品卫生标准(规范)》的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一条、第二
十七条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七条
1、没收产
2、没收违法
3、并且可以处违法所
质量合格标记的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
第(二)项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八
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
以处违法所得2到
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妆品;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
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产品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
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
别规定》第五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
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二
款
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
值金额3倍
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售该产品,通知生产企业或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
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
别规定》第九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
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九条第二
款
停止销售,处1000元
罚款;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