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关键词 】 创新 ; 人才培养 ; 教学改革
早在 2 0 世纪 . 教育人士就提出高等学校 不仅是传授知识 的地方 , 使学生具有扎 实而又广博 的理论知识 .而 且要培养学生具 有分析 问 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适 应激烈竞争社会生存 发展的能力【 1 ] 进入新 的世纪 . 人们更重视从整体 出发来思考教学和人 才培养模式 , 只有培 养出基础扎实 , 知识面宽 , 能力强 , 素质 高的创新 型人才 .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因此 . 高校 承担着 培养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 的重任 为了响应教 育部下达 的关于 “ 鼓 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性 实验研究” 的号召 。 我 校积极探索本 科教育规律 。 构建实践教 育体系 , 通 过多种措施搭建本科 生科研训练 平台 . 取得 了一些成绩 . 提高了学 生 的创新 意识 和综合 素质 . 校 园里到处弥漫着大学生科 技创 新和创业 的热情 近几年我指导过三届本科生 的科技创新项 目. 取得 国家三等 奖, 省级特等奖等 的好成绩 。通过实践活动 , 我感受 到在 国家 、 学校提 供 的资金支持 的背景下 . 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值得深 入探讨 的课题 本文就如何发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的独特作用提 出微薄之见 渣: 实验后容器和产 品的洗涤产 生一些废水 : 以及无 任何利用 价值 的 实验产 品。 这些废弃物虽然数量不多 . 但成份复杂 . 若随意弃置会造成 实验室和环境 的污染 . 是一个重要污染源 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绿 色化 的教学 和研究 , 不仅能节约大量实验试剂药品 , 降低实验成本费用 . 有 利 于提 高师生科研水平 , 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 保护师生身心健康 , 增 强 全民环保 意识 。同时。 这样 的教学新模式也是弥补传统教学对 大学生 创新教 育和个性 培养 的不足 . 以适应时代对大学生培养的要 求。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是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
这些实验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设备不足由于经费等原因,一些学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这不仅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也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考核方式不完善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主要以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为主,注重对实验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1)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保留部分经典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2)引入科研成果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研究,了解有机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结合实际应用在实验教学中,结合有机化学在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大 学 化 学
20 2 0 年1月 1
研 究 型 大 学 有 机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体 系 改 革 与 创 新
郑 小琦 查正根 汪志 勇 ,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摘要
安徽合肥 2 0 2 ; 30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安徽合肥 2 02 ) 30 6
1 中国科技 大学 的有机 化学 实验教 学体 系
从 15 中 国科 学技术 大学建 校伊始 , 98年 有机 化学 即作 为化学 专业本 科 生的主要 基础 课 之
其中包括实验课程。后来又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独立开设。 目 , 前 我们向本科生开设以下 4个 不 同层 次 的有 机化学 实验类 课程 : 有机化 学 基础 实 验 ( )有 机 化学 基础 实 验 ( ) 中级 上 , 下 , 有 机化 学实验 , 专业有 机化 学实验 。其 中有机化 学基 础实 验 ( ) 上 向化 学 与材 料科 学 学 院和 生 命 科学 学院共 6个 系的学生 开课 ; 有机化 学基础 实验 ( ) 化学 与材 料 科学 学 院两 个 系学 生 下 是 的必修课 ; 中级 有机化 学实 验和专 业有机 化学 实验 是 向化 学 与材 料科 学 学 院 高年 级本 科 生 和 研 究生 开设 的选修课 。 这些课 程是 立足 于学校 的实 际 , 为满 足师生 的教学 与科研 需求 而先 后开 设 的 , 中国科技 在 大学 有机化 学学科 的发 展进程 中发 挥着重 要 的作 用 。 理论 与实验课 程可 以起 到相互促 进 的作用 , 是实 验课 程 没 有必 要 附 属 于理 论课 程 。尤 但 其是 在有机 化学 中 , 反应 通常需 要较 长 的时间 , 实 验课 程 是有 时限 的 , 系统地 观察 和理 解 而 要 理论 课上学 到 的规 律并 不容易 。所 以在设 置教学 内容 时 , 们关 注 的焦 点并 不是 完 整 地涵 盖 我 有机 反应 , 而是注 重培养 学生 的操作技 术 和观察 能力 , 别是 开拓 学生 的创新 能力 。 特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

以安 庆 师 范 学 院 为例
汪 婕
( 庆 师 范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 徽 安 庆 安 安 26 1) 4 0 1
摘 要 : 机 化 学 实 验 作 为 对 化 学 理 论 课 的补 充 , 学 有 是 生 通过 实践 掌握 理 论 知识 的体 验 过 程 .也 是 培 养 学生 掌握 基 本 实验 原 理 和 实验 技 能 的操 作 过 程 ,在 整 个 化 学教 学 中 占据 十 分 重要 的 位 置 本 文作 者 结合 有 机 化 学 实验 教 学 实践 , 结 总 了有机 化 学 实验 教 学 改革 过 程 中 的 若 干 经验 与 探 索 ,提 出 了
优 化 实验 教 学模 式的 方法 与 路 径 。
关 键 词 : 机 化 学 实验 教 学 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 学改 革
探索
有 机 化学 是 高 校 化 学 、 学教 育 , 及 应 用 化 学 、 分 子 、 化 以 高 环 境 工 程 等 化学 相 关 专 业 的必 修 基 础 课 ,有 机 化 学 实 验 作 为 对 理 论 课 的 补充 , 学 生 通 过 实践 掌握 理 论 知 识 的体 验 过 程 , 是 也 是 培 养 学 生掌 握 基 本 实 验 原 理 和 实 验 技 能 的 操作 过程 。在 化 学 专 业 的教 学 体 系 中 。 机 化 学 实 验 课 与有 机 化 学 理 论 课 有 选择 、 问答 等 不 同类 型按 一 定 比例 搭 配 。 这种 考 核 方 法 对 本课 程 实 践 教学 创 新 带 来 一 定 的 制 约 , 师 为 避 免 麻 烦 , 教 会花 大量 时 间按 照传 统 的书 本 教 学 方 法 和 思 路 进 行 教 学 ,不 愿尝 试 改 革 。 核 方 法 落后 的另 一 个 方 面是 针对 教 师 的 , 多 高 职 院对 考 许 教 师 的 考核 标 准 陈 旧 , 利 于从 事 教 改 的教 师 考 核 成 绩 提 高 , 不 因而 制 约 了教 师 进 行 教 改 的 动 力 。 此 外 ,本课 程 的 涉外 性 很 强 ,高 职学 生 外 语 能 力 相 对 不 足 给 本 课 程 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提 出 了更 高要 求 ,许 多 学 生 看 懂 各 类 外 文 单证 及 专 业 贸易 术 语 的花 费 时 间较 多 。 其 是 五 年 制高 职 学 生 , 语 四级 通过 率 不 尤 英 到 1% . 于此 类 学 生 . 多 教 师 对 单证 、 电 部 分 教 学 内容 0 对 许 函 只 作 简单 讲 解 。 2高职 《 际贸 易 理 论 与 实务 》 学 改革 实 践 及 思 考建 议 . 国 教 2 1 建课 程 教 学 团队 , .组 申请 立 项精 品课 程 及 自编教 材 。 组 建 一 个 稳 定 的 专 业 课 程 教 学 团 队是 进 行 本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关 键 。通 过 多 方 沟 通 和 努力 , 组 建 了 一个 以4 为 主 讲 我 人 教 师 的 《 际 贸 易 理 论 与 实 务 》 学 团 队 , 队 成 员 年 龄 在 国 教 团 2 — 3 岁之 间 , 有 硕 士 以 上 学 历 , 中 1 为 在 读 博 士 ,人 7 6 均 其 人 2 具 有企 业 工 作 经 验 ,人 具 有 丰 富 的单 证 培 训 经 历 ,人 外 语 水 1 3 平 达 到6 或专 业 8 水 平 。 队成 功 申报 了《 际 贸 易理 论 与 级 级 团 国 实务》 院级 精 品课 程 , 为教 学 改 革 提 供 了资 金 保 障 , 队 成 员 团 均 参 与 了 自编 教 材 的 编写 工 作 , 发 表 了 学术 论 文 4 余 篇 。 并 0 团 队 建设 对 本 课 程 教 学 质 量 提 高起 了积 极 作 用 , 团 队成 员 多 次 获 得教 学 质 量 奖 。 此 外 ,团 队骨 干还 积 极 参 加 国 内外 学 术 论 坛. 了解 国 际 贸易 环 境 及 操 作 规 则 的 变 化 , 教 学 内容 进 行 不 对 断 的修 订 . 高 了教 学 内 容 的实 用 性 。 提 22 一 步制 定 和 完善 教 学 下 企 业 相 关 规 则 , 励 企 业 外 .进 鼓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浅谈

杨凌
7 1 0 1 ) 20
要】 在有机化 学实验教 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去指导教 学, 通过改革 实验安排 、 教学 内容、 考核方法 , 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 提
【 键词】 关 实验 安 排 ; 学 内容 ; 教 考核 方 法 ; 有机 化 学 实验
中 回收 的 乙 醇 产 品还 可用 于 “ 茶 叶 中提 取 烟 碱 ” 提 从 , 高校 有 机 化 学 实 验课 是 以学 生 为 主体 的一 门技 能 课 , 学 的 目 的 分 馏 ” 得 以 分离 . 教 留待 下 一 年 级 学 生 新 是 结 合有 机 化 学 中所 学 的基 础 理 论 知识 巩 固学 生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知 识 , 取 烟 碱 后 回 收 的 乙醇 又 可 以 由 实验 室 统 一 保 管 , 轮 实 验 开 始 时 再 做 “ 业 乙 醇 的 蒸 馏 ”这 样 来 提 高溶 剂 的利 用率 。 工 , 训 练 学生 实 验 基 本 技 能 , 养 学 生 运 用 化 学 的基 本 理论 、 培 知识 和技 能 来 解 决科 研 、 产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教 学 是 以激 发 兴 趣 、 固 知 识 、 生 巩 提 又 比如 , 制 备 实 验 中 , 考 虑 单 元 操 作 训 练 和 反 应类 型 的选 择 基 础 在 在 升 能 力 、 掘 潜 能 、 励 创 新 为 目标 。 因 而 , 教 学 中应 该 运 用 研 究 性 上 ,我 们 可 以使 一 个 实 验 的 产 品 尽 量 成 为 下 一 个 实验 的 原料 ,如 苯 挖 鼓 在
实验 考 核 方 法 的改 革
深 对 所 学理 论 知 识 的认 识 和 理 解 。 验 课 的 内容 应 当 不 仅做 到 与理 论 实 加 强 实验 考 核 是 为 了切 实 增 强学 生 的操 作 技 能 。 实 验考 核 方 法 而 课 相 互 呼 应 , 且 为 了 能 使 其 对 理 论 起 到 很 好 的 实 践 指 导 作 用 . 验 会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的创 新 热情 , 此 , 考 核 时要 力 求做 到 科学 、 面 、 而 实 因 在 全 真 引 。 0 其 0 包 体 系 一 般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本 技 能 训 练 、 用 技 能训 练 和 综 合 技 能 训 客 观 、 实l 实验 总 成 绩 按 10分 计 , 中 平 时 成绩 占 7 %, 括 每 次 基 应 练 。 基本 技 能 训 练 当 中 , 通 蒸 馏 , 蒸 汽 蒸 馏 , 机化 合 物 融 、 点 实 验 时 的 考 勤 、 律 、 习 报 告 、 作 过 程 、 验 结 果 、 验 报 告 等 方 在 普 水 有 沸 纪 预 操 实 实 的测 定 等 实 验 的开 设 , 目的 在 于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素 养 、 本 实 验 技 能 、 面 。要 求 学 生 必 须 对 实 验 操作 过 程 写 下 实 验 记 录 , 在 本 次 实 验 结束 基 并 独立 工 作 能力 、 作 能 力 、 谨 的科 学 态 度 。 应用 技 能 训 练 当 中 , 合 的 时候 , 师 对 实 验 记 录 签字 。然 后 将 此 记 录 作 为 期末 考 核 的 一项 重 操 严 结 教 我校 学 生农 林 专 业 的 背 景 , 排 了薄 层 色 谱 、 色谱 、 色谱 等 基 础 色 要 依 据 , 安 纸 柱 以此 来 加 强 学生 对 实 验 操 作 的 重视 。 外 , 实 验 时要 装 置 合 另 做 谱 技 术 的训 练 , 杨 酸 的合 成 等 基 本 有 机 合 成 技 术 的 训 练 . 碱 的提 理 醒 目、 器 搭 配 合 适 要 , 作 规 范 。 实验 结 束 后 , 面 整 齐 清 洁 , 水 烟 仪 操 桌 试 取 等 提 取分 离技 术 。旨在 培养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和运 用 基 础 知 识 进行 综 合 剂 、 器 摆 放 规 整 以及 废 弃 的试 剂 要 回收 到 指 定 的 容器 内 等 良好 的实 仪 0 主 分 析 的 能力 。综 合 技 能训 练 主 要 是 指 在 实 验课 结 束 前 期 , 供 学 生 一 验 习惯 等 也 要 计 算 到平 时 成 绩 当 中 去 。 期末 理 论 笔 试 考 核 占 1% , 提 个 题 目和 相 关 的要 求 . 学 生 自己从 查 阅 资 料 开 始 . 己设 计 实 验 方 要 是针 对 学 生 自 己设 计 的实 验 方 案 进 行 考 核 。 期 末 实 验 操 作 考 核 占 让 自 案 并 写 出实 验 流 程 和相 应 的 实 验报 告 。然 后 在 实 验 室 内 , 过 教 师 提 2 % ,要 求 在 规 定 的考 核 时 间 内 按 照 实 验 方 案 要 求 独 立 完 成 实 验 操 通 0
用现代教育理念深化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 col f h m cl n ier gadT c n l y e e U i r t o eh ooy Taj 0 10 hn ) S h o o e ia E gne n n eh oo ,H b i n es y f c n l , i i 3 0 3 ,C ia C i g v i T g nn
21 年 3 0 1 9卷第 l 期 2
广州化工
・5 ・ 1 7
用 现 代 教 育 理 念 深 化 大 学 有 机 化 学 教 学 改 革
杨 宇 婴
( 河北 工业 大学4 _ 学 院 ,天津 kv 5- 30 3 ) 0 10
摘 要 : 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化工学院的重要基础课程。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变化 , 以及讲授对象的改变, 我们采用现代教
jr os r ncC e i r t cigw srfr dw t temoen cn et f d ct n fr d pignw su t n ad f .O g i h m s e hn a e me i h d r o cp u a o a t e i a o n r a t a y o h oe i o a n t i o
Ab ta t s r c :Or a i e sr s t e i o a to o lg d c to o h mia n gne rn n e h lg a g n c Ch mity wa h mp r p r fc le e e u ain f rc e c le i i e i g a d t c noo m — t y
有机 化学课程是 高 等院 校化学 、 化工 、 工 、 轻 材料 、 机化 学将 为诸 多 专业 的进 一步学 习打下 坚实 的知识 基础 , 是一个 非常 关键 的 这 学习环节 。因而 , 如何 获得 良好的教 学效 果一 直是 教师 们不 断 探 求 的 目标 。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特色与创新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1. 强调学生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 增加前沿性内容和应用型内容的比例。
在传统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采用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4.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同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自身学科特点和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6. 建立开放的有机化学课程资源平台。
将课程内容、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师生获取和使用相关资源,同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7. 注重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
有机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8.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增加实验课程比例、优化实验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9.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0. 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将企业的需求和反馈引入教学中,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
应用型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广东化工2021年第7期ꞏ194ꞏ第48卷总第441期应用型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杨育兵,孙松,陈勇(柳州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5)[摘要]《有机化学》课程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开设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其内容涵盖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针对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探讨及改革,为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式;教学参考[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7-0194-01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Tak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Yang Yubing,Sun Song,Chen Yong(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uzhou545005,China)Abstract:Organic chemistry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The cour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its content covers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and reformed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Keywords:organic Chemistr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reference柳州工学院是广西柳州地方型院校,学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
摘要:有机化学是大学的许多与化学相关的专业比较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之间的异质程度比较大,学习习惯各异,学习的方法和目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实际的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
研究从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来对现存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o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95-01
高校的有机化学的课程主要分布在化学化工、轻工、制药、材料、生化和医学等专业,作为一种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学好该门课程是对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是提高专业技能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存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比较难实现等。
引入新的教育观念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创新比较重要的方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成功的教学。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知识具有主体性、不确定性,是个体根据具体的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的参与下主动完成的构建。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
者,而应该成为知识获取的情景的构建者,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从转变观念入手,重视知识的建构性,不再对学生单纯的灌输知识和信息,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的通道和材料,通过学生的自己探索和构建,完成知识的获取[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师生关系。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的改革重在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教师怎样较,而是学生怎样学。
学生怎样的进行学习才是教学中的重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比较忽视实践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造就了很多的高分低能儿。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得不到很多的反馈信息,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评价。
无法衡量教学的质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利用技术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采用微格教学、网络平台的学习等结合实验法、指导法、演示法等[2]。
为学生呈现更具体的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学习。
充分利用各种掌握学习法、范例教学法、发现学习法、抛锚式的教学方法、情境陶冶法、随机进入法等,可以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程序化教学过程
有机化学中的每一种化合物都具有比较固定的几个板块的知识
的学习。
如定义、命名、分类、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的方法、应用等。
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提前弄好课前的提纲,构建出一个以所要学习的化合物的知识框架,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每部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部分,在课堂讲解时就可以根据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展开,利用概念图法将知识进行分化,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
教学的时候先回忆所学内容,或者通过设置疑问、悬念等导入新课。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新课的讲解。
布置作业进行联系巩固,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备化合物来掌握所学的知识[3]。
最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反馈评价。
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筛选方式寻找最可行、最简洁、最有效的解决路径。
如在醛的配制问题上,原料的选择可以是包含羰基和不包含羰基的;包含羰基的原料就可以是所有羰酸的衍生物。
不包含羰基的可以是所有的烷烃、烯烃以及醇等。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明白大致的传播学的理论和信息的收集和获取办法,文献检索的能力、信息下载的能力等,通过各种分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互和团结协作的能力[4]。
通过随机分组的办法,让学生分成小组,对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分工进行问题的分析工作,最后一小组的形式呈现本组所有收获,教师对小组的各成员进行综合的评价。
充分利用头脑风暴的力
量开拓学生的思维,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有机化学的创新能力可以从课堂上的引导以及反复的训练获得,以化学键之间的键接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尽可能复杂、尽可能的含有较多特定官能团的化合物,使学生利用自己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设计出排列更复杂的碳原子的排列化合物,使得所组合的物质具备更多更新的性能。
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的评价的功能重在对学生的选拔和攀比,评价的方式也主要的以课堂的或者各种随机的测试为主,忽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因此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很好的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还能规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实现等。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各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结语
新一代的课程改革改革的不仅是课标,也要求对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学习观进行改革;要求对各种新型的学习方法的应用;要求评价不仅在于选拔;更要求教师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的有机化学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
也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研究,该学科值得大学的教师以更加投入的工作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探索出更具规律性、更新颖、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的模式,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增添
新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延敏.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j].广州化工.2010,(01):229-231.
[2]刘军安.有机化学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几点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02):143-144.
[3]凌新龙,林海涛,黄继伟.工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02):100-101.。